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万仙斗法兴秦传说 > 第016回 伯龄身陷金沙阵 三徒命丧诛仙阵

第016回 伯龄身陷金沙阵 三徒命丧诛仙阵

    孙膑瞥见众门徒纷纷表示要随他进阵,不禁一声大喝:“你们这些捣蛋鬼,这可不是去赴宴,怎么一个个都跃跃欲试?听好了,都给我乖乖留守大营,防止秦兵趁机捣乱才是正经事。”他这番话让众人无可奈何,只得作罢。

    孙燕牵住了牛,李丛和吴胜则在旁边压阵,营门三声炮响后,仙旗飘扬在前,十二门徒分列左右,孙膑催动青牛直奔战场。

    放眼望去,只见对面站着一个道人,面如满月,鹤发童颜,骑着一头梅花鹿,手持法杖,显然就是魏天民了。

    孙膑在牛背上拱手施礼道:“魏真人,有礼了。敢问真人来自哪座名山,何方修炼,道号如何?”

    魏天民见状,也拱手回礼道:“孙郡王,客气了。贫道乃是万花山万花洞炼气士魏天民。”

    孙膑笑道:“原来是魏真人,久仰大名。不知我燕人何处得罪了真人,竟劳动真人下山与我这出家人为难?”

    魏天民道:“孙郡王,你并未得罪我,我也未曾冒犯你。只因西地始皇奉玉帝敕旨,持千佛牒文,意在并吞六国。如今兵困易州,你却逆天而行,仗着神通奥妙要保易州江山。你拐打王翦,火烧金子陵,还将黄叔阳打得大败,欺压同道,炫耀己能。因此贫道才下山来,劝你回营撤兵,劝昭王及早纳表请臣,上顺天意,下免生灵涂炭,彼此又不伤和气。”

    孙膑闻言笑道:“真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燕人的父兄侄女,一家四口,都死于王翦之手。我下山来,原本不敢说是为了报举家之仇,只因燕丹贵人是我母亲,她年事已高且无罪无辜。我下山殡葬了父兄之后,原打算送老母上山安度晚年。不料王翦领兵与我动手,我岂能容他?此乃我燕人为父兄报仇之事,因此我才下山。至于真人你,本应静坐修炼,远离红尘纷争,却为一时之气下山争名夺利,岂不是妄动痴愚,让人鄙视?”

    魏天民道:“你巧言令色,我也不与你多费口舌。我在东南角下摆了一个小小的诛仙阵,你有本事就进阵走一遭,若能破阵而出,我就奏明始皇,讲和撤兵解围。你若出不得阵去,就休怪贫道无情了。”

    孙膑闻言大怒道:“你有多大法力,敢如此大言不惭!快引路,我若不破此阵,也就不配称为天台洞的广文了。”

    魏天民闻言一纵梅花鹿,往本阵中而去。孙膑催开青牛紧紧跟随。忽听得后面銮铃响动,回头一看,见十二门徒也纵马赶来。

    孙膑大喝一声:“都给我回去防守大营!若是不从,我先让你们尝尝拐杖的滋味!死在我手里总比死在别人手上好!”

    众人闻言只得勒住马匹不敢再追。

    孙膑跟着魏天民进了诛仙阵,早有探子报知王翦。

    王翦闻讯心中大快:“好个孙膑,今日终于中了我家真人的计策。”于是传令三军闪开道路,让孙膑一催青牛过了诛仙阵的大圈。

    魏天民在前引路,孙膑在后紧随,两人一同朝东门方向而去。

    魏天民首先跃上法台,将七星旗挥舞三次,顿时阵中天色昏暗,日月无光,伸手不见五指。

    孙膑见状,急忙扯开黄旗一角,放出光芒,仔细打量诛仙阵。这阵势果然非同小可,阴风呼啸,杀气腾腾,四面八方都有神将守护,各门上悬挂着各种法宝。

    他怒喝一声:“妖道,我与你无冤无仇,为何要摆此恶毒之阵?若是有人误入其中,岂能生还?”

