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重生文娱:光辉岁月 > 497 老一辈的绝唱

497 老一辈的绝唱

    站在台上接受掌声和欢呼的边浪,此刻心情很复杂。

    他一手打造的这个演出现场,很自然的就让他再次想到了原地球《我是歌手》节目史上最严重的车祸现场……

    虽然不忍卒听,虽然时间留下了美丽和一片狼藉,庆幸那些摇滚老前辈,还有运气唱歌,还能为曾经的黄金年代留下注脚。

    在彼时的原地球华夏,不管是唱歌的还是听歌的,都非常清楚情怀早已是烂大街的营销手段。可哪怕在秀场,只要前奏响起,总会有一两首歌,让我们能跟着哼上两句,并且泪流满面。

    边浪特别能体会,时光已逝永不回,别说生命中的过客,恐怕连自己都面目全非,更遑论是他这样的一个穿越者。但纵使相逢应不识,想起一些旧梦,也总是触动心弦。

    某个米国大将说过:“回忆是奇美的,因为有微笑的抚慰,也有泪水的滋润。”但如果缘起缘灭、相知相惜要汇成歌曲,没有一首比《礼物》更合适。

    那时候的《我是歌手》“歌王之战”上,狼哥聚集了当年叱咤摇滚圈的老炮儿们,再度唱起这首歌。

    除了再怀念一下张炬,问一句:“炬炬,这份礼物你收到了吗?”之外的恐怕就全是对那个现在看来很不可思议,但却又真实存在过的摇滚年代的一种缅怀了!

    开场前的VCR里,狼哥说《礼物》对他特别的有意义,他也是那个年代唱过摇滚的人。一路上,有些人慢慢离开了,应该用这首歌来感谢一同走过的艰难岁月。

    可直播的时候现场却展露出了各种令人惊讶的瑕疵。狼哥的开嗓声音略紧,汪皮裤的第二句基本车祸,乐队前主唱们抢拍,唱错歌词,状况不断。光阴就像施了回春的魔法,等效果散尽时,揭开的是真实并且令人尴尬的疮疤。

    或许这样也好,理想不会永远丰满,人生不会永远盛年。在自然规律面前,华夏摇滚的半壁江山,在一个和他们格格不入的舞台上,用一种奇诡的方式,证明了黄金年代曾经存在。

    而那时候距离张炬的不告而别,也有21年了。

    足足21年!

    这期间汪半壁离开“鲍家街43号”,成了华夏摇滚的新教父,娶到名气更响的太太,永远徘徊在头条边缘。周晓鸥经历了“零点乐队”的SD风波,退出歌坛,辗转影视剧领域。

    峦树接过窦唯的话筒,又告别“黑豹”,除了继续参与幕后,还成了马术比赛的常客。把吉他弹出花儿来的李延亮,出过教材、灌过唱片,技艺纯熟到能为音响设备代言。

    很少有人还记得,知名影视音乐制作人马上又,曾是摇滚乐队“水棍”和“红色部队”的主力。而“唐朝”的丁武、“超载”的高旗,“红色部队”和前“二手玫瑰”的贝斯手陈劲,仍旧编织着金戈铁马、意气飞扬的摇滚梦。

    世界改变了很多,也沉淀很多永恒的东西。命运夺走了很多,也提醒着很多眼前的珍稀。

    时间留下了美丽和一片狼藉,庆幸的是,当年的老兄弟们,还有运气唱起这首热泪盈眶的歌。边浪想着或许就是当时那场上很多人的心境吧!

    狼哥顶替未能前来的张楚和许少年,在一个流行音乐的舞台上,重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无论表现怎样,这个瞬间,是送给张炬的礼物,也是送给和所有喜欢摇滚的人的礼物。

    说到了那个年代,张炬在圈里的确是个很突出的存在。他就像一根很长很长的绳子,把摇滚圈这张网给编制在了一起。

    上世纪80年代末,年仅18岁的张炬和丁武共同组建“唐朝”乐队,担任贝斯手。在相对地下的氛围里,摇滚乐坛同气连枝,人缘极好的张炬,更是与窦唯、许巍、汪峰、张楚、高旗、丁武等人私交甚笃。

