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我是朱允熥 > 018 老虎穴中好游戏

018 老虎穴中好游戏

    世界上虽然没有不透风的墙,可这风要传出去也需要时间。

    是以,不明究竟的皇太子妃吕氏听说两个儿子早早从文华殿回宫后,心中纳闷之余,立刻让人将长子唤来。

    “允炆,文华殿发生了何事?”

    吕氏一边扶起恭敬朝自己行礼的长子,一边询问道。

    “母亲。”

    朱允炆直起上身,脸上露出犹豫之色。

    他的犹豫,不是犹豫要不要说,而是犹豫该如何说起。

    片刻后,朱允炆叹了口气,左右看了看,发现殿内只有他们母子二人,便将事情从头到尾的说了出来。

    “东宫元妃之子。”

    吕氏一边低声咀嚼这句话,一边双手下意识地揉搓着皇太子长女朱云嬿送给她的手帕。

    朱允炆听到了母亲的低语,低下头沉默不语。

    “允炆,你可知东宫元妃之子代表什么吗?”

    虽然殿内只有他们母子二人,吕氏还是压低了声音询问道。

    “母亲,儿子明白。”

    朱允炆抬头看了一眼,点点头,瓮声瓮气道。

    “那你对这是如何想的?”

    吕氏紧紧捏住那方手帕,心也提了起来。

    朱允炆听到这个问话,愣神了。

    他是怎么想的?

    自从文华殿回来,他就一直在想。

    他想到了一年难得见几次面,可每次见面都会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皇祖父。

    他想到了忙碌不已,却时刻惦记子女学业的父亲。

    他想到了自有记忆以来母亲的教诲。

    他想到了朱允熥的转变,想到了朱允熥在文华殿里镇定自若的举止。

    他想到了蒙学后所学的经书,书中的那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朱允炆想了很多,可是思绪太多太乱,以至于到现在都还没理清。

    吕氏看着长子那沉默不语的样子,心中失望的情绪油然而生。

    不过,吕氏也没有着急催促,而是默默的等待。

    虽然心中有失望,但她相信他的长子,会想明白的。

    “母亲,我是父亲的长子,亦是东宫太子妃之子。”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朱允炆抬起头来,眼中满是坚定之色。

    “好,好,好,我儿想通了就好。”

    吕氏听到儿子说出了她想要的话,脸上的欣慰不用言表,她更是连连说了三个好字。

    “还请母亲教儿子,今后该怎么做。”

    下定决心之后,朱允炆立刻向他最亲的亲人寻计了。

    毕竟他只是十四岁的少年,即使再如何早熟,在碰到如此事关紧要的问题,还是有些束手无策。

    “我儿不需要多做什么,你只需要如往常一般孝顺父祖,尊敬师长,友善手足,勤学苦读就行。”

    吕氏看着长子眼中的茫然,笑着说道。

    “儿子这样就行了么?”

    朱允炆疑惑的问道。

    “我儿现在才十四岁,你能做的,只有这些。

    但你只要把自己该做的给做好了,就行了。”

    吕氏一脸慈爱的解释道。

    “儿子明白了。”

    朱允炆虽然有些疑惑不解,但还是恭敬的拱手应道。

    “我儿可知当年东宫元妃薨逝后,为何不是其他人,而是我这个次妃被立为东宫太子妃?”

    吕氏看出了儿子不懂其中关键,便耐心解释道。

    “儿子不明白。”

    朱允炆老实的摇摇头,虽然他也有些不想议论父母往事的心思在。

    “因为当年所有人都盯着这个位子,却只有我谨守本分,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

    吕氏脸上露出甚少让外人看见的自得之色。

    说到这里,吕氏抬起手,一脸慈爱的抚摸着长子的额头。

    “允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你只是个未加冠的皇孙,做皇孙该做的事情就行了。”

    “儿子明白了。”

    朱允炆这才听明白了其中的关键,拱手称是。

    在文华殿内所发生的事情,终于传出了皇城,传到了应天府内有头有脸的人们耳中。

    不过应天府内武勋的顶梁柱,如宋国公冯胜、凉国公蓝玉、颖国公傅友德三位,都在外练兵。

    导致留京的都是些小侯小伯,或者是武勋的儿孙们。

    蓝玉的长子蓝闹儿,或者说应该唤他的大名蓝碧瑛,在得知文华殿发生的事情后,是开心的连连呼好。

    不只是蓝闹儿,蓝玉的次子蓝太平也是高兴不已。

    “大哥,咱们的皇孙殿下,总算是开窍了。”

    蓝太平拊掌大笑道。

    “是啊,如果爹听到这个消息,定然也会非常欢喜。”

    蓝闹儿喜笑颜开的说道。

    “大哥,那你还不快写信给爹。”

    蓝太平挤眉弄眼的说道。

    “急什么,我们总要看看别人对此事有什么看法。”

    蓝闹儿倒是比弟弟沉稳许多,将脸上的笑容收敛后说道。

    “那让王先生帮我们打听打听消息?”

    蓝太平挠了挠头,询问道。

    “你亲自去西院将王先生请来,到时候帮我们守门。”

    蓝闹儿颔首道。

    “好,就让我这在世秦叔宝,为兄长走一遭。”

    虽然有些不愉大哥仍不让自己参与商议机密要事,蓝太平还是听话的走了出去。

    不多时,一名头戴四方平定巾,身穿蓝色儒衫的老者走了进来。

    “王行见过大舍。”

    老者一进屋,就拱手行礼。

    “半轩先生。”

    蓝闹儿见了老者,也不自持国公长子的尊贵身份,很是客气的拱手道。

    “不知大舍唤仆来,可是发生了什么要紧的事?”

    待二人分主次坐好后,王行就开口询问道。

    此时正是王行给国公府的那些小公子们授课的时候,若非有要事,这蓝大舍也不会特意让亲弟来唤他。

    蓝闹儿也不隐瞒,立刻将自己收到的消息,给说了出来。

    “半轩先生,你觉得皇孙此举,可妥当?”

    蓝闹儿略有些紧张的问道。

    刚听到这消息时,蓝闹儿的第一反应是高兴。

    高兴皇孙的开窍,但下一刻,他又开始担忧,万一惹皇帝不满,又该如何是好。

    “大舍,皇孙此举是不得不为呀。

    若当时皇孙不提出异议,怕就真的在文华殿以国礼亲迎齐王来朝了。”

    王行不急不慢的捋了捋下颚的胡须,思忖片刻后,就开口道。

    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王行是凉国公府的坐馆先生兼幕僚,那他就会尽自己所能,为主人家排忧解难。

    即使这件事是涉及身家性命的皇位之争,可作为谋士而言,在战争平息的和平时代,还有比这个更好的舞台来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么?

    没有了吧。

    老虎穴中好游戏,说的就是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