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原始部落之东夷崛起 > 第32章 搭建 正骨

第32章 搭建 正骨

    众人回到部落里,来到广场,风夷先是安排族人先给牲畜家禽搭建牧圈围栏,鸡舍鸭舍。

    为了不污染部族的生活水源,在风虫的提议下,决定把牧圈围栏和鸡鸭舍都搭在了部落唯一出口东门北侧,沿着东门栅栏墙内侧向北搭建,自东门内侧开始搭建,一直搭建到北栅栏墙,这里都将被改成部族饲养牲畜家禽之地。

    风夷则带着风羊等部族高层和风烈在广场树荫下聊着集会和路上的各类事宜。

    风虫这边带着刚回来的众人,把牛背上的货物卸下放好,临时把牲畜安顿好,又带着族人找来材料沿着东门向北开始规划搭建。

    风虫看了眼部族低矮的防护栅栏,一阵无语,看来得计划搞大工程了,否则一点安全感都没有,先把这想法放一放,开始带着族人测量地面说是测量也只是目测,风虫选了一个点,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一个圈,对跟随在左右离得最近的族人道:“两位族叔,在我画的这个圈内,钉上一根桩。”

    二人应了声“是,少族长。”便开始一人扶桩,一人拿着根一头粗一头细的木棍敲打起木桩来。嘴里不停的发出很有节奏的“嘿呀。嘿呀。”声。

    见两人在忙,风虫则开始以两人打的木桩为点,拿着树枝沿着这个点一路划了东门边上,长约十六米,又在这条线上同样每隔一米钉上一根木桩,不过留了一处约三米的门。

    画完,又在第一处的支点上向北延伸到北栅栏,总长有三百米,这里每隔三米钉一处木桩,合适尺寸的木桩不够,只能打七十五米的木桩。

    在五十多人,两两一组的配合努力下,高约一米二的木桩,宽十六米,长七十五米的木桩,花了半个多小时就打完。

    广场这边,煮好了肉汤送来,众人这才停下寻了处树荫,匆匆食用。

    饭后,风虫安排三十人出部族伐些木材竹子。安排五人在部族东南一里处下游河湾放牧。剩下的人,继续用剩余的木材搭建牧圈围栏的栏杆,栏杆在木桩上捆了上中下三根,用绳子捆栏杆也是无奈,只得每日检查,是否被牲畜啃食。木材用完后停下。

    风虫又组织人,在紧靠门的南侧规划起了鸡舍鸭舍。用材部族中现在很多,考虑到以后会大量养殖鸡鸭,风虫再次用树枝在地面画起了线来这次画了八米宽八米长的六十多平米的框,让族人沿着线挖起地基,工具简陋,族人都是用石刃刨地,宽竹片掘土。

    考虑到现在这些鸡都会滑翔,风虫又让人寻来了网。众人热火朝天的干着,风虫在一边见哪里不对,就指出纠正。

    外出砍伐的族人已经陆续往回运送木材和竹子,送至后又离开。

    风虫又找来风芦等老人,让他们处理竹子上多余的枝丫,这回部族中除了看守小孩的老人,大人基本都来了。爷爷奶奶父母,小叔小婶,风伯风芦等老人,留守轮休的青壮族人,连看守小孩的老人都在帮忙搓着绳索。两个脚受伤的族人也来了,其中一人满脸颓废的样子,风虫这边把竹子要的长度,刻了一道刻痕。连续刻了几个长短不一的竹子,让大家依次分割,整个过程隐隐形成了流水线作业。安排好了大家的岗位后。

    风虫这才有时间,来到受伤的两位族叔这。

    两人见风虫来到身前坐下齐声喊了句:“少族长。”

    “嗯。两位族叔把受伤的脚伸出来。”风虫道。

    “这……好。”两人犹豫了一下还是伸出了脚。

    “嗯?”味有点大,但风虫还是忍了。伸出小手先检查了一下被扎破了的脚,脚底乌黑全是老茧,风虫冲着一边正埋头刨土的风莒喊了声:“莒,替我去拿些盐水,和药草过来。”

    一边刨土的风莒,听少族长在喊自己,停下手头工作,走过来道:“少族长,寻吾何事?”

    风虫只好又说了一遍道:“去拿一竹筒盐水,再去把我的小药篓拿来。”

    “哦,好!”说完就跑了。

    趁着这个空闲,风虫又来到边上另一个族叔这蹲坐下来查看,同样是个有味道的大黑脚,检查了其脚踝,伸手摸了摸肿得厉害,也脚踝处还有大量脓血。应该是脱臼了,不过得先把脓血放掉。

    “阿爹,过来一下。”风虫冲一边正在刻竹子的风夷喊道。

    风夷听是儿子喊自己,回道:“来了。吾儿寻吾何事?”

    风虫道:“我的力气太小,待会正骨还需要阿爹来。”

    “正骨为何物?”风夷本着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这位阿叔的骨头错位了,我得让你帮忙把骨头复位。”风虫道。

    “绳的断脚可以医?”风夷激动问道。

    “嗯,族叔的脚踝只是错位,复位后,再养上六十个日出即可恢复。”风虫道。

    一旁叫绳的男人,听少族长说自己的脚可以医,激动想要抓住风虫,但克制了,死死抓着地面的泥土,手上青筋的虬结而起。脸上更是激动到发紫,激动的声音都变音道:“少族长吾的腿脚真的可以恢复?”

