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从南明开始的大明第二帝国 > 第24章北伐正式开始

第24章北伐正式开始

    “伪清已经在淮北一带集结了三十万兵力?”

    几个重臣面面相觑,纷纷传阅着锦衣卫传来的密报,然后人人面色凝重。

    虽然他们知道康麻子准备南下,但康麻子能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集中这么多兵力,还是让他们出乎意料的。

    毕竟,在几十年前,多尔衮整军南下可是准备了足足快一年的时间,而且当时清军南下的主力还没有十万人。

    康麻子动员速度如此之快,甚至让大明的一众重臣怀疑康麻子是不是蓄谋已久。

    “这康麻子,当真是快啊,这么着急来大明送人头。”

    刘文秀开口感慨一声,众人纷纷点头,深以为然。

    康麻子这回可以说是下足了血本,绿营的火炮部队,八旗子弟的骑射部队,还有在明清边境身经百战的老兵。

    都被康麻子通通集结在淮北一带,只待他一声令下,三十万大军就能直冲江淮!

    如果大明接不住的话,那对大明来说,将是灭顶之灾!

    不过,大明在淮河南岸也成功集结了十五个师一共二十余万人,兵力相对于满清的三十万大军有些略显不足。

    但大明抵达淮河前线的十五个师都配备了新式武器,火力远超满清,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这将是北伐的大好时机!

    此时正该趁着对方还没有继续调动的时候,出兵北伐。

    虽然早早北伐有一定的可能性会提前暴露大明陆军新式武器的威力,但是,只要占据先机,那仗说不定也会好打一些。

    “要催促第六师速度进军吗?他现在正在淮安府北边。”

    一个将领开口道,但李定国很快就回答了他的问题。

    “稍等再做出决议,不过可以先让他们配合驻扎在宿州的第二十一师速夺徐州,控制了徐州,我们才能掌握北伐的主动权。”

    说完,李定国又补充道:“此次大战,最要先防备的是伪清的骑兵部队,他们的骑射技束还是不容小觑的。”

    众所周知,满清骑兵的作战方式可谓是相当奇葩,所谓满清骑兵,严格的说,应该叫满清重步兵骑马机动及轻重骑兵并火器合成军。

    和以往的刻板印象不同,满清主要的部队其实重步兵,重步兵是清一色的女真壮汉,身披三层甲,一人配三匹马,在靠马机动到事先探测好的有利地形之后,结成战阵对敌。

    在正面击溃或者冲散敌军后,隶属于蒙满八旗的轻骑兵才会用骑射无双的技能对敌军进行收割。

    这在崇祯时期可以说是无往不利,满清骑兵的威力可见一斑。

    只见大明新编第三骑兵师师长戴天理(那图鲁)这时拍拍胸脯,开口道:“怕甚么!我第三师的弟兄们骑射无双,能在马匹上使用火铳,伪清骑兵再强,还能在马匹上使用火铳不成?!”

    “的确,我大明的火器已经能够成功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那图鲁的第三骑兵师既可以堵截伪清的后路,又可以正面迎击伪清的骑兵部队,这样就可以让伪清军队困死在江淮一带了。”

    陆军大臣刘文秀说到这里,点了点头,但他身旁的戴天理的脸已经红成了猪肝色。

    “刘大人……吾名戴天理……”

    听到刘文秀对他的“错误称呼”,戴天理一下子就忍不住了,这不是揭人老底嘛,多不好!

    自己好不容易跟满人划清界线,刘文秀还搞这一出。

    戴天理严重怀疑刘文秀这是故意的。

    “哦,抱歉,那图鲁,忘记你现在叫戴天理了。”

    “噗!”

    刘文秀听到戴天理的话忍俊不禁。

    原谅他,这实在是太好笑了。

    戴天理这时沉默了。

    一定是故意的吧……

    李定国这时过来打了一个圆场,说道:“好了,三弟,这个玩笑就用不着再开了,都是汉人。”

    紧接着,李定国又继续说道:“对于伪清的进犯,我们要做好坚壁清野的准备。”

    “我有预感,伪清必定没有带够支撑长时间作战的粮食,如果我们无法做到速战速决的话,将伪清拖在江淮战场也好,我们大明最不缺的就是粮食。”

    刘文秀这时收起脸上的笑容,开始严肃起来,仔细分析李定国的方案,确认此计可行之后方才点了点头。

    “不错,这个方案尽管保守,但也能有足够的战果了,我大明兵强马壮,稳妥一些也好。”

    周围的将官们对此也是比较赞同的,只要能够胜利,合理利用自己的优势也没什么。

    “对于北伐事宜,我已经有了方案,诸君请看吧。”

    李定国说到这里,就让一名卫兵把自己的计划方案下发到在场的各个重臣手中。

    孙可望看都没有看,就自信满满地说道:“二弟,我不通兵事,就按你的意思办吧。”

    当然,其他人还是认真仔细地将李定国的方案都看了过去。

    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

    尽管李定国为抗清名将,出战以来就毫无败绩,但北伐之事,还是慎重为好。

    李定国的北伐方案经过众人总结,大体如下:

    明军出动奇兵,趁伪清主力还没有进入徐州,抢先占据徐州,加固徐州城防。

    明军主力兵分两路,一路从淮安朝山东方向进攻,一路从寿春朝河南方向进攻,同时派兵占据沿途失地。

    中途派遣骑兵部队袭扰伪清主力,迂回至伪清背后,阻断伪清退路。

    然后两路大军汇合,将伪清主力逼退至淮北一带,驻扎在徐州的军队四面出击,分割伪清主力,将伪清主力分割成多部,使其各自为战。

    最后,大明内地的水师部队可驶入淮河流域,也可以沿着大运河北上。

    这样就可以运输战略物资和军队,分割伪清部队,还能派出部队登陆,连同外围和徐州的陆军部队彻底歼灭伪清主力。

    这个方案简直就是完美,伪清主力只要往南再进一步,便是插翅难飞。

    怪不得是名将,做事就是完美!

    在一片赞美声中,李定国的方案被全票通过。

    这场会议最终在一团和气中完美结束。

    又过了几天,李定国安排好了北伐的一切事务后,北伐大军便按照李定国的方案各自执行自己的任务。

    沿途伪清当地的小股部队大多被明军部队全歼,不过土鸡瓦狗耳,毫无意外,开局大顺风。

    北伐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