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人在秦时,政哥求我别极端 > 第十一章 真正的boss

第十一章 真正的boss

    第二天,袁华来到了总参谋部,一群被政哥看好的年轻军官就被派遣了过来。

    一进门,袁华就明锐的感知到,这些人当中隐约分成了两派。

    一派是贵族出身,另外一派是平民出身。

    领头的四个人,便是李信,王离,蒙恬,章邯。

    此时的李信和王离,还没有表现出坑爹潜质。

    事实上,他们两个算得上是大秦帝国的“年轻俊杰”。

    出身高贵不说,还没有参与过什么斗鸡走狗,更没有在花街柳巷与人争风吃醋,反而是专心军事,思索怎么作战。

    放在任何朝代,能做到这些的军功贵族,都算得上的非常上进的青年俊杰了。

    从相貌和精神状态来看,他们四个也是很不错的年轻人。

    四人的身高普遍大约在八尺(大约184.8cm),体格也因为从军而显得颇为健壮,眼睛炯炯有神,让袁华看了是大为满意。

    看看大秦的贵族,普遍能保持这个面貌,哪怕是几千年后都算得上是中流砥柱。

    而平民出身的章邯,更是堪称精英中的精英。

    相反的六国的贵族都是些什么玩意?

    不是肥宅就是被女色掏空了身体,虚弱无比。

    不说全部吧,只能说平均水平就是这样的,甚至都有些美化他们了。

    造成这一点的原因也不复杂,无非就是六国都是血缘继承以及各种关系决定的的统治地位。

    想造反都特么的得有种!

    这种模式诞生出来的国家国运全看运气,领导开明国家就好,领导不开明国家就玩完。

    所以魏国,齐国,赵国,楚国先后称霸一时,但很快就因为继承人的问题衰败了下去。

    六国的人才为什么要来秦国?

    因为在六国,出身平民,一辈子的上限就锁死了,能当上管仓库的小吏(李斯),就已经到极限了。

    相反的,在秦国,出身的歧视虽然依旧存在,但是只要有能力,上限是极高的。

    没有任何背景的平民李斯能当上丞相,就是这一点最好的证明。

    搞愚民主义的六国,肯定是打不过搞军国主义的大秦,这很正常。

    想象一下下列场景:

    儿子对老子直呼其名,人格尊严地位平等。

    民众不认为政府高官必须出身贵族,平民也能接受。

    政府任人唯贤,选贤与能,唯才是举。

    这些秦国的原则,极大的伤害了六国旧贵族的利益。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于是他们离谱的结成了反秦统一战线......

    只能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在利益面前,所谓的国仇家恨,对于六国旧贵族来说完全不值一提。

    毕竟,六国旧贵族只负责发动战争,送死的都是老百姓。

    六国旧贵族之间,是没有什么深仇大恨的。

    也就难怪,秦王嬴政和大秦帝国能横扫六国,统一华夏了。

    差不多实力的情况下,先进的军国主义打败了落后的奴隶主义,基本上是必然的。

    ......

    咸阳城的贵族们,也是分为好几个圈子的,每个圈子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态。

    像是什么纨绔界的霸王,听起来好像很牛逼的样子,实际上是处于秦国贵族们生态鄙视链的最底层。

    但凡有点志气和逼格的人,都是不会和他们有什么交集的。

    一群废物!

    除了欺负弱者,肆意挥霍自己的家族势力外,还有什么其他作用吗?

    没有了!

    而且,会严重拉低所有军功贵族的逼格,显得大家像乡下来的土财主一样可笑。

    所以这群军功贵族们是不屑于与之产生交集的,总觉得这些废物纨绔,丢了大家的脸面。

    他们,实际上处于鄙视链的最顶端。

    能打,就是他们最大的资本。

    不论是谁来当秦王,都不能绕开这群很能打的军功贵族们。

    连秦王都绕不开,总参谋长就能绕得开?

