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借行都市 > 第十四章 出入

第十四章 出入

    14出入

    回到华城市的于正,心境变得平和。

    现在,被红蜻蜓的决然断交弄得一直心怀戾气的于正,开始了又一番景象。

    每天正常的上班,然后回到家,就是正常的上网。挂着经常去的海角论坛,也挂着经常去的聊天室,一时心血来潮开始写作的《重启闲鱼人生》,也渐入佳境,更新到了近160章,主人公开始挣到钱,实现了财富自由,开始了各种开心各种浪。

    于正自己也开始检视个人的运动轨迹,对今后的事情,稍稍规划。于正觉得,博物馆的这个地方挺好,工作也没有硬指标,毫无压力,是个摸鱼的终身制职业,既然这样,那就应该稍稍奋进一些,早日进入固定编制,别总在合同制工人的行列里晃荡,还是要考进事业编,捧上个铁饭碗再开始摸鱼。

    而要想考进博物馆的事业编,就不能等事到临头的时候再出手,必须要提早安排,马上要到来的中秋节不可放过,利用这个节日,把原来自己很松散的几根社交链条,还得紧密起来。到时候,即使借不上力,能通风报信也是好的。

    于正去街上应节而动的海参店,大闸蟹店里面,购买了提货票,给自己进入博物馆这个岗位,曾经起到作用的人,都送了一遍。

    自己的直管领导,蒋副馆长。博物馆的一把馆长。

    自己的福利院老师,戴老师。

    戴老师的对桌刘大姐,和她老公。文旅广电局的郑科长。

    对待网友,于正的心态也变了,既然好的不能再好的关系,都能说断就断,那么现在这些每天偶尔打字聊天的网友,那更是可有可无,反正最后的结局都是结束,都是回归到陌生人,那就全无所谓了。

    抱着这样的心态,于正与曾经聊的来的网友,表现的更加放松,更加的漫不经心,全然不去管对面是什么心情,什么语气,什么状态,他没想到,他的这一转变,不但没聊跑要好的网友,相反,他与网上众多网友形成了鲜明对比,让这几个人,更加的对他着迷,益发的联系紧密。

    每天的聊天室里,“无边落木”“叮当猫”“卤水鹅头”三人,总是在等着他的到来。成了于正每天夜晚码字间隙,最好的陪伴者。

    在华城市周边游学的汉娜,会时不时的与于正发手机短信,通报行程,明明是一面之缘,却好像是相交甚久,互相都没有说什么关于两人关系的话,但好像都明白,两人彼此心有所属。

    周四的下午三点半,于正背着手站在原始馆的入口,刚刚进入了一伙外地的几个小年轻,嘻嘻哈哈的特别活跃,于正已经在馆内几次提醒他们要肃静,这几个孩子,过一阵子,还会继续语调升高,闹成一团。于正心想,我真的是老了,理解不了这些小孩子,就不知道他们在博物馆展厅里,兴高采烈的点,在哪里。

    那几个孩子终于转到另一个馆去了,于正背着手,慢慢的踱出展室,到门口透透气。

    “于正,赶紧上岗接驾!”

    一个胖乎乎的女孩儿,梳着短五号头,一身运动服,对着于正颐指气使。

    于正笑了,

    “哎哟,这不是屈女侠吗?咋的,不旅游了?回学校上课了?”

    “我有啥办法,我一个陪读的小丫鬟,干啥都得听喝,谁让人家外国大小姐犯了相思病,非要来看看于相公呢?”

    “哈哈哈,屈女侠,你别抱屈,你家大小姐呢?”

    “马上来,她去卫生间补妆去了。”

    “今天你俩下午没课吗?”

    “没课。我是去医院看我姨,汉娜要跟着,然后她说先来看你,变成我跟着。”

    “等会儿,等会儿,看你姨,是什么情况?”

    “哦,我姨从外地调到咱们华城第一医院来了,现在是心内科的科主任,我去她单位看看她。”

    “哦。屈女侠,马上中秋节了,我这手头有别人给我的大闸蟹和海参票,给你四张,”

    “哎呀,那多不好意思啊,再说也太多了,别给我四张啊。”

    “这有啥啊,咱们这关系还有啥不好意思的。你去看你姨别空手,给她也拿两张,多讲究?”

