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万仙斗法兴秦传说 > 第026回 金莲奉命助始皇 老母顺天放王翦

第026回 金莲奉命助始皇 老母顺天放王翦

    在古老的大地上,秦始皇率领着一众文武,包括金子陵、甘罗、英布、彭越等人,浩浩荡荡地出营迎接金莲子。金莲子手提两个矮小的身影,一脸神秘地走进营地。

    秦始皇好奇地问道:“真人,这两位矮小的朋友是?”金莲子笑了笑,回答道:“陛下,这两位并非寻常之人。贫道奉海潮圣人之命,下山相助。刚到大营,便见这两个妖道在空中施展鬼魅之术,飞砂走石。贫道以仙绳将他们缚住,特来献给陛下,以作见面之礼。”

    秦始皇闻言大怒:“原来就是这两个小妖,害我损失惨重!”他立即下令:“将这两人押入大帐,待我亲自审问,查明真相后再行处置。”

    值官不敢怠慢,立刻将两个矮子押上大帐。帐内文武百官围观,只见这两个矮子身高不过三尺,形象颇为古怪。有人戏称:“好一个玉球。”又有人笑道:“简直是一对玉蛋。”在众人的哄笑声中,他们被带到了秦始皇的面前。

    秦始皇抬头仔细打量,确实见他们身材矮小,面容奇特。他严肃地问道:“你们两个矮子,叫什么名字?有何本领?竟敢施展邪术伤害我朝众多将士,速速招来!”

    毛遂昂首挺胸,毫无惧色:“你问我的名字么?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乃积石山闭阴洞修真的毛遂便是,这位是我师徒蒯文通。”

    秦始皇皱了皱眉:“原来是毛遂,我虽未曾与你见面,却早已听闻你的大名。先前孙膑遭遇困境,听说都是你出手相助。如今你又下山来意欲何为?”

    毛遂坦然回答:“实不相瞒,你家先行官用攒天箭将我三哥打死,是我用九转灵丹将他救活。昨日你们设下哭丧计,让我二人打幡劫营,却不料失手被擒。若放我们回去,一切都好说;若不放,你也知道孙膑的手段。他若来救我,恐怕你们的三军将难逃一劫。”

    秦始皇听着这些,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恐惧。他暗自思忖:“这妖道所言非虚,若是孙膑真的知道了,发兵前来,那该如何是好?”就在这时,蓝旗官急匆匆来报:“元帅奉命劫丧,却不料被孙膑布下了兵车阵,我军几乎全军覆没,先行官王翦被擒,生死未卜,众将拼死逃生,现在营外听候发落。”

    秦始皇闻报大惊,立刻传旨让章邯等人进帐。章邯等人跟着旨意进入大帐,跪倒在地,请罪道:“陛下,我等无能,辜负了陛下的厚望。在即墨岭下劫丧时,遭遇了孙膑的兵车阵,万箭齐发,廉秀英生擒了王翦,我军几乎全军覆没,只有数骑逃回。”

    秦始皇听完,心中一阵悲伤,叹道:“数万精兵,竟丧命于兵车之下。王翦生死未卜,叫我如何放心得下?”金子陵上前劝道:“陛下,胜败乃兵家常事,王翦生死未知,也不必过于忧虑。况且,金莲子真人已经奉法旨下山,必定能够擒住孙膑,为王翦报仇。”

    秦始皇点点头,道:“全仗真人法力了。对于你们四人败阵之罪,朕就暂且宽恕。各自回营休息吧。”四将磕头谢恩,退了下去。

    秦始皇又对金子陵道:“朕想将这两个妖道送还燕营,换回先行官,你觉得如何?”金子陵立刻跪奏道:“陛下不可。王翦是先师海潮圣人的徒弟,奉玉帝旨意保扶陛下并吞六国,非是私意兴兵。臣料孙膑也不敢逆天而行,伤害王翦。这两个妖道不守清规,下山作乱,仗着邪术伤害我朝将士,实乃罪大恶极。若放他们回去,无异于放虎归山,孙膑若得此助力,反受其害。因此,这两个妖道绝不能放。”

    秦始皇听罢,大怒道:“这两个矮妖竟敢仗着邪术伤害我朝将士,留他们何用!刀斧手,速将这两个妖道推出营门斩首示众!”刀斧手应声而出,一把抓住两个矮子的头发和道冠,将他们推推搡搡地押了出去。

    文通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喊道:“师父,大事不好了,我们要遭殃了!”毛遂淡定地回应:“徒弟,慌什么?为师会五遁之术、隐身法,还会七十二般变化,怕什么?”文通白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师父啊,您老人家是宽手宽脚的好遁好变,可我现在是捆得像个粽子,您呢?被锁得像个囚犯,这种情况下,您怎么施展法术?”