    1994年12月,“魔岩三杰”在红磡体育馆掀起空前高潮的“华夏摇滚乐势力”演唱会上,身为嘉宾“唐朝”乐队的贝斯手,张炬也亲身参与其中。

    李宗盛口中的“弟弟”,魔岩唱片的创始人张培仁,如此评价那场华夏摇滚史上的里程碑:

    “没有一场演唱会像这天一样,没有熟知的偶像,没有华丽的衣裳,甚至没有人带着香江演出中惯见的哨子和荧光棒。他们空手而来,这是一个没人见过,不知道发生什么事的演出。

    在没有人能预料到的状况下,这场长达三个半小时的演唱会,几乎全程陷入了不可思议的状态。红磡体育馆历来严格的规定阻止不了上万名决心要站起来的观众,他们用双手和喉咙舞动、嘶吼,他们用双足顿地、跳跃,连向来见惯演出场面的媒体和保安人员也陷入了激动的情绪中,在香江,几乎没有一场演唱会像这样疯狂。”

    可惜的是,半年之后,张炬因为摩托车事故身亡,终年不足25岁。

    红磡的那一场,也就成了张炬的绝唱。很多人都会记得,那个如同战士一般,站在台前弹奏飞翔鸟前奏的张炬。

    两年之后,专辑《再见张炬》出版,其中收录了包括“唐朝乐队演出片断及张炬生前谈话”在内的宝贵音像资料。窦唯、张楚、臧天朔等人也贡献了原创作品。

    后来姜昕在回忆录《长发飞扬的日子》里,很认真的写了张炬去世的这一段。

    又过了8年,由BJ声音工作室发起,峦树担纲制作,张炬生前诸多好友参与的纪念专辑《礼物》面世,主打歌便是这首《礼物》。

    这张合辑唱片共收录13首作品,摇滚、民谣、电子、说唱……风格各异,无论哪种风格,每一首歌讲述的都是张炬带给朋友们的快乐和回忆以及朋友们因此得到的感悟与期盼。每首歌都包含着所有参与者浓重的心意,用最单纯的心,做最纯粹的音乐。

    虽然是梁芒和峦树填词,但每个人唱来,都像是对兄弟的亲口寄语……

    “还有明天”,终究只是“如果”。“不如我们换一换”的深情,也是无从兑现的“礼物”。唯有过往的断简残篇,拼凑成对将来的期许:“飞得起来应该飞得起来,碧海蓝天只等风的到来”。

    摇滚老炮儿们在歌里唤醒了自己的青春,每个听者也收获了类似的感动。跟往事干杯,与老友作别,记忆是最沉重的行囊,半是忧伤,半是希望。

    一个衍生的细节是,2005年录制《礼物》时,鼓手是著名的“鼓仨儿”张永光。2014年12月,他因抑郁症自杀身亡。或许,如今再唱《礼物》,也是给天堂里的他寄去诚挚的问候。

    何勇在张炬过世后,曾写过一句话:“你的墓碑带我进入了失了真的成年。”

    可见张炬这一死的影响,不仅仅只是在乐队这,其实对当初那一批人的影响也不小。

    《我是歌手》的那一场演出,在有些乐迷看来,或许能重新为华夏摇滚的崛起打开一个新篇章,可惜这就是这帮摇滚老炮们聚在一起的绝唱了。

    在精卫填海的这一场,边浪觉得他就该是希望,不要成为绝唱!