    他抬头望向中央,只见法台前有一个深坑,坑边有灵霄四将严阵以待,上空还有托塔李天王照看。

    孙膑怒道:“这便是诛仙坑了,我的性命就悬在这坑上。”他又看到法台底下,四十九名军士手持纸幡,有人高喊“孙膑来了”,有人应答“来了”。

    孙膑勃然大怒:“我又没失魂落魄,你们为何要胡乱叫喊我的名字?这妖道到底在搞什么鬼名堂?”

    他目光一闪,见法台上太白精星守护着一口盒子。

    孙膑心中暗想:“这盒子装的必定是我的本命星,何不趁机冲上台去,一拐杖打死魏天民,揭开盒盖,将本命星放回原位,这样我便能轻易破阵而出了。”想罢,他催动青牛,直奔法台而来。

    魏天民见状笑道:“好个孙膑,你还想上台与我动手么?”

    说着揭开宝盒,拿出一粒金沙握在手中,大声喝道:“孙膑休得无礼,看我金沙法宝!”说时迟那时快,他一挥手,将金沙撒向空中。只见霞光万道,瑞气千条,直奔孙膑而来。

    孙膑一眼认出那是金沙至宝,急忙喝道:“不好!”随即展开杏黄旗,万道毫光托住了金沙。

    魏天民见状大惊:“好个孙膑,果然道行深厚!”他随即取出第二粒金沙打向孙膑。

    孙膑见杏黄旗虽能大叫托一声住“金沙不好却无法”,消连忙退将其杏力黄,旗心中连焦急展。三次又见。法台上金光如雨般倾泻杏而下,他黄旗虽能托住金沙一时,但终究不是对手。再加上孙膑此次遭遇大难,金沙又是佛门至宝,魏天民连续撒下三粒金沙后,杏黄旗终于支撑不住一声巨响孙膑连同青牛一起被埋在诛仙坑内。

    魏天民又将一斗金沙念动真言撒向坑中。顷刻间坑中变成了一座砂山四位神将分别镇守四面李天王则坐在上面用宝塔镇压着孙膑使其无法逃脱。他又命令朱、秦、黄、金四位道者把守四门以防有仙人前来救援。这样一来孙膑真的是插翅难飞了。

    魏天民随即跃上梅花鹿返回秦营向始皇禀报了困住孙膑的情况。

    始皇问道:“孙膑能否丧命于此?”

    魏天民回答道:“凡人若被埋在金砂之中只需一时三刻便会化为脓血。但孙膑乃是大罗天仙能运气藏形又有金字杏黄旗护身一时之间难以绝命。我只需每日进阵打他三粒金沙不过六日之后他必定命丧黄泉。”

    始皇闻言大喜,便传旨摆下素斋为魏天民庆功不提此事。

    在燕国的军营中,十二位虎将焦急地等待着。他们已经有一日一夜没有见到南郡王孙膑的身影了。

    李丛,这位年轻的将领,心中焦急万分,他瞪大眼睛对其他将领说:“各位兄弟,师父进阵已经一日一夜了,我们为何还坐在这里无动于衷?我愿意去阵中打探一下师父的吉凶。”

    蒯文通闻言,微微皱眉,他劝道:“李将军,你不要太性急了。师叔进阵,想必不会有事。他临走时,再三嘱咐我们,只需守住大营,不可轻举妄动。我们还是等过一日,再看师叔留下的信吧。”

    李丛却急得跳脚:“师兄,你怎么能说出这种话来?如果被困住的是你的师父,你会不着急吗?师父有难,我们作为徒弟的怎能袖手旁观?”

    其他将领听了李丛的话,也纷纷表示要一同前往。李丛却摇头说:“各位不必同去,你们守住大营,我先去探个究竟。如果救不出师父,你们再去也不迟。”

    文通还是坚持:“李将军,我看那阵中金光四射,直冲云霄,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但李丛已经听不进去任何劝告了,他毅然决然地披挂上阵,走出了营门。

    三声炮响之后,他独自一人向诛仙阵的北角冲去,口中大喊:“快把我师父放出来,否则让你们一个个都死于非命!”

