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万仙斗法兴秦传说 > 第011回 幻身形戏弄王翦 祭水火烧陷秦营

第011回 幻身形戏弄王翦 祭水火烧陷秦营

    王翦听到孙膑的话,心中怒火中烧,他双手紧握长枪,直接向孙膑冲去。

    孙膑轻巧地用左手的拐杖一挡,右手的拐杖则犹如一道闪电,直取王翦的天灵盖。王翦身手敏捷,侧身躲过这一击,舞动长枪,与孙膑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交锋。

    他们的战斗如诗如画,犹如一幅动人的画卷。王翦的枪法犹如点点寒光,如同秋水般清澈,既保护着自己,也保护着他的战马。而孙膑的拐法则如同两条蛟龙,上下翻飞,呼呼生风,令人目不暇接。

    经过八十多个回合的激战,王翦突然虚晃一枪,回马败走。

    孙膑微微一笑,冷冷地说道:“王翦,你想往哪里逃?我非追上你不可。”他催动青牛,紧追不舍。

    王翦回头看到孙膑追来,心中暗自欢喜。他压下枪尖,口中念念有词,祭出了他的宝剑。他大喝一声:“孙膑,看剑!”

    孙膑见状,立即停下青牛,用拐杖护住面门,抬头观看。只见天空中云霞缭绕,瑞气千条,一块车轮大小的红光托着明晃晃的宝剑,直奔他的头顶而来。

    孙膑急忙将拐杖换到左手,右手拔出杏黄旗,念动真言。

    就在宝剑即将临身的一刹那,他用旗子一挥,大喝一声:“宝物回去!”那宝剑竟然真的掉头而回,直奔王翦而去。

    王翦见状大惊,抬头看到宝剑直奔自己的天灵盖而来,吓得魂飞魄散。他紧闭双眼,等待死亡的降临。

    孙膑见状心中一动:“杀了王翦虽然无妨,但如果因此惹得海潮圣人怪罪下来,我该如何交代?”

    想到这里,他用杏黄旗一指,那宝剑竟然转而奔向了秦营。

    谁知在秦营前的大旗下,有一名保旗副将正在做梦,丝毫不知死亡已经降临。只见宝剑一闪而过,他的人头便滚落在地。宝剑见血后回归鞘中。

    孙膑用拐杖一指王翦:“你还有什么法宝尽管使出来!”

    王翦被吓得胆战心惊摇头不已,看着宝剑归鞘未能斩了孙膑却误杀了一名保旗副将。他知道自己的剑法已经被孙膑破解心中恼羞成怒大叫道:“孙膑你往哪里逃!”挺枪再次向孙膑刺去。孙膑用拐杖灵活地招架住王翦的攻击。

    两人舍生忘死又战了三十回合。

    王翦心中暗自思忖:看来我的枪马功夫是无法战胜他的了,只能依靠这口宝剑。刚才我招呼他时他有所防备所以未能取他性命。现在我暗中祭起宝剑给他来个措手不及。

    想定主意后他圈马回身一手举枪招架一手掐诀念咒口诵灵文再次祭起宝剑向孙膑攻去。

    孙膑微微一笑暗道:“好个王翦竟敢暗算我岂能让你得逞!”

    于是他灵魂出窍与王翦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王翦正战得兴起,突然见孙膑不加防备,心中大喜,大喝一声“疾”,孙膑打来一拐,王翦急忙招架,却不料宝剑突然落下,“咔嚓”一声将大罗神仙的头颅砍落尘埃。

    王翦大喜,圈马回来要取孙膑的首级。却见无头的孙膑身躯仍骑在牛背上挥舞着双拐。王翦点头嗟叹道:“可怜这孙膑拥有半仙之体如今颈上无头尸首也不倒地。”

    他上前细看,只见孙膑头上起了一个冰泡,往上直冒寒气。

    王翦心中暗自惊讶:“这孙膑,平日吃斋念佛,不沾五荤之人,看他此刻死去,竟然不见一丝血迹,只喷出白色液体。”

    没过多久,孙膑头顶的冰泡已有巴斗般大小。

    王翦惊得目瞪口呆:“这又是什么情况?”

