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九州千机令 > 047阖家贺新春(六)天地合账

047阖家贺新春(六)天地合账

    所以常有人说,或许正是由于先帝这道护身金光,鬼邪不侵,导致他即使已驾崩多年却死而不腐,尸身至今停在宫中,魂魄仍游离于世间。

    不论是否真假,万玊臻此刻只觉得浑身凉飕飕的,好似先帝的魂魄就游走在自己身后般。

    她吓得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向天告罪:“陛下,不知者无罪,您在天有灵,不要怪我,我不是有意骂你的,要怪就怪郑兮淼,都是他的错。”

    看万玊臻如同跳大神般的原地转圈叩拜,郑兮淼起身来到她跟前蹲下,叫住她:“王妃莫怕,按旧例,文禄殿墨宝当由九嶷山文院大夫审议后录入,这幅字却未经审议而被先帝选中入殿,不光王妃觉得它不妥,就连当年的大夫们也觉得如此,只是他们不敢妄断君论罢了。”

    “真的?”万玊臻庆幸,看来不止她一人这样说。

    “王妃不妨猜猜先帝为何偏在万人册中选了这幅字?”

    “我怎么知道?”

    “王妃可知我朝四脚账命名由来?”

    万玊臻瞪着一双圆圆的眼睛,直勾勾盯着郑兮淼,“不知道。”

    “四脚账又称四面账,在我朝现金出纳、财产损益需双方同时记账,即四方面落脚记账,故称‘四脚账’。四脚账以账页中线为间隔,上为收账,叫做‘天’,下为去账,叫做‘地’,天地金额必须相等,因此又称‘天地合账’。”郑兮淼耐心解释。

    原来是这样!

    万玊臻早知道大祁记账方式称四脚账,但一直以为四脚账之所以叫四脚账,是因为算账需要坐在椅子上、靠在桌子上算,桌子椅子不正是四只脚?

    “王妃可记得四脚账的口诀?”郑兮淼问。

    万玊臻呆呆摇头,瞬时间觉得自己不学无术,这些内容明明从前上学堂的时候,九嶷山的夫子们都教过,她怎么一问三不知。

    郑兮淼指了指墙上那幅字:“天地有四脚,来去账相随。”

    “哦,想起来了,这好像是当年千机公子在九嶷山巅科举考试……”万玊臻总算有了点印象,恍然大悟道。

    九嶷山文院原为暨北贵族子弟读书之地,而后大祁初建,先帝命其担诏书、实录、史志修撰编定之责,职权相当于迁都后的翰林院。

    那时九嶷山文院大夫首座即如今暨北巨富周旭的先祖,凡墨宝典籍皆需层层审批并经其定案后才可录入文禄殿,直至出现四脚账选账一事才革新去繁,而此事还需要从千机公子说起。

    当年九州一统,百废待兴,亟需文化复苏,千机公子新创四脚账,引得龙颜大悦,命周首座全国传授,更以此为契机开启首届科举考试。

    大考当日,天下共聚九嶷山,除了前来参加首届科举的学子外,却更多的是听说千机公子也将出席本届科举而前来一睹真容的人,可谓盛况非凡。

    然而千机公子迟迟未出现,直至太监高呼噤声,先帝自屏后现身,众人俯首叩拜再抬头时千机公子已然现于堂前。

    只见先帝一改往日的冷漠,仔细地将腿脚不便的千机公子抱至御座前同坐,引得大殿上下惊叹不已。

    两人身边还站着一位小童,若非其身着华服,还以为是宫里的小太监,相较千机公子的气定神闲,这位小童稚嫩腼腆,才像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该有的样子。

    待众人落座,周首座授命宣旨:“殿试开始。”

    “且慢。”一声高呼打断了周首座的话音,千机款款道:“陛下,我一时兴起,倒也想出道题。”

    “难得你有兴致,说来听听。”先帝满是宠溺地应允。

    “在座各位都是我朝可造之才,皆可出口成章,只是我近日读腻了长篇大论,所以想着去繁就简,就请各位以十字为‘四脚账’题词,不分先后畅所欲言,如何?”千机对着台下说道。

    如此出其不意,引得满座哑然,且无一人敢打破寂静,上前答题,一是大家面朝天子心有忌惮,二是天才千机在此谁敢当面献丑,急得周首座猛朝台下的门生挤眉弄眼。

    最终,逼的无奈之下,周首座钦点一位门生上前,却听他说道:“学生以为,四脚账蕴藏天地之奥妙,十个字不足以形容。”

    周首座连忙硬着头皮附议。

    然而千机轻手一拍,小童应声上前,递上一幅字。

    “既然在座各位都如此谦逊,便由我来做这个引玉之砖吧,‘天地有四脚,来去账相随’!”

    “妙啊!”周首座不禁赞叹。

    随后他毫不吝啬地对这幅辞乃至千机本人吹捧了起来,让在场之人对千机如高山仰止般敬佩的同时,又为周首座如此一顿不吝言辞的歌功颂德而深表钦佩。

    未料,千机毫不给面子地啪啪打脸,回:“周首座谬赞了,这幅字并非出自我之手,而是这位小童。”

    小童生来第一次见这么大阵仗,吓得局促在千机身侧。

    周首座作为暨北文学泰斗,马屁却拍到了马屁股上,真正的无地自容,脸色骤然乌黑一片。

    最气的是,纵使千机当面折了他的颜面,他也无可奈何,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往心里咽,要真算计的话,只能把满腔的愤恨算在那堂前怯懦的小童身上。

    千机示意小童推着他穿梭在各考生之间,“在座各位寒窗苦读十载,才华怎能不及这位小童,既已登至天子面前,又何必藏拙?”

    顷刻间,堂上喧声四起,终于有考生按捺不住出声提起辞来。

    一传二、二传三,踊跃发言的人越来越多,发言的内容也逐渐由“四角账”升华至“治家、治国、治政、治道”。

    那时小童只觉得现场辩论激烈、空前壮观,很久之后才想明白千机公子得见他的十字词时叹出的那句“去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的意思了。

    “四角账”正如“家国政道”。

    大祁初建,九州一统,比起那些只会背书答卷的人,更需要敢于寻求革新、有勇有谋之人,以一简应万变、以一新纳万新。

    于是,原定的科举考试计划被完全打乱,本被各大派系内定的门客也意外落了榜,反而一些寒门有志之士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