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万仙斗法兴秦传说 > 第032回 孙膑连破锁雷阵 三教共设平龄会

第032回 孙膑连破锁雷阵 三教共设平龄会

    随着三声雷响,秦兵们没有多加思考,就点燃了火炮。轰的一声巨响,炮弹却意外地飞向了秦营。王翦见状,惊恐地大喊:“不好了!”然而,他的话音未落,第二枚大炮又已点燃,咕咚一声,同样打向了秦营。紧接着,第三枚炮弹也呼啸而出,王翦此时已经手忙脚乱,连声吆喝也发不出了。他飞身上马,急匆匆地冲向第四枚炮,正当炮手准备点燃火炮时,王翦眼疾手快,一枪将炮手刺倒在地,众炮手这才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王翦愤怒地喝道:“你们这些混账东西,连炮弹打向哪里都不知道,就敢乱放!”士兵们赶忙点亮火把查看,只见那些大炮的炮口竟然全都指向了自己的营盘,众人都吓得脸色苍白。王翦惊道:“如果这些炮都点燃了,我们营中恐怕连一个活人都留不下了。”众将纷纷议论:“这一定是孙膑的法术,刚才那阵大风,把炮口都吹转了方向。”

    王翦冷静下来,命令道:“快把这些大炮转回来,趁现在还未过三更,我们还可以行事。”士兵们闻言,立刻行动起来,七八个人合力去抬一门大炮。然而,这些炮仿佛生了根一般,无论如何也转不动。士兵们焦急万分,使出了浑身解数,终于将一门大炮转了回来。

    此时,秦始皇与众文武在营中静候消息,忽然听到一声炮响,炮弹打进了营中,众人惊恐失色。紧接着,又是两声炮响,营中顿时火光冲天,士兵们的叫喊声震耳欲聋。

    秦始皇和他的文武百官们吓得魂飞魄散,东奔西跑,你撞我、我撞你,乱成一团,不知所措,完全不知道应该躲到哪里。而在芦棚上施展法术的海潮老祖,听到大炮连连响起,竟然打进了自己的营地,也是心中一紧。他急忙跃上青毛犼,正欲离开芦棚,却与秦始皇君臣不期而遇。

    只见秦始皇战战兢兢地道:“这雷炮怎么不打攻城,反而打自己营寨呢?”老祖立刻从青毛犼上下来,道:“此事连我也感到莫名其妙,速速传王翦前来。”秦始皇立即派官员去召王翦进芦棚,质问道:“殿西侯,老祖命你管理大炮,攻打易州,为何如此糊涂,竟然向自己的大营连放三炮,伤了无数人马,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翦闻言,立刻跪下奏道:“臣奉师命,管理大炮。将近三更时分,突然狂风大作,将火把全部吹灭。待我们重新点燃火把时,雷已经响了三阵。臣怕误了时辰,便催促炮手快点炮,结果三个大炮全都反转打向了自己的营盘。我见状焦急,一时间无法阻止,只得用枪挑了一个炮手,这才止住。再一看,所有的大炮炮口全都对准了自己的大营。臣一时无法分辨缘由,误放了三炮,罪该万死。”秦始皇和甘罗等人闻言,都吃了一惊。

    秦始皇道:“这又是孙膑的法术了。我们不如就此撤兵回国吧。”海潮老祖怒道:“主上请放宽心,虽然前两次都被孙膑所破,但明夜三更,我定能成功。”秦始皇道:“孙膑法术无边,只怕我们又会落入他的圈套。”海潮老祖双目圆睁,仙眉倒竖,道:“贫道若不平定易州,誓不回山。主上且请回帐安歇,众将各自回营,待贫道破了易州,再来向主上称贺。”说罢,他送秦始皇离开芦棚,回身入室。不过四五个时辰,夜色已深。

    老祖又命令王翦保护大炮,并取来一百零八符。他对金子陵道:“你把这些符拿去,每门大炮上贴一张,任他什么天神地将,也不敢近前。”二人领命,各自去执行任务了。

    夜幕降临,海潮圣人正在专心祭炮,而孙膑在营帐中静坐,心中暗自揣摩:“海潮今晚定会使用法术,让我再算一算他的来意。”他望向秦营,轻轻点头叹道:“你的手段真狠辣,可惜对我无用。我知道燕国注定将灭亡,但我仍会拼尽全力,决不让你得逞。”

