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原始部落之东夷崛起 > 第29章

第29章

    山林,在黎明的曙光中苏醒。天边,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洒向沉睡的大地,唤醒了沉睡的生命。

    山林间,鸟儿们开始欢快地鸣叫,迎接新的一天。它们的鸣叫在林间回荡,如同自然的交响乐,参天古木挺拔而立,枝叶繁茂,遮天蔽日。树干上布满了青苔和藤蔓,见证了岁月的沧桑。林间的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泥土气息,林中的生物们也开始活跃起来。小动物们穿梭在树丛之间。

    风息族驻地,原地只剩下几堆燃尽的篝火灰烬,还有一些人为生活过的痕迹及众多的牲畜粪便。

    风虫站在背篓里,扒着篓边,回望着渐渐消失在视野中的集会,集会一点点被树林所吞噬。收回视线,不在关注那看不到的集会。

    风虫被一位族叔背着,身边就是父母,父亲风夷要随时调节队伍,注意力都在回归队伍上,母亲则紧紧跟随在身边,时刻关注着风虫,风莒不在前面赶羊,反而也是护在一侧,别说这小子还挺忠诚。

    队伍赶着畜群,行进的速度,那真的不用想,根本快不起来,何况队伍里有二十三头大小不一的猪、三十六头不服指挥的牛群。那真是一路都在发生着九九八十一难。

    队伍走至中午,都没遇到前方风羊的队伍,直至又前行了一个小时,才见到前方矮坡后飘着的缕缕炊烟,见此众人加快了行进速度,好一会,队伍绕过矮坡,在河畔旁赶上了提前出发的风羊队伍。

    风羊见后方有队伍出现,伸手遮挡阳光凝神细看,见是族长风夷的队伍出现,连忙迎上道:“族长,汝的行进速度,怎如此之慢?”

    风夷有些无奈道:“队伍多豕与牛,速度如何块的起来。”

    “回部族路途恐要多些时日了。”风夷叹道。

    “如今吾族,多了如此多的牲畜,慢些也无妨。”风羊道。二人携众来到了休整的河畔,河畔树荫下,早已准备好了煮熟的羊肉,肉汤。几处篝火煮着凉茶。风夷率众席地而坐招呼众人道:“来来来,都寻位坐下,食肉喝汤。食完稍加歇息,就即刻启程。”

    后来的众人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听得族长吩咐,赶忙把手中的鞭子,丢给先到,已经用过午食的族人,让他们把牲畜赶去食草喝水。自己则三五成群的,围坐一堆,大口咀嚼着早已煮熟的羊肉。待腹中有食,才开始说着一些见闻与趣事。风虫这边也是抱着一块嫩羊排,大口的用乳牙撕扯着,还好羊排煮的软烂,且风虫一家吃的这一锅是炖的最嫩最烂糊的,丝毫不费牙口。食用一大块羊排,风虫又吃了些荠菜叶喝了半碗羊汤,才满足。

    众人这时也匆匆吃完,三五成群的靠在树下假寐起来。

    夏日河畔,清风徐来,树荫浓密。午后的阳光洒在河面上,泛起层层金光。众人躺在河边的树荫下,感受着微风轻拂面颊的温柔。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身上,带来一丝丝暖意。周围的一切都变得静谧,众人仿佛能听到河水流淌的声音,那轻柔的水声伴随着远处传来的鸟鸣与蝉声,让午睡的众人人,身心的焦躁和疲劳都宁静放松下来。

    半个小时,放牧的族人回来,值岗的族人,叫醒了还在午睡的众人,众人迷迷糊糊的睡醒。有的走到河边用河水洗了把脸,有的揉来揉脸,待清醒后,背上背篓,拿起石矛,把这几天藏好的弓身上了弦,把箭簇挂在腰间。背负物品的族人,则是背起载货的背筐,又有扛起竹竿,竹竿两侧挂着一只只鸡鸭。吃饱了的小狗崽在背筐里不安分的哼唧着,五十人的队伍,赶着三多百只羊群及众多牲畜出发。

    午后,太阳高悬,热气腾腾。众族人背着沉甸甸的背篓,穿梭在山林河畔之间。一路上在风虫的指点下,采集各种野果、野菜菌类和珍贵的草药,这些都是部族所需的重要物资。虽然路途艰辛,但众人却乐此不疲学习分辩各种草药,可食用的植被,因为族人深知,这些山林中的众多植物,将为部族带来无尽的好处。虽是辛苦但收获也很是喜人。他们采集到了木耳、香椿芽、槐花、紫粉香蘑、黄色口蘑、平菇、榆钱、苦菜、荠菜、野姜、野葱、马齿苋、灰灰菜、车前草、枸杞、益母草、艾草、大蓟、茅根、苍耳、蒲公英、苦麻菜、木防己、灵芝等。一众族人可算是见识到了风虫新的厉害之处。风虫给他们讲道:“好多野菜都是可以食用也可以医疾,也有少部分人忌口,不可食用,这方面就要食用过后才得知,哪些人忌口什么。如食用后,身体生出不适,就不必在食用了。”

    新加入的五位新妇,这才明白,为何风息族所有人,都如此崇拜眼前,这个小娃的原因,懂得太多了。智慧比之大河还要源远流长。这是她们在脑子里寻到的唯一,可以描述风虫智慧的词汇。

