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经商,伤感的陶朱事业 > 第十八回:董高分设类府院,运营内控失隔离

第十八回:董高分设类府院,运营内控失隔离

    2015年元旦到来了,在甬城文化广场的五星级朗逸酒店,远鹏高管照例要举行一次春节聚餐。周善波做为班长,对大家道声辛苦,发放新年礼品。这时年报已基本收官,业绩比较可观,只是未披露,高管们意气风发,喜气洋洋。

    善波兴致尤高,金句迭出:“我们远鹏就是要在追求理想的同时,随便赚点钱“!

    大家称善。

    吉祥集团年报公告前后,资本市场上开始炒作其为沪深第一期货股的概念,具有超强的盈利能力,吉祥股票一路涨停板。29个交易日走出21个涨停板,其中2个5连板,1个10连板,短短几个月,以10多元起步升至135元,成为当年牛股、妖股。

    事业成功是职场男人的春药。

    远鹏核心高管的三驾马车,虞强领衔的地产泥足深陷,甬城的商用地产现楼才8000元一平,由于各种原因开发迟滞,资金利息沉淀,经过造价部测算,这8000元基本是工程造价。同时占用了关联企业数亿资金;善波兼任董事长的小贷公司,随着房产政策市的轮动,处于低谷。二抵、三抵的房产由于房价缩水,坏账迭出分崩离析。商场的秀场是靠实力说话的,二人的江湖地位直接受指责,一时也是灰头土脸。无论内部会议,还是外界传言,都说远鹏只有大宗商品贸易在独撑危局,力保城门不失。自然武向洋的江湖地位在体系内迅速上升,当此之时,社会并不缺乏资本,资本大佬很多,缺的是能赚钱的人才。江湖传言,社会资本大佬暗中与向洋团队接洽的不少,开出比在远鹏更优惠的机制。如果成真,此消彼长,远鹏的前景似乎堪忧。

    一切的机缘,促使股改。

    要稳定军心,就要给地位。在2015年之前,远鹏集团一直由周善波任董事长兼总裁,向洋由副总裁升至常务副总裁,主管业务。现在周善波向帝都总部建议,实行董事长和总裁分设,让武向洋出任总裁,享受一字并肩王的待遇,可谓事业留人。职务交接是在2015公司年中会议上进行的,被推荐的新总裁要发表获奖感言。武向洋的发言颇合禅让之礼,说接到这一任命时,自已和家人考虑了很多天,本来已实现财务自由,本想求田问舍做个田家翁。在余姚已建了别墅,承包了水库,想重操旧业养鱼。现在接受这一重任,恐怕自己的空余时间也没有了,怎办?勉为其难!

    当天会后的高管晚宴期间,武向洋又借酒遮掩,指财务总监杨菁英对善波说:“财务总监也归我管吗?”善波回答说:“是的,财务总监虽是董事会聘任,但日常都归你管”!

    人生如戏,全看演技。

    如同中国民国初年袁世凯时代的府院之争,总统府总统与行政院总理,谁的实权大?按理说行政权在总理这里,但强势总统袁世凯不愿大权旁落,所以,走马灯一样换总理。直到总理人选示弱为止。

    暗中角力。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周善波在高管会议上宣布:“今后董事长只管公司发展战略上的大事,具体经营管理等日常公司运营则由总裁武向洋全权负责。望全体高管要支持、配合。

    同时,鉴于公司发展需要,公司从2016年起正式实行双总部制,即甬城为远鹏经营管理总部所在地,魔都为远鹏战略管理所在地”。平时,善波带虞强在战略管理总部办公。

    面临远鹏的机遇与挑战。周善波与帝都总部老板已做充分、有效的沟通,事先也有了股改的初步方案。只是处于秘不可宣的状态。

    2015年8月20日下午,周襄平接到会议通知,在泰富广场3点开会,待走进会议室一看,周善波亲自主持会议,虞强在,吉祥董秘在,业务线的高管不在,其余是中介机构。善波宣布说,明天起,吉祥股票停牌,研究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随即善波宣布组成工作小组,虞强为组长,周襄平为副组长,光复证券为股改券商,帝都通力为股改律所,评估师、会计师是熟悉的金陵人马。

    善波继续介绍情况,说选择这个时点进行股改,内心还是有点纠结,停牌前吉祥集团平均价格是44.36元,还是有点虚高,但也说不好,毕竟这是从135元高点下来的,想做成事就不再等了。此事已与帝都总部达成一致。

    接下来,券商美女老总讲解股改涉及到的重要事项,重点是描绘公司的盈利模式。美女老总想访谈业务线高管,周善波说还是让业务线领导,抓经营,不要过多牵涉他们的精力。业务盈利模式改天问另一位副总裁甘成邦。周襄平与券商闻言也深感奇怪,这两年盈利大户是研投和石化,不问主办人,问理论家,不知是何玄机?

