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南天门团队:超级英雄 > 第七章:考试——“天公抖擞”计划

第七章:考试——“天公抖擞”计划

    小章给小王推荐了一个渠道——考试。

    考试这种东西最早出自于我国的科举制度,是目前来看比较公平的一种,实现阶层跨越的方式了。

    寒窗苦读十几年,又是很爱思考哲学的小王,对此还是有一些心得的:

    现在的教育体系确实有缺陷,比如说考生临场发挥的问题。

    小王也曾深受其害,对于中考的高考,这种只有一次机会的大型考试,一次定乾坤多少有点过于不公平。

    选拔一个人才应该像做物理实验那样,多次实验寻求普遍性。

    小王就曾经思考过,也许可以设置一个二次中考和二次高考,把每一科的成绩分的细一点,取最好成绩。

    语文取两次之间的最好成绩,数学取两次最好成绩……然后再加起来。

    这样就会大大减弱一些考生临场发挥的问题。

    因为如果因为一个人的粗心,某一次的失误就去淘汰掉一个人的话,对于这个考生是不公平的。

    但是对于社会,这也许是不公平的,但是影响并不大,反之,如果进行二次考试的话,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所以我们目前的教育体系只能退而求其次,既然我国的人才充足,那就没有必要去拿一些有粗心缺陷的人才去代替,而且这样也会让社会承担一定的风险,因为一旦让这些粗心的人流入科研领域,说不定就会造出下一个下下一个切尔诺贝利。

    所以他们只能无奈被社会所淘汰。

    另外还有一个过于死板的问题,确实,对于考生的学习能力来讲,有点矫枉过正了。

    这样看来就好像培养的考生的学习能力并不是真正的进入社会所需要的能力,反而是死记硬背的能力,这很容易被认为是统治阶级控制人的思想,成为明清时期八股文的延续,这是我们所不希望的。

    小王也想过可以尽量减少参考答案的决定性。

    数学方面可以简化过程,以看懂为宗旨,学过数学的人或者说阅卷老师,又或者说是社会看得懂即可,不必特别规范。

    对于文科类,就更不需要死板了。尤其是语文的阅读理解,本就是1000个读者,有1000个哈姆雷特,参考答案还是过于死板了,应该是阅卷老师对于大部分考生以参考答案为标准批改,但是如果看到有一些完全不符合参考答案,但是讲的很有道理的答案,可以上报由专家组讨论。

    毕竟对于文科类,尤其是语言类,我们要从语言的本质来思考,语言的本质就是能够正常交流,在正常交流的基础上,我们还要鼓励新思想,这样一来就需要以上的解决办法。

    但是以上的解决办法有一个缺陷,导致小王最终放弃了——虽然他本来不放弃,也不会影响什么的。

    这个缺陷就是,这会降低分数的客观性,得分高低因阅卷老师的主观意识而异,反而会导致不公平的现象,也许AI的发展会解决它,但AI也不可靠,他对于人类的情感的模仿是有缺陷的。

    教育公平似乎是永远也做不到的,小王不不不要求富人和穷人得到的教育均等,但哪怕这样,也很难做到……

    议论完毕。

    小王离职的时候是2035年,此时,我国已经进入十七五计划,并且大规模开展新技术研发。

    正因如此,世界虽趋于和平,但我国仍不放弃新科技甚至是新武器的研发。

    有剑不用和手里没剑是两回事……

    但与此同时,不幸的是,在世界范围内,国内外许多科学家都纷纷英年早逝;哪怕没有这些科学家的去世,许多实验也频频失败,陷入瓶颈。

    于是,我国在2035年试验性地开展了名为“天公抖擞”的计划,主要内容是:设置“二次高考”,回收高考落榜的人才。

    你别看这个计划名字听起来特别中二,实际上是出于清朝爱国诗人龚自珍的那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剧透一下,在此之后,我国科技即将开始飞速发展,虽然没有口号明说,但是夸张的说,大有“目标在2045年达到能与外星文明高级舰队相抗衡”的势头在里面……

    虽然方式还是考试,但也算是1/3的程度实现了小王之前那个“二次考试”的理论

    (给没看前面那段议论的人讲一下:二次考试就是对于中考,高考这样重要的考试进行两次,每一个科目都取最好成绩,最后相加,这样能大大减弱人才临场发挥失误导致的人才被埋没的现象)

    小王也在小章告诉他内部消息,并且向已经在中科院任职的大鹏确认了这件事之后,通过大鹏的介绍,成功被选入。

    为了节省时间,这个二次高考与高考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而且也并不是取两次最好成绩,仍是只有一次机会。

    还有其他不同的地方,比如,像小王这样上过一次大学的人这次被选入就不是去读大学了,而是直接去中科院当实习,而且这次也并不是全科的考试,而是较为专业性的考试。

    就这样,小王开始了新一轮的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