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别给我的游戏做评测了! > 第三十三章 鸿运齐天竟是我自己?

第三十三章 鸿运齐天竟是我自己?

    川城,高新区,雅达利大厦内。

    一位面容精干,都市白领打扮的中年人,正在会议室中对着投影仪讲解PPT。

    “在经过一期更新迭代后,玩家的付费率得到了显著提升,虽然玩家留存小有波动,但总体上游戏收入相比于上个季度大幅提升。”

    他就是取代了老唐职位的主策划,名叫罗浩。

    在接手了老唐的项目后,他便开始在游戏中添加各种商业化内容,以提振游戏收入。

    他的手段包括但不限于:增加游戏付费模块、暗改爆率、拆分角色机制、加速版本淘汰速率等等。

    罄竹难书。

    至于没有提到的,并不是他不想干,而是因为那些是运营的事儿,而他作为主策只能协同。

    他所做的这一切,自然也遭到了团队中那些“遗老”的反对声。

    他们说着这样会导致游戏生命周期缩短,玩家流失等一系列理由,请求他不要这么干。

    不要这么干?

    开玩笑,这帮人难道不明白谁才是主策划么?

    他难道不知道这样有损游戏寿命?

    问题是,损了又如何?

    游戏就是为了赚钱。这个游戏死了再出新游戏,玩家不照样屁颠屁颠地跑过来玩么?

    他只听说过噶韭菜的,还没听说过养韭菜不噶的。

    而为了减小改革的阻力,同时树立自己身为主策的威信,他选择拿一个小角色开刀。

    就是那个叫李不言的家伙。此人正好正处在试用期,开除他的成本最小,最适合拿来杀鸡儆猴。

    虽说他各项指标都已合格,甚至有些还都处于中上。但他作为主策划,还是强行否决通过他的试用期,将他从雅达利扫地出门。

    在经过了这件事儿后,他在项目中推行各项方案阻力便再也没有多少人反对。

    而新版本虽然迎来了众多玩家的谩骂和退坑,但它通过和运营的共同努力,成功维护住了游戏社区的稳定。

    不出他所料,骂归骂,钱充的倒是一个比一个狠。

    而他以极小的代价换取了超高的游戏付费率,在本次工作汇报的众多工作室中,不可谓不出尽了风头。

    不出意外的话,他这个季度的绩效,是绝对稳了。

    视频通话的那边,主管经理听了他的汇报也是暗暗点头。

    这罗浩竟然能在这短短半年里,大刀阔斧地对工作室进行改革。除掉长期在公司中混吃等死的蛀虫,极大地调动了工作室成员的积极性。

    他听说,自从这罗浩来了后,全工作室的策划、程序和美术都申请主动加班,为了项目能更好发展而工作到深夜。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之下,最终将项目扭亏为盈。

    这样的凝聚力,可是之前那个姓唐的当主策划时所绝对没有的!

    这个罗浩,作为主策划而言绝对合格。

    而自己,也可以将那项任务交给他们工作室去办。

    “好的,罗策。接下来我们公司目前还有一个项目任务,需要交给你们来处理。”

    ......

    竹节虫工作室。

    接下来的这几天里,除了给新来的程序赵晓峰交接项目之外,李不言做的最多的事,就是去复盘《求学者》的失利。

    额,如果正常说来,也就是没有差评反馈系统的前提下,应该是胜利。

    在迟子的《星星点灯》发出后不久,这个视频热度便水涨船高,迅速登上了霹雳霹雳的热门。

    而与之相对应的,他的《求学者》游戏也得以顺势出圈,吸引到了不少路人前来购买。

    现在距离游戏发售已经过了两周。这两周里,销量更是在狂增猛涨,迅速突破三十万大关。

    照着这个趋势下去,《求学者》突破百万荣登新国单爆款,不成问题。

    李不言也只得一边跟赵晓峰一起改着BUG,一边安慰着自己。

    没事儿,不就是几个亿不翼而飞了么?

    人要知足,他不是刚刚靠着销量赚了这几百万么!

    几百万跟几个亿,差的......

    差的也不算多嘛!

    但他是怎么也想不到,迟子的视频,竟然真能在一天之内将风评完全流转的。

    凌晨三点惊醒的李不言:“不是,这凭什么啊!?”

    实在无法接受事实的他,开始寻找各种依据。

    毕竟若是再因为这种原因而栽倒一次,他的心脏真的撑不住了。

    因此,对于项迟迟和新来的赵晓峰,他并没有马上安排两人新的任务目标,而是决定先好好对《求学者》研究一番。

    首先是玩家群体调查。

    虽说之前他曾说过问卷调查的可信度并不高,但对于玩家群体这种社会学调研来说,问卷已经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案了。

    而根据投放在玩家论坛、粉丝群和游戏内的三种问卷来看,玩这款游戏最多的,是年纪在18-28岁之间的年轻人。

    而给游戏最高评价的,也是这帮人。

    而给游戏打五颗星的理由方面,很多玩家都提到游戏带给他们的共鸣,是他们觉得游戏好玩的的原因。

    他在《求学者》中所描绘的那样一个小镇做题家的形象,恰巧是玩家们生活的正实写照。

    天哪,这根本就是我!

    很显然,自己是抓住玩家们的痛点了。

    目前的年轻人的主色调正是迷茫,对于这点,赵晓峰可是最有发言权。

    再加之看着其他人“鸿运齐天”,看着其他人说“这么多年了,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迷茫与焦虑则更是加剧。

    《求学者》则恰好撞上了这个风口。

    “但......不对吧?那凭什么《多数人》就卖不出去,他偏偏就成功了?”李不言有些疑惑。

    除开设计和数值方面的不同,问题更多的出在玩家身上。

    作为单机游戏,潜在的用户大多都以大学生和参加了工作的白领为主。

    而对于这一群体而言,《求学者》更能比《多数人》贴合他们的生活。

    而《求学者》及最后的隐藏结局,就像对症下药一般,撞上了玩家们心中最为紧张不安的一块。

    尽管这只是一个像素画风的小作品,也只卖18元的低价。但恰巧赶上了风口的它,便顺势不断出圈,被大伙所追捧。

    尽管玩的人并不算多,但在互联网上,不少人可都知道了这个《求学者》的故事。

    造成当下“梗比人更出名”的效果。

    可以说,《求学者》能火,他的运气绝对占了主要原因。

    靠运气火的?!

    得出了这一结论的李不言有些尴尬。

    鸿运齐天的,竟是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