    守营的士兵见状,急忙报进帐去:“有一名步将闯阵,请主将定夺。”

    燕易闻言,立刻上马提枪,炮响之后出营迎战。他瞪大眼睛看着李丛,高声喊道:“你是哪里来的大胆燕将,敢来闯我的阵?快报上你的名字!”

    李丛抬头望去,只见一位秦将骑着黑马,长枪在手,威风凛凛,杀气腾腾。

    他大声喝道:“你问我的名字?我就是天台洞了一真人的弟子、易州燕昭王麾下的虎将李丛!秦贼,你快快放出我的师父,否则别怪我不客气。你若稍有迟疑,我就要你的命!”

    燕易闻言,勃然大怒:“你这匹夫,你师父已经死在阵中了,你有多大本事,敢来闯阵?休得走,吃我一枪!”说着,他一枪向李丛刺来。

    李丛身手敏捷,挡过这一枪,迅速反击。两人马步交锋,激战了数十回合,最终燕易败退回了营中。李丛并不追赶,而是冲破秦兵包围,飞奔进阵。

    来到阵门前,只见阵内黑洞洞的,什么都看不见。

    李丛心想:“里面怎么这么黑,不过管他呢,先进去看看再说。”他刚要举步,突然一声炮响,阵中走出一只猛虎,上面坐着一个道人,手持莲花剑,喝道:“什么人,敢擅自闯进阵中?”

    李丛大声回答:“我是虎将李丛!妖道,你把我师父骗到哪里去了?”

    朱惠珍冷笑一声:“你问你师父?你看那堆发光的黄土,就是你师父的葬身之地。”

    李丛闻言大怒:“胡说!”

    他抢步上前,举刀就砍。朱道人挥剑相迎,两人在陷仙门下展开激战。不过十余回合,朱道人便催虎败走。

    李丛不知好歹,迈步就追。进入陷仙门内,只见阴风惨惨,雾气腾腾。突然,他看见一位神祗,身高二丈有余,皂袍乌铠,面如乌铁,黑肉横生,拦住了去路。李丛吓得魂飞魄散,转身就跑。

    朱道人在阵内看得清楚,他拿出神符一化,举起落魂幡向李丛连展三展。顷刻间,李丛头重脚轻,昏迷不醒,跌倒在地。这时,那些屈死的鬼魂纷纷出现,将李丛按住。

    李丛大声呼救,但无济于事。朱道人走上前来,举起剑光向李丛头顶一剑劈下。可怜这位英名未上凌烟阁的虎将,就这样忠魂丧命在陷仙门下。

    而在金沙之内的孙膑,一阵心血来潮,掐指一算,早已知道李丛的来意。他不禁悲声叹道:“可怜你这位盖世英雄,不听贫道之言,枉死在陷仙门下。这又让我失去了一条臂膀!”

    暂且不提孙膑在金沙之中自我慨叹,我们来看看燕营中那十二位英勇的门徒。他们见李丛进阵之后久久未归,心中焦虑万分,都想一同前往破阵。但蒯文通暂代军情,众英雄不便擅自行动,于是他们齐聚一堂,向蒯文通请战。

    蒯文通劝阻道:“众位兄弟,切莫冲动。你们难道忘记了昔日阴魂阵中独孤阵的教训吗?看今日李将军前往,恐怕也是凶多吉少。依我之见,我们不宜轻举妄动。不如等明日我拆开师叔留下的柬帖,看看他的指示,再做打算。”

    众英雄纷纷央求道:“师兄,你岂不知家贫出孝子,国乱显忠臣的道理?师父如今有难,师兄一去不回,我们若袖手旁观,岂不被天下人耻笑?若师兄执意不让我们去,我们宁愿一同死在帐前。”

    蒯文通见众意坚决,心中为难,思索片刻后说道:“既然众位兄弟执意要去破阵,我也不再阻拦。但大营之事也至关重要。我看不如派两位兄弟进阵,留几位守营,这样方能万无一失。”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师兄所言极是。”于是你争我抢,都想亲自前往。

    蒯文通见状笑道:“既然大家如此热情,我们不妨抽个签来决定吧。”

    众将欣然同意:“此法甚好,抽签决定,公平公正。”

    蒯文通便取来纸张,将众将的名字一一写在上面,搓成纸团放入瓶中。随后摆好香案,亲自祷告天地,然后用筷子夹出两个纸团。

    众人围上前来,紧张地打开纸团一看,原来是吴胜、马升二人的名字。二人心中大喜,暗道:“此乃天意,定不辱使命!”