    孙膑随即下令擂鼓聚将。鼓声震天,孙燕等将领迅速披挂上阵,参拜完毕后,分列两旁。孙膑开口道:“各位将军,海潮今晚将用锁地雷来攻易州。我计划依计行事,前去劫营,给他们来个措手不及。我们要让秦人看到我们的影子就害怕,让海潮闻风丧胆,这样才能彰显我们出家人的厉害。”

    众将闻言,精神一振,纷纷表示愿意效死力。孙膑大喜,立即命令刘旗牌:“你领兵五百,三更时分,雷响三阵之后,便杀向易州东门,驱散秦兵,直扑秦营。”又命令樊哙带兵五百,驱散南门秦兵,也到秦营会合。再命孙燕带兵五百,驱散西门秦兵,同样到秦营会合。最后,他命令廉秀英领着曹参等人,领人马三千,三更时分,雷响三阵以后,直扑西秦大营,与刘邦等三路人马会合,共同扰乱秦营,擒获秦王和将领,以此计算你们的功劳。其余将领随我守营。

    众将领命后纷纷下帐,各自准备去了。孙膑取出杏黄道,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一展,大喝一声:“四海龙王!”顷刻间,只见敖钦、敖广、敖顺、敖闰四海龙王在空中现身。孙膑道:“有劳各位施展法力,今晚二更之后,降下一场大雨,共计一百零八点,水高一丈有余。雨水只许落在易州三门之外,不许一滴进入秦营;易州城内也不许存留一滴雨水。违者将受贬罚。”四海龙王领命后,便在空中静候。

    夜幕低垂,金子陵遵照海潮老祖的法旨,将符咒贴在炮位上。他抬头望去,只见燕营中烟雾缭绕,杀气腾腾,心中暗自惊疑:“孙膑必然有所准备。”于是,他急忙返回芦棚,向老祖禀报:“弟子观察到燕营中杀气腾腾,必有蹊跷,恳请老祖示下。”

    老祖闻言,立刻下了芦棚,目光如炬地望去,果然看到腾腾杀气直冲斗牛,心中大惊:“若非秦皇福大命大,又有金子陵这样的望气高手,今晚即便用炮攻易州,秦营中也难免成为一片尸山血海。”他急忙返回芦棚坐下,召唤金子陵前来,郑重地吩咐道:“你速去禀报秦皇,今夜三更时分,孙膑将派兵劫营,务必早作防备。攻城之事,就交由我一力承担。”

    金子陵领命后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赶到始皇面前跪下奏报:“启禀陛下,海潮老祖观天象发现燕营杀气冲入牛斗,预示着将有敌人劫营。老祖特地派我前来禀报,请陛下早作防备。”始皇闻言大惊失色:“这可如何是好?”

    章邯立刻出班奏道:“陛下不必担忧,既然孙膑要来劫营,我们不妨调兵四面埋伏,以炮响为号,一齐出击,定能围住燕兵,一战成功。”始皇采纳了章邯的建议,立即调遣人马按四面八方埋伏妥当,其余文武百官则保护着始皇前往芦棚,与海潮圣人一同观战。秦营内只留下一座空营,虚张声势地悬羊擂鼓,饿马摇铃。

    章邯调遣完毕时,天色已晚,营中点上了灯火。海潮圣人则拘来了雷部众神,在空中严阵以待。众雷神见四海龙王也在空中,纷纷询问:“各位龙君到此有何贵干?”四海龙王齐声回答:“奉孙真人之命,在此行雨。请问各位到此所为何事?”雷神答道:“奉海潮圣人法旨,在此行雷助炮,攻打易州。”龙王笑道:“他们既要雷又要雨,可真是苦了百姓了。我们各自行事吧。”

    天交一更之后,雷部神祗各展神威,速打了一阵焦雷。与此同时,四海龙王也忙着兴云布阵,将朗朗乾坤变成了一片黑暗世界。王翦命令炮手准备好火绳等物,等待时机。随着雷部神祗再次施展威力,打出第二阵焦雷,四海龙王也大展神通,顷刻间降下了一场倾盆大雨。