    毛遂叹了口气:“孽徒,你不明白,这可不是普通的绳锁。这是捆仙绳,遇到我的五遁之术和七十二变也是束手无策。”文通听到这里,心如死灰:“这么说来,我们师徒俩只能等死了。”毛遂苦笑:“不等死,难道还等着挨刀吗?”

    文通闻言,眼泪夺眶而出:“师父,您和孙膑交情深厚,历尽千辛万苦,救了他两次。这次又派我下山探望,可谓情义两尽。可如今,他的神通广大,为何不来救我们?看来,这交情二字,真是如水般淡薄。”

    正当师徒二人唉声叹气时,秦始皇和金子陵一班文武,正在大帐内等待午时三刻,准备斩首这两个矮子。

    这时,金莲子忽然想起一事,吓得面色大变,急忙离座,向秦始皇禀报:“陛下,这两个矮子被我用捆仙绳捆住,但此宝见不得血光。若见了血,恐怕会失灵。我一时疏忽,差点误了大事。”

    秦始皇闻言,立刻下令:“既然是真人的法宝,那就不能让血污了。当值官员,随真人去取法宝,然后立即斩首这两个矮子,不拘时刻。”

    当值官员领旨后,立即传令行刑人员暂停动手,等待金莲子取回法宝。毛遂师徒闻言,心中暗自窃喜:“有门儿了!”毛遂低声对文通说:“徒弟,听到没?金莲子来开绳锁了,我们一有机会就走。”文通问:“我们是驾云还是土遁?”毛遂果断地说:“土遁。”

    于是,毛遂师徒故意闭目低头,装作毫无知觉。金莲子见状,摇头叹气:“这两个妖道,真是自作孽不可活。”说完,便令行刑人员动手。就在这时,毛遂师徒齐声大喝:“我去也!”身形一晃,便遁入地底,消失无踪。

    众人见状,急忙报知秦始皇和金子陵。秦始皇和文武百官大惊失色,而金莲子则愤怒地表示:“待我明日出战,擒他们回来,再斩不迟!”

    且说这边的事暂且按下不表。

    在青纱大帐之下,秀英小姐跪倒在地,朗声道:“三叔公在上,侄媳秀英不才,生擒了王翦,特来报功。”孙膑闻言,急忙离座扶起她,笑道:“秀英侄女,你立下大功,快快请起。把王翦推上来,让我看看。”

    小姐起身,吩咐军士将王翦推上大帐。王翦一见孙膑,心中惊疑不定。孙膑望着他,淡淡道:“王翦,你自诩英雄盖世,今日却落入我手中,这可真是世事难料。”王翦低头不语,心中懊悔不已。

    孙膑心中暗忖:“若不杀王翦,国法难容;若杀之,又恐违背天意,罪孽深重。”正在他犹豫不决之际,蓝旗来报:“南郡王爷,有本国人马劫秦营失败,被转风砂石杀得大败而归。毛真人下落不明,特来禀报。”

    孙膑闻言大惊,失声道:“什么?秦营竟有能人破我法术?且让我算算毛贤弟师徒的下落。”他迅速掐指一算,便知其故。秀英小姐关切地问道:“三叔公,毛真人师徒哪里去了?”孙膑道:“海潮圣人派了金莲子下山,将他师徒拿进了营中。”小姐闻言,不禁担忧道:“那他们性命可无忧?”孙膑摇头道:“无妨。”

    小姐心中稍安,又问道:“既然无害,那为何不将王翦正法?”孙膑沉吟道:“且慢,待我打听清楚毛遂师徒的安危再做定夺。先将王翦押下,听候发落。”小姐不敢违令,遂将王翦打入木笼,命几名军士看守。

    孙膑吩咐摆酒庆功,与赵皇姑及众将共饮。正在青纱帐中筵宴之际,毛遂师徒土遁回到燕营,进入大帐后才现身。他们见众将正在吃酒庆贺,毛遂大怒道:“你这没良心的刖夫,竟把我送入火坑,不顾我的死活。你在这里吃得快活,还是个人么?”说罢,拉着蒯文通便闯至席前大声叫骂。

    孙膑见状,连忙离座相迎,笑道:“贤弟、贤侄切勿动怒,快请入座。”毛遂余怒未消:“好个喜庆场面,我们爷儿俩却要去投胎了。”众人闻言,皆哄堂大笑。

    孙膑笑道:“贤弟何以出此言?”毛遂佯怒道:“人人都说刖夫狡诈,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你让我打幡劫营,谁料想金莲子竟用法术将我师徒擒住。你难道不知我师徒有难?竟置之不理,是何居心?若非我师徒会土遁之法,早已命丧黄泉。我为你下山相助,却不得好报。救你一命,也不知感恩图报。见死不救,真不是个人。”一番话将孙膑骂得狗血淋头。