    他忙用枪杆轻轻一扫,只见孙膑头上竟又长出一个头来,开口笑道:“好王翦,休得罗嗦,看你的枪杆能否刺中我的眼睛。”

    此言一出,王翦魂飞魄散,急忙勒马倒退数步,战战兢兢地道:“我刚才明明用我的宝剑砍下了你的头,你怎么又长出一个头来?”

    孙膑大笑道:“你砍的只是我顶上的一个头,我头上的头多得是,你砍不过来。”

    王翦道:“你到底有多少头?”

    孙膑道:“实话告诉你,按我八万四千毛孔来算,就有八万四千个头,你就算砍到明年也砍不完。若是你有本事,把我从青牛上砍下来,那才算你的本事。”

    王翦闻言大怒:“好孙膑,你竟敢用邪法哄骗我,我和你誓不两立。”

    他催马提枪,向孙膑猛烈刺去,孙膑则挥拐相迎。王翦抖擞精神,施展出精湛枪法,犹如一片枪山向孙膑涌去。

    孙膑大笑道:“好秦贼,你有本事尽管使出来。别看你是一个王翦,就算是百个千个,也要在我手下丧命。”

    说罢,他圈回青牛,故意卖个破绽,照着王翦当头一拐。王翦用枪架开,人马相凑,撞了个满怀。王翦一伸手,抓住孙膑的袍绦,一提之下,将孙膑从青牛背上擒到了马背上。

    孙燕见状,急忙催马救援。孙膑施展定身法,将孙燕等人定住,那马儿也纹丝不动。

    孙燕急得搓手顿足,大怒道:“这刁马怎么回事,怎么突然发起狂来?”他抬手欲打马,却突然发现连手都抬不起来。

    孙燕急得大叫:“众位将军,三叔被人捉了,怎么不去救?”

    众门徒纷纷道:“小将军你快去救,我们的手都抬不起来了。”

    有人说:“我的马也突然发起狂来,怎么也控制不住。”

    李丛道:“连我这两条腿也像生了根似的,半步也挪不动,急得我满身大汗。”

    这一番激战与斗智,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孙膑的神奇法术与王翦的勇猛威武。

    王翦活捉了孙膑,骑着马得意洋洋地回到了营地。他把孙膑狠狠地摔在地上,然后命令家将:“给我绑起来!”

    报事的蓝旗迅速向元帅章邯报告了情况,章邯赶紧向秦始皇汇报:“殿西侯已经擒获了孙膑,现在在辕门等候您的旨意。”

    秦始皇皱了皱眉,疑惑道:“之前抓了一个孙燕,结果惹出了大麻烦。现在又抓了孙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于是,他传旨让王翦进帐。

    王翦接到旨意,兴冲冲地来到宝帐,跪在地上,满面喜色地奏报:“托陛下的洪福,罪臣出战,成功活捉了孙膑,现在来向您报告。”

    秦始皇问道:“你抓的是真孙膑还是假孙膑?”

    王翦自信满满地回答:“陛下,我和他大战了百个回合,是在牛背上将他生擒的,绝对不会有假。”

    秦始皇大喜,命令承值官:“取酒来,我要先为你庆功。”

    王翦得意洋洋地跪下来喝了三杯酒,然后磕头谢恩。

    秦始皇又传旨:“带孙膑来见我。”

    帐前的校尉们将孙膑推搡着押到了秦始皇面前。秦始皇仔细打量了一番孙膑,只见他:

    脸如满月般圆满,唇色红润如涂脂。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骨格健壮神奇,眉毛清秀眼睛明亮。头戴三叉冠,身穿八卦袍,腰束黄丝带,脚穿龟皮靴。手持沉香拐,身佩杏黄旗,好一表人物。