    这场雨来势汹汹:起初时淅淅沥沥,宛如细雨轻抚;但转眼间就变得滚滚滔滔,仿佛天河倒挂。雨水淅淅沥沥地淋过了六街三市,滚滚滔滔地铺平了四野三门。龙王们愤怒地倾泻着雨水,仿佛将九曲黄河都倒了下来;而风伯也施展威力,一似拔开了七层铁闸,让狂风呼啸而来。整个天地都被这场大雨笼罩在了一片朦胧之中。

    夜色中,沟壑瞬间被填满,水面上涨数尺。这场大雨,将王翦和他的部下淋得湿透,火龙和火绳也被雨水浇灭。起初,水只漫过脚面,但渐渐地水位上涨,直至淹没了一百零八个火炮,半数士兵也被水泡着,人心惶惶,连王翦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只想着往高处逃命。

    海潮圣人毫不知情,连敲三次令牌,空中响起三阵雷声,却不见任何动静,心中疑惑重重。始皇问道:“此刻已是三更三点,为何还不见炮响?”海潮猜测:“难道是孙膑又使了什么邪法?”话音刚落,只见王翦浑身湿透,泥泞不堪地爬上芦棚。老祖惊问:“王翦,为何不放锁地雷轰易州?”王翦含怒回答:“还说什么锁地雷,一场大雨差点淹死我们,连炮都被淹了,怎么放?”

    始皇又问:“为何营中一点雨也没有,是何缘故?”老祖解释道:“又被刖夫破了法。”正说着,三军齐声呐喊:“不好了,水来了!”众人纷纷往芦棚上逃。那水如闸门倒塌般汹涌而来,直扑营内。刘邦领兵攻东门,樊哙攻南门,孙燕攻西门,只见三门上并无一个秦兵,淹死的不计其数,余者都逃之夭夭,只剩下大炮。三位将领不敢怠慢,率兵直闯秦营。

    海潮见水势凶猛,急忙登上芦棚。他挥剑一划,水立刻消退,地面恢复了原状。始皇大喜,称赞:“老祖法力无边。”话音未落,呐喊声四起,燕兵已杀入营中。号炮连响,章邯的兵卒围了上来。廉秀英率兵与众将豪杰在阵中奋勇杀敌,战场上阴风惨惨。刘邦等人从外杀来,与秦兵内外夹攻,秦兵再次大败,哀声遍野。消息很快传到了芦棚。

    海潮圣人闻言大怒,立刻跳下青毛犼,领着金子陵、王翦二人飞速冲向秦营。燕兵正四面围攻。海潮圣人一见此景更是愤怒,挥剑冲向廉秀英。刘邦迎战金子陵,王翦对抗樊哙,孙燕与章邯激战。两国大将各寻对手,又展开一场大战,直杀到东方泛白。

    孙膑在营中得知众将大战、海潮临敌的消息后担心众将安危不敢坐视。他立刻骑上青牛升空赶往秦营。秦国君臣正在芦棚上观战忽见孙膑从天而降吓得魂飞魄散纷纷逃跑君臣间互相践踏狼狈不堪。海潮圣人见不能取胜便骑上青毛犼升空而逃。廉秀英紧随其后追赶却被海潮一如意打下云端。孙膑迅速上前将她救起。海潮圣人在空中抖出无极图化作一道亮墙直透九霄挡住了燕兵的去路。众将见海潮法术高强不敢轻举妄动只得鸣金收兵回营。

    始皇瞥见燕兵如潮水般退去,心中稍感宽慰。然而,当他仔细盘点兵将时,却发现损失惨重:一万多名士兵阵亡,十六名偏将丧命,伤者更是无数。他的眼中不禁泛起了泪水,哽咽道:“我国兵强马壮,号称百万雄师。然而,六国之中,我们竟连一国都无法平定。这几万兵马的伤亡,让我深感痛心。或许,我们应该考虑退兵回国,重整旗鼓。”

    正当始皇欲下令撤兵之际,金子陵利用土遁之术逃回了军营,紧急上帐参见始皇。始皇叹息道:“国师来得正好,寡人正欲传旨撤兵回国。只等你归来,我们便一同启程。”

