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从南明开始的大明第二帝国 > 第55章养心殿内的对话

第55章养心殿内的对话

    应天府,紫禁城,养心殿。

    兵部尚书李定国在得到宣武皇帝朱和圣的命令后,抵达养心殿向宣武皇帝朱和圣述职。

    其实李定国来应天府已经有许多天了,但因为各种各样的事务和乱七八糟的纷争,再加上宣武皇帝朱和圣并没有特别急,李定国这才没有第一时间向他当面述职。

    但现在,总是得腾出时间述职了。

    “战争!战争!真踏马烧钱啊!”

    李定国站在养心殿的大门,听到了这股熟悉的声音。

    宣武皇帝朱和圣正因为军费问题开始发牢骚。

    先帝也是如此,每次打完仗都会抱怨一番,甚至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哭穷。

    紧接着,一个尖细的声音在养心殿内响起。

    “陛下,李尚书求见。”

    李定国分明听得明白,是一个太监在传话。

    “进。”

    宣武皇帝朱和圣只是淡淡地吐了一个字。

    说罢,一个太监便把养心殿的大门打开,将刚刚站起身的李定国引进殿内。

    就这样,李定国见到了他人生中相当难忘的一幕。

    只见龙椅上的宣武皇帝朱和圣脸色虚浮,也没有往日的神采,只有一种无力感。

    如果要让李定国形容的话,这跟就是青楼里的那些刚完事的花花公子。

    但问题是?

    因为种种原因,朱和圣一直都没有选妃啊。

    难道?

    好吧,这不是李定国该多想的事了。

    知道自己这副模样难看的宣武皇帝朱和圣很快就开口了。

    “李尚书,说说江淮大战后北伐军的状况吧?”

    这时,李定国开始说出自己早就拟好的腹稿。

    “陛下,自江淮大战后,我北伐大军已经彻底光复安徽和南直隶全境,兵锋已达山东河南一带,但光复区域内部仍有不想合作的地主豪强和土匪经常袭击陛下您派遣的官员,我北伐大军只得下乡剿灭这股叛匪。”

    “而且,为了剿灭这些叛贼,北伐军的伤亡和消耗也大大增加,如果帝国要再度北伐伪清的话,恐怕也要好些时日了。”

    朱和圣听了,眯眯眼,问道:“李尚书,关于再度北伐之事,你说的好些时日是要多久?”

    紧接着,朱和圣指了指一个箱子,又开口了。

    “李尚书,你可以把那个箱子打开看一下。”

    听闻此言,李定国很快就把那个箱子给打开了。

    “哗啦啦!”

    只见满满当当的奏折模样的东西洒落在地面。

    “都翻翻看吧。”

    李定国草草地翻看了几个奏折,脸上瞬间晴转多云。

    只见奏折上都是“李定国拖拖拉拉故意延误战机”、“北伐军平白无故消耗弹药”、“按兵不动,意图与伪清议和”和“伪清内部叛乱,机不可失”之类的话语。

    从刚开战到昨日,弹劾李定国的奏折跟雪花一般飞舞。

    原因也很简单,李定国不符合激进派的意。

    连同一大堆老将也是如此,这是普遍现象。

    不然陆军部里的激进派和主和派也不会因为战和之争闹得沸沸扬扬了。

    大多数陆军部的官员都想建功立业啊!

    只不过,因为帝国军费严重不足,激进派才只能够勉强停止他们的呼喊,被迫成为了主和派,这就是军费不足的窘境啊。

    “朕也难啊!”

    朱和圣沉重地叹了一口气。

    “臣有罪。”

    李定国双膝跪地,把头低下。

    朱和圣并没有立刻说话。

    整个养心殿都陷入了死一般得寂静。

    良久,朱和圣在原地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他脚步颇为沉重的地走到了有些惶恐的李定国身旁,开口道:“平身吧。”

    他的语气稍微停顿了一下,缓缓说道:“既然如此,你就说一下剿灭光复区域的叛匪要多久吧。”

    “三个月。”

    李定国语气坚定,胜券在握。

    “那就好,帝国的财税正好需要这帮虫豸的贡献。”

    “至于北伐事宜,朝会的时候一并谈一谈吧。”

    朱和圣心满意足地点了点头。

    每次围剿那些地主豪强和土匪叛贼,都能从他们的口袋里爆点金币。

    别小看这个数字。

    可以说,只要努力,帝国就能从一个地主豪强的口袋里掏出数万两银子。

    而数万两银子能干什么呢?

    让一支几百人的部队使用新式武器连续作战数个月。

    多吗?

    不多。

    但几万两白银够伪清绿营数千人用了。

    帝国的军队烧钱啊!

    “退下吧。”

    朱和圣挥挥手。

    “微臣告退!”

    李定国弯弯腰,便离开了养心殿。

    在李定国离开后不久,整个养心殿就只剩下朱和圣一人。

    朱和圣痴痴地看向舆图。

    重点标注了琉球郡、朝鲜李朝王国、倭国德川幕府、福建省、四川省、山东省、河南省和奴儿干都司一众国家地区。

    这些重点标注的地方被朱和圣划满了不知名的痕迹。

    倭国的银矿多到数不完。

    朝鲜的铁矿能够用来炼铁。

    琉球的港口能够用来贸易。

    这些都是大明第二帝国所需要的东西。

    还有,这些被重点标注的土地对于朱和圣的大计划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朱和圣不打算按照传统的北伐路线来进攻伪清了。

    是啊,时代变了。

    而且,身为圣人天子的朱和圣并不满足于驱除鞑虏,恢复华夏之类的传统功绩。

    要是跟太祖一样,把囚首放跑了就不好了。

    按传统路线北伐伪清,是能收复中原不错。

    但这有极大的可能性让康麻子带着大批精锐逃回奴儿干都司或蒙古高原。

    到了那些地方,大明的火器优势就会微弱许多。

    到了蒙古还好说,大明的火器优势还是在的,戴天理等人的满洲骑兵部队会把康麻子打得亲爹都不认识。

    但到了奴儿干都司这白山黑水之间,大明的火炮优势和火铳优势都会大大削弱,占据奴儿干都司将会难上许多。

    而且,伪清本身就在奴儿干都司就有不少满人。

    比如说可怜的索伦兵,战斗力强劲,在另一个平行时空经常被薅羊毛,从东北千里迢迢调到西北和西南作战。

    必须将伪清主力聚歼在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