    众人见状也纷纷表示祝贺:“二位兄弟,此行务必小心谨慎。若探得师父和师兄的下落,速速回来报信,让我们安心。”

    吴胜、马升二人郑重地点了点头:“请众位兄弟放心,我们定当竭尽全力。”

    辞别众人后,他们再次嘱咐彼此要小心行事,这才披挂整齐,上马提刀,率领本部人马向前路进发。

    二人如蜜蜂投入蜘蛛的网中,消息迅速传到了章邯的耳中。章邯立即率领大军出营,只见两位将领如同狂风骤雨般冲向前方。

    他大声喝道:“燕国的将领,休得践踏本帅的领地!”然而,那两位将领并未回应,而是挥刀齐上,与章邯展开了一场激战。不过数十回合,章邯在马上轻轻一挥刀,秦兵立刻分开一条大路。两位将领也不敢恋战,抢过秦兵的营盘,飞速奔向诛仙阵。

    当他们到达斩仙门下,向内望去,只见阵内阴云密布,日月无光。

    马升不禁疑惑道:“兄弟,这阵内如此昏暗,我们如何找得到师父和师兄呢?”

    吴胜沉思片刻,道:“马哥,我们大声呼唤吧。”

    马升点头赞同:“贤弟所言极是。”

    于是,二人齐声大喊:“师公、师兄,我马升、吴胜来寻你们了,你们在哪里?”

    这几声呼喊,犹如晴天霹雳,瞬间惊动了阵内的金子陵。他迅速将灵符化为一道鬼影,闪出一个面目狰狞的鬼王。那鬼王赤发红须,面如蓝靛,手持狼牙棒,身后跟着一群屈死的童男女、鸡犬牛马等,他们拦住了去路。

    二将一见这恐怖景象,吓得魂飞魄散,急忙调转马头想逃。

    然而,就在这时,一声悠扬的钟声响起,金子陵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大喝道:“二位,想往哪里走?”说着,他举起茶条杖就向二人打来。

    二将见状,连忙挥刀迎战。然而,他们哪里是金子陵的对手?不过几回合,金子陵便掐诀念咒,摇动落魂钟。二将顿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坐不稳马鞍,翻身落马。

    金子陵催动鹿骑上前,轻而易举地取了二将的首级。

    可怜吴胜、马升,二人在齐国立下赫赫战功,今日却双双丧命于落魂钟下。金子陵翻出阵外,驱散燕国的人马,将二将的首级带回营门示众。那些掠阵的燕兵见状,纷纷飞奔回营,向蒯文通报告了这一噩耗。

    全山的众将听到这个消息后,无不放声大哭。

    孙燕更是愤怒异常:“这妖阵如此厉害,我一定要亲自去探个虚实,打听三叔的死活。”于是,他不顾蒯文通的将令,私自下帐,回到自己营盘,全副武装后,跃上白龙驹,独自一人飞驰向诛仙阵。

    守营的军士见状,急忙向蒯文通报告。文通无奈,只得任由他去了,同时命人打听回报情况。

    孙燕,这位英勇的小将军,单枪匹马,气势如虹,直奔诛仙阵的东门。他骑着一匹矫健的白龙驹,手持长枪,一路上,他逢人就刺,遇将便杀,如同一股狂风般闯入了秦营。

    秦兵们一看是他,纷纷惊呼:“不好,孙燕小将军又来闯营了,快报与侯爷知道!”

