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李世民与魏征 > 第二十三章 康崇的慷慨解囊

第二十三章 康崇的慷慨解囊

    樱儿的眼珠微微一转,闪烁着机敏与灵动,她轻声细语道:“陛下曾言,长孙大哥对青舟姑娘情有独钟。然而,时局动荡,朝廷岌岌可危,为了国家的江山社稷,我们必须暂且搁置儿女私情。我所作所为,全是为了世民哥哥,想必尚书大人也会以陛下马首是瞻,紧随其后。”这一番话语,如同绵密的细雨,悄无声息地浸润了长孙无忌的心田,将他残存的念想彻底浇灭,直接把长孙无忌仅存的想法完全堵死,在这江山社稷与皇帝陛下之间,这位娘娘展现出了不惜一切的决心与智慧,令人在苦笑中又不禁佩服。

    她的言辞之中,充满了慷慨与大气,丝毫不失宫廷女子的庄重与雅致。她自幼在深宫之中长大,侍读于隋朝义宁君杨侑,又师从秘书省姚察和姚思廉父子,这份深厚的学识与修养,使得她的每一句话都如同璞玉般经过精心雕琢,让人在惊叹中无言以对。

    青舟与邓敏站在密室入口处,没曾想到皇帝陛下竟然已经率众赶到。青舟环顾四周,只见人人脸色各异,唯独不见康崇的身影。她心中一动,暗想或许长孙无忌是无辜的。在这混乱的局面中,皇帝陛下甚至把他的四国舅长孙无忌也被蒙骗了。

    司农少卿赵元楷手持一箱钥匙,焦急地问道:“青舟姑娘,这些钥匙中哪一把是入口的钥匙呢?”樱儿与长孙无忌随后赶来,樱儿对世民说道:“既然已知密道的入口,那么钥匙的匹配便不难了,只不过需要些时间而已。不如,我们就一把一把地亲自找钥匙,如何?”近千把的钥匙,如同沉重的负担,压得在场众人几乎喘不过气来。

    在不老楼的密道入口前,长孙无忌与李世民并肩而立。长孙无忌眉头紧锁,命令手下取来砍刀,正欲动手。突然,一声威严的“住手”从后传来,正是康崇的声音。

    邓敏第一个尖叫着扑了过去,众人回头望去,只见康崇身影挺拔,宛如山岳般屹立。邓敏指着世民等人,激动地喊道:“康大爷,他们这些强盗——”然而,她的话只说了一半,便再也说不下去了。

    康崇点了点头,沉声道:“邓敏,多谢你的提醒。他们的确是一群天生的强盗。”世民与长孙无忌本已心灰意冷,但见康崇突然出现,眼前顿时一亮,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康崇走上前来,只对青舟说了几句话,又对邓敏说道:“我们走。”说完,他转身便走,没有再理会世民、长孙无忌和樱儿。

    淑妃樱儿款步走来,柔声道:“康崇哥哥,息怒哦!”康崇听她用了“息怒”二字,心中更是恼火。但他也知道樱儿是淑妃娘娘,不能轻易动怒,只得勉强说道:“息怒?娘娘折煞小民了!息怒两个字,小民不敢克当。”他连说两个“息怒”和两个“小民”,让樱儿顿时感到有些歉疚。她知道康崇的拒绝并没有错,只有皇帝才有资格用“息怒”二字。

    世民微微一笑,走上前说道:“康崇,只要你愿意,现在就不是平民了。朕的禁宫任你出入,你知道出入禁宫的官员都在正五品以上,满意了吧?那就息怒息怒吧!”他暗地里又推了一把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心中恨得咬牙切齿,他本就不喜欢康崇,这个时候还要说什么恭维的话,岂不是自取其辱?但皇帝都已经恭维了,他作为臣子又能说什么呢?

    康崇他转过身来,目光坚定而深邃。他的话语带着几分坚决和无语:“我是因为胡人汗国大举南下,我安兴贵哥哥修书,追到了扬州,所以我跟他日夜回京来觐见陛下。我曾以为陛下需要我们的建议和助力,却没想到陛下已经自己找到了这里,那么我又能说甚么呢?真是甚么都能被你找到,我康崇现在能有何用处呢?”

    世民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轻声说道:“康崇,你来东宫,还是住在朕的处所吧!朕想与你共度这艰难时光。”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世民难道忘了自己的身份了吗?各位高官在禁宫连番上夜,各有处所,但还从未听说有哪位高官被皇帝邀请同住一殿。当然,世民在做秦王的时候,为了安全起见,康崇的确与世民是内外睡的。那时的世民只是秦王,而现在的他,已是大唐的皇帝。

    康崇却只是淡淡地笑了笑,他婉拒了世民的提议:“陛下,您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我此次归来,并非无处可去。我大哥安兴贵的府邸,便是我的家。”

    世民闻言,顿时无语。青舟看着康崇,眼中充满了担忧:“康崇哥哥,我们不老楼在京城苦心经营了十年,怎能就此放弃呢?”

    长孙无忌走上前来,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不老楼十年又算得了什么?我们这些人跟随陛下也整整十年了!这十年,大唐的中原才刚刚开始享受太平。姑娘,你可知道,整个中原又有多少个十年呢?如果突厥攻破长安城,我们眼前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世民皱眉,他挥挥手,阻止了长孙无忌的继续发言:“不必再说了,要怪,也只能怪朕自己无能。你何必去责怪青舟呢?”

    樱儿侧眼望了眼康崇,她走上前来,轻声对康崇说道:“康崇哥哥,我们的想法其实是一样的。要想让胡人颉利可汗的兵马退走,我们必须去拜访安兴贵大哥。陛下,您说是不是呢?”

    世民叹了口气,他皱眉说道:“因为把康崇赶出长安,所以朕实在没有面目去见安兴贵。朕也是谨小慎微之人,或许,我应该写一封拜帖,以示诚意。无忌,你就替朕写这封拜帖吧。”

    长孙无忌和康崇听世民说得如此惨淡,不禁相视愣住。他们都没想到,世民会为了一个背叛自己的康崇,做到这种地步。

    康崇却只是笑了笑,说道:“陛下,不必再说了。此事关乎国体,不可轻率。青舟!祖薇交给陛下的财物,这个窟窿我来填。你立刻在不老楼整理出三成的财物交给陛下,记得列好清单明天给我。”

    青舟震惊地看着康崇,她想要说些什么,但却被康崇的手势阻止了。康崇的目光坚定而深邃,他仿佛已经做出了决定,无人能改。

    邓敏看着康崇,她的眼中充满了担忧:“康大爷,那么多的财物,您自己损失太大了——”

    康崇笑了笑,他轻声说道:“这是我的事情,祖薇也管不到。你的好意,我心领了。”

    樱儿走上前来,她轻轻拍了拍邓敏的肩膀,低声说道:“邓敏,皇帝陛下命自己的两位高官八百里加急,把大哥从扬州请回来,我们都是为了国家,为了大唐的未来。你明白吗?”

    邓敏抿了抿红唇,她看着康崇,眼中充满了敬佩和尊重。她明白了,这是为了国家,为了大唐的未来。

    世民默默地看着这一切,他的心中充满了感慨。他从并州起兵,一路走来,身边的臣子大多在官,而康崇却在中原战争之后一直辞官在商。但他却是世民身边不能或缺的挚友之一。他们一起经历过风风雨雨,一起面对过生死的考验。世民知道,无论何时何地,康崇都会是他的坚实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