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万仙斗法兴秦传说 > 第002回 破界牌廉杰丧命 攻燕城王翦扬威

第002回 破界牌廉杰丧命 攻燕城王翦扬威

    就在那电光火石之间,王贲从马背上跌落,王翦挺枪直刺而来。然而,王翦突然想到了王贲这位少年英雄的威名,于是口中说道:“王贲,你且上马回关,另换一匹良驹,我们再战个高下如何?”

    此言一出,王贲顿时羞得面红耳赤,急忙翻身站起,跪在地上道:“我王贲一时不慎,马失前蹄,本以为今日难逃一死。但蒙将军枪下留情,饶我不死,我又岂是忘恩负义之人?今日我愿归降于将军麾下,为将军效力。”

    王翦听后大喜,道:“小将军,你武艺高强,今日归降,真是秦国之大幸。我愿与你一同面见主上。”于是二人各自上马,一同前往秦国大营。

    那赵国的五百兵丁,见偏将被人挑落马下,又见王贲追赶敌人久久未归。而秦国的士兵已经将贺将军的首级斩下,他们却不敢上前抢夺。待看到王贲与王翦并肩向秦营走去,他们才知道事情的原委,于是纷纷逃回城中。

    王翦也不追赶,与王贲一同进入秦营。他们先见了章邯,禀明了来意,然后一同前往黄罗宝帐,朝见始皇,一一奏明了事情的经过。

    始皇看到王贲一表人才,威风凛凛,又年轻有为,心中大为欢喜,说道:“将军不弃前嫌,归降于我,真是我的大幸。”

    于是封王贲为副先行之职,与王翦一同效力,日后有功再行封赏。

    王贲叩头谢恩后出帐,又拜见军师金子陵、元帅章邯等人。

    王翦则在自己的营中设下宴席,单独邀请王贲前来饮酒。二人一边饮酒,一边谈论武艺。王翦自夸他的法术高超,又有一把诛仙宝剑,万夫莫敌,这是海潮圣人所赐,能斩大罗天仙之首。

    两人谈得投机,王贲突然站起身来道:“我有一事相求。我自幼无父无母,今日蒙侯爷不杀之恩,又承蒙厚爱,我想拜侯爷为父,不知侯爷能否接纳?”

    王翦其实早有此意,听到王贲这么说,心中大喜,道:“我何德何能,敢让将军如此屈尊?”但王贲坚持要拜,他扶着王翦坐下,然后纳头便拜。

    王翦连忙扶起他,从此两人关系更加亲近。之后他们又继续饮酒,直到三更时分才散了宴席,王贲就在王翦的营中歇息。

    到了次日清晨,王贲将此事告诉了章邯,又奏明了始皇。始皇听后大喜,传旨设宴,与殿西侯庆贺。此事暂且不提。

    再说那逃回的赵兵,进了界牌关,报与元帅知道。报明贺将军阵亡,王先行已降了秦将,同回秦营去了。

    廉杰闻讯,气得暴跳如雷,大骂王贲:“贪生怕死的贼,本帅待你不薄,不思报效,竟投降敌国。本帅若不生擒你这逆贼,碎尸万段,誓不为人。”说罢,吩咐备马,就欲出城讨战。

    左右官将,苦苦劝住道:“今日天色晚了,难以会敌。元帅请暂息雷霆,明日发兵不迟。”

    廉杰见左右如此劝解,只得允从。

    次日清晨,廉杰率领五营四哨众将及一千大军,炮声隆隆地出关,直奔秦营而去。他指名道姓地要求秦国的元帅出阵迎战。秦兵见状,急忙返回大营禀报始皇。

    始皇得知消息后,淡定地说:“孤今日正与王皇兄庆贺,元帅领兵出城迎战,必定能大获全胜。孤这里再安排一场庆功宴,专等元帅凯旋。”

    于是,章邯领旨而出,带领数十名大将前往迎战廉杰。此时,始皇已安排好庆功宴,与王翦、王贲共饮。

    席间,始皇问及廉杰的为人如何。王贲恭敬地回答道:“廉杰乃赵国名将廉颇之子,性格直率、忠诚勇敢,武艺高强,有万夫不当之勇。”

    始皇听后赞叹不已,便提议道:“既然廉杰如此英勇,孤与二位王兄不妨一同出营观战,并为章元帅掠阵助威,如何?”

