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知否:我是吴家子 > 第五十二章 准备

第五十二章 准备

    “母亲不可。”

    盛纮瞪了王大娘子,起身躬身道:“孩儿不孝,这些年母亲经常拿陪嫁贴补,实属不该。如今孩子出嫁成亲岂能再让母亲补贴。母亲也该多留些体己。”

    “是啊母亲。”

    王大娘子也反应了过来,起身道:“小辈出嫁成亲,实在不该让母亲补贴。”

    “好了。”

    盛老太太看着两人的做派,心里觉得一阵腻歪。

    不管是王大娘子还是盛纮,其实都想让她补贴华兰一些。

    但是盛纮从未把她当成母亲,只是因为礼法,不得不对她恭敬有加,也不想因为孝道给人留下把柄。

    “我一把年纪了,要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华兰嫁的门第高,我自会多补贴一些,其他哥儿姐儿成亲出嫁的时候,我也会给他们准备一份。到时候别因为觉得少了,心里有怨言,闹出什么事就好。”盛老太太说道。

    “母亲的东西,给谁不给谁,给多给少自然都有母亲决定,谁若敢多言,也就不配做盛家人了。”盛纮说道。

    “不说这些了。”

    盛老太太摆了摆手,看向盛纮问道:“考评的事可有消息?”

    宋朝官员考评,每年一小考,三年一任,任期快满的时候,会根据历年考评决定任期满了后的升迁。

    盛纮任扬州通判已经两年多了,任期到今年就结束了。

    “回母亲,考评结果尚未出来,不过汴京那边已经传来消息,儿子这次很有可能会升上一级,真是祖宗保佑。”盛纮微笑道。

    “嗯。”盛老太太点了点头,说道:“六品升上去是最难的,过了这一步也算是中级官员了。这不但是祖宗积德,也得多谢为你上下打点的人。若是你这次真能升迁,必然要去汴京述职,礼数礼物都要周全,万不能厚了这个薄了那个。”

    “母亲说的是,儿子都记下了,到时礼单准备好,儿子会送来给母亲过目的。”盛纮说道。

    盛老太太摆了摆手,说道:“你这些年做事越来越有章法了,自己拿主意便是。我且问你,你若去汴京述职,那吴家你该如何应对?”

    盛纮闻言沉吟了一会,说道:“若是吴家来找,儿子也不会主动登门。”

    “嗯,你考虑的很是周全,我有些乏了,你们忙活一天也累了,回去歇息吧。”盛老太太说道。

    “儿子告退。”

    “儿媳告退。”

    盛纮和王大娘子起身行礼,退了出去。

    夫妻二人回到葳蕤轩,丫鬟们便上前伺候二人洗漱。

    王大娘子坐在梳妆台前,刘妈妈为其卸着首饰。

    王大娘子通过铜镜看着正在泡脚的盛纮,说道:“官人述职后,才会决定接下来的去处,若是有吴家帮忙,岂不能寻个好去处。怎么听母亲那意思,不想让官人去吴家?”

    “糊涂!”

    盛纮泡着脚,舒服的眯起了眼,闻言撇了王大娘子一眼,说道:“那吴家要有意帮忙,自然会帮忙。我若找上门去,反而让吴家看轻了咱们盛家。以后华兰嫁过去,也会被吴家轻视。”

    盛老太太知道盛纮能想明白这些,她之所以还是提醒,是因为她知道盛纮这个人功利心有些重。

    她担心盛纮为了前途,会想着找吴家帮忙。

    即便盛老太太不说,盛纮也没找吴家帮忙的意思。

    先不说如今吴家尚未登门提亲,即便华兰已经嫁入吴家,他也不会找吴家帮忙。

    和勋爵人家联姻可以,但是升迁这些吴家插手太多,对他未来可不是好事。

    王大娘子一听盛纮这么说,立刻闭嘴了。

    ……

    盛家这边商量的时候,汴京吴家,程氏和吴忠也在商量请人登门提亲的事。

    “官人,我找人算过了,六月初七是个好日子,媒婆已经请好了,族兄那边还得你去一趟。”程氏说道。

    “嗯,明日你准备晚宴,我早些回来,请显族兄过来吃饭,好好合计合计。”吴忠说道。

    提亲只是商议接下来的三书六礼流程,父母去不去都可以。

    因为盛家在扬州,吴忠和程氏都走不开,只能请宗族的兄弟,带着代替他们去。

    “对了,兴儿最近学业如何了?”吴忠问道。

    “兴儿最近学业不错,前不久月考又得了个优呢。”

    程氏侧过身来,看着吴忠笑道。

    “若是他能好好读书,以科举入仕,也算光要门楣了。”吴忠说道。

    “官人也别期望太高,这科举那些文臣世家也不是代代都有人能考中。咱们武勋人家,从考国至今,何曾有人金榜题名过?”程氏摇了摇头。

    倒不是她对吴兴没信心,而是科举太难了。

    开国之初,每次会试多的时候录取数十人,少的时候才数人。

    太祖皇帝放宽限制,每次也不过来录取一两百人而已。

    但是天下读书人何其多?

    许多人少年开始参加科举,考到白发苍苍也没有考中。

    “我其实也没抱有太大期望,只求兴儿能够知书识礼,不要成为纨绔子弟。”吴忠说道。

    “兴儿哪有你说的那么不堪,以前他虽然顽劣了点,无非就是不怎么爱读书。而且他那时候年纪小,如今大些了,自然懂事了。”程氏不乐意道。

    “好好好,兴儿懂事行了吧?时间不早了,早些睡吧。”吴忠说道。

    ……

    吴兴下了马车,就看到刘青宁和胡六郎等在国子监门口。

    汇合两人,一同进了国子监。

    “三郎,你说的生意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啊?”刘青宁问道。

    “你急什么?还怕我拿着你们的钱跑了啊?我现在正在准备,在等些日子就差不多了。”吴兴说道。

    “我这不是手头紧么,好些日子都没去樊楼了。”刘青宁说道。

    吴兴撇了他一样,笑道:“某人之前还说要减肥来着,我怎么看着好像又胖了?”

    “哈哈,你看吧,三郎也这么觉得,我就说你最近又胖了。还真是士别三日让人刮目相看啊。”胡六郎打趣道。

    “谁说我胖了,你们没看我比之前瘦了一圈么?”刘青宁没好气道。

    “拉倒吧,从身体看,你是比之前瘦了些,那是因为天气慢慢热了,衣服穿的没以前厚了,但是你脸上的肉越来越多了,还说不是胖了。”吴兴白了他一眼。

    “我肚量大,懒得和你们一般见识。”刘青宁嘟囔道。

    “你以为你是弥勒佛啊?”胡六郎说道。

    “好了。”

    吴兴正色道:“我让你们打听的事,都打听到了么?”

    “都打听到了,国子监内喜欢喝茶,又家资丰厚的,有五百多人。”胡六郎说道。

    “三郎,你让我们打听这些做什么?你说的生意该不会就是卖茶叶吧?茶叶那可是官营的。”刘青宁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