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原始部落之东夷崛起 > 第7章

第7章

    次日清晨,天蒙蒙亮,风虫完成了一天的锻炼,因锻炼浑身蒸发着热气。来到露天厨房这,见已经有妇人在使用陶锅煮着肉块准备着一天的吃食,每个陶锅都煮的满满的肉,肉香味在整个部落中飘荡,让人食指大动,煮好的肉从锅中捞出,放在铺满树叶的青石上放凉,此时煮熟的肉块已经堆了一小堆,应该是族人们早起煮的肉。捞完肉的锅中继续添水加肉,灶塘下不时添加着柴火,燃烧发出‘阵阵噼啪声’。在尝过了煮食的肉块后,没有人再愿意用火烤着肉块,妇人们都早早起来排队煮肉,妇人们看到小大人般走进厨房的风虫,纷纷喊道“少族长来了。”

    “少族长。”

    “少族长过来吃肉。”说着有妇人拿起了一旁干净的碗给他捞肉。

    风虫连忙拒绝,道:“各位婶婶,吾还太年幼,脾胃弱。给小子盛碗肉汤加些菜叶子即可。”

    那位盛肉的妇人连忙把肉从碗中取出,放了把洗好的菜叶进入沸腾的锅中,烫起菜叶子,风虫见煮的是常见的野荠菜、蒲公英苗,在烫了一阵,碧绿的菜叶再锅中翻滚,菜叶上漂浮着肉汤中的油花,再烫就要老了时,急忙提醒道:“婶婶菜叶熟了,再烫就要过了。”

    被叫婶婶的妇人,也是第一次使用陶锅,煮东西没有经验,只知道多煮才烂烀。听得提醒,急忙回应道:“欸~欸~这就捞,这就捞”说话间就把菜叶煮好,又盛了大半碗肉汤,放在了一旁的青石上,风虫从餐具中取出小号汤勺,回到青石旁用汤勺搅动着肉汤,待其凉却,部落中陆陆续续有人过来拿肉,在青石旁看到喝汤的风虫都会道声:“少族长。”

    话多些的就会问“少族长咋不吃肉嘞。”风虫只能不厌其烦的解释道:“太小,吃不了太多肉。”

    喝汤期间,面前的肉堆也是一点一点的变小。喝完汤后,不想再应付族人的风虫赶紧逃跑。部落的族人都很纯朴,对风虫这位少族长给大家带来了陶器,还有全新的吃肉方式,是发自内心的尊重。

    待狩猎采集的族人陆续离开后。风虫慢悠悠的从自家茅屋中出来。走向露天厨房这。见风伯在与轮值的十多位妇人说着制陶的事项,就走至近处,只听风伯和她们讲解粘土是什么样的特性,颜色种类等:“粘土质地较之其它泥土可塑性更高,颜色也更多样,以后外出但凡见到有颜色的泥土都带些回来……”风伯正讲解,忽的眼神撇到了一边的风虫急忙起身道:“少族长来了。”

    风虫抢回道:“伯翁,待会儿再讲,我们先把今天的陶器烧制好。”

    风伯连忙道:“少族长,柴堆早已搭完,五个锅坯,还有其他的一些陶坯都摆放好了,只等少族长你来点火。”

    “伯翁,以后烧制陶坯,不用等我来,您自行安排即可。不懂再来问我。”风虫提点道。

    “那老朽就听少族长的,走!这就去烧陶。”

    风伯与风虫领着十多个妇人来到了已经堆好的柴堆处,柴堆上摆着五个陶锅,一堆零散的陶器,让人调整了几个陶坯位置后,便于风伯一同点燃了底部的柴火,柴堆越烧越旺后,风伯就组织人往柴堆上扔大量的干草,做到覆盖整个柴堆,把柴火的温度尽量的锁在柴堆里,又添了大量的干柴,让它自行烧制。众人又回到了青石处,风虫安排了五个妇人随风芦,也就是另一个这些天筛洗粘土的老人。去取粘土,挖更多的坑。剩下的几人就在青石这摔打粘土,风伯在摔打粘土的同时,也在讲解着要摔打到什么程度。妇人们都聚精会神的听着。