    王翦和王贲忙应声道:“臣等愿保驾前往。”

    始皇大喜,随即传旨备马。于是,三位王者一同离席出帐,前往营门观战。尚未登上高处,便听到金鼓之声震耳欲聋。来到营门外,只见六员大将分作三队,正在激烈地厮杀。

    这场战斗真是惊心动魄:

    枪封刀来刀封枪,枪来刀架响叮当。

    明知此是生死场,因念皇恩舍命亡。

    只见章邯与廉杰激战正酣,毕荣夫与燕易、孙能与兰云也分别战得难解难分。六匹马在战场上盘旋往来,十二双手彼此招架。此时,始皇传旨擂鼓助阵,鼓声如雷震耳欲聋。章邯等人得知始皇亲自掠阵助威,士气大振,更加奋勇杀敌。

    不久,毕荣夫被燕易一刀砍于马下,孙能见状便与燕易一同夹攻兰云。兰云奋力抵抗孙能的攻击,同时又要防备燕易的偷袭。

    经过一番激战,兰云渐渐力不从心,手中刀法略慢了些许。孙能抓住机会,一枪挑向兰云的右胁。兰云惊呼一声,忙闪身躲避。然而,燕易的大刀已至,兰云躲避不及,被一刀砍于马下。

    随后,燕易和孙能二人一同夹攻廉杰。廉杰虽有飞天本领,但双拳难敌四手,在二人的夹攻下渐渐不支。他只得荡开阵脚,飞奔回本队。赵兵见元帅败退,纷纷让路让元帅通过,同时拔弓搭箭准备反击。然而,章邯见赵国兵马整齐划一、士气高昂,知道难以冲破其阵型,于是下令全军回撤。他们簇拥着始皇返回营中,庆贺胜利。而这场激战也暂时告一段落。

    廉杰败退,回到自己的阵营,见秦兵并未追赶,便也撤军回城。他立刻吩咐守城的士兵加强防守,自己则返回帅府,在灯下疾书奏章,星夜派人送往邯郸求援。

    赵王接到这奏章,大惊失色,急忙与众卿商议对策,连夜书写告急文书,差遣使者前往各国求救。

    然而,那五国看到赵国的文书,都明白秦国意在并吞六国,他们一个个手足无措,加上连年饥荒,各自都自顾不暇。于是,五国纷纷回信,都声称不日将起兵相助,但实际上却按兵不动,这暂且不提。

    再说界牌关的廉杰,见告急奏章送回赵国已有五日,却迟迟不见援兵到来,心中愈发恐惧。秦兵又连日攻打,廉杰只得日夜督兵,坚守城池。

    那一日四更时分,西城角被秦兵暗中架起云梯,鱼贯而上,赵兵抵挡不住,纷纷逃命。有人急忙报与廉元帅知道,廉杰无暇他顾,忙跨上马,率领众将飞奔东门,意图开城逃回本国。

    不想正遇着王翦的兵马挡住去路,两下接战。此时,秦兵大队已进城内,炮响连天,章邯率领众将,一拥而上,将廉杰围住,一齐动手。廉杰见势不妙,忙突围而出,往荒野中逃去,王翦紧紧追赶。廉杰正逃之间,偏遇着秦国的后队兵马进城,廉杰只得往西路而走,又与王翦撞个正着,二人再次战在一处。秦国的后队兵马又围了上来。

    廉杰全无惧色,一刀挡住了千般兵器,来往冲杀,如风魔猛虎一般。金子陵见廉杰果然了得,众将不能制伏于他,便催动梅花鹿,冲进阵中。

    众将见军师进阵,纷纷往两边闪开。廉杰在阵中,见一个道士催鹿来战,便一催马,飞奔金子陵而来。他哪里知道金子陵的利害,搭手就战。

    不数合,金子陵早把定朝珠祭起。廉杰哪里知道,这宝珠在空中左旋右旋,落将下来,刷的一声,照廉杰的顶门打下来。可怜一代英雄,未上凌云阁,魂魄先登枉死城。

    廉杰被那宝珠击中,身形一晃,便重重摔下马来。秦兵一拥而上,迅速割下了他的首级。

    此时,始皇已率领御林军进城,入驻帅府。他下令招降赵兵,不可滥杀无辜。赵兵们领旨后,纷纷收起兵器,将领们也各自进入帅府。始皇又传旨设宴,与众将共庆胜利。休整马匹一日后,便继续发兵征伐他国。

    次日清晨,始皇在帅府升帐,众臣早朝结束后,始皇开口问道:“界牌关已破,诸位将军认为我们接下来应该先攻打哪个国家?”

