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追风者2乘风破浪 > 第六章 财聚人散的“闹剧”

第六章 财聚人散的“闹剧”

    自唐海生到上海起便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他本是情报工作出身,虽有短暂的经济工作经验,但是他或者说他的上司低估了敌伪产业处理的难度。

    因为成立时间较晚,以前接收的许多敌伪产业既不可能交还,帐册亦难以查找,而且由于它们和各机关尤其是有实权的军政机关在接收上的矛盾,它们的工作仍面临着相当的困难。

    而中国官场贪腐有几千年历史,可以说无时无刻不存在。在抗战最艰苦的民族存亡危难时期,仍然有国民党大员胆敢侵吞汽油、药品等重要抗战物资,然后倒卖以牟取暴利。国民党各级官僚,才回到沦陷区,就如狮子大开口,用权力狂谋私利,给沦陷区人民留下极坏的印象。

    唐海生本想通过何希龄从央行抽派一些专业人员,可是“清查团”的一系列作为再加上崔中石案子中他微妙的立场,何希龄断然拒绝央行趟这次浑水。

    叶士钊便是这个时候被唐海生从“青干班”召回的。

    唐海生拿着一叠告发信塞给叶士钊:“我知道你也没做过经济工作,就把它当做以前中统的情报工作好了,现在乱成一锅粥了。目前有几大乱像:一是抢,就是接收之初公开抢占房产和金银珠宝,仅上海一地的8500多幢敌伪房产中,被占抢占了5000多幢;二是占,就是以单位名义占有,再化公为私,其后发展为只要是敌伪财产,贴上封条就可据为已有,这也说不清了,各单位都有;其三是偷,或是监守自盗,原存有价值不菲的贵重物品,最后查封时已所余无几,或是援引外人直接盗窃,如上海流氓李兴等盗窃团伙;四是漏,就是日本人为了讨接收人员欢心,故意在移交清册中漏列若干财产,使之不经任何手续即落入接收人员私囊,而移交物资经层层转手,加造清册,又有不少被截留。在这个过程中,接收官员以敌产名义强占民产,或在收受贿赂之后,将敌主发还者,均所在多有。”

    叶士钊把信塞回唐海生手里:“这如何能理清?!哪些是私产,哪些是国产?”

    顾图南与魏若来也时刻关注这场发生在上海的“闹剧”。

    魏若来:“按照财政部公布的法币与汪伪中储券的兑换办法,为1比200,以当前的物价指数计算,上海物价是重庆的约50倍,为整个法币使用区的约35倍,黑市法币与伪中储券的兑换价不过是1比80。这就是说沦陷区老百姓手上所仅有的财产一―伪币差不多已分文不值了。”

    顾图南:“这对不少国民党中高层领导将领来说是天上掉下来的大蛋糕。但这种野蛮、掠夺式的接收,会让沦陷区民众对国民党大失所望、甚至恨之入骨。”

    上海央行

    唐海生带着重新申请的密令找到了何希龄:“何老,无论你愿不愿意,我们这次还得合作。”

    何希龄:“孔先生已经不是央行总裁了。”

    唐海生:“这是宋先生的意思。纺织业是此次接受的重点。上海是日本在华纺织业投资的主要城市。我们这次要接收61个日伪工厂以及他们的纱锭、布机、棉纱、棉布等一些列下游产业。”

    唐海生把接收名单交给何希龄:“行长,接收这些产业后,央行还要负责对已经接收的其他金融机关及其财产进行结合,这是宋先生的意思。”

    唐海生走后,黄从匀有些不解:“先生,我不明白了,为什么一定要央行来接收这些工厂产业。”

    何希龄叹了口气:“我经常夸你这8年来脱胎换骨,就是这反应力上你还得加油,你父亲在这上面就非常优秀。”

    黄从匀不好意思道:“我父亲是教育家不代表他对我的教育就一定优秀。”

    何希龄无奈:“他们最大的兴趣不是工业,而是商业贸易。据我所知,他们通过接收开设了各种贸易公司,如蒋夫人的中美实业公司,宋家的孚中公司,孔家的扬子建业公司,陈家的太平洋兴业公司等。这些投机的商业机构,几乎都设在上海,垄断国内外贸易,操控买办业务。如扬子建业公司从事外贸业务,推销美货,垄断了国内茶叶、猪鬃的出口。”

    何希龄顿了顿:“银行资本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四大家族掌控着四行二局(即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和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通过这些金融组织,接收了大批金融机关及其财产,垄断了金融业。就能通过这些金融机构来套取外汇,高利放款来敛财。”

    黄从匀:“那我们为何还与虎谋皮?”

    何希龄静静地看着他:“你知道上一个说这话的是谁吗?”

    黄从匀:“是谁?”

    何希龄:“崔中石。”

    黄从匀惊讶地合不上嘴。

    魏若来与顾图南将上海接收的情况一一向华东城工部报告。

    刘晓看到报告感慨道:“抗战刚结束时,国民党政府声誉如日中天,全国人民对它充满了期盼。但在接收敌伪财产过程中,这个政府的官员们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弄得民怨沸腾,民心尽失。而最高当局对此睁只眼、闭只眼,不做严肃认真的追查处理,却一门心思搞独裁打内战,加剧了国统区经济崩溃的速度,彻底站到了全国人民的对立面,这样的政权必然要被人民唾弃。”

    刘晓又将情况进一步整理向党中央汇报,中央回电:“我们今后在解放上海,接收上海的时候,必须吸取国民党的教训,坚决不能搞财聚人散的“闹剧”,坚决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把上海完整地交给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