    风虫则坐在一旁青石上思考今天做些什么,片刻后眼神一亮,决定制作陶轮,想好就做,检查了众人摔打好的泥坯,用绳子切开检查下合格的放一边,不合格的退回去,返工。拿到足量的粘土后,分好要用的部分,开始揉面团般,在给它塑形,形状就是一个直径二十公分、厚约十公分的小磨盘,不过磨盘中间,凹进去一个直径五公分的倒圆锥形凹槽。弄好后,用石刃一点点的修饰,表面凹凸不平的,就用随身的细绳进行切割修饰,如此这般轮盘的底座用了近一个小时才做完。又拿起一大块粘土,准备做上部分的转轮部分,这是一个厚约两公分、直径却有三十五公分圆形的大圆盘,只是这圆盘正中间凸起一块直径五公分、高有四公分圆锥形,刚好契合底盘的凹槽。静置一旁。继续忙活他的手工大业,这次做的是纺纱轮,想到部落每天的猎物那么多的兽毛,不利用起来太过可惜了,这个就比较简单,就是一个直径十公分的圆饼一样的泥坯,中间预留一个孔。制作了三个,就不在制作,太没有技术含量了。

    这时太阳跃上中天,约莫十一点,母亲风鱼端着洗好的野菜,来到了厨房。后面还跟着两个老妪手里也都端着洗好的野菜,将火堆点燃,架好陶锅,放入昨晚砸开的大骨头,倒入清水,炖上。在过去骨头都是扔掉或者磨制骨器,野菜也是晚上吃肉时搭配些,平时除非饿得难受时,会吃几颗充饥。根本没人吃。现在不一样了,煮过的野菜放入骨汤中,在撒点盐,那滋味就不用说了,之前没人愿意吃的野菜现在都成了香饽饽。这种不费肉食的伙食,在风虫昨晚和母亲提了一嘴后,从此中午就加了一餐,母亲一早就带着两位老人出部落挖野菜,回来后又去河边淘洗了下,快中午才回来。

    风虫洗了洗脸和手,来到母亲身边叫了声:“阿娘,回来了。”

    风鱼回来第一时间就用目光搜索儿子,看到儿子在制陶,也就没打扰,这时见儿子自己跑过来,叫自己,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蹲下抱着儿子,在其粉扑扑的小脸上狠狠亲了两口宠溺道:“小虫儿,想阿娘了?”

    风虫心里吐槽不想,嘴上却急忙回道:“想!”脸上还得露出萌萌的笑容。

    听到儿子说想自己,风鱼心里开心,要把风虫带到一边哺乳,才想起儿子昨晚说以后不喝乳了。感叹儿子成长的真快,便嘱咐风虫在一旁等着,“阿娘给你煮汤。”便又忙碌起来。

    “好~”风虫回了句。

    半个小时后,肉汤味飘的整个部落都是,留守部落的大人小孩被安排轮流过来进餐,一人一碗菜汤,虽然只能吃的水饱,但营养却是很高,汤上飘着一层淡淡的油脂,点缀着绿油油的野菜,运气好的,还能吃到骨头上被煮脱落的帖骨肉,小孩们都会分到一块大骨头,啃的不亦乐乎,有的小孩发现骨髓的美味,而努力的吸着棒骨。

    这时部落入口处回来了十二个女人,他们身上挂满一串串的竹筒,应该是运送盐卤水。来到厨房后把盐卤水靠边排排放好。

    风鱼见又回来了十多人,六口锅里继续添水煮菜,带到大家都吃完约莫一点时。让几个运卤水的女人,把锅洗干净。

    茅屋中,风鱼回来后,叫醒了还在午休的风虫,轻声到“小虫快醒醒,未时到了。”

    迷迷糊糊的风虫听到母亲在喊自己,就知道,到一点钟了,揉揉眼,打了个哈气,自草垫上起来,对着风鱼道:“阿娘,我去提炼盐巴了。”

    风鱼下午也没事,就道:“娘与你一道去。”

    风虫:“嗯”了声。

    母子二人带上待会要用到的工具,又回到露天食堂,其中一群妇人见大妇带着风虫来到了食堂,纷纷围上来,其中的一位妇人走出人群:“大妇、少族长你们来了。”

    风鱼微笑着:“嗯”了声。

    风虫走至众人身前开口道:“婶婶们,你们带上三竹筒盐卤水,我给你们示范一遍提炼过程。你们看完再分组自己做一遍,有不懂的再问我。”

    人群中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女,听到风虫说要三竹筒盐水,抢在众人先前喊了句“大家等下,我去拿。”声音传来前,人已经跑远了,见此风虫带着众人走到陶锅旁,看了看陶锅都已经洗干净,这时那名少女提着三个竹筒跑至近前,声音清脆道:“少族长,给!”说着递给了风虫,风虫道:“阿姐你先拿着,在我边上别走开。”少女听了连连点头“嗯!嗯!嗯!”

