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繁花:让你做门卫,竟然成首富! > 第2章 八八年的财富密码

第2章 八八年的财富密码

    次日,陆雨与宝总、钱胜强等三人一起去外贸大楼找汪小姐请求外贸订单的审批,声称还有三百名员工等着发工资过年。

    汪小姐很是为难。

    但随着小宁波与陆雨在办公室楼道里面销售库存T恤衫闹起不少动静,科长金花这才愿意让他们三人进去谈话。

    金科长挑剔小宁波做的货物不过关,钱胜强承诺购买一批进口的机器,也拿出厂里员工摁满手印的请求书。

    可金科长又却觉得香港那边风险很大,宝总听见后拿出香港那边的公文书,以及表示自己做好了预防,可谓是将审批需要的材料都准备齐全了。

    金科长这下挑不出毛病,就同意了宝总与钱胜强他们这一次外贸订单的审批。

    出了外贸大楼之后,陆雨、阿宝和小宁波等三兄弟很是高兴。

    对于当下的他们来说,目标从来不遥远,一步一步一天天,只管全力以赴,剩下的交给时间。

    今天这张试单的成功,解了小宁波厂里三百多人的燃眉之急,更让阿宝顺利撬开了外贸生意的大门,也奠定了他和汪小姐的革命友情。

    八八年春晚,老艺术家孙道临作为主持人闪亮登场,新年的歌声响起,倒数着八十年代的光荣落幕,九十年代,即将闪亮登场。

    这一年,牛群的相声《巧立名目》让观众记住了一句台词:“领导,冒号。”

    陆雨也将开始他的崭新人生。

    转眼来到晚春四月……

    4月21日周四一早,陆雨来到长寿路上的大华五金制品公司值班室上班。

    当下还没有互联网,陆雨最喜欢的就是通过来自全国各地的报刊获取各种信息,研究发家之路。

    今天的《解放日报》头版上有一条新闻不禁让他眼睛一亮:

    【《人民银行、财政部关于转发“关于开放国库券转让市场试点实施方案的请示报告”及政务院批示的通知》

    报道说,首批试点城市选择沈阳、上海、重庆、武汉、广州、哈尔滨、深圳七个城市。首批开放时间初步定为1988年4月上旬。在总结首批试点城市经验的基础上,拟于1988年5月上旬在第二批大中城市开办国库券转让业务,逐步在全国推开。同时,积极研究向企事业单位发行的国库券的上市问题。

    首批允许上市的国库券限于1985、1986年向个人发行的国库券。允许上述国库券的持有人自由出售上述国库券,出售数额不限。允许个人、保险公司、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各种经批准成立的基金会组织购买上述国库券,购买数额均不限,但个人购买应予以优先。】

    从头到尾仔细读过这条新闻后,陆雨大喜:央行即将放开国库券交易,允许个人买卖国家发行的国库券。

    新闻里,还刊登了记者采访央行李行长时候的一句话:“国家同意中国境内公民自由交易国库券。”

    李行长在报纸上言明,从今以后,政务院允许国境内的公民自由买卖国库券,国库券由地下交易转为地上交易。

    陆雨前世本科读的是电子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去了一家投资公司做产业研究,投资买卖过股票与国债,对国库券的这段历史比较了解。

    对于当下1988年的人们而言,国库券的自由交易可谓是破天荒的事。虽然早在1981年,我国就发售了国库券,可是1988年之前国库券不能自由交易。

    因此,贸易流通的国库券大多只能在地下交易,而得不到政府监管,所以国库券的安全性和市值波动都难以预料,很是混乱,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难以从中受益。

    虽然今天的报纸上只是刊登了简单的一句话,即使那些关注国家政策的人看到也只会感慨一句“总算能买国库券了”,但对陆雨来说,这句话似乎是个财富密码,让他看到了源源不断的财富,他的眼前仿佛打开了一个金灿灿的大金库!

    重生前,陆雨看过一个新闻,说因为八十年代国库劵是不能流通,只能到期兑换。于是民间私下交易的国库券价格很低,如84年发行的国库劵5年期,年利率10%,到了85年,100元票面国库劵卖出价只有80元。

    造成这个现象原因是当时通货膨胀厉害年百分之十几,国库劵的利率跟不上通货膨胀,越放越贬值。所以不少人把分摊到的国库劵5、6折卖了,特别是农村的农民,大都把国库劵当“花纸头”,一卖变现了事。

    当时农村国库劵价格最低,面值100的国库卷只能卖50、60元。城市里情况好一点,能卖70、80元。于是后来先知先觉的“杨百万”就出现了,他们到淝水市以6折的价格买进,到沪市以8折的价格卖出,价差20%。当时沪市到淝水市火车要一天,来回2、3天,“杨百万”们一星期一趟,赚得盆满钵满,成为上海滩最富起来的一拨人……

    第二天中午,陆雨跑去长寿路上的的工商银行营业部,激动地问工作人员:“侬好,请问什么时候可以买卖国库券?”

    坐在窗口的女柜员一听,顿时一脸懵,立即反驳:“先生,您不知道吗,个人买卖国库券是违法的呀!”

    陆雨没料到对方会这么说,幸好他随身携带报纸,于是他赶紧拿出报纸,指着人民银行李行长说的那番话,拿给女柜员看。

    对方定神一看,心里一咕咚:“没说谎嘛,真的是啊……”

    随后,女柜员只得好声好气地解释道:“先生,不好意思,我们目前没有收到相应的红头文件,所以无法给您准确的答复。”

    陆雨知道银行的规矩,没想着继续为难对方,便转身递给人家一张纸条,上面写了自己上班的工厂值班门卫室电话号码,请女柜员一有消息,立刻联系他。

    “好的,先生,我一有消息就联系侬。”

    看到眼前的顾客彬彬有礼,女柜员没拒绝,爽快地答应下来。

    走出银行的陆雨暗自窃喜:既然连银行从业者都不知道个人可以买卖国库券的消息,那其他人岂不是更不知道?

    多好的一次发财机会啊!

    陆雨越想越高兴,路上在报刊亭买了许多报纸回来研究。

    最新的消息显示,国库券的流通会在哈尔滨、上海、深圳、重庆等大城市进行试点外,其价格会根据当地情况适当调整,经济发展越好的城市,国库券价格越高,反之越低。

    搞清楚当前局势后,陆雨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

    当下,国人对金融的理解还相当肤浅,之前国库券的发行面临重重困难,有时甚至需要摊派才能卖出去。许多买入国库券的普通人急于兑现,纷纷以八折价抛售给银行。银行则普遍资金短缺,有些银行开展国库券业务的启动资金只有十几万元,一时间陷入资金困境。

    政务院曾经发过文件,规定国库券不得低于面值买卖。但是,各地对这一规定的执行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经济越落后的地区,民间国库券打折买卖的情况越是严重。

    规律就是:哪里经济越落后,国库券越便宜。

    而魔都是执行政策最严格的地方,从未发生国库券低于面值的交易。正是这一点,将成为自己发财的保障。

    数天后的一个夜晚,陆雨下班回到自己的三楼小阁楼。

    银凤手里拎着一篮子毛豆与一个搪瓷碗“噔噔噔”跟上楼来,“我来剥毛豆,下面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