    消息迅速传到了王翦的耳中,他闻言大喜,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笑道:“冤家今日前来打阵,看来是他的大限将至。”

    他挥手命令三军不必拦阻,放孙燕进阵。秦兵们得了这个命令,谁敢去惹这位小豪杰?纷纷让开一条大路,任由他闯进阵中。

    孙燕心中大喜,一催白龙驹,越过秦营,直奔诛仙阵。他毫不畏惧,闯将进去,只觉阴风透骨,周身毫毛竖立,仿佛置身于深夜的三更时分,伸手竟不见掌。

    他心中微微一慌,暗道:“这阵里怎会如此昏暗?倘若有兵将来厮杀,我恐怕难以施展。”

    他急忙收紧白龙驹的缰绳,白龙驹也识得人性,不住嘶喊,两耳直竖。

    孙燕皱眉道:“这阵势利害异常,难以寻路。三叔又不知在哪里,不如先出去再作打算。”他急圈回白龙驹,准备往外闯。

    就在这时,耳轮中听得一声钟响,阵门外突然出现一个道人,他拦住去路,大喝道:“燕将往哪里走?”

    孙燕吃了一惊,但他毫不畏惧,飞往外闯。黄道人见状,急忙施展法术,化出一张灵符,诛仙剑随之落下。孙燕见一股红光晃晃,托住一口宝剑,直奔他的顶门而来,他不禁惊呼:“不好,我命休矣!”

    但他并没有放弃,反而把心一横,说道:“左右是死,我也拚着一命!”

    孙燕眼见诛仙剑直扑头顶,心中不惊反喜。他知道自己是上界自在龙转世,九五之尊的命运岂是这般容易夭折?就在诛仙剑即将触及头顶的瞬间,他的天灵迸裂,元神显现,一条五爪金龙呼啸而出,稳稳托住了那柄宝剑。

    黄叔阳见状,大惊失色。他原本以为这一剑定能要了孙燕的性命,没想到对方竟有这般神通。他急忙催动鹿骑,上前与孙燕缠斗在一起。

    孙燕回头一看,不见了诛仙剑,心中顿时轻松许多。他精神一振,紧握长枪,向黄叔阳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二人激战四五十回合后,黄叔阳见势不妙,转身逃入诛仙阵中。孙燕紧随其后追入,却不见了黄叔阳的身影。

    他心中暗自思忖:“这妖道既然能逃进阵中,那说明此阵必有生路。我不妨在后追他,听着他的鹿蹄声,便可无虞。”

    于是,他调转白龙驹,大喝一声:“妖道,往哪里走?”便催马追了进去。

    突然,眼前金光万道,土山边出现了四员天将和一座法台。法台上却不见了黄道人的身影,只见旗光闪烁处,有一座小小的砂山,山上放着一座宝塔,也在放射着万道金光。砂山边还有四大天将守护,他们身高数丈,如同巨树一般,令孙燕心中大惧。

    他骑着白龙驹直奔戳仙门而来,这门正是由秦猛镇守。秦猛见孙燕闯门而出,连忙施展法术,召唤出焦面鬼王和一群屈死鬼魂前来阻拦。顿时呼号之声此起彼伏,凄惨异常。白龙驹被吓得喷鼻嘶鸣,孙燕也感到一阵心悸。

    这时,一位天神出现在他面前。他赤发红须,獠牙外露,手持混元伞,挡住了孙燕的去路。

    孙燕心中大惊,正感焦急时,突然一声钟响传来。

    一位道人头戴金箍,面如重枣,骑着金钱豹,手持狼牙棒跃然而至。他大喝道:“燕将休走,贫道来也!”

    孙燕挺枪喝道:“妖道休得挡我去路,快报上名来!”

    秦道人傲然道:“贫道乃灵求山灵求洞炼气士秦猛是也。你如今进了诔仙门,好比入虎穴,要想出去,比登天还难。贫道见你年纪轻轻,不忍你丧命于此。若你肯归顺于我,待我奏明始皇,定能保你一官半职。若你执意逞强,只怕你的性命将顷刻间化为乌有。”

    孙燕闻言,心中暗自思忖:“这妖道想用言语诱我归顺,我何不趁机打探三叔的下落,诓他出阵再作打算。”

    主意已定,他故作沉思之状,准备将计就计引出秦道人。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