三五小说网 > 我在淮北种橘树 > 第十五章 离镇

第十五章 离镇

    老许头还是那样,一个人守着收炭的铺子。

    没有老婆,也没有孩子。

    要说他的人品,小镇上其实人人都认可,但就是这修养嘛,差得多。

    他的口碑早已经在日复一日肆意打量别家大姑娘小媳妇儿中损失殆尽。

    莫说小镇上,就连附近的山村都没有人愿意嫁给他,好在老许头豁达,倒也不在乎有些人的嚼舌根。

    用他的话讲,娶了媳妇儿也是要给别人看的嘛!

    亏得慌!

    看别人家的媳妇儿和别人家未来的媳妇儿,那才是潇洒哦!

    若不是老光棍的目光还算发乎情止乎礼,恐怕早就闹出人命官司了。

    长大后与老许头熟了的方圆偶尔会取笑他几句。

    “老许头,你说你一把年纪,不娶媳妇儿以后可咋办呢?腿脚不灵便了都没个人给你端屎端尿,老惨!”

    这是小镇这边打趣单身汉常讲的笑话。

    老许头这时会叼起烟杆,脸上露着高深莫测的笑,说道:啥子婆娘都不如黄刀刀管用噻,攒个老婆本都够下几回馆子喽,老许心痛黄刀刀,不凑这个热闹,多多搞钱啥子都有了噻!

    方圆只能竖起大拇指。

    老许头就像是个天生的乐天派一样,方圆从未见过什么事能将他击倒,就算是四年前被人打成了瘸子,过几天便能释怀。

    方圆问,老许头就说。

    其实也没什么。

    人在江湖飘,哪点不挨刀噻?

    方圆第一次听到江湖这两个字,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老许头把小镇也当做了他口中的江湖。

    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

    江湖险恶着嘞!

    方圆其实不太赞同老许头这句话,在他看来,小镇邻里,其乐融融嘛!

    就是出颗老鼠屎,也遭了雷劈,说出来可能不太好。

    但却十分快哉。

    方圆以前来卖炭时,老许头总会吹嘘自己年轻时在江湖上怎样怎样,有多少多少的妖精,有大把大把的才子佳人,还有更多则是茫茫如海的人不像人,那时方圆总以为他是在吹牛。

    活了十几年,哪里见过什么才子佳人,更别提妖精了。

    听过最玄乎的故事就是三宝渊的蛇妖了。

    后来才知道确实是有的,不过不是蛇妖。

    至于才子佳人,方圆还没遇齐整,先生可不就是个大大的才子嘛!

    佳人还远。

    方圆对老许头一说起就两眼放光的佳人还提不起兴趣,他考虑得更多的砍柴,卖炭这些俗事。

    就连此刻,也是在放下担子后,老许头见识到他的新面貌。

    “圆子,好他娘俊俏的江湖客打扮!咋子说,是要出去闯江湖?”

    方圆摇头道:“不走江湖,去办事。”

    老许头看上去很兴奋,明亮亮的秃顶看上去更晃眼了些。

    “不要扯谎嘛!老许也是走过江湖的游侠,眼睛毒得很!”

    方圆没好气的伸出手。

    老许头大气的丢了一兜子小刀钱到他手里,道:“有五十个,炭等你回来再补,穷家富路嘛,莫得毛病!”

    方圆自然而然的接过钱,道:“老许头,你真的走过江湖?”

    老许头瘸着腿打了几趟乱七八糟的怪拳,得意的道:“怎么说,老许也是个练家子噶!”

    方圆抓起一篓子炭,慢慢的倒进方桶,问道:“那你见过啥子妖精没得,它们吃不吃人?”

    老许头愿意给方圆搭手,也举起竹篓,鼠须轻轻的颤抖:“肯定见过噻!不过妖精不一定吃人嘛,也有长得标致又不吃人的。”

    方圆看他这副神情,忍不住笑道:“那你咋子不领个妖精媳妇儿回来,总比天天蹲铺子门口好。”

    老许头难得的有些脸红。

    “你以为老许不想?人家没看上喽!”

    方圆提起了兴趣,这可是老许头首次说起这事儿。

    “还真有?到哪点?”

    老许头看上去颇有些唏嘘,道:“忘记是桃花山还是梅花山了,有好几个标志的女妖精,老许长得有些亏先人,你可以去试试嘛。”

    切!

    方圆翻了个白眼,道:“你还是蹲门槛槛上干瞪眼算喽,连人家名字和住的地方都记不住,咋子领回来?”

    老许头叹了口气。

    “谁说不是呢?”

    而后他又笑着眯起了眼睛,道:“咱们怒溪的漂亮姑娘也是不错的嘛!”

    方圆无奈的摇摇头,道:“随便你了,我赶时间,年节就要回来,走喽走喽。”

    老许头看上去有些紧张的搓搓手,道:“圆子,你要去哪点?顺路的话给我捎封信?”