    等边浪回过神来的时候,老潘已经在组织拍集体照了。离舞台近的这些人,基本都被邀请或者自己挤到舞台上。

    可怜一代影帝梁墨城,虽然在人流的裹挟下也上了舞台还和罗林挤到一块,但照片出来之后,感觉他已经被挤成了一个路人。

    中心C位留给老潘、司令他们几个,边浪带着滚石乐队几个,摸上来的李浩等人就横七竖八的躺在了第一排。

    由于上去抢机位的摄影师有点多,所以这张照片上热搜的时候,全网可以找到不下20张高清,网友们就玩起了大家一起来找茬。

    然后路人影帝、路人天后、路人一线等等话题就开始占据微博的热搜娱乐版块。

    而繁花那边花了大价钱买的热搜和请的这些明星,感觉就像是去吃正餐的路上,遇到了一个咋咋呼呼的钵钵鸡,然后看一眼就走了。

    演出结束那现场自然就是乐迷和乐手们的大狂欢了,今天有几大赞助商一起买单,胡尘这边宣誓***的活动可谓是赢得彻彻底底。

    这边演出虽然结束了,但依旧是门庭若市,不想走的自然不会走,想进去的依旧还是源源不绝。

    至于舞台上还在有模有样表演的繁花,依旧只能吸引属于他的那些“高端”受众。

    今晚来的很多老炮,有些虽然都还在圈里,而且也都在BJ城市,但也是多年没见面了,所以这演完之后放开了喝那是必然的。

    张霆他们安排送走了修杰柯的父母之后,再回到酒吧里就把最核心的这一波人一个个从各种乐迷堆里,各自的小圈子里又聚到了一起。

    今晚这一场除了是纪念修杰柯之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给边浪在圈里扩展人脉了。

    大家都知道,华夏摇滚最好的那几年,其实有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大家内里都很团结,完全没有后来魔碟干出来的那些事情。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那时候的发行渠道很单一,不管是摇滚还是流行亦或是通俗,只有优中选优的那些人才能获得出唱片的机会。

    不会像现在这样,一台手一张声卡你就能成一个不露真声的网络歌手。

    然后在MSN公司的操纵下,开始做多平台的账号矩阵,只要其中一个火了,那么各种资源和钞票那就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了。

    而也就是这种极度市场化和流水线的操作,让音乐产业变成了一门生意,音乐作品成了一种“快消品”,距离它原本该有的艺术属性越来越远。

    现在边浪在这个时间点又给华夏摇滚重新开了个头,那只要是还有点心气的这些摇滚人,都想着能出把力!

    半个小时之后,该介绍和认识的都已经差不多了,有意控制着没喝懵圈的边浪才把陈淑婷给叫了过来。

    陈淑婷手机里就躺着陈兵给她发过来的数据,这也是牵头这几个比较关心的问题。

    要是成绩不好,那大家就当是办了个大趴体,以后该怎么混还是怎么混。要是成绩达到或者超过了预期,那大家就有继续往前冲的动力了。

    “最高同时在线人数167万!”当陈淑婷说出这个数字的时候,有几个脑子有点发懵的,还伸出手指掰着数了数这到底有几位数。

    等陈淑婷报出演出结束时,累计732万的点击量时,就算是还一直活跃着的罗林都不淡定了:“不是,这相当于多少个音乐节啊?”

    大勇掰着手指头算了一下,然后含糊说了一个:“100多个滚石音乐节吧!”

    这个直观的比喻一出,一帮一向不喜欢在互联上掰扯的这波大佬们,一下子就这事似乎是个机会……

    但是他们稍微一想之后也就清醒了,这一场的高人气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才造就的,而且这其中有多少情怀牌,郭思楚和边浪的流量牌是算不清楚的。

    如果真要就是让他们这一帮老家伙自己来组织的话,那最后的情况会是怎么样谁也说不清楚。尤其是司令他们这些第一代的摇滚人,一个个年纪都是奔着60去的,

    “边浪,反正现在效果已经出来了,这次挣的这些钱你觉得应该怎么用?”

    司令在私底下就和边浪探讨过之前那个基金的可行性,被边浪说了一通之后,他真还觉得自己想得有点简单了。

    关键今晚这场面他们自觉要是没有滚石介入的话,还不知道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这样的演出,大家以后都还想再参加,只要还能保证质量的话,他们就不想这一场成为他们这些老一辈摇滚人的绝唱!

    “听边浪的吧,这次演出滚石是出力最多的,现在也是圈里运作最成功的,你说怎么弄我这绝没二话!”在椽子也表明了态度之后,其他人也没什么好说的。

    毕竟音乐上大家可以谁都不服谁,但是把乐队商业这件事情上,他们是真的服边浪。

    边浪也没想到这事就要在今晚给答案,他也清楚这事越往后拖,那就是越是一笔糊涂账。今晚要是能定个大方向出来,那就再好不过了。

    “那就……这笔钱我们成立一个新的摇滚厂牌,就专门用来做盘活老乐队演出这一件事,你们觉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