    秦始皇看完后心中暗想:此人果然不凡。

    孙膑则抬头躬身行礼,口称:“圣主在上,贫道孙膑参见。”

    秦始皇拱手回礼道:“南郡王免礼。”

    然后传旨松绑,校尉们遵旨松开了孙膑。

    秦始皇道:“我之前虽然和你见过两次面,但没能和你长时间相处。如今你被擒,我怎忍心加害于你?如果你愿意归降我国,等天下太平之后,我会恢复你的原职。不知你意下如何?”

    孙膑闻言感动得满眼流泪,奏道:“陛下能赦免我的罪行并录用我,我心中感激不尽,愿意归降。但有一事相求,还请陛下开恩。我的父兄一门死得凄惨,尸体不全,恳请陛下恩赐我父兄的首级一看,让我尽尽孝道。我虽肝脑涂地,也难以报答陛下的恩情。”

    秦始皇点头道:“只要你真心归降我国,我岂会吝惜那些无知朽骨?”

    于是传旨:“把孙都尉的首级拿来。”

    军师金子陵却奏道:“陛下不可过于相信此人,他诡计多端,须防有失。”

    秦始皇笑道:“军师放心,在我的十万军营之中,他难道还能飞上天不成?”

    于是再次传旨:“快去把首级拿来。”

    承值官很快将首级送到了孙膑跟前。孙膑一见之下肝胆尽碎,伤心痛哭起来。

    在秦营中,不言假扮的孙膑正在糊弄众人。

    而在营外,真正的孙膑早已洞悉一切。他口中念念有词,召唤来了四位功曹。

    功曹们恭敬地问道:“真人呼唤小神,有何吩咐?”

    孙膑沉声吩咐道:“我需借助神祗之力,前往秦营,将四颗首级取回。”

    功曹们得令后,驾起金光,在云端上俯瞰秦营。只见假孙膑在营内伤感不已,他们迅速落下,迅速取得首级,然后一刹那间回到孙膑身边,完成了任务。

    孙膑挥剑一指,念动真言,解散了定身法。营外的孙燕、李丛以及十二门徒都恢复了活动能力,他们正准备冲营救人。

    突然听到军令传唤,孙燕惊讶地说道:“刚才三叔被秦贼捉去了,怎么还在营中传令?”

    无奈之下,他们只得进入青纱帐中参见。

    众人心中惊疑不定,孙膑却镇定自如地吩咐道:“大家各自归位,听从军令。侄儿孙燕,你将这四颗首级托好,送进城中去吧。”

    孙燕回头一看,果然是祖父、父亲、叔父和妹妹的首级,他悲喜交加,这才知道三叔孙膑有神鬼莫测的本事。

    他急忙将首级包裹好,送回府中。揭开棺盖,用温酒喷过,然后将首级缝在各自的项上。一家大小举哀悼念,孙燕则回营复命。这一切暂且不表。

    秦始皇眼睁睁地看着人头腾空而起,急得连忙命令校尉赶快追赶。

    然而只是一眨眼的功夫,那人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秦始皇搓手顿足,愤怒地转向孙膑质问道:“你究竟是不是真心归顺?”

    孙膑嘴角一翘,笑道:“如今父兄的首级都不见了,我也无心投降了。”

    王翦在旁听了,气得大叫:“啊唷,真是气死我了!”

    他一步上前,拔出宝剑,对着孙膑的背后就是一劈,剑光闪烁,孙膑的身首瞬间分离。

    秦始皇见状,不禁叹息不已:“可惜了一位大罗天仙,竟也难逃一剑之祸。”

    然而,王翦却发现有些不对劲,孙膑的断口处并无鲜血流出,反而冒出阵阵白沫。

    他心中一惊,暗道:“不好,难道又是阵前那一幕?”