    同时,也见识到了风息族众人腰间挎着的那个弯竹扣着根绳子的东西有多么厉害,风莒自可以拿到弓箭后,从不离风虫身边超过三米远,却是在四处寻找猎物,这不到一下午就射到了六只野兔、五只野山鸡、一只苍狐、众多鸟雀。四周放牧的族人捡拾猎物捡拾的不亦乐乎。看得新来的妇人惊呼连连。惹的五个刚结亲的青年,连连对风莒翻白眼。

    而风莒却不自知,依旧圈寻着猎物。

    就在这时,一旁浓密的丛林中,阳光透过层层树叶,一声低沉而威严的咆哮声打破了山林间的寂静,仿佛是在宣示主权。紧接着,一只巨大的斑斓野兽缓缓从丛林中走出。身形矫健,四肢粗壮有力,身上覆盖着浓密的皮毛,皮毛上有着一条条黑色斑纹,闪烁着黄色的光泽。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透露出一种深邃而嗜血的光芒。

    野兽缓缓前行,每一步都显得沉稳而有力。它的尾巴在空中轻轻摆动。

    “大虫!”前方一位族人惊恐大叫。畜群瞬时骚动不安。

    风夷急促大喝道:“看好畜群,警戒的族人持矛上前。”

    一众警戒四周的族人,立马举起石矛在队伍前方,架起石矛,弓手也纷纷拉弓搭箭,风虫见到老虎,一时也是吃惊,连忙回神喊道:“矛手在前形成半弧队列,弓手在后。拉弓瞄准。”众人纷纷调整队形。

    前方的老虎凝视着如刺猬般的人群,审视着哪里可以下口,看着眼前这些毫不示弱人类,咆哮了两声一个转身,消失在了丛林中。

    众人惊魂未定,风夷大声指挥道:“警戒的族人,警戒大虫离去的丛林,其余人等组织牲畜继续前进。”

    一众长矛手连忙排成一列,将长矛对准丛林,弓手也是搭箭在长矛手后面警戒。

    走出好远一段距离,警戒人员才恢复原本的队列,风莒则一直拉弓守护者风虫风鱼二人。走了好一会,众人才把紧张缓解。

    风虫这时才知道自己应该叫风虎,只是这个时期老虎叫大虫。

    走出十多公里后,选了处离水近的树林提前扎营,这里应是出了巫咸族的领地范围。风夷让族人将三十六头牛先捆在树下,接着指挥族人砍伐或掰折一些手臂粗细的木棍,搭建起牧圈围栏。族人们分头忙碌,搭建帐篷,设置围网将六顶帐篷围起,又在外围搭建了一圈围栏,在五十多人的共同协作下半个时辰后搭好,把牛牵进围栏内,挨个又把牛捆上,这次把牛头固定在数干上引得牛一顿挣扎。还好队伍里什么不多,就青壮多壮年多。这时风济把风虫抱过来,风虫从自己的小背篓里拿出了浸泡过药汤的竹签绳子,竹签后面系着小手指粗细的绳子,众人合力固定好牛头,风夷比划着牛鼻子的位置风虫上手给他调准位置方向时,猛地肌肉发力,要不说怎么是老猎手,一下就把鼻子捅穿风虫急道:“阿爹!快把竹签从另一侧穿拉出!”

    风夷听此,立马拽出竹签后系的绳子也透了过去。

    风虫又道打个结,风夷不懂分寸,风济将风虫抱着靠近,风虫示范打了个结,又掏出竹筒,倒出里面的消炎止血药粉,洒在牛的鼻子伤口处,至此穿牛鼻结束。

    风虫松了口气道:“把这根绳子捆好,其它的绳子解开。”众人把捆牛鼻子的绳子捆好,这才松手松绑,牛见人松手松绑即可挣扎,不过刚一动,鼻子处传出的疼痛不适让它安分了下来。接下来就是,有条不乱的的进行中。再到后来开始分组穿牛鼻,风虫每个都会观察一遍,也让人把采摘的消炎止血的草药拿出一部分喂食给牛。有的动物天生就知道什么草药是它们需要的,所以再止血消炎药草递到它们嘴边,立马就用舌头卷起草药,食用起来。外敷加内服伤口应该不会感染了吧。还得再观察观察。风虫如是想到。

    篝火不知不觉点起,还有几头牛没有穿好牛鼻,族人打着火把继续穿牛鼻,一直忙活至天黑。

    这时晚饭都做好了,众人用水洗了洗手,在风夷的带领下吃着晚饭,一边谈论今天,莒打的猎物,发现了大虫的惊悚,再到穿牛鼻子使了多大的力。

    吃过晚饭,风虫组织一部分族人,把背筐捆扎在一根成人手臂粗的木棍上,一根木棍两头各捆实一个背筐,把盛货的背筐,全捆绑好,又想了想为了保险,又改用两根木棍捆绑,把筐固定在两边,用两根木棍两头夹着两个筐,捆绑好后,思索了下,问题不大,就让族人抬进帐篷里。父亲风夷则组织族人在驻地四周点了几处篝火,营地内也准备了许多柴火,实在是这里离老虎的领地太近,或者说这里就是老虎的领地。风虫也嘱咐值夜的族人,“若遇到野兽,可以扔些火把恐吓,将之惊走即可。万莫要出驻地。”

    夏日之夜,天空中繁星点点,银河横贯天际,宛若一条璀璨的丝带。微风轻拂,吹散了白日的喧嚣,带来了一丝丝凉意。萤火虫在夜空中翩翩起舞,如同点点繁星,在这原始山林中增添了几分野性与梦幻。

    安排好族人值夜后,风虫一家回到了帐篷里,风夷风鱼准备歇息,风虫却在想着接下来要做的事,在脑海中不断的整理,把接下来,要做的事思路理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