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隋溺:混乱的阶梯 > 第40章 授虎贲郎将

第40章 授虎贲郎将

    农庄外,尉迟融率领大部第一时间赶来,在得知李平等人正在农庄内驻扎后尉迟融焦急的推开大门冲了进去。

    “李狗蛋,李狗蛋,你在哪里,给老子死出来。”

    “将军。”李平闻得门外的呼喊,赶紧迎了上去。

    尉迟融一把抓住李平的双肩,眼中满是焦急的问道:“公主呢?公主有没有受伤?”

    李平当即无语,还以为尉迟融这么焦急是担心自己,原来是在担心公主的安危,便准备告知其公主没有大碍。

    但此时尉迟融已经松开了李平的肩膀,转身朝旁边走去,并朝出来查看的公主下跪道。

    “公主殿下,末将救驾来迟,还请公主殿下责罚。”

    尉迟融说罢便低着头等待命运的裁决,额头的汗珠斗大滴落也不敢擦,在他的固有印象中从第一次见面对方就让自己扇自己耳光便下主观的认为杨絮是个刁蛮无理之人。

    “起来吧,本宫幸得李将军护卫和信都尉的驰援并无大碍,尉迟将军不必自责。”

    “谢公主殿下,殿下仁厚末将深感惭愧。”

    尉迟融擦了擦额头的汗珠,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眼见杨絮说罢便要离开,尉迟融赶紧再次下跪道:“公主殿下,而今杨玄感之乱已平定,陛下暂居蓟县行宫,末将以为公主万金之躯,理应不坐危堂,当早日前往蓟县为好。”

    尉迟融无可奈何,他本不该教公主如何做事,他的性格也决定他轻易不会这么做,但如今公主遭受生死之危侥幸逃生,纵使尉迟融再不愿得罪权贵也要犯险直谏,触怒公主事小,若再让公主胡来丢了性命自己恐怕也要跟着陪葬。

    此时尉迟恭在心中祈祷即便不去蓟县,你倒是去别人的辖区别祸害自己啊。

    “哼,区区虎贲郎将也敢教本宫做事?这里还轮不到你来指手画脚,滚开。”杨絮一脚将尉迟融踢开便生气的离去。

    尉迟融的感觉不错,杨絮有时候就是刁蛮任性之人。

    见杨絮离开,尉迟融赶紧朝李平使眼色,让他去劝劝公主,李平只能回以无奈,他可没本事劝动这位活祖宗。

    武城崔氏本家

    已经折返的崔珏手中正拿着从清河传来的消息:清河城破,郡望惨遭屠戮,清河农庄被洗劫一空无一人幸免,少爷崔载不知所踪。

    因刚刚度假仿佛年轻了几岁的崔载瞬间苍老,颤抖的将信件放到案几上后言语悲戚的唤来管家。

    “崔管家,快去联络崔氏姻亲以及受崔氏萌荫而上位的寒门学子,老爷要给你的少爷报仇,快去呀!”

    “是,老爷。”管家从未见老爷如此失态过,惊恐之余不敢耽搁。

    他崔氏不是没有发达过,前朝时乃国之柱石,即便如今他崔氏嫡女也曾是已故太子的太子妃,奈何造化弄人,即便如此他崔氏依旧是河北第一大族,同宗的博陵崔氏亦在地方担任要职。

    若时空不被扰乱,唐朝建立后,崔氏将会先后出现二十七位宰相,其余朝中重职更是数不胜数,可见崔氏底蕴之雄厚。

    夜里,苏烈的大军成功与尉迟融会合,二人一合计,在得知清河郡被反贼占领后想必朝廷绝不会不管,与其按原计划返回不如原地待命,想必要不了多久朝廷的旨意和杨义臣攻打清河的命令便会抵达。

    三日后,杨广抵达上谷郡

    例行的小型朝会中各地的剿匪战报皆呈现在杨广的面前。

    “陛下,杨玄感之乱不足为虑,然频频东征早已民怨沸腾,今日东海郡来报又有百姓聚众为盗;东郡太守上奏境内反贼频频调动,似有攻打郡治之举;江南的贼帅居然公然称帝;上谷郡无法供给物资实乃百姓无有存余,如此便罢免了太守虞荷实在不妥。当务之急应安抚与剿贼并济,方能偃息动乱。”

    “虞世南,朕性不喜人谏,更讨厌那些希望通过劝谏而博取名利之人。至于贱民,朕虽然待他们有些苛责,但也不是他们造反的理由,今反贼必诛之,退下!”

    杨广不耐烦的喝推虞世南,示意朝会继续。

    “陛下,您派遣的使者裴矩上书称不仅安抚了陇西土著,同时集结土著进攻敢于反叛的吐谷浑,不仅将其挫败,劫掠的物资更能维持军资,实乃陛下识人善用,乃当世明君。”

    “好,赏!”杨广大喜,轻轻的挥手示意那名官吏退下。

    那人却并未退下,而是下跪道:“陛下,我河北士族心系大隋,对陛下更是忠心耿耿,而今清河城却遭反贼屠戮一空,实在令人痛心疾首,还请陛下为我河北士族做主啊。”

    此人便是河北派系官员,他先是抛出裴矩这个河北领军人物的功绩,而后在讲述清河的惨状,但绝口不提崔氏的遭遇。

    话中的意思虽然简洁明了却也包含了额外的信息,那就是咱们这么卖力的给你干活若是咱们遭遇了不公您不管,那以后咱可就消极怠工了。

    “竟有此事?”

