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追风者2乘风破浪 > 第十五章 千古一叶

第十五章 千古一叶

    重庆何家的院子里,叶霆楷一手提着马灯,一手拿着铁锹,满头大汗地从防空工事内钻出来,满头满脸都是灰土。他正帮何希龄一家挖一个防空工事。

    何希龄忙不迭给叶霆楷递上毛巾、茶杯、扇子:“你这么大的司令官,给我家挖院子真是难为你了。”

    叶霆楷笑了笑:“我们就别这么见外了,你们一家除了女人就是老头。”

    何希龄一听“老头”作势就要打老友。

    叶霆楷笑了:“好了,好了。我也是老头啦。”

    何希龄接过叶霆楷的铲子,问道:“你在在部队也像这样亲自动手?”

    “都一样!”叶霆楷无奈地说道,“没办法,都是新补的生头,老兵在武汉都打光了,不亲自动手不行。”

    二人聊着,最终何希龄还是忍不住问道:“这次蒋委员长叫你来做什么?总不是专门来挖防空工事吧。”

    “事关军事机密,不便说。“叶霆楷说。

    何希龄听到这话,一下子动了肝火:“仗都打到这个份上,老百姓都看得清清楚楚,还机密机密的!要我说,最大的事,是民生。日本人摧毁了我们赖以生存的一切,吃的、穿的、住的,什么都没有了,是生是死,已经没了差别。”

    叶霆楷无话可说,因为这次是专门为讨论解决新四军问题,若是让何希龄听了,还不得更来火。

    上海

    “滴滴答答”的电讯声。木兰结束收报,将电文交给了身后的顾图南顾图南看完后大惊失色。

    “怎么了?“木兰也紧张起来。

    “这是最高机密,马上向中共南方局发电,快!”顾图南语气急促。

    他们的邻居,叶士钊几乎在同时也收到了内容相似的电报,同样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电报上清楚地写明了:12月10日,蒋介石密令国民党军队围歼新四军部队。

    “今天几号了?”叶士钊问发报员。

    “今天已经是1月6号了。”发报员不明所以。

    一阵冷汗,叶士钊对发报员说:“立刻回复重庆:此时与共党撕破脸皮,国际舆论恐怕不利。”

    “站长,我们无权过问重庆的的命令。”发报员提醒他。

    叶士钊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1941年1月6日,奉命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及所属部队9000余人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突遭国民党军队7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袭击。新四军奋战7昼夜,除2000余人突围外,一部被打散,大部牺牲或被俘。军长叶挺在与国民党谈判时被扣押,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在突围中被叛徒杀害。1月17日,蒋介石反诬新四军“叛变”,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声称将把被扣押的新四军军长叶挺交付“军法审判”。随后,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愤然写下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

    重庆美军空军酒吧里,美军空军中校简森在与八路军驻重庆代表廖女士交谈。

    叶士勋匆匆忙忙地走了进来,一路走一路就不住地道歉:“抱歉!简森,实在是事情太多,来晚了。“廖女士把已备好的鸡尾酒放在叶士钊面前,同时告诉他,刚才从简森那里得知,美空军十四航空队昨天轰炸宁波,有架轰炸机未能返回。

    “噢,飞机坠落了?“叶士勋关心地用英语问。

    “每逢这样的事,你们中国长官总是问,飞机有没有损坏?而我们美军长官,首先会问,人员是否安全?“简森不高兴地说。

    “中校,我看不出这有什么区别?”叶士勋用英语回答。

    “不,这区别太大了!丢掉一架飞机,我们的生产线六十小时就可造出来,可是牺牲一名飞行员,成长期却要二十年以上。”简森回答。

    “我们两个国家的工业水平相差太远,所以在我们的军队中,枪在人在,枪亡人亡。何小姐,你们八路军恐怕也是这样吧?”叶士勋用中文说。

    “我无法回答你,因为八路军没有自己的工业,我们的枪支都是从敌人那里缴获的。”廖女士正色道。

    叶士勋一怔,神情相当尴尬。

    “你们在说什么?”简森问。对廖跟叶士勋说的中国话,他一句也听不懂。

    “我们还是来说那架飞机吧,中校说,机上乘员最后发报跳伞的空域,是在华东苏北上空。”廖女士说。

    “此事与我无关,苏北在你们陈毅粟裕的手上。”叶士勋用中文说。

    廖女士毫不客气地将前一句话翻译给简森。简森恼怒了:“叶,别忘了,你们的蒋是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怎么能和你们无关呢?你们在接受大笔援助时,总说你们是唯一合法代表,可当我们需要你们帮助的时候,你们又说与你们无关,这太让我们失望!”

    叶士勋埋怨廖:“苏北地区的中国抗日部队是由你们新四军完全掌控,我们帮不上忙。”

    廖女士笑笑:“这样解释,恐怕美国人是不能理解的,新四军是被你们取消番号的,新四军的前任军长叶挺,还被你们囚禁在江西上饶呢!”

    上海银联

    “银联”改名为“上海市银钱业同人联谊会”,简称不改。同时“银联”内部建立中共地下组织——银行支部,后来为了贯彻执行党对白区工作的“荫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将党的组织从“银联”转移到各大银行,在中国银行、“南三行”、“北四行”等十多个大银行里先后成立党支部,加强各银行中党的活动,与“银联”党团密切配合,相互支持。

    “越是艰难,越是要战斗。”顾图南在中共金融工作委员会上鼓励大家,“现在后方急需西药和医疗器械,我们要配合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和南方局尽可能扩大黄金、美钞买卖,拓展沦陷区与大后方之间的汇兑业务,为党积累资金。”

    何木兰拉着一位戴近视眼镜,卷发微胖的女孩对大家介绍道:“向大家介绍我们“银联”的一位同志,董慧。她对外的身份是道亨银行上海分行的一名普通职员,她父亲董仲维是香港总商会会长、道亨银行董事长。我们会以她名义在银行里建立账户。”

    何木兰转头对她说:“董慧同志,还希望你利用往来于沪港之间专跑银行业务的可靠同事或其他社会关系,把重要材料往返传送。”

    “保证完成任务。”董慧眼镜下的目光坚定而清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