    金子陵眉头一皱,疑惑地问道:“陛下,为何突然要撤兵?”始皇苦涩地笑道:“寡人的兵马已经损失惨重,孙膑的智谋与实力,你也亲眼所见。寡人不敢再奢求更多,只希望能守住自己的疆土便足够了。”

    王翦闻言,心中焦急,立刻跪倒在地说:“陛下,请容臣冒死进言。臣恳请陛下暂留三日,等待老祖归来再做定夺。若三日后老祖仍未归来,陛下再与燕国讲和,撤兵不迟。”

    始皇权衡利弊,最终依从了王翦的建议,传旨全军深埋鹿角,严加防守,静待老祖归来。

    海潮老祖战败后,心中愤恨难平,催动青毛犼,直冲南天门,打算向玉帝奏请,请求五雷轰击孙膑。然而,他忽然想到:“这刖夫虽然屡屡无礼,但他毕竟苦练多年,好不容易才修得大罗天仙的地位。罢了,宁可让他无礼,我也不能无情。出家之人应以慈悲为本,我还是先去见过教主,再做决定吧。”

    于是,他调转青毛犼,直上三十三天,朝兜率宫飞去。此时,老君正在月房打坐,得知海潮老祖到来,便吩咐童子将他请入兜率宫。两人见面后,老君问道:“师弟,你为何突然来访?”

    海潮老祖叹了口气,道:“道兄,若非有要事,我岂敢惊动你?如今秦氏当兴,六国当灭,天意让雷部正神下凡,拜我为师,学艺三年。然而,如今我们兵困燕山,遇到了天台洞的孙膑。他自恃神术高强,逆天行事,将王翦打败。我无奈之下,只好亲自下山相劝,但他却不肯回头,甚至在战场上与我动手,伤了我的金银二徒。我本应上天庭启奏,但念他多年苦修,方成正果,故此前来向道兄投诉。道兄现为掌教,还请为我判定是非曲直。”

    老君听后,笑道:“师弟,你不必动怒。孙膑既然无知,逆天而行,你就先回秦营吧。我会会同如来、鸿濛教主,设一平龄会,并请掌教南极、他的师傅王禅一同下山,到燕山去劝他归山。如果他仍不听从,我们再奏知大罗天尊,用五雷击顶。”

    海潮老祖闻言,感激道:“既是道兄慈悲为怀,我就先回秦营,预备好迎接法驾的地方。”老君点头道:“师弟请回,我随后就到。”

    海潮老祖告别了太上老君,骑上青毛犼,回到了秦营。他入营拜见始皇,两人分宾主坐下。始皇问道:“老祖此来何事?”海潮老祖道:“圣主不必退兵,我已上兜率宫,请来了太上老君、西方教主、鸿濛教主三位圣人,设一平龄会,准备将刖夫平伏。攻破易州就在眼前,圣上不必急于回兵。”

    始皇闻言大喜,道:“听老祖所言,孙膑纵有神通广大,也难逃三教圣人之手。我何德何能,竟能劳烦老祖如此用心。”说完,他传令御膳官排宴伺候。

    然而,海潮老祖却摆手道:“三教圣人不食人间烟火之物,不必摆宴。只需在营中搭座大大的芦棚,内张灯结彩,点焚名香,杯添净水即可。圣上只需派一文一武相随,至黄昏时分,同我一起接见圣人。众将各守队伍,不得喧哗。”

    始皇闻言,立刻下令军士搭起高台,预备迎接三教圣驾。

    夜幕低垂,西山之巅已隐入暮色之中,整个营地灯火通明,宛如白昼。海潮、始皇、甘罗和王翦四人来到台前,翻身下马,共同登台。台上布置得干净整洁,中央摆放着三个雕刻精美的龙墩,上面挂着明亮的灯球,四周装饰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四人正欣赏间,天色已至初更,隐约间听得半空中传来仙鹤清脆的叫声。海潮圣人微微一笑,知道是南极仙翁到了。他急忙与始皇一同下台迎接。

    南极子从仙鹤上飘然而下,始皇急忙跪地行礼道:“朕有何德何能,竟敢劳动掌教祖师大驾光临。”南极子连忙还礼道:“陛下言重了,贫道怎敢劳动圣上迎接。”说完,二人一同进入台中。