    那必然不可能啊。

    所以政哥把这群人打发过来,实际上就是在给袁华创造和他们接触,了结,并配合的机会。

    当然,借助这个由头,提拔一群被政哥看到的年轻军官,那也是理所当然的。

    这些从战场上杀出来的军功贵族子弟们,可不是六国的那群米虫战五渣可以碰瓷的。

    若不是遇到了项羽这个挂比,他们实际上能顶着胡亥的大逆风buff,强行再推平一遍六国。

    哪怕是这些人中最被耻笑的李信,那也是从小就接受了军事训练,十五岁就可以熟练掌握各种骑兵战术,虽然有些年少轻狂的毛病,但是军事天赋实际上也算出色了。

    不过看着这些人的眼神,袁华就知道他们实际上不服自己了。

    这很正常,越是有才能的人,越难以忍受自己的上司是个废物。

    但偏偏很多上司就是废物,也难怪他们骂娘了。

    得让这群人服了自己,靠嘴炮显然是不行的,得给他们露两手瞧瞧。

    想到了这一点,袁华就笑道:“既然大家都被调入总参谋部,对我这个新来的总参谋长有疑问,很正常嘛。来来来,都过来,让我用实力告诉大家,我凭什么能当这个总参谋长。”

    李信,王离,蒙恬,章邯四人的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

    这么自信,难道他真的有两把刷子?

    众人当即就拜道:“敢不从命?”

    大约一刻钟后,总参谋部的人员,都围了过来。

    而袁华已经带人安置好了沙盘,大体上模拟好了地形。

    看着围过来的众人,袁华直接就笑了。

    好家伙,全部是大秦帝国的精英!

    而且这群年轻人,充满了朝气和希望,锐气十足,让袁华非常欣赏。

    在任何世界,赢得了年轻人,就能赢得将来的天下。

    “好,我们总参谋部的职责,就是要制定出优秀的战略和战术,供给大王参考和决策。

    但是在做这件事之前,我们首先得知道什么叫做优秀的战略和战术。

    孙子兵法上有一句话,叫做“以正合,以奇胜”。

    但是很多人对这句话的理解出现的偏差,觉得什么奇谋最重要。

    实际上,以正合,以奇胜的意思是军队的预备役部队在两方交战进入胶着状态时敌我双方指挥官都会根据战况变化何时投入预备役部队。考验的是指挥官的临阵分多批次或者一下全部投入预备役的应变能力。

    也就是说,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将领都必须在手里始终保持一支预备队,一支可靠的力量!来应对对手任何可能的偷袭。

    我们就以长平之战举例,武安君白起就是在赵军全面出击之后,派出部队切断了赵军的退路,切断了赵军的补给线。

    下面,我们来复盘一下长平之战的经过,仔细体会体会武安君白起的军事思想。”

    随着袁华开始在沙盘上复盘长平之战的经过,转折,双方博弈的国力,对于人心的把握,战场上的变动,所有人的脸色都变了。

    用沙子作为平原,用旗子代替军队的兵力和战斗力,将战争双方所使用的兵力、对峙地理以及前因后果,讲得非常清楚。

    这种离谱的军事功底,瞬间就折服了所有人。

    混子可能听不出来什么,但是懂行的人都知道这有多难。

    能出现在总参谋部的,也不可能是什么混子,自然知道袁华的军事理论水平有多么变态。

    人类几千年历史总结出来的军事结晶,必然可以产生降维打击的效果。

    袁华的声音,抑扬顿挫,讲完之后问了一句:“都听懂了吗?”

    随后袁华就看到了政哥。

    他怎么在这里?

    最关键的是,袁华根本没有捕捉到他的脚步。

    这是难以想象的。

    盖聂能躲过袁华在分神状态的感知,袁华不会奇怪。

    政哥也能做到,就显示出非同一般的武学功底。

    坏了,原来他才是秦时世界真正的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