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当转世者遇到穿越众 > 第9章 战况

第9章 战况

    珍公不舍地将宝珠放下,无奈地说:”可惜,东西好虽好,假如它不会因为沾染人味太多,就跟一个老兵绑在一起,因而让其他人无法使用。我们在战场上的余裕,就可以宽松很多。”

    苏涣却是带着批判的眼光,看着这一口口铁箱;并用驳斥的口吻说道:”假如真要让战场上有更多余裕,那些名门大山的仙家子弟参战,更有效果吧。现在就一群略有天赋的凡人,拿着二三十年前的武器去打人家现代化的军队。除了用人命堆,我们还能怎么办。”

    又提起大金朝南北都不愿提的这一茬,珍公面露几分无奈,也同苏涣一样,带着几分气愤说:”千年的世家大山,谁在乎王朝更迭呀。想想商周之交的两教大战,他们怕选错边,所以干脆不选了。这也不是不能理解,明哲保身嘛。”

    苏涣试探地问道:”珍公,真……无法改变?”

    珍公慎重地摇摇头,说:”有人把八洲国入侵这件事,和三百多年前的靺鞨入关对比。认为这块土地不过是换个主子,人还是那些人,有什么大不了的。没有打到他们门前,谁会去管这档子破事。要是在这件事情上相逼太甚,反而有可能把他们逼向另外一边去。”

    ”可是……不是听说关外长绿山天池门被和寇剿灭。他们就没有唇亡齿寒的危机感?不过这事儿,我只有听过传闻,没有人证实。莫非事情不是真的?”

    ”天池门的事,发生在关外,侵略者占领的地盘上,谁敢去证实。再说就算是真真假假又如何;八洲国的入侵者们,杀鸡儆猴的手法起了作用,这便够了。要不然北边的朝廷哪会降得那么快。”

    ”北面的战事……不理想?”苏涣顺口问道。

    珍公压低了声音,说:”要是旁人,我就说几句漂亮话。但伯先你问起了,我也不好藏着捂着。北面的情况,我只能说防线是天天在退。南方诸省联军,没有打出一场大溃败,已经是表现极佳的了。”

    叹一声,续道:”靠着原核宝珠的旧式队伍,打人家至少佩带单核宝珠,甚至是这些——”

    指了指铁箱中的东西,

    ”——双核演算宝珠的队伍。能够用三个人换对方一个人,打出如今的战绩,已不忍再苛责这群好小伙了呀。现在整条战线,哪边不是拿命去填的。”

    ”这么糟糕。”苏涣皱眉说道。

    ”不容乐观呀。”珍公低声说道:”眼下的成绩,这还是有大片的占领区,分薄了他们的军队后,这才打出来的。要是他们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倾全力南下,现在会有更多地方守不住。

    ”那些名山大派没表态,也没称降,多少限制了一些八洲国的军队。这也比他们奋起抵抗,全员战死的局面好多了。从这角度来说,这些山门也不是没发挥作用。”

    苏涣问道:”所以,我们应该趁着这样的机会反击?偷渡这些双核宝珠,组建新军,就是为此?”

    珍公点头说:”当然,而且留给我们的时间也不多。”

    ”此话怎讲?”

    珍公又压低了声音,说:”根据情报,八洲国以北边伪帝的名义,筹组伪军,还吸纳了一些地方军头。要知道,他们直插京师的斩首行动大获成功,另一层意思就是地区的武装还算完整。

    ”这些人我们也有试着拉拢,但终究身处北边,就在他们身边。好点的,化整为零,打起了游击。不好的,那就是带枪投靠,成了伪军。要是让伪军整编完成,你觉得他们会怎么用?”

    老大人提问,苏涣当然不可能随口一答。要说兵法,他这个学者可是比纸上谈兵还不如。但要论人心,他有自信不输任何人的。

    所以苏涣思索片刻后,说:”伪军最好的去处,还是往前线派。就算战斗力不如和寇自己的军队,但留伪军驻守占领地,让八洲国的军队上前线,有很大的机会养出更大的地方势力。

    ”但假如是派往前线,不光死的不是和寇自己人,那些伪军为表忠诚,非得下死力不可。那么战斗力稍差,其实也是跟我们半斤八两。一来二去,恐怕就真如老大人所说,不容乐观呀。”

    珍公点点头,认可说道:”伯先贤弟说得极是,所以留给我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新军是从各地军队择优选入,训练已久。就只欠伯先贤弟千辛万苦带来的双核演算宝珠。

    ”术式步枪和战术套件虽然还是用旧的,但在威力与灵活度上,应该可以比肩八洲国的一线军队了。这支新军在熟悉了新的装备后,将在近日开拔,看能不能在战线上的某个点打出成绩来。”

