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重生1986:从收养小姑妈开始 > 第73章:点货付款

第73章:点货付款

    “喏,这是你要的小鹿,一公一母。”赵大叔从车上提下四肢被捆住的两只小鹿。

    两只小梅花鹿的眼睛明亮,望着陈阳等人富有表情,闪烁出一种聪明而机警的性格。

    小小的鼻子和嘴巴更是增添了它们的可爱之处,它身形修长,线条流畅。

    在纪录片中陈阳见过它们在山间奔驰,仿佛是森林中的舞者。

    他接过递过来的两只小梅花鹿,毛色鲜亮,全身呈现出浅棕色,身上布满着独特细小的白色斑点,与生俱来的优雅。

    老妈走了过来,对这种可爱的动物有些女性天然的喜爱,他们山里非常大,绵延不绝,偶尔能看到梅花鹿。

    “这两小只,真标志,以后我养了,把他们放猪圈里。”

    李桂芬当年怀孕难产,不仅丢了一个孩子,甚至落了病根,这两年看乡亲们已经开始喂猪仔心里痒。

    她和陈富也提及过,谁知道老大和老幺不同意,让他们夫妻俩没事陪着爷奶,家里不差吃的。

    闲下来没事,种种蔬菜水果,给花浇浇水,看看书,日子过的悠闲,养猪仔的执念她可没有断。

    “行,你老放你炕头上我都没意见。”

    “你这小子,说得什么混账话,床上是给动物睡觉的地方吗?”

    “桂芬妹子,这是你家幺儿给迟迟丫头,让她养着玩儿的。”

    “巴掌大的小屁孩,养什么养,自己都养不好,这种苦力活,交给我就行。

    她好好读书才是正道,一天天的净弄一些歪门邪道。

    这两只梅花鹿,现在是我的私人财产,谁都别打主意,名字我都已经起好了,叫‘团团’和‘圆圆’。”

    老妈宝贵的紧,陈阳只是一笑,你开心就行,最开始只是为了培养小姑妈的爱心和转移小黄狗带来的思恋,小姑妈还要上学,说照顾梅花鹿的事,还真需要老妈亲自来。

    于是转头商量赵大叔拖来货的质量和价格。

    “这一车都是菌子?”陈阳打开尼龙袋里面五颜六色的菌子,大部分都认识,继承了表叔的记忆和前世大厨的职业,花花绿绿的菌子还是能分辨的哪些能吃。

    有一种菌子像一朵红色的小伞,底部是黄色的主干,还有一种金鼎侧耳,蓝色皱褶的菌子,以及黑不拉几像一坨牛鞭穿着白裙子的菌子,陈阳全部挑出来。

    “这是什么菌种?”绕是见多识广的陈阳同样不认识,而且尼龙袋里堆放品种多样。

    “蛋菌、鸡冠油、竹荪。这些都可以吃,我们父子采摘的时候都特别小心,某些菌子长得特别像,但有毒,看了又看。”

    赵大叔说话质朴,板眼周正,他深知是给人吃的,又是卖给别人的,他不能做丧良心的事。

    “品相不错,九成保存的完好无损,有一成的消耗实属难得。”

    赵建党说道:“陈老板,我们路上赶牛车非常慢,非常小心,怕路上颠簸给挤压坏了。”

    “看得出来,不过有一点我不是非常满意。”

    陈阳的脸色严肃,赵大叔两父子心中一咯噔,难道他要压价?

    “陈老板,有什么问题?”

    “你们看这尼龙袋里堆放的杂七杂八,各种菌子放在一起,至少给我稍微分类一下。

    你们想卖,从我这里拿钱,要按照我的规定收,这次从上面泥土和杂草看得出来你们采摘的辛苦。

    上次是我没说到位,怪我,损坏的菌子我也给事先谈好的正常收购价格。

    过段时间我会去大坪村收货,你们开会跑和货物的运输损耗会降到最低。”

    做生意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质量决定标准,细节决定成败,用高质量赢得消费者的信赖,用口碑建立基盘。

    陈阳深谙此道。

    每个产品对应着不同薪资的人,做生意的非常多,不可能垄断市场,特区现在日进斗金的多如牛毛,能生存到最后的才是赢家。

    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对于陈阳而言,酒香也怕巷子深,外商分割国内本土的市场龙头企业抬手能数过来。

    他们产品做的不好吗?

    做的非常好,最后还是被收购甚是排挤、雪藏退出了市场。

    想要成功,质量不可缺其一,营造资源同样是重中之重,最本质的任就是市场的定位和抢占市场资源。

    比如,像菌子、水果、这类的农副产品和农产品加工增值空间较大,罐头是这个时代的特色,耳熟能详。

    80年代产品是粗放式销售,将产品一堆卖给经销商,一般是不值钱的。

    如果经过分类、分级、清选和包装,产品会存在较大的升值空间。

    将来的消费层次会逐渐变高变多,造成了产品的差异比较大。

    分类分级可向不同消费者提供合适的农产品,提高销售量和提高经济效益。

    “这点小事啊,我还以为是什么了,没问题,下次我一定分类好。”赵大叔还以为是什么严重的事,拍着胸脯保证。

    等到一切都验收合格,陈阳从杂物中拿出老式秤杆,还有几块标着公斤的秤砣。

    “老妈,你来报数,我来记账。”这个老物件,陈阳压根不会用,他所处的时代已经普及了电子秤,小到买菜,大到称体重,都会显示数字。

    “行。”李桂芬看有事需要她,表现的非常积极。

    陈阳也一边记账一边摸索老式秤杆上面的刻度。等到两辆车上的货物称量完毕,他揣摩清楚这杆称如何使用。

    忙活了半天,赵大叔俩人浑身冒出汗水,他们想到能将这些山里人不要的东西变成钱,一扫身体的辛劳,脸上逐渐变得笑容满面。

    “赵大叔,菌子一共246斤,每斤给你2毛,结帐49块2。

    野猪两只,一只113斤,一只226斤,每斤给你2分钱,结帐67块8。

    野鸡、野鸭……总共是9块,统筹合计是126块。

    这两头梅花鹿,给你5块,你看怎么样?

    你还欠我小姑妈50块,从这里面扣。

    结余:81块。”

    不要问为什么野猪肉价格如此低。

    以前猎杀的野猪肉根本不值钱,也没人要,野猪肉其实不好吃。

    野猪肉非常瘦,基本没有肥肉,在肥肉至上的年代,野猪肉不入流,而且闻起来带着膻味,想要处理,制作工序复杂。

    随着改革开放,像外来的外商已经吃腻了平时的肉菜,开始吃一些猎奇,中国地大物博,各种动植物数不胜数,无疑是一块完美的“动植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