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追风者2乘风破浪 > 番外2 瑞金1932

番外2 瑞金1932

    1931年4月26日凌晨,顾图南接到从打人敌人高层内部的钱壮飞从南京赶过来透露的情报,震惊不已。因为送来的情报上明明白白的写着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已经叛变。

    中央机关所有联络点,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全部转移。

    原来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在武汉被捕后,押到南京,供出了所有他所知道的中央机关工作人员名单。国民党中央党部让他立即对上海的地下党组织实施逮捕。

    “我的天啦,老顾,老顾叛变了?”苏辞书感到吃惊,她与顾图南同属中共特科第四科,两人假扮夫妻潜伏在国民党党务调查处。

    “我们暴露了,伍豪已经决定,我们今晚就得出发前往中央苏区。”顾图南痛苦道。

    “不行,他知道太多了,我们四科那么多同志怎么来得及转移,一定会有其他名单陆陆续续到上海站的。”苏辞书说。

    “四科都是他设立的,能走几个是几个。他认识我们,当年澎湃同志牺牲后,叛徒白鑫的信息是我告诉他的。没想到今天居然是他叛变了。”顾图南绝望道。

    1932年,由于顾顺章的叛变,中共在城市的工作极难开展,中共中央决定迁往瑞金。

    瑞金中华钨砂总公司

    顾图南为苏区的钨矿砂迟迟不能达到前线供应的要求,急得要命。他只能去找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的保障科科长魏若来,因为魏若来还兼任苏区中华钨砂总公司的生产负责人。

    自他与苏辞书从上海辗转来到苏区,就被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行长雷鸣同志发掘,开展苏区与粤军的经济交易。钨是稀有金属,是制造武器的重要原料,德国由于恢复军火业,需要大量从中国进口钨,中国的钨矿就在赣南。红军通过钨砂与粤军交易赚钱,这笔钱不仅支撑了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的现金流,还未苏区换来了紧缺的食盐、药品与布匹。

    只是他没想到,魏若来跟他想象的太不一样了。来之前顾图南就听说了不少这位从上海“华尔街”到苏区工作的才子的英勇事迹,比如如何打通赣南与广州之间的水路铁路交易线。

    可是没想到,站在眼前的明明就是一个大余县铁山垅矿区“挖矿工”嘛。

    魏若来似乎已经知道他的来意:“产量我比你急。现在生产停顿不前,经济效益有减无增。”

    顾图南看到魏若来干脆把铺盖卷到了矿场,住下来现场办公十分佩服。

    于是,他也拎着铺盖卷,放在宿舍大棚内的空铺上。几名正在吃饭的矿工一个个面面相觑。这些矿工大多都是当地贫苦百姓,以为又来了新的同伴,叽叽喳喳地议论着。

    顾图南见状也捧起饭盒,同大家一起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同大家亲切交谈。笑着对一位名叫文有田的矿工说:“文师傅,我也学了几句江西话,你听听看像不,一句是“狗牯仔”。'另一句是:‘囡伢子。“说着,特意用赣语喊出这两句,大家熟络起来。

    雷鸣对顾图南与魏若来说:“在蒋介石对苏区进行全面经济封锁时,中共和陈济棠的部队达成钨砂交易秘密协定,将国民党对苏区的经济封锁撕开一个口子。当时苏区的土特产都无法出口到白区,盐、粮食、布匹等物资也无法进口。唯独钨砂能通过陈济棠的部队向广东出口,并且还能卖个好价钱。100斤钨砂能卖52块银元,我们若是能将产量提上去,对维持苏区政府的运作和养活十万红军,抗拒国民党对苏区的围剿和经济封锁起到了重要作用。”

    魏若来:“我跟顾图南同志这大半年来走访了500多会挖钨矿的工人,包括开采、收购、加工和销售,我们建议由苏区政府统一组织生产和收购钨砂,钨砂的销路有了保证,政府收购价格实惠,矿工多产砂,多挣钱,生产积极性自然提高。”

    顾图南:“我同意魏若来同志的意见,统一生产,统一收购,提高工人积极性。”

    1933年,中华钨矿公司所属公营钨矿开采、合作社收购的钨砂,总量比1932年增加了将近4倍,仅铁山垅和盘古山二矿的产量,就由1932年的648吨上升到1753吨。至1934年10月,中华钨矿公司共开采、收购钨砂4193吨,公营钨矿职工发展到5000余人。为了解决运输问题,苏区政府组织了100多人的运输队,负责运输钨砂和矿山的生产生活物资。赣县江口外贸分局有20条木船往返于白鹅墟、三门滩和江口之间,运送出口钨砂到广东交易。从1932年到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前,钨砂贸易总计创造了620万元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