    孙膑忙拉住毛遂和文通,笑道:“贤弟、贤侄息怒,非是孙膑见死不救,你们被擒之时,我已占卜过,知你们并无大碍。若真有不测,我便是弃了神仙不做,也要舍命相救,岂敢稳坐帐中?今我奉劝贤弟,你师徒二人休要见怪。咱们交情为重,只是我累你受惊了,心中实是不安。如今我斟酒一杯,向你们赔罪如何?”说完,便跪了下来。

    毛遂几步上前,扶起孙膑道:“三哥不必如此,实不知你有此打算,我错怪了你。”孙膑笑道:“请坐,现成素席,当以酒敬之。”毛遂师徒依次坐下,众将上前请安。毛遂问道:“今日设的是什么酒?”孙膑道:“是庆功酒,因兵车阵杀了秦营人马,生擒了王翦,故此设宴庆功。”

    毛遂笑道:“是呀,我师徒二人在秦营听报,知拿了王翦。始皇想放我们回去,对换王翦,倒是金子陵不依,定要杀我们。如今三哥何不报了此仇,杀了王翦?西秦没了王翦,便不能成其大事,自然讲和,永保天下太平,黎民免了刀兵之苦。如何?”孙膑道:“我岂不知杀他之好?且待明日解上朝去,任凭昭王发落,方为正理。”说完,重新入席。众人欢饮,西山日落,酒筵散席,各归本帐安歇。

    再说王翦被打入囚车,押在赵皇姑后营,由几个军士看守。此时王翦犹如鸟入笼中,有翅难飞,心中苦痛无比,叹道:“想我王翦,在高山学艺,蒙师打发下山,并吞六国。谁知一国未平,反受了万苦千辛。如今身入陷坑,死在目前,争名夺利何用。”王翦在囚车自叹,惊动了梨山圣母。她忽然一阵心血来潮,袖占一课,早知其意。口中叹道:“秀英仗着法宝擒了王翦,要与孙门报仇。那知得罪了海潮圣人,还是小事。只是孙膑逆天而行,难免五雷之厄。且事虽小,亦有不是了。秀英日后亦难掌昭阳之印。我今若不下山相助,他必胡为,有干天谴。”

    圣母离开了洞门,金光一闪,瞬息之间便抵达了赵营。她轻轻拨开云雾,潜入秀英的营地。她在心中琢磨:“我若直接与秀英说放走王翦,她肯定不会答应。我还是用我的独门绝技,神不知鬼不觉地救他吧。”主意既定,她施展隐身法,悄然步入后营。

    夜色已深,营中鼓声已敲过三更,蜡烛仍在燃烧。圣母看到一辆囚车,王翦正坐在车内,眼中带着泪水,长叹不已。旁边有几个士兵在看守他,有的已经入睡,有的还在警惕地注视着。圣母决定现身,她化身为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婆婆,手持拐杖,步履蹒跚地走向士兵们。

    “各位小伙子,怎么还不去睡,守在这里干嘛呢?”士兵们看到一个老年妇女,不禁好奇地问:“你是谁啊?我们怎么从来没见过你?”老婆婆笑着说:“你们不知道吗?我是皇姑的乳母,和她一起过来的,你们当然没见过我。”士兵们笑道:“原来是皇姑的乳母,失敬失敬。这囚车里的是秦营的王翦,被我们擒住关在这里。我们奉命看守,怎敢擅离职守。您老半夜三更的,到这里来有什么事吗?”

    老婆婆神秘地说:“皇姑派我来查查看你们,有没有偷懒睡觉。”士兵们相视而笑,其中一个士兵说:“瞒上不瞒下,稍微眯一会儿也没关系。”老婆婆微微一笑,随手抓了一把土,口中念动咒语,化作一股神奇的力量,将士兵们纷纷送入梦乡。

    老婆婆来到王翦的囚车前,轻声呼唤:“殿西侯,殿西侯。”王翦听到有人叫他,抬头一看,只见一个慈祥的老婆婆站在面前。他连忙问道:“老奶奶,您有什么事情吗?”老婆婆和蔼地说:“我看你是个英雄好汉,特地来救你出去。”王翦闻言大喜,激动地说:“老奶奶,您真的能救我吗?”老婆婆点点头:“当然能救你。”

    王翦感激涕零,连忙在车内磕头拜谢:“老奶奶,您若救了我王翦,我便是重生父母,再世爹娘。今生今世我无法报答您的恩情,来世我愿为您效犬马之劳。”老婆婆摆摆手:“你不必许愿,我也不指望你报答。你快闭上眼睛,我这就救你出去。”王翦依言闭上双眼,老婆婆施展法术打开了囚车,将他解救出来。