    于是他双手紧握宝剑,紧盯着孙膑的尸骸,生怕他再次复合。

    秦始皇见状,不禁好奇地问道:“孙膑已经死了,你为何还拿着剑不放?”

    王翦解释道:“虽然他已被我斩杀,但我仍不放心,怕他身首复合。”

    秦始皇笑道:“一个人的身体已经分成两边,怎么可能再复合呢?”

    王翦却心有余悸地说道:“这个孙膑有些邪门。刚才在阵前,我曾用宝剑将他斩首,但他的颈上却喷出白沫,我用枪杆一扫,他的头就又长了出来,吓得我心惊胆碎。所以我得防备着他。”

    秦始皇听说孙膑会护身长头,心中惊疑不定,瞪大了眼睛紧紧盯着孙膑的尸首。众将也围了上来,只等孙膑的尸首复合。然而等待了许久,却不见任何动静。

    王翦心中大喜,奏道:“陛下洪福齐天,这次孙膑终于死了,除了这个大害。”

    于是传令家将将死尸拖出去。家将应了一声,走到孙膑的尸首跟前,伸手刚要去拖,却只见半边的尸首突然动弹起来,东跳西跳地乱走。

    秦国君臣见状吓得四散而逃,只剩下王翦一人与死尸缠斗。

    这回王翦挥剑劈向孙膑的死尸,将其分成两半。然而每半尸体却都长着一条腿膀、一支手、一支眼,一手还提着沉香拐,紧紧跟着王翦不放,口中不停地叫喊着“还我命来”。

    王翦急得团团转,想要逃跑却也被死尸追上,被死死地扭住了袍带。

    王翦用力一甩,甩脱了一个死尸,另一个又扑了上来。

    弄得王翦束手无策,高声叹气道:“罢了罢了,人们都说孙膑厉害,果然死了还是这么难缠。一定是日辰不好,犯了天地重丧,这孙膑才来显魂。如果能有阴阳水来洒扫一下就好了。”

    他一回头看见金子陵站在那里探头探脑地偷看,顿时厉声高叫道:“好国师呀,人家被鬼魂缠住了,你还在这里闲看,见死不救。你平日间会拘神遣将,何不请位神祗来把这鬼魂遣了去?”

    金子陵这才回过神来,他急忙说道:“是我疏忽了,殿西侯不必着急,待我请位神祗来把这刖夫的冤魂贬到阳山去受罪。”

    说完他便踏罡步斗口中念念有词地开始施法起来。

    正当金子陵施展法术之际,孙膑早已在本营中洞悉一切。他随即口中念念有词,召唤咒语。

    城隍和土地神瞬息之间便来到大帐,躬身行礼,恭敬地问道:“真人有何法旨?”

    孙膑拱手回应道:“今有秦营的将军金子陵召唤你们,你们速速进入他的营寨,按照我所说的去做。如有违抗,便按阴律处理。”两位神仙恭敬地领受法旨,齐步前往秦营参见。

    他们来到秦营,恭敬地向军师金子陵行礼问道:“军师召唤我们有何吩咐?”

    金子陵道:“别的事我不敢劳烦你们,只因殿西侯王翦将孙膑剑劈而亡,导致大罗天仙的冤魂不散,在营中作祟,影响将士们。请你们拘去这鬼魂,让他永离此地,不得违令。”

    两位神仙闻言回答道:“法师呀,我们神力微薄,无法拘摄此等魂魄。孙膑本是个真人,大罗得道天仙,上管三十三天,下管一十八层幽冥地府。别说他已死,即便是活着,我们也受他管辖,怎能拘得动他呢?如今冤魂不散,我们只好去哀求于他,看他有何分辨。”

    两位神仙说完,便齐步上了大帐。不到片刻便转回来,金子陵问道:“孙膑的冤魂怎么说?”