    金子陵上前奏道:“出界牌关二十里外,道路分为三条。一条通往易州燕山,一条通往东齐临淄,还有一条通往赵国邯郸。臣认为,如今齐国襄王新立,国库空虚;赵国兵少将寡,只有几座小城,都不足为虑。唯有燕国昭王,虽然年事已高,但英明果断,拥有雄兵四五十万,战将数千员。特别是他们的元帅孙操,乃是孙武子的后人,精通天文地理,且久经沙场,能征善战,列国皆知。若我们能除掉此人,再攻取易州,那么其他国家就犹如囊中取物。”

    始皇听罢,点头同意,决定休整三日,便发兵燕国。同时,又派遣能将把守界牌关,确保粮草供应无虞。

    再说燕昭王,接到赵国的求救文书后,得知秦国已经起兵并吞六国。他本欲发兵相助,无奈国内精兵不足,担心自己也会陷入危险。左思右想之下,只得命都尉孙操率领五万精兵,前往燕州驻扎,静观其变。若秦国攻破界牌关,便前往要地防守,防止秦军进攻;若未破界牌关,则与廉杰共同协守。

    这孙操乃是天台山天台洞孙膑的父亲,虽已年近七十,但仍能开两石弓,日食斗米。因此,尽管年事已高,他仍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勇将。燕王派他前往界牌关把守,以防万一。

    孙操接到昭王的旨意后,立即点选了五万精兵,星夜兼程赶赴易州,直奔界牌关。然而,尚未抵达边境,便有探马前来报告,称秦国已经攻破界牌关,正计划先攻取易州。

    孙操闻讯,立即连夜赶至边关,亲自把守要路,准备抵御秦军的进攻。而驻守燕州边关的总帅,正是孙操的两位公子——孙龙和孙虎。他们是孙膑的同胞兄弟。

    孙龙接到父亲的塘报文书后,得知父亲将亲自带兵前来协守此关,心中大喜,随即出城五里迎接父亲进城。孙操进入帅府坐下后,孙龙、孙虎前来参见父亲,恭敬地站在两旁。

    孙操开口说道:“秦兵不日将至,定会有几场大战。你们都要小心守城,不可有丝毫懈怠。”孙龙兄弟答应遵命。

    随后,孙操又修书一封,奏报燕昭王,详细说明了界牌关已破、秦兵即将攻打燕国的情况,并差人送往易州上表。

    一日,秦军铁骑已至燕州城外,五里外扎下营寨。章邯升帐议事,询问哪位将军愿意出营建立功勋。只见副先行官王贲应声而出,愿往一战。

    王翦也随即应声,愿与王贲一同领兵出阵对敌。章邯大喜,遂命他父子二人带兵一千出营迎敌。

    王翦父子领命,随即出营上马,带领一千精兵来到城外,排开阵势。王翦压住阵脚,王贲则上前挑战。消息迅速传入燕州城内,孙操得知后,便命孙龙出城会战。孙龙领命,迅速披挂上马,也带兵一千,放炮出城。

    王贲在阵前听得城上放炮开关之声,只见两杆素旗迎风飘扬,领着一队人马越过护城濠,来到军前,一字排开。当中一员大将威风凛凛,银盔银甲,白马如龙,手提白缨枪,项下一部花白须,虽然年近六旬,但依旧杀气腾腾。

    王贲大喝一声:“老将休要出马,你家大老爷在此等候多时了,快报上名来受死!”

    孙龙闻言,抬眼望去,见对面马上的小将也威风凛凛。只见那小将豹花马上抖威风,金甲龙鳞映日红,勇冠三军才弱冠,扶秦兼并显英雄。

    孙龙一声大喝:“小子听好了,吾乃威镇燕州孙龙是也。你我各守疆土,为何兴兵犯我边境?若知时务,速速回营,否则恐怕你马下丧命!”

    王贲闻言,微笑道:“孙龙,我在赵国时也曾听闻你的勇名,今日何不归降我国,不失封侯之位。”

    孙龙大怒道:“鼠辈休要狂言,且吃我一枪!”说罢挺枪跃马,直取王贲。

    王贲连忙用刀架过,二人战在一处。大战六七十合,不分胜负。

    王贲心中暗赞:“果然名不虚传,枪法高妙。我若恃勇而进,必不能取胜。何不用回马刀砍他?”于是虚斩一刀,佯作败走。

    孙龙有百步穿杨之能,见王贲败走,并不追赶,而是取弓搭箭,对准王贲的后心就是一箭射去。

    王翦在阵角上看得清楚,高叫道:“敌将放箭!”

    王贲闻言扭头一看,见箭来势凶猛,喊声不好,一侧身仅躲过后心,却躲不过臂膀,右膀上中了一箭。王贲一晃差点跌下马来。孙龙一见有机可乘,催马来赶。就在这时,只见一员大将飞马而来,大叫道:“勿伤吾儿,某来也!”

    这员大将与众人大不相同,皂罗袍上绣着团龙图案,坐下乌骓马快如风。他便是王翦,前来救子。王翦一到,战局顿时变得紧张起来。两军对峙,一场更激烈的战斗即将展开。

    孙龙大喝一声:“来将何人,速速报上名来!”

    王翦沉声道:“你问某的名号?我乃始皇驾下正先行,殿西候王翦便是。你竟敢用暗箭伤我儿,今日休想逃脱!”