    “族叔,安心,只是小伤尔。”风虫平淡道。

    绳在听到少族长的话后,无声的颤抖抽泣着,天知道他这几天有多受煎熬,自腿断了以后,他每日都躲在屋里颓废,在这个残酷的生存环境,一个不能为部族生存做出贡献的青壮,是多受煎熬。

    他还记得上一个腿断掉的族人,最后在屋中自杀了。

    他这几天也开始萌生死志。只是部族中出了一个如伏羲先祖那般的神人,他希望得到风虫的指引。

    所以撑着腿伤和另一个受伤的族人互相搀扶着来此。见到少族长小小的身影在前后指挥众人忙碌着。

    两人也寻了个岗位削制着竹上的枝丫。结果少族长忙完后,直接来到自己二人这里查看起伤口,轮到自己时,他没有寄予任何希望,只是麻木的配合着少族长。结果少族长叫来了族长,说自己的伤可以医。

    这一会风莒提着竹筒和药篓跑回来了。风虫接过药篓和竹筒,先用盐水将两人受伤的部位冲洗,找来编织的草席,将二人受伤的脚搭在上边。取出之前给牛穿鼻孔的竹签,竹签之前都被药水浸泡过,拿过骨折的脚踝使劲扎入皮中,绳“嗯”了一声。头冒冷汗。

    把脓血放出,又挤了挤见没有脓血,用盐水再次清洗。叫来几个青壮族人,让他们把绳的腿固定住,再次检查了脚踝,让父亲风夷双手抱住绳的伤脚,再三叮嘱往右发力,并上前示范了两次,见父亲动作练得差不多了,风虫喊了声“发力。”

    “咔嚓”一声,“啊!”随着一声痛叫,绳的脚复位,这时风虫让众人放开绳。

    让绳轻轻活动一下脚踝,绳此时浑身都是汗水。听风虫的话,轻轻的扭了扭脚,虽然还有些痛,但是已经不再像刚刚那样,动都不能动。高兴的就想起身。

    风虫见绳要起身,连忙道:“族叔,不可动作剧烈,否则日后会留下隐疾。”

    绳听了这话才放弃起身,茫然的看着风虫,开口道:“少族长,那吾日后该如何行走?”

    风虫道:“不急,你先在此削竹。待会再说。”

    “好,那就听少族长的”绳兴奋道。

    周围干活的人早已停下手中的活,都围了过来观看,都对这种神奇的复骨手段感到惊叹。原来断腿的人,少族长也能治好。这让众人是越发迷信风虫了,这时有人谈论道:“这算啥?少族长之前还给巫咸部族的小娃,医过风寒。还给风蒲医过蛇毒。”

    “是啊!”

    “什么时候的事?”

    “大集与回归的途中所医。”

    “少族长,还教吾等,识得数百种药草及可食用野菜野果。”

    “汝,识得数百种药草?”

    “……只习得二十多种药草。”

    “汝,如此愚笨,尽辜负少族长所教之学。岂可修。”

    “吾习得四十多种草药及可食用野菜蔬果。”

    “吾习得六十余种药草。”

    围观众人七嘴八舌的说着,风虫与自身发生的过往,引得没参与的族人纷纷惊叹不已。

    而风虫此时自动屏蔽了所有人的谈话,检查了另一个族人脚底的伤口,有点严重,再次让几个青壮把人固定好。风虫拿出新的竹签,在一阵阵吸气惨叫声与抽搐中,刮着伤口中的杂物和脓血,一边用盐水冲洗。还好伤口没有腐烂,应该是之前涂抹了简单的草药,冲洗过伤口后,再在药篓里翻出,自己配制的止血消炎药粉。将药粉撒在伤口处。撒了好多药粉才止住血水。做完这些后,风虫开始低头思索。后让围观的众人中几个年轻人去把所有药筐搬来。风虫又来到了绳的身前也再其被竹签扎的伤口处撒了一些药粉。

    等待搬筐的过程中,风虫选取了一些较直的竹枝,用作待会儿的固定腿骨之用。

    不一会,搬筐的人来了,风虫在各个筐间翻找着草药,骨碎补、当归、牛膝、杜仲等。可惜没有血竭三七川穹风虫心里惋惜。把治疗骨折的草药找出来后。

    又开始配制内服的消炎化瘀的草药,蒲公英、金银花、连翘、黄苓等。“咦?尽然有株板蓝根。这是族人误采混进来的?”风夷看到板蓝根就很惊讶道。板蓝根也是可以入药的,不过风虫把他留下了,晚间把它展示给族人认识。选好药材后,分别把两副药交给了母亲风鱼,另一份交给了小婶鸢。一边婆媳三人正在削着竹子,听风虫喊婆媳三人都过走过来了,风虫分别把两副药交到了母亲小婶手中,“阿娘,小婶不要弄混了,你们一人煮一碗药汤,两碗水煮成一碗即可。”风虫嘱咐道。

    “好的。”二人点头道,婆媳三人走后。

    风虫对围观众人道:“大家赶紧干活,否则,晚上把牲畜带回家睡去。”

    听到这话众人哈哈一笑,然后继续刨地基。

    那边的木材竹子族人都运了两趟,这一趟又有人搬运竹子木材回来,风虫道:“你们可先至河湾处,牵几头牛来拉运木材与竹子,顺带再多弄些茅草。”

    几人纷纷应是。

    风虫来到木材处挑选了两根Y形的木棍,让人比照着两个受伤族人的身高。制作了个简单的拐杖。

    选了些消肿化瘀的草药,让绳自己咀嚼碎涂抹在脚踝处,还多拿了几份药草给他,让他每两天自己嚼碎抹一遍。待抹好药泥后,风虫用竹枝给他把受伤的脚踝处捆绑固定。

    又来到脚被扎伤的族人身前。翻出之前穿牛鼻的绳子,把浸泡过消炎药水的绳子拆解一部分,给他包扎伤口,之前准备贴上大的消炎草叶子。考虑到透气性,用拆开的绳丝一圈圈捆绑,会更好更有透气性,捆好后,也嘱咐其每两天换次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