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魅魔勇者传说 > 第30章 设定:西大陆和魔法

第30章 设定:西大陆和魔法

    设定:

    关于西大陆

    这是哥特王国,是舞台的中心,哥特王国是一个传统但是独特的封建王国,传统是因为这里有公侯伯子男五级爵位,贵族有自己的封邑,向领主执行封建义务。独特是因为这个王国的国王是选举出来的,5位大选帝侯(公爵)和7位选帝侯,合计12票。而国王的候选者则是5位大选帝侯。

    这里是洛林王国,是勇者王理查德和他的圣骑士建立的国家,经过漫长的岁月变迁,今天的洛林王国,已经是美食之国,时尚之国,艺术之国。这个王国执行着中央集权的王权统治,贵族只有土地而没有实权,权力由国王赋予各区总督。

    这里是布狄卡尼亚联合王国,由七个王国联统,实行君主立宪制,君主虽然拥有权力,但是受到议会和法律的遏制,他们与联邦拥有着紧密的联系,拥有独特的、将科技融入魔法的技术。是全世界唯一能生产飞空铁甲舰的地方。

    这里是法皇国,也被称之为圣座王国,曾经法皇厅的权威是无可置疑的一神之下万人之上,但是在圣历1617年爆发的13年宗教战争之后,法皇还是将世俗世界的权力还给国王们。现在,法皇国只是反魔王统一战线的重要支援者。

    这里是卡斯蒂拉贡王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在海军战舰和飞空艇的数量上都高于布狄卡尼亚,和布狄卡尼亚一样与联邦紧密联系,对于神的信仰坚定,人民骁勇善战、热爱冒险,是天生的航海家和探险家。

    在1630年,十三年战争结束之后,在法皇国的协调下,卡斯蒂拉贡、布尼卡尼亚、哥特和洛林作为战争的双方,来到了谈判桌前,签署了《神圣同盟》条约,随后的169年里,神圣同盟就是对抗魔王威胁的主要力量。

    这是贸易城市同盟,几乎垄断了地海的所有海上贸易渠道,穷的只剩下钱了。同时也是雇佣兵文化的起源地。在1637年为了做生意方便,同时也因为他们在13年战争期间两边倒卖军火和佣兵,现在即将要被两边同时清算。所以加入了法皇的神圣同盟。

    和贸易城市同盟一样,这几个大国之间还存在着诸如尼德兰共和国、埃尔斯塔特公国缓冲带小国,也纷纷加入神圣同盟。

    在神圣同盟之外,往东走是切赫、莱彻和罗斯三个兄弟国家。三个王国分别代表着三条对魔王的防线。

    切赫共和国位于白朗山之上,这里有大量的魔法矿产。神秘莫测、与世隔绝的矮人种族,几乎都在切赫王国,因为有优秀的矿石,切赫王国的铠甲和武器远销国外。他们被称之为神之矛。

    莱彻王国是一个实施贵族共和的寡头制王国,是一片平原,适合畜牧业,魔法生物极多。莱彻人忠于法皇,尚武好斗。莱彻骑士们更是两任魔王血战到底,付出了惨烈的代价阻止了魔王军的攻侵。他们被称之为神之盾。

    罗斯王国位于极东的冻土之上,这里被称之为绝境,只有少数的地脉节点还能适合人类生存。罗斯的王国很难称之为王国,只不是一些效仿西方封建制度的部落而已。罗斯王国的境内有一道160米高的绝境长城,这是第三道防线。罗斯王国没有边界,因为往东就是绝境魔域,土地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往南走私拉达王国,是一个人类与魔族混居的国家,魔族作为后来者占据50%的人口,大部分都是库夏帝国覆灭之后想要逃回绝境魔域但是被人类阻截而投降的魔族。统治者依然是人类,拉达王国有西部大陆最肥沃的土地,是除洛林王国以外的重要粮仓。

    往北是西兰-卡尔玛联盟,由3个王国和1个共和国构成,这里是第3次魔王诞生之地。但是如今已经变成了一个繁荣、民主、智慧的国家,这里也是精灵的诞生地和重要的聚居区。现在的西兰-卡尔玛联盟盛产附魔符文。

    切赫、莱彻、罗斯、拉达、西兰-卡尔玛,这五个国家为了对抗魔王,组成了海间战线

    神圣同盟+海间战线+一些中立小国,就是西大陆的全部。

    关于魔法:

    魔法、奇迹、诅咒、祝福,在古代,魔法有很多称呼。

    但是在圣历921年,布狄卡尼亚的巫师们确认了魔法一词的基本定义。

    “使用咒语控制元素。”