    “武陵最东边,叫文笔峰。”

    老许头大喜过望,道:“要得要得,恰恰好嘛!”

    “半路上有座桃花山,山上有个桃花庄,走一趟?”

    方圆举起兜子钱晃了晃。

    老许头肉疼的竖起一根手指。

    太黑心喽。

    方圆笑着摇头。

    老许头腮帮子咬了又咬,才下定决心从柜子上取出一个有些霉湿的信封,信封看上去很久,但却不薄。

    “都给你都给你,不用还了,要送到庄子里头的女夫人手里哈。”

    方圆点点头,忽然狐疑的看着他,道:“老许头,你不会真有个妖精老相好吧?”

    老许头指了指跛腿,没好气的道:“老许要是有这个本事,早就治好了,莫得老相好!”

    方圆这才哈哈大笑着离开了铺子。

    那就放心了。

    要是老光棍有老相好还要天天坐门槛,方圆觉得自己得要好好跟他讲讲道理。

    方圆一身轻松的上了路。

    竹篓子和扁担寄放在这里,回来的时候再取。

    怀里多了两兜子钱一封信,一兜是生意,另一兜多些也重些,老许头说这一兜是心意,出门在外不能莫得钱,万一内急了要下个馆子也用得上。

    方圆险些拔剑劈了他。

    最后还是老许头又往多的那一兜里添了几枚才算了事。

    老许头又坐回了门槛上,白衣挎剑儿的日子离他已经很远了,好在自己的钱陪着去了,也能算又走了一趟江湖。

    方圆眉开眼笑的数着兜子里的小刀钱。

    加上老许头后添的五枚一共是一百五十七个小刀钱,蛮够的了。

    桥头的零嘴铺子老板早早地预备了他的糖葫芦。

    方圆这次从老板手里接过便咬了一口,这还是长这么大以来的头一回。

    酸酸甜甜,像橘子。

    怪不得她喜欢吃,方圆也觉得味道不错。

    就是这东西不能常吃,卖炭的钱还要留作打碑钱,老许头给的钱是江湖投石问路钱,一码归一码,混淆不得。

    方圆打了个招呼后便转头出了小镇。

    小镇街南头连着附近百里唯一的官道。

    且兰是小国,武陵是小郡,怒溪是小镇。

    换句话说,有一条像样官道不容易。

    不过已经没什么人知道为什么这里会有官道了,就连官道落成时立的石碑上的碑文都已尽数被风雨磨洗。

    先生给了一张地图。

    看上去是自己画的,没有花小刀钱。

    就是几个圈圈几条线,方圆觉得自己画得都能更好,可惜了这百余个标注地名的字。

    不过总算够用就是了。

    第一个墨点就是小镇,一条墨线连到百里之外,有条河,渡河之后要走山路,走完两百里的山路后西边有座山,叫桃花山,方圆要去走上一遭,然后折回去走回官道上,走完这条官道离文笔峰就只剩五十里山路了。

    路还挺远,但并不算复杂。

    怒溪官道是古道,走的人已经不多了,其中大多都还是进出小镇的商旅。

    且兰国商旅盛行,越穷的地方越是如此。

    穷人的钱才好挣嘛。

    就说那老虎皮,大郡城收一匹要一百枚金错刀,但放到小镇,只消给来贩卖皮毛的村里汉子两三枚就顶天了。

    这已经是山里的人能想象到的最高的价。

    所以商旅爱往这种地方走。

    就是一路上麻烦了些,有时会遇到劫道的山匪,这还好,山匪们也讲究个细水长流,很少会将事情做绝,通常是勒索一些金错刀便作罢。

    但要是遇到山鬼,那就不好说了。

    有些山鬼性善,有些则残虐,运气不好遇上残虐的,那就麻烦了。

    所以商旅虽然挣了十倍百倍的钱财,却也直得起腰杆。

    赌命博钱财嘛。

    不寒碜!

    方圆眼前这支商旅不大,三驾马车,约十个人上下,五男三女,个个穿着雪白的皮裘子,一眼就能看出其身份。

    为首的女子看上去风霜之色颇重,倒不是说年纪,而是风尘仆仆所致,其实细看来,女子还是相当标致的。

    女子勒住了马队。

    然后目泛奇光的打量着官道边上孤身赶路的白衣挎剑儿。

    这些日子得到消息说前面的路不太平,她虽然请了两个奇人相助,但总觉得不甚妥当。

    这个挎剑儿小小年纪,便敢独自走古道,怕是有几分本事。

    他腰间那把剑,也是好剑。

    女子从小就跟着商旅四处跑,长大之后又带着商旅四处跑,自认识人观物的本事是不差的。

    说不准是游历的少年剑侠,若是顺路,可以邀来一道同行嘛。

    方圆平静的与女子对视。

    他不知道这位姐姐为什么停下来,但他却没什么可怕的。

    才初次走江湖……嗯,就是走江湖!

    总不会有仇家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