    城隍和土地神回答道:“我们再三哀求,但孙膑真人只是不肯依允。他说孙门尊卑四口,都死在王翦手中,有不共戴天之仇,心中实在难以平复。若要解散冤魂,必须将王翦破腹挖心,祭奠先灵,他才能心安意悦,彼此解除怨恨。否则,秦营的兵将们将不得安生。”说完,两位神仙便辞别回归本位去了。

    金子陵随即将此事告知王翦。王翦闻言大怒道:“好一个冤魂,竟敢如此无赖!难道我一个活人,还会怕一个死鬼不成?我和这刖夫有着生死之仇。”

    说着他走上前几步,一伸手扭住了孙膑半边死尸,亮出宝剑咔嚓一声砍翻在地。那半边尸体挥动一拐打来,王翦侧身躲过,反手一剑又将其砍倒在地。一连数剑下去,将孙膑两边尸体剁得稀烂。

    余怒未息的他用剑指着地上的烂肉道:“你今番可再敢作怪?还敢来向我索命么?”

    随后王翦请始皇回转宝帐升座。始皇看见一堆血肉模糊的东西不禁点头嗟叹道:“大罗神仙竟落得如此下场!”

    王翦传令众将取一个筐来将这堆烂肉骨渣装进筐里拿出去丢掉。家将领命后一个个上前弯腰正欲动手安排却听那肉堆里大声喊叫道:“我的手为何折了?动弹不得!我的腰为何断了?直不起来!”

    这突如其来的叫声吓得几名家将扔下竹筐四散奔逃。始皇君臣听见这惊恐的叫声惊得目瞪痴呆面目失色。

    王翦愤怒地命令道:“取干柴来放火烧掉他!”

    家将领命后很快火势熊熊烈焰腾空火光冲天。忽然又听到肉堆里传来叫骂声不绝于耳。

    王翦更加恼怒道:“好一个刖夫如此厉害烧着了他还敢骂人!”

    他命令家将在火上舔油将孙膑的骨头炼化研为末子再用风吹散这刖夫看他还敢不敢兴妖作怪了。

    突然间,狂风骤起,尘土飞扬,火焰在风的助长下愈发猛烈,秦营陷入了一片火海,火光映红了半边天。

    秦始皇惊慌失措,急忙下令兵将们救火。士兵们手持挠钩水桶,奋力扑灭火势。好在火势及时得到控制,秦始皇和众臣子这才稍稍安心。然而,当他们检查剁碎的孙膑肢体时,却发现已经不见了踪影。

    整个营地里弥漫着黑雾,地面上全是水。

    秦始皇疑惑地问:“这营内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王翦解释道:“这是刚才救火时用的水。”

    他迅速命令军士们取土来,覆盖住这些水。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将土运进营地,铺填在湿漉漉的地方。然而,每当倒上一筐土,地面上就会扑嗤嗤地冒出水来,仿佛整个营地都变成了泉眼。不一会儿,水就淹过了士兵们的膝盖。

    秦营内陷入了混乱,水势愈发汹涌。秦始皇和众臣子焦急万分,慌忙上马逃离。然而,水势太猛,很快就淹没了他们的坐骑。秦始皇无奈之下,只好招呼三军向高处逃奔。

    这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导致万余秦兵丧生。

    与此同时,孙膑传令孙燕、李丛二将前往秦营讨战。他给了二人一个计策后,便念动咒语将水退去。

    秦国君臣这才敢返回营寨,修复被洪水冲毁的寨栅。

    秦始皇回到营帐中坐下,文武百官纷纷前来问安。经过清点,发现兵马损失了一万多人。

    秦始皇愤怒至极,正在这时,金字蓝旗飞报传来:“今有燕将燕兵前来讨战。”

    秦始皇闻听此言,叹息道:“死的还未弄清楚,活的又来添乱,一定是孙膑的鬼计。不如我们拔营回国,避开他们算了。”

    王翦却毫不畏惧地站了出来,他对秦始皇说:“吾主不必害怕,臣这次临敌,一定要擒住孙燕,为我们报仇雪恨。”

    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充满了决心和信心。

    始皇怒气冲冲地说道:“罢了,罢了!你还想出战?全是大话连篇!你那哪次不是惹来灾祸?进营弄得风石齐来,伤损人马,只为拿那个石人。之后又是拿孙膑,闹出水火之灾,折损了万余兵马。如今我们才稍稍安定,孙燕又来讨战,这孙燕不知是石人还是铁人,休要再惹事端,我们赶快拔寨跑吧!”

