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追风者2乘风破浪 > 第二十章 兴夏的争夺2妥协

第二十章 兴夏的争夺2妥协

    侵华日军全面占领了华北后,又将战火烧向华东。

    央行此时已乱,一楼大厅人声鼎沸,每天来取现的中国人、外国人络绎不绝。乱的也是人心,日军竟然在沦陷区大量搜刮法币,又通过租界的外国人将这些法币大量转兑为银元,最后成了对付中国人民的武器,讽刺至极。

    二楼行长办公室,还是那几把椅子。

    唐海生:“何行长,战事危急,兵临城下,南京专门成立了重要人物和重要机关撤离委员会。我熟悉上海的情况,因此安排我任委员,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帮助上海央行撤离到重庆。”

    何其沧:“怎么撤离?就是我们这几个人,还是连房子一起搬走?”

    唐海生:“人跟国库都要搬走,上海央行的家底就是重庆分行的基础。”

    何其沧:“这就是了。天天打仗,南京居然还没有忘记上海央行这点钱。钱就在金库里,唐将军打算怎么运走?”

    唐海生:“上海央行整体撤离概由何行长主理,人与账面连同金库里的国帑争取一次性飞运重庆。我负责协助。”

    不久,淞沪战役爆发。日军遮天蔽日的轰炸机群,出现在大上海的上空。弹舱打开,密密麻麻的航弹倾泻而落。地面城市涌起了巨大的炸烟,一团团、一簇簇地喷涌着。到处在爆炸,在燃烧,在哭注……

    顾培风七宝街家里的玻璃窗户上,贴满了防空纸条。何木兰急匆匆地来到培风家:“家里还好吧?”

    “白天一天都躲在公共防空工事里,我姐姐精神受不了,所以我想晚上把他们接回家来,睡个好觉。”培风说。

    “日本人就要尝试夜间轰炸了,闸北太危险了。”何木兰劝道,“我跟爸爸要跟着央行转移去重庆,你带你姐姐一家先到我家避一避吧,日本人不敢炸租界。”

    何木兰带着顾培风、顾再冰还有步庭与近真回到了位于法租界的何家大宅,程碧云正指挥仆人们抓紧打包行李,看到何木兰回来赶紧招呼:“木兰你快去收拾行李,我们说走就走了,飞机不等人啊。”

    知道顾培风几人来意,程碧云虽说有些不快,可是逃难要紧,有人留下看房子也是一件好事,程碧云便答应下来。

    却见何其沧一脸丧气回来。

    “怎么了?”程碧云迎上去,“是要马上走吗?”

    “走什么?上海的飞机一台都飞不上去,制空权让人彻底堵死了!”何其沧说。

    “虹口那边打得怎么样了?“何木兰问道。

    何其沧叹了口气:“十万人要吃掉人家五千人,没能办到;三十万人又想要吃掉人家五万人,还是没能如愿。双方都在增兵,我方已增加到了五十万人,还得再增。日方也新调了三个陆军师团,已经到了二十万人。“

    “爸爸,央行还能撤离吗?”何木兰问道。

    何其沧:“想办法,一定要撤离,那么多的黄金、白银还有外汇,是这个国家的基础,无论多大的代价,都要撤离。上海部分工厂也在内迁。机器是从苏州河启运的。我们也可以分批次从苏州河走。”

    “唐将军不是答应协助撤离,他怎么说?”程碧云焦急地问。

    “别打扰他了,日本人大概率会在上海登陆,他跟士钊正一寸一寸在海岸线上找他们可能登陆的地方呢。跟他打了那么多年交道,就数现在关系最好。”何其沧说到这有些欣慰,“船的事,我跟中石去找民生公司的卢作孚,他一定有办法。培风,你去崔局家,把他太太孩子都接这里来,他们在公共租界,不安全。”

    浦东作战指挥部

    唐海生正忧心忡忡地站在一张巨大的军用地图前,他的身边站着同样忧心的叶士钊。

    “士钊,你给我参谋参谋,我在这里守浦东,恐怕是守不住。浦东的第一站是川沙,第二站是南汇,第三站是奉贤,第四站是金山卫,一直到杭州湾,防守这样长的一条战线,蜘蛛网一样的小港小河多得很,很难判定日本人在什么地方登陆。”

    “我正是为此事而来。”

    “奥。”

    “九国公约就要开会了,日本人求胜心切,千方百计地在找我防御漏洞,企图一战定乾坤,战略登陆的可能性迫在眉睫。”叶士钊把近期监听的结果告诉唐海生。

    “那你告诉我,他们究竟会在哪儿登陆?”唐海生指着地图问。

    “日本人也在寻找登陆地点。我们要想知道日本人究竟从哪儿登陆,没有捷径可走,只能用些笨办法,派人沿海岸线一路调查,从浦东一直到杭州湾,弄清地理环境。特别要注意哪些是硬滩,哪些是软滩,我估计很有可能日本人是在硬滩登陆点登陆。”

    唐海生看着地图,叹道:“临时抱佛脚呢,这么长的海岸线,怎么个找法!”

    叶士钊指着图上标明的“金山卫”,说:“古时候日本海盗就曾在这处地方登陆,这一次我估计肯定也会在这一带。这里是咱们的'命门'所在,一旦他们登陆上岸,我军整个后路就被截断了!”

    二人不由深感忧虑。

    唐海生又想起央行的事,向叶士钊嘱咐:“现在制空权没有了,央行金库无法用飞机撤离,何行长去想办法了,你去看看是不是需要帮忙。”

    苏州码头

    “只有这艘汽轮船了?”崔中石望着眼前简陋的轮船有些沮丧。

    何其沧安慰:“有汽轮船很不错了,这是卢作孚自己的船。”

    崔中石:“可是它的吃水量太少了,我们不仅要带黄金外汇,还有印钞机、重要文件呢。”

    何其沧问:“人呢,能带多少人?”

    崔中石:“至多20人。”

    “你们一家四口,谢襄理一家、叶次长夫人,邓处长他们一家。”

    “行长,你别算了,带不了那么多人。”崔中石阻止道,“而且行里总要留人吧。”

    “不行,你们必须走,不是只有黄金才是中国的基础,人才更是。”何其沧说,“再算算,带不走的文件就烧了。通知唐将军马上把金库装船,尽快出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