    ”只有一支军队吗。这点宝珠能装备多少人?一个师?”苏涣略显失望地说道。

    珍公这时表情略显轻松,说:”现在各国都在致力于打造王牌部队。运用之法就好像尖刀一样,插进敌人的软肋。之后其他军队再从破口跟进,扩大战果。如此,一师足矣。”

    不懂兵事,几回张了张口,最终苏涣还是放弃说些什么。珍公也像是知道旁人在担心什么,宽慰说道:”不过也不用担心这么多。这一回,就是一个尝试。”

    ”尝试?”苏涣不解。

    ”看我们新一师能不能打出威风,打出气势来。别看现在南北对立,其实还有一些地方势力在举棋不定,游离在南北之外。像是西边的沙漠和高原两处,各省也还没有把真正的底子给拿出来。”

    ”国难当前……唉。”苏涣开头有些气愤,但气势腾地一下,又萎了下去。就说自己之前,不也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珍公却没有那么多愤慨,说:”谁不希望跟赢家站在一起,人之常情。八洲国扶植伪帝,不就是给这些人一个口实。但我们的表现,也不光是给这些墙头草看,还要打给联邦国看。”

    这下苏涣是真不明白了。

    珍公解释道:”现在联邦国是世界进步的大国中,唯一一个本土没有受到战火波及,也没有介入任何一方战争的国家。

    ”就是西边的战场,独逸帝国没能扫平欧罗巴洲,联邦国不停地资助帝国之敌,也是一大关键。我们得要证明自己是个合格的被支持者,才能源源不绝地得到武器与物资的支持。”

    苏涣疑惑地说:”就我所知,联邦国资助独逸之敌,那是有其历史因素。亚细亚战场这边,与联邦国有渊源的是八洲国。他们怎么会无故帮助我们呢。这一点,我之前也想不太懂。”

    珍公将食拇指打了个圈,说:”有什么好想不明白的呢。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洋人也不脱祖宗的道理。”

    ”啊,难道他们两头卖武器?”苏涣想到了一种可能。饶是他自恃读书人的身份,这回都差点口出芬芳。

    ”为了赚钱嘛,不寒碜。要是我们一触即溃,不堪大用,他们自然不用考虑破坏和那边的交情。但假如两边有得打,那他们有什么理由不两头赚?气归气,也多亏他们有这样的想法,我们才有机会。”

    ”老大人倒是看得开。”苏涣没好气地应和了一句。

    ”或许他们以为拿捏着我们新式武器供应,就像是拿捏着我们的命脉。但其实这场战争,不是亲历者,不见得能懂当中的奥妙。而这就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机会。”

    苏涣也不完全赞成,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是武器。要是真那么简单,大家拿武器出来比一比就定输赢了,哪还需要打。所以对于老大人的盘算,他认同地点点头。

    珍公继续说道:”而且我也没打算这就么任人拿捏住。东西到了我们手上,我自会安排人去破解,吃透里头的技术。一方面,买武器的动作也没法儿停下。现在跟八洲国的战争,拼的不是谁能打,谁不能打,而是拼速度。该让他们明白,我大金不是一个蕞尔小国能打下来的。”

    那两三百年前,前朝被关外的野人打下来是怎么一回事?苏涣虽然想说这句话反驳,但他也知道前朝的结果自有其因素,不能完全类比今日。再说老大人正热情澎湃,还是别给人家浇冷水了。

    倒是珍公顺着这股情绪气氛,一把抓住苏涣双手,认真地说道:”伯先贤弟,多亏这批物资借着你的名义入蜀,否则我都不敢想象,这一路上会有多少暗算。

    ”不说八洲国派了多少间谍,又有多少自己人以为自己投靠明主,其实就是卖国求荣,私底下干起了混账事。旁人的事且不管。既然你来到蜀郡,难道就没想过要如何伸展你的抱负?”

    心知这是招揽入幕之意。虽然和珍公合得来,奈何他是真的志不在朝堂。说:”珍公,我听吴秘书有提到,原先这处宅院是要建军校之用?”

    ”是这样没错。莫非贤弟愿意帮老哥哥一把。”珍公喜出望外地说。

    ”欸,老大人,我怎么懂军校怎么办。真要把这职责交给我,只怕交出一堆只懂纸上谈兵的赵括来。老大人提起过,要破解西方的技术,那么西学的人才必不可少。

    ”想从西方引进这样的人才,还要他们尽心尽力为我们做事,这不切实际。一些事情,不是自己人也不肯尽心去做。那么培养这些人才的工作,交给苏伯先如何?”

    珍公开心地说道:”好,好,哪有什么不好的。贤弟大才,要是埋没于街市,那才是损失。既然愿意出力,那怎样都是好的。老哥哥我必定鼎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