    然后,她拿出一封书信放在囚车内,领着王翦在燕营中巧妙地避开了巡逻的士兵,成功地逃出了大营。王翦再次磕头拜谢:“老奶奶,请问您尊姓大名?”老婆婆微笑着说:“你不必知道我的名字,你看那边有人来了。”王翦回头一看,只见老婆婆腾空而起,化作一道金光消失在云端。

    王翦心中既惊又喜,不知道是哪位神仙救了自己的性命。他连忙朝天磕头致谢,然后迅速返回秦营。见到始皇后,他将整个经过详细地汇报了一遍。始皇和众臣听后都大喜过望,纷纷设酒为他压惊。而这一切的幕后英雄——圣母——则已经回到了她的古洞之中,继续她的修行生活。

    王翦成功逃脱,返回了自己的营地。与此同时,几名守夜的士兵从沉睡中醒来,发现天色已大亮,而囚车中的王翦却不见了踪影。他们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担心皇姑会责怪他们。

    其中一名士兵提议道:“我们不如把责任都推到那个乳母身上,说是她来混说了。”另一个士兵却道:“你们看囚车内有一束帖,取出来看看,说不定能找到线索。”于是众人取出帖子,发现封套上有七八个大字:“此帖付广文收启。”

    他们商议一番后,决定一起去见皇姑秀英。他们跪在秀英面前,齐声说道:“皇姑在上,小的们罪该万死,特来请罪。”秀英皱眉问道:“你们身犯何罪?”众军回答道:“我们奉命看守王翦,但昨夜三更时分,有一个自称是贵人乳母的老妇人前来查看,她用法术将我们弄睡着了。醒来后,我们发现王翦已经不见了踪影。我们自知罪责难逃,请皇姑赐死。”

    秀英大怒道:“我营中哪有乳母?分明是你们这些奴才大胆放走了王翦!来人,把他们推出营门斩首示众!”众军叩头在地,哭道:“贵人明见,我们就算有熊胆豹心也不敢放走王翦啊!那个老妇人确实来过,她还留下了这封帖子。”

    秀英接过帖子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此帖广文收启。”她心中一动:“难道是有神仙救了王翦,并留下这封帖子作为凭证?”于是她决定亲自去找孙膑询问清楚。

    她拿着帖子来到南郡王大营,正好孙膑正在升帐理事。她参见后,孙膑问道:“贤侄媳到此有何事?”秀英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并将帖子呈上。孙膑看到“广文收启”四个字后,拆开帖子观看。原来是一首七言诗:“梨山老母下凡尘,放走秦人且慢嗔。嘱语广文休进步,兴衰定数枉劳神。”

    孙膑看完后说道:“原来是梨山老母放走了王翦。”他再仔细查看帖子后面,发现还有两行细字:“玉帝久联姻,今当射雀屏。吉期休错过,柬帖作冰人。”他心中明了,这一切都是天意所为。于是他吩咐道:“你们这些人虽然犯了错,但念在你们是被人蒙蔽,就饶你们死罪吧。不过活罪难逃,把他们都送去军政司,每人捆打四十大板以示惩戒。”众军磕头谢恩后,都被送往军政司领责。

    而秀英则带着满心疑惑和期待离开了南郡王大营,她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她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孙膑看完了柬帖,微笑着对秀英说:“这一切都是天数注定,人力无法改变。既然圣母娘娘亲自下凡来放走王翦,这就说明此事与你无关。侄媳,你看看帖子上还有一句话,咱们一起商量一下该怎么办。”

    秀英接过柬帖,只看了一眼,就羞得满脸通红,低着头不说话。孙膑见状,心知肚明,继续道:“侄媳,你无需自责,这是圣母娘娘的主意。吉时已到,不可错过。等到良辰吉日,我们再一起迎接新娘吧。”

    秀英含着愧疚的心情离开了南郡王大营,回到自己的营地。而孙膑则开始筹备起婚礼来。他选了一个初三的吉日,命令孙燕进城准备龙车凤辇和各种仪仗,出城迎接新娘。同时,本府中也准备好了花烛和喜宴,等待众人的到来。

    孙燕领命而去,进城回府,开始忙碌起来。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吉日。仪仗彩辇已经摆好,准备出城迎接廉秀英回府。

    而在另一边,王翦成功逃回了自己的营地。正好遇到始皇升帐,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军情。王翦上前叩头,将自己被擒和被圣母娘娘搭救的经过详细奏明。他坚定地说:“自从我下山以来,身经百战,一心只想扶持吾主一统天下。然而却屡遭刖夫所败,前日又被廉秀英擒住。若非神仙搭救,我岂能有今日?我请求与刖夫再次决一死战,望吾主恩准。”

    那么,始皇是否会同意王翦的请求呢?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