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从南明开始的大明第二帝国 > 第62章另一个方案

第62章另一个方案

    不管是在乾武年间后期还是在宣武年间,第二帝国内部关于帝国扩张路线曾经爆发过数次激烈的争论。

    争论的内容无非就是先北伐伪清,收复故土,还于旧都,还是先南下攻击南洋,进而夺取更大的海外领地,再图北伐之事。

    陆军认为北上,不但可以光复故土,再不济也可以与蒙古准噶尔部一同夹击伪清,进而彻底消灭这个让帝国深恶痛绝的政权,使帝国北方边防更加安全。

    并且因为伪清八旗的堕落,伪清军队不可能拥有特别强大的战斗力,只要计划得当,北上并赢得胜利是肯定的。

    更何况,北方一大片平原,产量地如此之多,拿下刚好可以让南方多种植一些经济作物,北方的农民全心全力种粮食就好了,北方对地主老财爆点金币刚好能够支撑后续的行动。

    而且,伪清八旗百万,北方民众千万,都是成批的劳动力,正好可以开发北方的土地,让恢复元气的北方能够为帝国输血,届时再图南下也不迟。

    至于中南半岛的诸多小国和盘踞在南洋的诸多殖民势力,实力偏弱,待北伐过后,休养生息一段时日,便可配合海军连同南洋一同拿下。

    海军的态度则是与陆军完全相反,首先,海军认为,尽管伪清八旗和绿营老兵大部分被歼灭,但帝国的军费能够支撑陆军打满全场都是一个问题。

    其次,伪清伪帝康熙要是狗急跳墙,把剩余的伪清八旗精锐拉回东北,那帝国的火力优势将会大大削弱,还要面对伪清的袭扰,这将会使北方不少土地沦为实实在在的负资产。

    而相对的,南洋的西洲舰队较弱,战斗强度不会太大,而且南洋离西洲诸国有数万里,即使迅速占领了南洋,西洲诸国也不可能做出快速反应,即使西洲诸国选择增援南洋,也会因为距离问题导致其只得劳师远征,成为帝国海军的盘中餐。

    吕宋是西班牙的殖民地,第一帝国后期的马尼拉大帆船的重要地点,由美洲自此地向大明运输源源不断的白银,再将大明的丝绸陶器运输至西班牙,但现在,西班牙在西洲的诸多战争大败,实力大大削弱,不足为虑。

    荷兰处于上升期,在击败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后便成为了南洋的霸主,虽然丢了夷州诸岛,但仍牢牢控制着爪哇诸岛,必须出兵将荷兰人的势力赶出南洋,否则后患无穷。

    而且,帝国也能依靠着南洋的财税和粮食作为陆军北伐的后方基地,北方经过伪清几十年的烧杀抢掠,说是一片烂地也不为过,虽然北方正在恢复,可就算如此,在短时间内,北方又有什么价值呢?要知道,南洋被西洲殖民者经营了几百年,可是一片沃土!

    现在这个问题被陆海两军摆在朱和圣面前,让原本想好计划的朱和圣无所适从。

    朝堂里的海陆军将官勋贵的目光集体投向了他。

    该怎么说呢?

    陆军的北伐不过是按照历朝历代的传统路线罢了,驱除鞑虏,恢复华夏,听起来很不错,但光驱除还是不够多,几十万几百万劳动力万万不能丢,这个方案可以直接过滤掉。

    海军的计划很诱人,可行性也不低,这当然不是说北伐的可行性不高,但南洋的难度比北伐难度更低,不是吗?

    南洋的沃土,一年三熟,大明第一岛链,这些只需要帝国努力动手,击败西洲殖民者在南洋诸地的舰队,便能收入囊中。

    更何况,南洋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也已经得到发掘,帝国海军只要赶走占据南洋的西洲殖民者就唾手可得了,

    而且,夷州诸岛的伪郑海盗也没有清除,福建舰队的司令施琅磨刀霍霍,只带了他一声令下,便能挥师南下。

    还有澳门的葡萄牙人,只需要附近的陆海军动手,即可让那些葡萄牙人灰飞烟灭。

    可以说,第二帝国的北上、南下战略,一个是基于陆军和海军之间的矛盾,还有一个就是争夺资源分配权而产生的,双方都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策划,也都有极大的可行性。

    可以说,无论是乾武皇帝朱慈烺还是宣武皇帝朱和圣,他们都在陆海军两方的争论中左右为难,要是能难办同时开双线,那自然是没什么烦恼。

    但问题就来了,帝国的财政是不足以支撑海陆军日益增长的军费的。

    尽管帝国经过了时长半个月的捐银运动,得到了数亿两白银的捐银。

    但打仗可是烧钱的事,数亿两白银在一定时间内只能够支撑北上或者是南下一条路,同时南下和北伐,不仅战线会被无限拉长,而且规模也会大到帝国历史上空前的一个程度。

    高风险,高回报。

    这是从古至今的道理,双线开战并不是不行,但这很容易将第二帝国拉入险境。

    至于朱和圣本人,他对第二帝国的扩张也有着与众人不一样的想法和战略。

    想到这里,朱和圣再一次看向了朝堂的众人。

    “关于帝国到底是先要南下还是先要北上,想必诸位已经吵了许久了,朕这些天也想了很多,今天是时候该做一个决断了。”

    听到这话,朝堂内的所有陆海军大臣都挺直了腰板,聆听着朱和圣接下来的金口玉言。

    “被伪清窃占的故土肯定是要收回的,南洋之地、交趾和缅甸之地也是要拿的,但帝国军队具体该怎么行动,诸位都有想法,但朕都不是特别满意,朕自己心中也有一个章程。”

    ?!

    这是怎么回事?

    陛下这是要作甚?

    南下和北上都不满意。

    还自己心中有一个章程。

    李定国、张天翼、张子玉、刘文秀、郑袭和孙川庭等一众陆军海军将官勋贵的内心都不自觉地提到了嗓子眼。

    陛下年幼,虽然能够主持朝中大局,但南北征伐之事,自太祖朝以来,此年龄段能够如指臂使的也就先帝一人。

    只见李定国在众人的目光下硬着头皮站了出来,对朱和圣恭敬地问道:“臣斗胆问一句,陛下对此有何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