    利用股改,利益留人是周善波下的一步大棋。此时三位业务高管,向洋、方渐红、史亦明持股比例已经很高,理论上折算成上市公司股票,也是数亿元身价,一旦实现,便可兑现。而在远鹏公司又有如此大的自由度,可以任性试错,名利双收。一次重大人事危机,就这样波澜不惊地化解于无形。

    所谓董高分设,自然经营业绩由武向洋团队负责。

    然而,刀口舔血寻常事,风险偏好嗜欲深。

    经过几年的尝试,武向洋团队对期货的独家秘籍,已形成了依赖,也成就了企图心。但究其实质,期货是一个零和游戏,你赚的,就是别人输的。理论上赚得多,也同样会赔得多,这是一柄双刃剑。赚得多的年份,公司经过费用、奖金、纳税、发红,留存收益所剩无几,但一旦对等数量赔钱,兑现的奖金,又不能收回,责任追究,只能扣减对应的未分配利润,但防护垫很容易穿仓,这样,业务员跳槽离开公司便是必然的结果,换平台迅速清零重新起步。而造成的损失全由公司股东承担。如此推演,这大宗商品贸易公司的期现结合,若没有严格的风控,干的就是刀口舔血的营生,其宿命,就是走向崩盘。经营的好坏其实周期律长短而已,远鹏能富过三代领导人,已经是很幸运的了!

    话说,企业界最谨慎稳健者,莫过于财务总监。自远鹏引进期现结合以来,业务线高歌猛进,在公司治理上享有越来越重的话语权,直把财务部视为服务部门,银行额度的提供部门,财务总之之位,当属财务总监。从周善波主事至武向洋上位总裁之时,财务总监已更四人,然而没有引起当局者的重视。

    话说当年金童从央企来到远鹏,先是出任审计总监,后来接替周襄平做财务总监,经过一段合作蜜月期,再后来,金童还是感受到了这种业务模式的不可控制性,风险太大,以孩子在帝都上学为由,辞去财务总监。

    金童离职后,在远鹏财务体系内,学识与经历可以掌控全局就是已派往魔都,给甘成邦作财务总监的赵幼朝。故由他暂代其职。赵幼朝人聪明、也务实,总体判断,所谓专业化子公司经营是大的方向,在总部做财务总监,主要是协调资金、额度,人员。实质性的权力都要陆续下放。故坚持只是临时代理,不愿出任财务总监。

    于是远鹏又通过猎头公司,从魔都聘来任巍做财务总监,任巍有在中化国际工作的经历,更年轻一点,与善波任总裁配合坚持了两年,以太太生了小孩,魔都甬城两地奔波,不得照顾家庭之故辞职。

    此时,前腾系内部出现分化。周善波出面做工作,又把杨菁英说服重新归队远鹏,出任财务总监。

    杨菁英,远鹏前腾两个平台都干过,对两个体系的做法,都比较熟悉。家又在本地甬城,稳定性好。

    财务总监,作为职业经理人,处于公司关键岗位,如此频繁地离职,这绝对是一个信号。财务总监处于职业谨慎,爱惜羽毛,如发现公司如同一座活火山,随时有喷发的危险,就会选择离开。

    人说,所谓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一把手文化。最终远鹏石化出事,在于历史积习,没有经过整风运动。

    远鹏石化的历史渊源,起身于钱江远鹏进出口之老四部,四部为诸侯藩镇意识最为浓重的部门,第一任掌门为远鹏创业元老之一的老文。老四部最早成立保税区国贸公司,做转口贸易,即为四部部所企业,禁脔也,总部不得染指,与总部分庭抗礼。现在之石化公司,皆四部改制而来,董事长、总经理,皆原四部老人,藩镇之作风一脉相承。加之,有2008年救驾之功,又有2014、2015,创新盈利之举,遂内部控制之心愈盛,视总部规则为束缚,对财务垂直领导,心犹耿耿。以技术不行,交际不硬为借口,频频打压,换将。最后增灶派兵,与财务部内另设资金部,使其内部大内主管为头领,主掌资金调拨职权。集团派来之财务经理,沦为记账会计。至此,董事长、总经理、风控、财务资金均为内部人控制,同花顺成矣!

    所以,做一些业务上的协作、配合,以石化出面最为得心应手,石化的所谓团建,客户答谢活动更是一骑绝尘,令其他队伍难以望其项背,开年会,搞讲座,名声鹊起,名身在外。内部管理,自然是一言堂,唯武向洋马首是瞻。

    比如,公司对外签约,对外预付款是有一套管理制度的,明知超越额度,索性不拿到上面审批,直接由石化签字盖章,几千万的预付款便畅通无阻地出去了,没人向集团汇报。只是后来已经逾期,才反映出来,反应出来也只是风控部门会上说说而已,主事的当事人无任何表示,只说对方是大国企,不会出风险。主持者对此没有言明立场,制度流于形式。

    在武向洋治下的公司运营。法规管理几乎空白,风险管理部的职责范围,不包含法规管理。只负责业务纠纷的诉讼和应诉。主动的法规教育几乎没有,加之,所谓公司宽容度大,允许试错,更是讳言违法违规教育。而石化之主要领导个人的风险偏好都大,业务线独立支撑公司,话语权越来越大,侍功而骄,一言不合、一事不顺,可以在高官群里叫骂,扬言可让职能高管滚蛋,骄兵悍将,气势一时无两。

    做企业,盈利为目的。谁人敢不对五斗米折腰。当一个组织,一股力量成为绝对倚重的力量时,危矣!二士争功,是平衡的需要。

    婉言相劝的结果,暂时息事宁人。似乎表面换来一团和气。

    所谓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妥协求团结则团结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