    因此,魔法分为咒语和元素两个部分,咒语是人类创造出来的语言,代表人的意识。而元素是自然界一直以来都拥有的,象征着自然的力量。魔法就是这种使用人心操控万物的技巧。

    元素被认为是具象物质的抽象态,主要有水火风土四种元素。具象体的抽象态的意思就像是说——火元素之于熊熊燃烧的火焰,就像是茶包于一壶茶水,将茶包放入平淡无奇的水中,自然可以获得水。但是这个比方比不恰当,具象体也会产生抽象态,比如当火焰燃烧时,就会产生元素,元素不可触碰、亦不可见,他们跨越空间和时间,当一个法师将火元素由抽象转化为具象时,数千米外一个旅人营地的篝火可能会动摇一下——因为火焰被魔法师抽走用来搓火球的,但是这只是一个比喻,因为元素时跨越时间和空间,全世界古往今来有无数多的火,一个法师搓一个大火球不会对任何一个旅人的火堆有任何影响。

    而元素跨越时间和空间流动的通道,被称之为涌道。其中地脉就是一条特别具象的涌道。

    咒语则是抽象物质的具象态,人类的思维和情感是抽象的、模糊的,但是施加以语言为磨具,就可以具象化、逻辑化。法师们以“虚”和“盈”两个符号作为咒语的基本,随后虚和盈构成了27个卢恩符文,最后用卢恩符文组成句子,句子与句子之间相互联动,构成魔法。

    虽然除了卢恩符文以外还有许多的符文系统,比如西里尔符文或是罗门符文,魔法师们也非常热衷于争论哪个符文系统最好。但是这些符文系统都基于盈虚二元而构建,并且符合连字成句、串行为咒。

    因此,魔法就是将意志具象化为咒语,通过咒语将元素具象化为物质的方法。在这转化的过程之中需要消耗魔力。

    魔力分为两种,外源魔力和内源魔力,每个人都有内源魔力,内源魔力由我们盈余的意识所转换,睡觉做梦、发呆都可以把多余的意识转化为内源魔力。而外源魔力则是元素的力量,会以一种渗入的方式进入体内补充内源魔力。在风景优美、生意盎然的好地方,外源魔力会补充内源魔力,而在荒凉险恶、肮脏腐败的坏地方,外源魔力反而会掠夺内源魔力。当内源魔力用完之时,人会意识模糊,头晕目眩。

    而施法需要媒介。

    首先,人体是一个最好的施法媒介,但是除非是艺高胆大的魔法师,或是迫不得已的情况,是不会有人把自己当做施法媒介施法的。

    常见的施法媒介比如说木杖、骨头、书本,这些都是具有生命物质,越是拥有生命、与我们人类越接近,就有更大的意识空间可以注入符文,而且魔力的储量和魔力的吸收能力更强。

    当然,这里的“意识空间”的大小因人而异,是施法者所能感知的意识空间。像天生具有魔法亲和的魔族可以把石头当成木法杖使用。

    当然还有不寻常的施法媒介,比如说铁、玉石等等,这些施法媒介意识空间小,能注入的符文少。但是在材料上占优,一些喜欢用法杖敲人的法师就特别喜欢金属法杖。

    施法媒介(简称法杖)在跟随施法者时会产生变化,就像酒一样,越老的酒越好。只要没被损毁,那么这些法杖就会有各自独特的特性,甚至能产生意识。目前法杖产生的意识的现象,是魔法师们重点研究的课题。

    当然,并不是人人都会魔法,魔法是需要有天赋的人花一辈子去钻研的,因此一些法师就会把符文刻在施法媒介上,让施法媒介能自动施法,然后卖给对法术有略微了解的凡人,这就是附魔武器。

    符文行有三种类型,分别是法术飞弹、法术指令和法术强化三种,法术飞弹负责将元素转化为物质,而法术强化负责控制法术飞弹,法术强化则负责强化法术飞弹或是法术指令。法师可以将已经熟练掌握的符文行进行组合,然后按顺序释放,产生能在魔力能承受大范围内自己想要的法术。而附魔武器的使用者也可以开启或关闭某些符文,来获得自己想要的效果。

    而咏唱则是法术中最强的一种的技法,法师通常魔力有限,想要施展更加庞大的法术时,就需要更多的魔力,解决方法有手拉着手一起上、喝药吃魔晶等等。

    同样,魔法师的脑力和魔法媒介也是有限的,不可能施展成千上万行的咒语,如果想要施展成千上万行的复杂咒语,就需要仪式、魔法阵、卷轴作为辅助。

    但是,咏唱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强大、善良、仁慈的魔法师,会把自己的用尽一生智慧所编写的咒语,化作简单的咏唱形式,让后辈方便复刻。因此咏唱通常都是富有感情的,因为后辈不可能在瞬间编写前人用一生写的上万行咒语,只能充满感情地调动自己的力量。

    而咏唱所花费的魔力,通常是由自己出。但是极少数的魔法师太过于慷慨,不但向后来者奉献了咒语,还把自己的灵魂元素化(最常见的就是打入地脉),成为一个穿越时间和空间的巨大的魔力源。专门为咏唱自己所编写的魔法的咏唱者提供魔力,仿佛神明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