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从南明开始的大明第二帝国 > 第69章预备,琉球军团!

第69章预备,琉球军团!

    陈滋堂内心毫无波澜,但张子玉却郁郁寡欢,因为他派出的船只虽然赶上了正要登陆高华屿的东洋舰队,但张天翼中将和郑祖龙少将都反对在琉球再度留兵,而是选择继续向高华屿前行,而后登陆夷州南城。

    他们甚至还责问张子玉派来的传令兵为什么没有圣旨,说出“要改变命令就留下圣旨”、“否则就是通敌叛国”的话语,只派遣被水雷炸伤的舰船和官兵回到琉球郡进行维修和休整,这才有五六百名海员和三四艘舰船得以返回。

    至于倭国德川幕府敢不敢对帝国作战,萨摩番的倭人会不会对琉球郡趁虚而入,他们倒是没这个担忧。

    他们翻阅过刘吉的战报,认为倭国军队的战斗力也不过如此,再加上萨摩番伤亡惨重,倭人根本就不可能袭击琉球郡。

    对此,张子玉感到十分失望和失落,陈滋堂则没什么感觉,因为他压根就一点点都没指望过只凭借着他们的猜测就能说服张天翼和郑祖龙。

    陈滋堂甚至对帝国大多数人对倭国的不屑感到很好笑:倭国再怎么弱小好歹也是帝国附近国家能够排进第三名的(第一毫无疑问就是大明,第二就是被打得只剩下一口气的伪清,第三就是倭国的德川幕府),虽然倭国德川幕府进行了闭关锁国政策,只开发了长崎港口进行贸易,但倭国的各类火器大多可是仿制西班牙或者是葡萄牙的,萨摩番亦是如此,配备了足够的仿制火枪。

    在火枪方面,倭国还是比伪清稍微先进一点的,但火炮嘛,还是很弱小的,倭人就是因为火炮不足才在朝州战场上吃了大亏,足足有数万头倭人成了大明火炮底下的亡魂。

    至于现在的倭人,倒是吸取教训了,开始增加火炮的数量,引进了一批佛郎机炮和红衣大炮,也就是说,现在的倭国军队不是一般得强,是非常强。

    “张司令,这其实也不是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情。”

    陈滋堂对张子玉安慰道:“虽然援兵是我们防备倭人再度袭击琉球郡的重要因素,但最重要、最主要的因素还是我们自己的战斗力和浴血奋战,我们虽然兵力不多,但我们是有骨气想,我们并不需要多要援兵,我们靠我们自己也是可以防备倭人偷袭的。”

    “嗯……你说得对……”

    张子玉声音明显有点低落,又说道:“接下来就看陛下会不会再支援琉球郡了,这几艘舰船先拿去维修,然后找个由头留在这里,然后这些五六百的兵员大概……应该够吧……”

    陈滋堂在心里很是无语,但也只能应和着,让陆军部和海军部的那些帝国众臣重视一个被帝国陆军以少胜多打得铩珝而归的倭人,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对了,陈参谋,那些琉球人怎么样了?”

    张子玉随即把注意力从援兵放回了琉球壮丁上。

    “这个倒是没什么大问题,只不过那些人的战斗力嘛……”

    陈滋堂点点头,又说道:“毕竟那些琉球人没有什么像样的正规部队……”

    “耗材而已,哪来这么多讲究?快点把他们充军,给他们开点空头支票就行了。”

    张子玉有点不高兴,又说道:“这事不能再拖了!要是倭国得知了琉球郡空虚的消息,再得知帝国全线开战的消息的话,先不说倭国的德川幕府,那倭国的萨摩番肯定是忍不住的!”

    “没错……”

    陈滋堂点点头,看向了琉球郡的舆图。

    “你去操办此事吧,到时候倭国真再度入侵了琉球郡的话,我也可以给你记一功。”

    张子玉决定先把这个功勋送给陈滋堂,这样的差事,他这个帝国海军的栋梁之材还是打算留给自己的手下做顺水人情罢。

    “遵命!”

    说罢,陈滋堂抬脚离开了指挥部。

    在此之后,陈滋堂长长地叹口气,他非常明白张子玉的命令,把这份功勋送给自己,自己又能进步了。

    害!他和张子玉这种应天正日月旗的公子哥不一样,只能一步一个脚印,靠着军功慢慢混上去,最后勉强混个校几军衔罢!

    我太想进步了!

    干吧。

    至于招募琉球壮丁,可行性倒是不低。

    但琉球郡的下等民实在是太少了。

    在十五至十六世纪初期,也就是第一帝国时期的弘治年间,琉球郡的人口数量大约在十万到十五万左右。

    到了十七世纪到现在,也就是第一帝国末期一直到第二帝国的宣武年间,琉球郡的人口数量逐渐增至二十万到三十万左右,足足增长了一倍多。

    但经过倭国人的屠杀和战火的洗礼后,整个琉球郡的人口已经下降至了二十六万。

    其中有一部分琉球郡的人口是查出来的,因为他们听说倭国人被大明天军赶走了,青天就有了,他们的好日子就来了!

    琉球王国的人口主要由本地居民和外来移民构成,本地居民主要是居住在琉球群岛各个角落的原住民,他们有不同的方言、习俗和文化。

    外来移民则主要来自大明、朝鲜和其他周边国家,其中以大明移民为最多。由于琉球王国的地理位置十分靠近帝国,所以在历史上大明移民的数量一直都占据着很大的比例。

    甚至在设置琉球郡之后,整个琉球郡的学校就只允许教汉语,其他语言是被禁止学习的,这是为了向帝国效忠,如果发现有人学习其他国家的语言,大概率是要被拉去做苦役的。

    帝国还对认真学习汉语者有极大的奖励,比如说几两白银、几石大米或者是免税几年,好的话能拿到一栋房子,最好的是能获得几亩土地的使用权。

    因此,现在的琉球郡至少有数万人能够使用汉语交流,也有将近十万琉球人能够听懂一些简单的汉语。

    因此,筛选掉大部分听不懂汉语的琉球人、老人和妇女之后,至少有数万兵员是能够使用的,至于其他的,则是被拉进矿场、种植园和兵工厂进行劳作。

    至于招募兵员什么的,因为获得相应条件的战功过后能够得到正式的明人证,因此有不少琉球人踊跃报名。

    一张明人证在琉球郡的土地上可是能让自己变成上等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