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追风者2乘风破浪 > 第二十二章 西安事变

第二十二章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西安。这是一个注定要被载人史册的时间和地点。

    这天晚上,叶士钊接到党务调查科西安站的急电:“西安的东北军有异动!即刻注意上海站各租界情况。”

    “校长就在西安,依你的判断,他们想干什么?”马汉山惊问。

    “西安站有埋伏在张学良身边的眼线,听到张学良对他的一名军长说的一段话:“那人好像灯泡,我暂时把它关一下,给它擦一擦。再给它开开,让它更亮!””

    马汉山眯眼自语:“把灯泡关了,擦一擦’,什么意思?把校长关了?”他猛地站了起来,“要出事!”

    马汉山:“马上让王蒲臣起来,把所有的人叫起来,稳住各个各个公共租界,还有海上英国跟日本的“舰队”!”

    外文书店

    老严严肃通知何木兰:“蒋介石被抓住了。”

    何木兰目瞪口呆:“谁,谁抓的?”

    “张学良、杨虎城。”老严回复。

    “太好了。去年在北平就举行了大规模的大学生示威游行,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获得全国民众积极响应,趁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也.....“何木兰兴奋道。

    老严:“不,何木兰同志,现在的情况非常复杂。中研院等七学术机关通电全国讨张;南京各大学校长、教授罗家伦等347人联名致电张学良、杨虎城,指责他们扣蒋行为。还有苏联《真理报》《消息报》等报刊和共产国际刊物《国际新闻通讯》连续发出报道、评论和文章,对这一事变的发动者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指责。”

    何木兰气愤道:“胡说八道。共产国际不了解中国情况,胡乱指手画脚,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就是他们胡乱指挥的结果。至于那帮教授校长吃国民党的饭,自然不能砸国民党的锅。”

    “所以学联在这个时候正确引导学生对此次事变的看法尤为重要!”严春明坚定道。

    “我同意。”木兰回复。

    严春明:“那我们就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做决定吧。中共中央在对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进行分析之后,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引起的问题,反对新的内战;同时用一切方式联合南京的左派,争取中派,反对亲日派,以推动南京政府走向抗日。恩来同志会赴西安参加谈判,促进事件和平解决。”

    何木兰:“我去安排我所掌握的学生党员以学联的名义分别做各个大学的工作,告诉各个学联代表:主张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政府,一致对外,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何宅

    “碧云,你赶快给我收拾东西,我马上要去南京与宋先生汇合。”何希龄交代夫人。

    “你去做什么?他们都说张学良要跟共产党杀了蒋。”程碧云惊呼。

    何希龄制止道:“别瞎说,快收拾东西,叶次长在门外等,我们一起陪宋先生过去。没事的,中共从来都没打算杀人。”

    1936年12月24日,蒋介石签订六项协议,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主张。12月26日,蒋介石最后获得释放回到南京。

    12月底,何希龄与叶霆楷才回到上海。

    回到上海,两人先到叶家,何木兰与叶士钊陪同叶夫人早已等在门外,伍美兰一把搂住了丈夫:“可回来了,急死人了。”

    叶霆楷:“没事,张汉卿这个人我了解,不至于,你看让我说着了吧,果然和平解决了。”

    何希龄跟何木兰解释:“人太多,没搭上专机,所以回来得晚了。”

    叶霆楷道:“没搭上是好事,搭上才麻烦。”

    两人进了饭厅狼吞虎咽,何希龄把西安的大致情况跟大家讲了一遍,蒋介石在西安跟周恩来见了面,同意国共两党联合抗日,张学良这才放了蒋介石,随蒋介石回到了南京。

    “国共联合抗日?我看没那么简单。张学良也是太侠气了,为了挽回领袖丢失的面子,宁愿自投罗网。你就看吧,有得折腾呢!”叶霆楷说。

    在南京,叶霆楷见到了长子叶士勋。“老大这次立功了。”叶霆楷说。

    “是吗,你见到他啦,他还好吗?”伍美兰急切地问。

    叶霆楷:“他跟着顾大使,通过美国人施压,为此次事变的和平解决做了很大贡献。”

    “孩子成就我不管,他平安就好。”伍美兰说,又嘀咕道,“结婚那么长时间也没生个孙子给我。”

    “好了,他们夫妻聚少离多,以事业为重也是应该的。”叶霆楷换了话题,“共产党高明呀,此次西安事变处理得十分老到,只那么一脚,就把球送回到了南京的脚下,天下可不全都在看你老蒋如何回应?“

    何希龄吃得差不多,放下碗:“国共的二次合作已见端倪,若一切顺利,我们说不定会在南京再见周公。”

    何木兰与叶士钊互相看看,若有所思。

    1937年2月10日

    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以求实现两党重新合作。

    2月15日

    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在南京召开。会议原则地确定要通过谈判来谋求和平统一和国共合作,并表示准备抗日。

    唐海生最近的心情很复杂,他是看着国共从第一次合作到破裂的,后来自己也参与了江西缴共,彼此血拼了十年,全不作数,一场白忙活,回到起点,还得假装什么都没发生,重新拉起手来,笑脸相迎,太难了,不要说共产党,他都觉得太难了。

    可是他来不及收拾自己的心情,因为国共的最近一次谈判就选在距离南京不远的杭州,他作为负责警卫的国民党代表,先行抵达杭州。

    外文书店

    何木兰与严春明对国共杭州谈判展开了激烈争论。

    何木兰:““西安事变”时,蒋介石已亲口向恩来同志许下联共抗日的诺言,并邀他赴南京谈判。可谁知张学良亲自送蒋回南京后,反而遭到蒋介石软禁和关押。恩来同志不能去。”

    严春明:“我们大家都担心恩来同志的安全。可是日军的铁蹄步步紧逼,为了抗战大局,恩来同志不顾个人安危,已决定与蒋直接会面商谈国共合作,以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何木兰:“万一出事了怎么办?”

    严春明:“只能相信我们的同志会保证恩来同志的安全。”

    何木兰:“谁负责这次的警卫?”

    严春明:“我们都认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