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六爻传 > 第二十三章 酒楼叙旧

第二十三章 酒楼叙旧

    得找点年龄大的,爱唠闲嗑的。这两个特点一结合,立刻就让刘尧想起了前世外婆家,村头常坐着的大娘们,农闲时候总是聚在一起东家长西家短地说个半天。这里是不是也有这种人的存在?

    心里有了参照的目标,刘尧就总是盯着街边,看看能不能发现闲聊的人。

    老李则是一边走着一边观察哪个摊位像是有些年头的老摊,再看看摊主是不是也有点年纪。

    一个想找本地爱唠嗑的闲人,另一个想找上了年纪的摊主,但是由于老李知道的信息以及细节颇多,并且很难和刘尧完全叙述,最终的主导权还是在老李这边。

    两人寻寻觅觅终于发现了目标:一个卖糖葫芦的摊位。无论立在地上熬糖浆的铁锅,还是摊位上放置货品的木桌那浑厚的包浆,都悄无声息地展示着岁月的流逝。一个白发老翁,拿着穿好的山楂正在蘸糖浆。

    “老哥你好,来一串糖葫芦。”老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递给刘尧。又继续说,“向您打听个事,咱这城主以前是住这的吗?”

    “呦!你可算是问对人了,这附近小摊小贩都没我待的久,这老城主原本就在咱这城里长大。

    小时候城里不像现在,家家过的都是苦日子。当时我们住的地方挨得很近,大家也都互相帮衬着。

    老城主在小的时候就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文采天赋,我们那几家长辈也合计着多帮帮这个非常费粮食的小子,后来他参加选拔走入仕途,说起来也有我们这些邻里邻居的功劳呢。”

    “哦,还有这么段往事呢,那他没回来报答你们的恩情吗?”

    “说的哪里话?辗转十余年,才又回到故地的老王第一时间就找到我们几户人家,打算给我们些钱,让我们跟着到他的城主府做事,给的待遇也是非常优厚。

    但是我们几家都拒绝了,这些年过去大家都有了自己赚钱的路,能自力更生,比起之前要好很多。

    我们对他只有一个要求,不能像前任城主那样鱼肉百姓。上一任城主到死也没个传宗接代的,真是活该有此报应。

    令人欣慰的是他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待,看看现在这座老城,它早就新生了。我现在生活安稳,每天就是晒晒太阳,卖点糖葫芦给小孩子。能看着小孩子开开心心的,我也跟着高兴。”

    说着把手伸了过来,摸了摸刘尧的头。刘尧无奈地眨眨眼,低头就摸了摸虎娃的脑袋。

    老李问完了话,确定这和之前老王说起自己年幼时的经历几乎相同,猜测老城主可能就是自己救过的人。便打算去城主府走一趟,瞅着城里这般和谐,想必试一试也不少块肉。

    城主府门口,老李让管家去通知说是一位宋姓故人前来,让他问问他家老爷四十年前的妖兽狂潮还记得吗?

    在等管家通报的时候,刘尧好奇地询问了老李:“师父,你不是姓李吗?”

    “你那聪明劲呢?行走江湖,那名号可多了,当年东躲西藏哪敢用真名姓。”

    没多久一个身着华服的老人火急火燎地跑了出来,见到老李的第一句话就是:

    “宋大哥,真的是你吗?”

    老李很平淡:“如假包换。”

    在两人交谈一番过后,老王确认这就是当年那个救他于兽潮中的猛人,随即通知管家晚上要去城里最大的酒楼,给这位救命恩人接风。

    老李当即摆手拒绝,毕竟他的此次是为自己的徒弟而来,并非要享受什么。但是奈何拗不过老王,也只好答应。

    当晚,贵明楼内灯火辉煌,一大桌子的珍馐佳肴,老王带着自己的家小,算上老李二人这桌上一共五人。

    席间,老李和老王回忆着以前,也说着这些年的经历,彼此感叹时光易逝。

    原来老王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前些年随神朝西征蛮族,战死沙场,只剩下小儿子,老王不想让仅剩的儿子再入朝为官了,他怕自己的幼子也步了老大的后尘。

    所以从大儿子牺牲以后就再没有训练过自己的小儿子,而是抽空陪着年幼的孩子玩乐。

    可不想这孩子是一个有志气的,自己私下偷偷地锻炼。

    前几日上面来人选拔新人,他竟然偷偷地参加了,而且通过了考核,问询之下才知道,幼子在得知大哥是被蛮兵所杀,从那之后便立志报仇,扫平西部诸蛮。除了陪着老王的时候,都在偷偷用功,也是怕老王不放他走。

    这被选上了,也就由不得老王了。

    “没办法只能让上官宽限几日,唉~让这小子成了亲,给家里留个后再走,这一去军营深似海,不知几时得再见啊。”老王说着说着情绪到了,带着点儿气朝着小儿子的后背就是一巴掌,“你咋就不听爹的话呢?爹就剩你这一个儿子了。唉~”

    说完这些,转头问老李,嫂子的近况?老李只能编瞎话,说因病离世了。

    老王转头看向刘尧安慰道:“您还有个孙子,也算有盼头,都是可怜人啊。”

    老李只能点点头,有时候说谎说多了也是件痛苦的事情。

    “宋大哥,这次来就别走了,住在我这,府上空置的房子很多,您二人住这里也就是多两双筷子的事。”

    “恭敬不如从命,我就不跟你客气了。”老李和老王又谈起别的。

    不过这会儿刘尧没打算继续听了,开始闷头吃饭,这几年气力是大了不少,但是消耗也多,再加上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特别能吃。一桌子的菜有近六成,都下了刘尧的肚子。

    直看得老王微微皱眉,感觉添两双筷子的说法似乎有些操之过急了。这个小娃娃一顿的饭量能顶家里七八个下人了,不愧是宋大哥的孙子,定然也是个武道奇才。

    “对了,宋大哥,我这小儿子过几天就得去朝廷复命了,您有没有什么能提高他自保能力的方法,老弟我这厚着脸皮求您一下。”

    “老王,别客气,这几天我抓紧时间给他指点一番,看看能不能有帮助。”

    “宋哥仁义不减当年,老弟敬您一杯。”

    ……

    月上梢头,宾主尽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