    风虫随后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三张草垫子,分别指挥着两个婶婶一人拿两个角。接着又让一位婶婶取来些草木灰,木炭。把木炭铺在最底下的草垫子上,铺好后。盖上一张草垫子,接着铺上一层草木灰,盖好最后的一张草垫。原始版的过滤器就完成啦。这时开口对着众人讲解道:“草木灰,木炭都有吸附盐水中的脏东西效果,垫子过滤的是较大的杂质。木炭、草木灰吸收我们看不见脏东西。”

    众人听后不管懂不懂都在点头,接着将陶锅移放在草垫子下。风虫开口对着身边少女道:“阿姐,你把手上竹筒的盐水都倒在草垫子上。”

    “啊!好的。”少女点头道。一筒接一筒的倒在草垫子上,很快草垫子上的盐水渗透到陶锅里,只见最上层的草垫子有了很多较大的杂质,渗透到锅里的盐水则清澈了很多,又取来一口空陶锅,将盐水再次过滤。这时已经盐水更干净了,将装了盐水的陶锅放在灶上开始煮,不停的添柴,五分钟后盐水开始煮沸,咕噜着泡泡,飘着水汽,等盐水蒸发的只剩十分之二三,盐水的表面出现了一层白色的,的透明薄膜这是拿出之前的滤网草垫子继续过滤一次,这次过滤出的白色膏状物就是所谓的石膏,不过滤出来食盐回比较苦。过滤完的盐水继续煮,煮至盐巴成膏状,盛出来,用新的草垫子把食盐中的卤水过滤掉,再继续放锅里煮,这时撤出些柴火,用小火炒制,用勺子不停的翻炒,把结晶体变成细碎得粉状,雪白的食盐就此完成,拿个碗盛出,伸手沾了点放嘴里,“恩,就是这个味。”今天做足了准备,制盐的过程也比昨天的复杂了好多。制成的食盐基本达到了后世食用的标准。

    自己尝完后,转身把碗伸到众人面前,对众人道:“大家都来尝尝味。”

    风鱼看完了全过程后,走过来伸手指进碗里粘了点放入嘴中,品尝后点了点头,兴奋道:“盐吧比巫咸部族的盐巴好太多了,大家快尝尝。”

    众位婶婶姐姐们,纷纷伸出手指品尝后都是两眼放光,纷纷惊呼“咸!”

    见众人都尝试过了,风虫适时开口道:“既然都尝过了,那大家都分组试试,不懂的我在一旁指点下。”

    众人听闻要上手纷纷散开,去取盐水,不一会儿,全部就位。连母亲风鱼都上前找人组队加入制盐队伍中,过程;盐水,过滤,然后烧开至剩十分之一,再过滤石膏,继续燃至膏状,再过滤卤水,然后炒干=精盐。制盐就在一群女人讨论争辩中,磕磕绊绊的完成。风虫都没怎么开过口,就完成了。看着五口锅中的精盐。风虫宣布大家圆满成功。见制盐这边没什么事了,此时以至下午四点多,便与众人打了声招呼,就去制陶那边走去。

    来到制陶这边。看到风伯一边盘锅,一边为众人讲解,一圈人我围坐在大青石周边,有的盘着碗,有的捏着勺子,像模像样,风虫来到近前,坐在了风伯身边。风伯看着众人对风虫道:“少族长你来给大家做个示范可好?”

    风虫正有此意接过话题道:“好,大家听一下手中的活,看我制作。”

    说着拿起众人身前的土坯,用绳子切割一条条,开始搓起泥条,很快越搓越多,见数量差不多了,从底座开始盘,手法很娴熟不一会儿就盘好下半截陶坯,开始修饰陶坯的内部,用石刃刮抹着里面的一圈圈盘痕,一边用手沾水抹平内部,磨好后又开始盘上半部分,盘好继续抹匀里面,这时不一样的细节出来了,只见风虫竟然在收口,是的,他在做的是个陶罐,这种收口的步骤,相对较难一些,有的制陶师喜欢将之分成两个部分制作,最后再粘合在一起,封口的差不多时,留下了成人手臂粗的口子,盘了一圈领口在外面,快速的抹匀,接着从下到上修饰抹匀外壁,用时曰一小时二十分钟。

    风虫起身活动了下手脚,对着众人介绍道:“此物名曰陶罐,烧制后用来盛水,或放置物品都可。”

    众多妇人为他这神乎其技的手法吃惊不以。纷纷低下头看着手中的小物品自惭形秽。见此风虫鼓励道:“婶婶姐姐们不必灰心,用心学慢慢的就会越来越好。”

    众人听此才重燃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