    杨广看向苏威,见对方闭目伫立便看向虞世基。

    见杨广点自己的名虞世基正愁自己弟弟虞世南冲撞了杨广如何化解呢,赶忙站出身道。

    “启禀陛下,正有此事,据臣所知前几日一股号称活阎王的反贼突袭清河郡,攻占了清河城,城内士绅郡望皆惨遭屠戮,此事苏纳言是知晓的。”

    “嗯?”

    杨广虎目瞪向苏威,此时苏威因为虞世基的点名已经睁眼并皱着眉头,杨广不悦道。

    “尔身为纳言,为何不报?”

    “陛下!”

    苏威满心愤恨,心道好你个杨广,你自己亲口说反贼的事情别烦你,现在又怪老子不报,你个狗娘养的,纵使心中把杨广骂了个遍苏威依旧面不改色。

    “此事臣也是刚刚知晓,正准备上奏,谁知被虞侍郎抢先一步,是臣失职,还请陛下恕罪。”

    说罢苏威眼神不善的瞟了眼虞世基,这个仇他是记下了。

    虞世基才不惧苏威,他早就想将苏威给扳下台自己好更进一步。

    “哼,此次就饶恕你的失职,但绝不可有下次,如此重要关乎河北士族的身家性命之事,岂可马虎?”

    说罢杨广开始翻阅战报,想从中提拔一些战功卓著之人上位,帮自己收拾这些反贼。

    “传朕旨意,虎贲郎将费青奴剿贼有功,命其亲率大军驰援东郡。贼子刘元进胆敢自称天子,罪不容诛,命左屯卫大将军吐万绪为江东道行军总管与光禄大夫鱼俱罗兵发江南,诛之。至于清河郡...”

    杨广的视线在战报中来回扫视,不经意间看到了李狗蛋的名字,战报显示:李狗蛋以千人之众于经城阻敌一万五千余人,并联合信都尉苏烈全歼反贼,战功卓著。

    这一切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其中着重强调了李平如何如何在万军从中保护公主的安危,身中数刀依旧不惧。

    当然身中数刀是假的,苏烈也不想的,是杨絮逼着他这么写的。

    “呵呵,这个李狗蛋有点意思。”

    “李狗蛋多次以寡击众,勇气可嘉,朕的大隋若是多谢如此猛将,何愁贱民造次?传朕令:今加封李狗蛋为虎贲郎将领果毅郎将职,统骁果军五千人清剿清河反贼。苏烈满门忠烈,其父抗击逆贼兵败身死,赐号‘节’,苏烈临机决断每战必先,加封虎贲郎将并入卫府军由河北道讨捕大使杨义臣节制。”

    散朝后,杨广返回后宫,途中朝王公公询问道。

    “王大伴,朕记得来上谷郡的时候曾招前往弘化郡抓捕元弘嗣并代为留守的李渊前来觐见,人呢?”

    “陛下,老奴曾问过在后宫的李渊外甥女王氏,她说她舅染疾无法行走,故而没来。”

    王公公说罢杨广皱眉侧过头怒道:“那他什么时候死?”

    意识到发火的对象是自己从小陪伴的侍从杨广脸色舒缓,道:“王大伴,朕现在谁都信不过,只有你是朕的知音,你说,最近传得很凶的谶言,是不是李渊?”

    “陛下是说‘李子结实并天下,杨主虚花无根基’?老奴还听闻有另一个版本,说什么桃李子,莫浪语...”

    王公公下意识的说着见杨广脸色不善,赶紧自扇耳光道:“是老奴胡言,还请陛下恕罪。”

    “无妨,只是你这嘴最近不怎么讨喜,该打。”杨广叹息一声说了句阉奴终究不懂朝政之类的话便提步离开。

    “朕还要去策划来年的东征大业,此等小事暂且搁置吧。”

    “什么?”

    王公公心中一惊,想要上前劝阻但一想到杨广登基后从宽厚仁慈迅速转变为独断专行的性格,又止住了嘴巴,只是兀自神伤。

    走进后宫,杨广卸下伪装,四十多岁的人如同一个少年一般躺在萧皇后的怀中。

    “哎,我好后悔,当皇帝真累,为了天下我是操碎了心,美娘,你说我是不是走错了,当初若是不陷害兄长,以兄长的品性,或许我还是个逍遥王爷,哪有这么多糟心事?”

    “阿摩,事情已经过去了,何必多虑?你我夫妻一场,隐忍了多年才有今天,多考虑将来才是。”

    萧皇后十五岁嫁给杨广,对他的性格再清楚不过,他决定的事情根本就劝不动,虽然杨广看似在问,若真的顺着他的意思回答必定让其心生芥蒂,故而萧皇后很能审时度势,他叫自己爱妃的时候就叫他陛下,他称自己小名时就唤其乳名。

    “也是,虽说皇兄仁厚,但谁又清楚他当上皇帝后会不会拿自己开刀。对了,絮儿那小妮子呢,可有回信?”

    杨广说着总算想起了自己的女儿,便问道。

    “她还能怎样?托人捎信说你这个父皇一天不收回成命,她一天不回来,絮儿的性格你又不是不清楚,跟你一个样。”萧皇后说着白了杨广一眼。

    “呵呵。”被萧皇后这么一说,杨广忍不住笑了起来,便笑叹道。

    “也罢也罢,朕会从宗室子女中挑选姿色上佳之人和亲突厥,絮儿此次也太过顽皮,居然敢违抗皇命,你派人去告诉她,滚去江南丹阳宫封地,再敢任性,朕定不饶。”

    发完牢骚,杨广便准备起身去忙公务。

    “对了,从宿卫禁军挑选膂力过人且忠诚的卫士,你也选几个宫廷婢女,一并派去伺候公主,一个女孩子家的整天和男人混在军营中,也不害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