    海潮与南极相互见礼后,南极道:“奉三教圣人之命,贫道岂敢不来?”正说着,只听空中仙乐飘飘,祥云缭绕。南极道:“主教到了,快下迎接。”

    海潮、南极和始皇等人急忙来到台边跪地迎接。只见三位圣人分别骑着青牛、鸾鸟和异兽从天而降。始皇偷偷抬头望去,只见那三位圣人:

    第一位,面容清奇中带着几分古怪,仿佛是在混沌初开之时便已经存在。他的太极两仪四象悬于头顶,三才定位划分三界。自从他治世为君以来,万代人王都传承着他的智慧。

    第二位,头顶垂珠缨络盖,历经万劫千磨仍坚不可摧。他代表着西方极乐世界的慈悲与智慧,无为寂静超越了三界之外。

    第三位,戴着鱼尾冠,系着丝绦带,身穿八卦仙袍,身姿自在飘逸。他深谙大道之妙,修炼真元无出其右。曾跨青牛过函关,在兜率宫中的声名远扬。

    始皇等人恭恭敬敬地将三位教主迎进了芦棚,按照顺序坐下。中间是如来佛祖,左边是鸿濛圣人,右边则是太上老君。他们的身后,跟随着一群仙童佛子,恭敬地站在两旁。海潮和南极走上前去参见,随后始皇、甘罗、王翦也都恭敬地行礼。

    如来佛祖慈祥地开口:“善哉,善哉。因为劫数已到,六国注定要灭亡,而秦室将兴起。因此,我们派遣雷部的神祇下凡,以并吞六国。然而,孙膑却逆天行事,用兵阻挡在易州。为此,太上老君特意请来了鸿濛圣人,以及我这位释子,一同下凡,设一平龄会,以平伏孙膑。孙膑虽然只是真人,但他竟然敢逆天行事,让百姓承受战争的苦难。始皇,你请起身,此事我们会妥善处理。”

    始皇恭敬地起身,站在一旁。老祖海潮闻言,转向南极子问道:“王禅为何还未到?”南极子微笑回答:“我已经派遣金霞童子,用拘仙牌去拘他了,想必很快就到。”

    话音刚落,王禅同金霞童子已经飞上了高台,朝众人稽首道:“弟子王禅参见,愿圣人万寿无疆。”老君转向王禅,严肃地说:“今天拘你来,是因为你的门徒孙膑逆天而行,兵阻易州,得罪了海潮,罪责不小。因此,我们决定今夜三更相会,排下平龄会,把孙膑唤来,我们规劝他一番。如果他肯撤兵归山,不再过问凡间之事,就可以免去五雷之苦。你快去快回吧。”

    王禅恭敬地叩了一个头,接过南极的如意钩,下了法台,脚踏祥云,飞速赶往燕营。小校一见,吓得一跳,大声喝问:“什么人?半夜三更来此何事?休要往里走!”王禅回答:“休得胡言,快报进去,说云梦山水帘洞鬼谷子,奉掌教南极如意金钩到来。”小校一听是鬼谷子,知道是王爷的师父,急忙报入营中。

    孙膑正在营中静坐,一听报是师父奉如意金钩到来,心中大惊:“半夜三更,我师父请了掌教金钩,到此何事?”他急忙整理衣冠,迎接入营,跪下叩头道:“早知师父奉掌教金钩到来,理当远迎,今迎接来迟,请师父降罪。”

    王禅严厉地喝道:“好孽障,你干的好事!你难道不知道海潮的法力吗?你竟然敢与他动手,倚仗神术,逆天行事。如今他摆下平龄会,请了三教圣人下凡,特地差我前来调你。你要小心了,五雷轰顶可不是闹着玩的。我辛辛苦苦度化你一场,没想到你竟然把一个大罗天仙的前程给毁了。这都是你自作自受,不听为师之言。”

    孙膑闻言,吓得魂飞魄散。他沉默了片刻,然后说:“师父不必动怒,弟子下山一事,确实是自作自受,怎敢连累师父。既然他们今日已经摆下了平龄会,弟子愿意跟师父一同去见三教圣人,任凭他们处置。”

    王禅说:“你也不必太慌张,我会去哀求他们,或许还能保全你。但你必须小心行事。”说完,他与孙膑一同走出了大帐,朝高台走去。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