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华娱氪金之王 > 第四十二章 什么,煤老板给我发钱?

第四十二章 什么,煤老板给我发钱?

    “听说了吗?老王家儿子回来了。”

    “谁不知道啊,听说人家给亲戚每家一辆小汽车。”

    “不是这个事,王轩在外面惹祸,现在有三个小女生都上门了!”

    “三个?细说。”

    正如王轩所想,离开的七大姑八大姨们,就像一滴水融入小溪,瞬间整个村子都充满了王轩和三个姑娘的八卦。

    村子里,发财藏着点可能没人知道,但八卦真拦不住。

    而伴随着八卦扩散的还有,老王家发财了的消息。

    富在深山有远亲!

    按照常理说,会有类似借钱这种不好的事情出现,但王轩的身边总是不走寻常路。

    5月3日,刘村长、村支书、小学曹校长,以及村煤矿矿长一起来到王轩家中。

    一番刻意围绕王轩说的忆苦思甜后,他们也说出了来意。

    什么,给我发钱?

    饶是王轩也看不懂,这是什么神展开?

    “一百万,没有任何附加条件!”

    矿长一身富态,笑容显得很亲切,竖着一根手指,见王轩反应很满意,又继续说道,

    “村子里出了大明星,必须支持一把。”

    不得不说,这些狗大户是真有钱,怪不得外省人都羡慕。

    王轩以为也就如此,结果又吃惊了。

    村长和校长对视一眼,校长借着曾经是王轩老师、校长的关系上,眼里含笑,亲切的说着,

    “轩轩,村子里钱不多,就赞助你5万,不要嫌弃。”

    惊!

    王轩什么东西啊,也配嫌弃这嫌弃那。

    再说,这也不是嫌弃不嫌弃的事。

    外面赚钱,王轩怎么花,村子人最多羡慕,但要是拿这钱,他王轩也别在老家住了。

    这钱烫手,不能要!

    刚好,王轩一直有做慈善的想法,主要是回馈家乡的设想。

    至于其他地区?

    抱歉,王轩有心无力,只能等以后有机会。

    “这钱,我不要!”

    见其他几人看过来,王轩没有犹豫,继续说着,

    “村子大路是土路,有人家还住着土窑,很危险,学校老师、桌子不够,这钱我打算留给村里。”

    “当真?”

    刘村长、村支书、曹校长,‘唰’的一下子站起来,异口同声说着。

    真不是他们小题大做!

    2003年的晋南农村,尤其还是贫困县下的农村,那真是只比电视中的扶贫村庄强一点点。

    以学校举例,桌椅得学生自备,一个老师带着三、四个年级是常事。

    见村里三巨头有疑虑,王轩点了点头,提出一个条件,“这钱怎么花,我说了算。”

    一方面,防止发生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懂的都懂,毕竟人都有私心。

    另一方面,也是为父母找个事干。

    任何年代,当一个暴富的人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太多人盯着你,坑蒙拐骗,防不胜防。

    王轩以后的资产,可想而知,会越来越多,那么父母如果还停留在农民的见识上,会很危险。

    所以,让父母参与进来,能锻炼到人,这钱也更有意义。

    刘村长、村支书、曹校长一改之前长辈的架子,甚至说有些讨好,“没问题,怎么都行。”

    旁边,矿长啧啧称奇,更加高看王轩一眼。

    修桥补路,这是养名望,十八岁就已经懂得这些,很强!

    再一想三十岁的老儿子还混吃等死,比不了!

    临了,他又插了一句话,阔气的说道,

    “做好事怎么能少了郑某人,王轩,我再给你添100万。”

    是的,矿长就叫郑某人。

    王轩不能拿别人的钱,做自己的慈善,所以也拿出300万,加上煤矿200万,凑足五百万,来做这件事。

    一时间,场面其乐融融。

    在厨房忙活的父母丝毫不知道,身上背上了花光500万的挑战任务。

    5月5日,一辆辆大卡车满载来到小学操场,停车卸货。

    穷村子,也没什么专门的办公场所,选举、搭台唱戏、新年活动等各种大事都会在操场举行。

    一车车的米、面、油、大白菜、土豆。

    赵红同志清点数量、签字收货、回电话换货和各种鸡毛蒜皮的事、安排打款,忙活的一塌糊涂。

    不用怕出错,村干事、党员全在帮忙,村支书和财务也帮看着核对。

    另一边老王同志也闲不下来,他文化不高,只能广播里对全村喊话。

    “喂喂喂,全体村民注意了!

    我老王,王轩他爸,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我儿子王轩,给大家准备了米面油、白菜和土豆,每人一袋米、一袋面、一桶油、一袋白菜、一袋土豆。

    每家每户按人头算,现在来村队上来领。”

    接连三遍后,老王同志关上喇叭,咂咂嘴,还觉得不过瘾。

    后边,村长嘴角抽了抽,这老王广播都不忘装一下,稿子里明明没有‘我老王,王轩他爸’这句话。

    不过当老王看过来的时候,村长也不忘记亮起一个大拇指。

    真实。

    村子里,村民看到一辆辆大卡车过去,早就好奇到不行,现在听到广播,终于有了了解。

    “那是王平的声音吧。”

    “这事真的假的?”

    半信半疑。

    出于有好处就上的原则,不到十分钟,就有人陆续来到了学校大门外。

    他们第一时间,就看到了摆放整齐的物资,以及坐在桌子后的赵红同志。

    “赵红,你儿子真给大家发福利了。”

    “对啊,赵红,”

    场面乱成一锅粥,这时旁边村支书从旁边站了出来,大声喊着,

    “别给老子排好队,还有你,叫什么赵红,叫红姐。”

    村支书的威信还是有些的,人群很快安静下来,一个个也改口叫红姐不说,还老老实实的排好队。

    老妈赵红从手忙脚乱,到现在稳如老狗,进步很快。

    说白了,这事没什么难度,主要一个心态的问题。

    当第一个人用小平车,一手推着米面和白菜土豆,另一只手提着油出来,人群顿时骚动起来。

    “哎,你们看,真领到了。”

    “真发啊。”

    赵红同志‘咳咳’嗓子,双手下压,示意大家安静。

    大概是出于对金主爸爸的尊重,人群静了下来,看着她讲话。

    “我们家王轩也是大家看着长大的,不能骗大家。每人都有,60岁以上老人翻倍。”

    村支书还帮忙补充着说道,“天天就知道吵吵,都记得轩轩的好,也就是王轩了,外人谁舍得啊。”

    赵红同志笑笑不说话,这些话她知道,但不能从她嘴里说出来,不然就变味了。

    就这样,福利分发有序进行,所有人喜气洋洋,就好像又过了一次年。

    王旭,王轩同学,也是之前王轩姑姑口中的八卦当事人。

    此时,他领完东西出来,向赵红问道,“赵姨,王轩怎么没来呢,我还想感谢他呢。”

    赵红同志有些尴尬,装作忙着四五六的事情,随口说道,“大概出去玩了吧。”

    殊不知,王轩确实出去玩了,只是玩的有些不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