    言罢,他手中丈八蛇矛一抖,直刺孙龙心口。孙龙忙用枪架住,两人便战在一起,刀光剑影,足有一百余回合。王翦见孙龙枪法娴熟,愈战愈勇,便佯装败走,向西逃去。

    孙龙大笑:“好个秦贼,往哪里逃,看我追上擒你!”说罢,策马紧追。

    王翦见孙龙追来,忙取出诛仙剑,念动咒语,祭起宝剑,空中响起一声大喝:“孙龙休走,看我的宝剑取你性命!”

    孙龙抬头一看,只见空中五色光霞闪烁,一口宝剑如牛吼般飞奔而来。孙龙心知不妙,忙取弓搭箭,欲射落此剑。然而此剑乃是云光洞海潮圣人的镇洞之宝,非同小可。

    孙龙话音未落,宝剑已至,他忙把头一偏,那宝剑便斩向他的肩膀,连肩带臂,将他斩于马下。

    可怜那燕邦老将,曾被誉为无敌之将,如今却丧命于王家仙剑之下。王翦收回宝剑,念动咒语,只见燕兵一哄而上,抢回孙龙的尸首,飞奔回燕州城去了。王翦复又催马至城下,继续讨战。

    燕兵将孙龙的尸骸抬回帅府,孙操一见,心如刀绞,顿时昏厥过去。左右慌忙扶救,过了半晌,孙操才缓缓醒来,大哭不止。

    孙虎含泪道:“爹爹不必悲伤,待孩儿出阵,生擒秦贼,为大哥报仇!”

    孙操点头道:“你去出阵,须要小心。”

    孙虎答应一声,忙下帐披甲胄,带兵出城。

    三声炮响后,他来到阵前,一见王翦,便大骂道:“匹夫,用邪法伤我兄长,哪里走,看我刀来取你性命!”说罢,双手抡刀,朝王翦头顶砍去。王翦连忙招架。

    孙虎的本领与孙龙相差甚远,且报仇心切,前几回合便用尽了全力。王翦见他来势凶猛,便使了个柔门法,只招架不还手。战至三四十回合后,王翦紧一紧手中丈八蛇矛,只杀得孙虎气喘吁吁,刀法大乱。王翦趁机磕开他的大刀,一矛刺向他的心窝。

    孙虎招架不及,前胸中了一矛,顿时气绝身亡。王翦上前取了孙虎的首级,燕兵一见主将落马,纷纷逃回城中。王翦也不追赶,只打得胜鼓回营报功。他又取出金枪药,为王贲敷上箭伤,让他在营中调养。

    燕兵败退进城,将孙虎被王翦枪挑落马的经过,细细禀报给了孙操。那老都尉闻讯,悲伤之情愈发浓烈,左右将领纷纷劝慰。然而,孙操一夜之间,思儿想子,心如刀绞,如何能够合眼安睡?

    五更时分,孙操披挂上阵,升堂对众将道:“秦贼昨日连伤我二子,此仇不共戴天,本帅誓与贼军势不两立。”

    他下令备马,带领一千燕兵及众将出城,直抵秦营,指名要王翦出阵。

    王翦闻讯,禀明了元帅,随即带领三军,出营迎战。他排开军士,一马当先,只见阵前那老将,年纪已过七旬,五绺银须飘于胸下,跨下白龙驹,手使银枪,儒雅可观,有不怒而威之势。王翦一眼便认出,这便是威震六国的瑞陵君孙操。

    王翦在马上躬背道:“老将军,恕末将不下马之罪。末将有一言奉告,老将军英雄盖世,六国皆知。如今年过七旬,仍亲自上阵交锋,倘若有失,岂不把昔日英名丧尽?依小将之见,不若圈马回城,另派能将出战。”

    孙操闻言,在马上一声大喝:“好狂贼!昨日杀吾二子,今日在阵上又欺吾年老。你岂不知虎老心雄?休要逃生,看本帅取你性命!”说罢,正欲催马前行,只听得后面大叫:“割鸡焉用牛刀,待小将擒来!”孙操视之,乃左哨大将韩荣也。

    韩荣拍马提刀,直取王翦。王翦举蛇矛相迎,二人战有十余合。燕阵上右哨大将苏元见韩荣战王翦不过,便拍马临阵,夹攻王翦。三人丁字儿厮杀,不数合,王翦一蛇矛将苏元挑落马下。韩荣正待逃败,被王翦后面一矛刺中后心,魂魄与苏元一齐去了。

    孙操见状大怒,拍马挺枪来刺王翦。王翦此时连敌三将,全无惧怯。这一场大战,非同小可。只见烟尘滚滚,杀气腾腾,两军呐喊,金鼓齐鸣。只杀得天边红日无颜色,山中草木尽皆惊。真个是:

    身当白刃心犹壮,血染长沙志未灰。

    孙操与王翦大战百十余合,不分胜负。

    究竟这场战斗如何收场?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