    王翦恭敬地叩头道:“我主不必害怕,请让臣出马,去探探孙膑的虚实,看看孙膑的真假。”

    始皇道:“既然你要临敌,那我就紧闭营门,等候你的消息。你切记,但凡临淄的人马,再不可拿一个进营,他们不是好惹的。”

    王翦叩头下帐,带着王贲和五百家将,提枪上马出营,飞奔阵前。

    一见到孙燕,他心中大怒:“无知小辈,你有多大的本领,屡次前来阵前挑衅!今日我要拿你,碎尸万段,方消此恨!”

    孙燕大喝一声:“你这黑贼,害我一门四口,结下深仇大恨,因此我才上天台山拜请三叔下山相助。昨日临敌,又被你这黑贼擒拿进营。你快实说,把我三叔送到哪里去了?好好地捧香礼拜,把三叔恭恭敬敬送出营来,万事皆休。若敢迟延,只叫你尸横马下!”

    王翦闻言,心中略喜,他叫道:“小辈,你来要你家的刖夫么?人不说不知,话不讲不明,实告诉你罢,你家的三叔,被我拿进营盘。我主倒要饶他性命,却因他弄了玄虚,把四颗首级掠去。君王一怒之下,把他杀了。”

    孙燕笑道:“你这话哄谁?我家三叔乃大罗神仙,焉能被你所害。如今尸首在于何处?”

    王翦道:“你三叔果然有些神通,死后还会显灵,闹得我营中不得安静,如今把他的尸首烧了。”

    孙燕听罢,怒目横眉喝道:“好黑贼,怎敢大胆害我三叔,我和你势不两立。休要走,看我取你性命!”

    他手拧枪,照王翦前心便刺。王翦用枪挡开,二马盘旋,双枪并举,杀得红尘滚滚,日色无光。

    孙燕突然虚点一枪,诈败而走。王翦大怒:“小辈,往哪里走?务要追上你,取你首级!”

    于是他紧追不舍。孙燕见王翦追得越来越近,竟直奔营门。王翦追至营门附近时,却不见了孙燕的身影。

    临淄营中,一声炮响,一队人马如狂风般涌出。当先一员大将,金甲红袍,手握一把大刀,身高八尺有余,步履矫健如飞,转眼便抢到了王翦面前。

    他大喝一声:“黑贼,往哪里走,快还我广文师父来!”

    王翦眉头一皱,疑惑地问道:“你是何人?”

    那将傲然答道:“吾乃虎将李丛是也!”

    王翦哈哈一笑,调侃道:“你有多少本领,敢来讨要你的师父?你家这刖夫,这会儿怕是已经投胎转世去了吧。”

    李丛闻言大怒,手中大刀一挥,便朝王翦头顶劈去。王翦急忙举刀相迎,两人顿时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只见刀光剑影,风声呼啸,战经十余合,两人都未能占得对方半点便宜。

    正在此时,忽听得三声炮响,喊杀声震天动地。四面八方,十二家门徒如潮水般涌来,将王翦团团围住。

    他们高声大叫:“休要放走王翦,必须擒拿活的,为南郡王报仇!”

    王翦心中大惊,知道自己已陷入绝境。他不敢恋战,急忙与王贲并肩作战,拼尽全力冲开一条血路,落荒而逃。

    孙燕、李丛与众将紧追不舍,誓要为王翦报仇雪恨。

    王翦的性命究竟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