    “哎,对,对,还得是你讲究。谢谢啊。”

    这时,汉娜从博物馆的中厅那边,婀娜走来,高高的个子,让她格外的引人注目,博物馆里面驻足的好几伙人,都停下脚步,回望她的背影。

    “嗨,于正。”

    “嗨,汉娜。”

    两人站定后,四目相对,微笑,

    “我很想你。”

    “我也是。”

    “我要看看你工作的地方。”

    “我的荣幸。请吧。”

    于正撤身,一比手,领着汉娜和屈小双,走进原始馆,中厅里的某些人,也好奇的跟上了几个人,远远的缀着。

    于正化身博物馆金牌讲解员,给汉娜和屈小双好好的当了一次解说员,也得益于于正前一阶段对博物馆的一番深入探寻,他的讲解深入浅出,引经据典,联想丰富,诙谐幽默,而且中英双语,遇到一些地方见汉娜蹙起眉头,就会迅速切换,予以英语注释。

    于正的卓然表现,三人中的俊男靓女组合,很快的就像磁石一样,吸引了周边零散的参观者,越走吸的人越多,变成一个人团,从原始馆开始,依次的滚下去滚下去。

    魂穿之后的于正,白天闲暇时间,会有意识的背诵记忆博物馆各馆内的解说词,背诵各种玻璃橱窗里面重点展出的展品,还有相关的背景资料,传说故事等等,尤其是英语的解说词。他拿这个当做自己开发英语口语的练习教材,也当自己白天消磨时间的玩具。

    现在,一番艰苦细致的前期苦功,终于得到了展示的机会,从效果来看,那真的是可以用炸裂来形容,于正的讲解甚至都吸引了馆内的正式讲解员,她们都奇怪了,这个博物馆的临时工,怎么做讲解员做的比她们都好?

    听到消息的蒋馆长,(也许是看到监控了),也在后面几个馆时,跟上来看了于正的精彩演出,她暗暗的点头,行,这小子行,长的带劲,活干的也漂亮,看来,等博物馆进人的时候,一定要给他争取争取。这样能中英文双语讲解的讲解员,在我们这个市级馆内可是独一无二。

    转到最后一个馆,这里也没什么内容,于正已经不再详细讲解,人群终于逐渐散去,跟着蹭讲解的人,全都意犹未尽的看着于正三人,四下散开。

    “于正,你这业务水平真行,把整个馆都整明白了。”

    “屈女侠,这才哪到哪,我还得继续学习,不断提高,以后得做到心中无馆的境界。”

    “哈哈哈,你就臭贫吧。还心中无馆,你以为你是谁啊?”

    “汉娜,前面有我们的文创产品柜台,你去看看不?”

    “好啊,我顺便挑挑礼品,我圣诞节回去,要给朋友们带礼物的,必须大夏风格明显的,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礼品。”

    “那妥了,肯定让你挑到。”

    三人来到了旅游商品的柜台,这里还有博物馆指定开发,由华城当地一些企业共同出产的文博产品。

    汉娜趴到柜台上,一眼就相中了一大串手机挂链的产品,这是一个个如同小拇指肚那么大一个的小葫芦,材质都是非金属的化工塑料,颜色有枣红,粉红,青绿,湖蓝,金黄,漆黑,淡紫。

    于正看了看四周,见只有旁边文房四宝那里有人,就问道,

    “张姐,王姐没在?”

    “今天王姐家孩子家长会,她早走了。”

    “这柜台开不了?”

    “开不了,钥匙她没留下。”

    “那行吧,”

    于正对着汉娜说,

    “柜员王姐不在,你先看东西吧,东西定下来,啥时候有空我给你送学校去。”

    “好的。”

    汉娜俯身在玻璃柜台上,又看了起来,这一次,又相中了满绣的作品,每一幅都有笔记本电脑大小见方,上面的图案绣的都是花鸟鱼虫农耕渔猎,非常的精美;之后,又选了几把折扇,上面都是华城市的景点图案。于正记下了这几样汉娜选中的礼品,在自己心里,又给她添上几样,比如旁边的蝴蝶,鱼等动物款的冰箱贴,一些青铜器造型的塑料小摆件,还有一些带着精美瓷器,华城滨海风光图案的贴纸,书签。

    将汉娜和屈小双送到博物馆中厅,于正笑着说,

    “你俩还要去医院,今天我就不请晚饭了,咱们下次再约饭。”

    “于正,你早点儿来我学校。”

    “好的,我争取周六就去。咱们俩周六见。”

    “于正,你肯定是故意的,你都知道我周六不在学校,你想单独见汉娜。”

    “屈女侠,别生气,欠你多少顿饭,保证给你补上多少顿,你看咋样?你也给我们俩留点儿空间,别总跟大灯泡似的。”

    “看你说的可怜,我就放你一马。你说的啊,拉一顿,补一顿。”

    “你老就放心,我说到做到。”

    汉娜在一边,看着于正在微笑,于正对她眨眨眼,飞了一下眉毛,她笑的更欢实了。

    送走了汉娜和屈小双,于正这边也快下班了,在换衣服的时候,更衣室里,于正的同事们对于正开始了口诛笔伐,而且都嚷嚷着让他请客,理由是他跟一个外国妞眉来眼去,交往甚密,绝对为国争光了。

    于正笑着应付,坚决不吐口请客,主打的就是一个油盐不进。

    于正想的是:请什么客请客?一场棒球赛,连二垒三垒都没上呢,距离本垒打还有艰苦的一段路要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