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 第102章装甲车技术

第102章装甲车技术

    深夜。

    寒风呼啸着,夹杂着一片片雪花。

    今晚天空飘着小雪,让天气显得愈加的低。

    除了书房,其他房间都已经熄灯了。

    刘韬正在信纸上写着,一行行字很工整,也很好看。

    他的字称不上书法家,但是很工整,胜过大部分人。

    三天前他给朱淋写了一封信,按照时间算肯定还在路上,从昆市到京城寄信要至少一个礼拜才能到,十天半个月都很正常。

    不过今天晚上他还是再写一封信。

    离别之后,到了深夜总是想念得紧,朱淋的绝美容颜总是会情不自禁地浮现在他脑海。

    寄情于信中,才能让他的内心归于平静。

    足足写了四张信纸,刘韬才停笔,将钢笔套套上,将信纸放进信封上,随后贴上邮票,写上收件人以及收件地址。

    刘韬起身,来到阳台处,望着外面。

    此时大部分地方都是黑漆漆的,但是还是有些地方依稀有些灯光。

    随着水库投入使用,在饮用水、电上,盘山机械厂已经不缺。

    至少这一两年内,不会太缺电。

    两年后,一切顺利的话,柴石滩水库开始供电,盘山机械厂更是不会缺电。

    不过现在虽然不会缺电,大家也不会浪费电。

    解约刻入了每个人的骨髓,浪费都会让人感到羞耻。

    刘韬的思绪不由得转向了自己这段时间投入巨大精力的装甲车上。

    装甲车是具有装甲防护的各种履带或轮式军用车辆,坦克则是装甲车,履带式装甲车辆的一种。

    国内的坦克,目前装备有59式主战坦克、62式轻型坦克、63式水陆坦克、69式重型坦克。

    59式坦克,是共和国仿制苏联T-54制造的,到目前生产了超过一万辆,部队中装备有六千辆,对外无偿援助有差不多三千辆,一两千辆则是处于封存状态中,随时可以启动使用。

    62式轻型坦克是1958年研制,1963年正式装备,主要用于应付南方通行能力较低的恶劣路面,比如丘陵、水网、稻田等,有着良好的机动性、一定火力和防护能力,目前大概生产了一千四百辆左右。

    63式水陆坦克则是华夏自行研制的第一代两栖坦克,使用于内陆江河湖泊、沼泽和水网稻田作战,沿海地区登陆和反登陆作战,摧毁敌方滩头阵地防御设施。

    69式坦克是60年代在59式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中型坦克,直到1974年才研制成功,也是我国第一型独立自主研制的国产主战坦克。

    69式比59式坦克性能有所提高,只是因为现在存在技术落后原因,部队宁愿用59式坦克也不愿意用69式坦克,生产的大概两百辆坦克基本被用作训练和后备用途。

    刘韬对于坦克也是有些了解。

    国内的坦克,可以说一直到99式主战坦克,才逐渐追上国外坦克的性能。

    而距离99式主战坦克诞生服役,还有20年时间。

    他要打造性能先进的自行高炮,必须得用到先进的装甲底盘,当然了,发动机等也都得提高性能。

    而依靠现在华夏的装甲车技术,显然是不满足刘韬的要求的。

    他需要突破的技术一大堆!

    装甲底盘、履带、发动机、装甲、对空搜索雷达等等!

    甚至于考虑到,仅仅是高射炮还不能满足防空要求,他还得考虑结合防空导弹。

    到现在为止,他也不过是成功研制出高炮、弹药部分。

    “还有火控系统,这方面华夏的技术太落后了。”刘韬暗自感慨着。

    十年动荡,对军工的破坏是毁灭性的。

    众人只看到了两弹一星这等高精尖技术,却是没有看到其他武器停步不前甚至大踏步后退。

    看看63式自动步枪就好了,很多原因就是生产质量不过关,十几年前时间都没有再进行改进过。

    战士们不是不想要一款先进的好枪,恰恰相反,作为战士,他们对枪是最懂的,什么是好枪,他们比谁都知道。

    就像去年他研制出来的78式自动步枪,战士们一用便爱不释手。

    “68000芯片,火控系统倒是可以以这个为处理器。”刘韬暗道。

    火控系统,是装甲车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毫不夸张地说直接影响到装甲车的性能。

    芯片方面,华夏的起步可以追溯到50年代,当时华夏开始研制自己的电子元器件,包括晶体管、二极管等,然而,由于技术水平和设备条件的限制,华夏的芯片产业一直处于落后状态。

    68000芯片,是摩托罗拉公司680X0微处理器的鼻祖,是CISC结构,去年推出,用AppleMacintosh计算机,以及AppleLaserWriterⅡSC和Hewlett-Packard公司的LaserJet打印机。

    就是这样的一款商用芯片,比华夏最先进的芯片都要厉害得多。

    也是目前可以从国际上大规模搞到的芯片。

    只是刘韬又不由得想到,只是靠买,很容易在芯片上被卡脖子。

    这一点上,他可是印象深刻。

    “唉,千头万绪,都得靠自己,一步步地攻克技术。”刘韬叹了口气。

    这也就是他有物品升级系统,不然的话就他一個,别说十年,就是二十年他也搞不出一套先进的火控系统。

    至于第三代坦克,华夏那可是足足用了几十年时间,才搞出了第三代坦克,如果是个人的话,根本就搞不定。

    而要知道,苏联的T-72主战坦克,那可是1971年便开始投产,1973年就大量装备部队。

    毫不夸张地说,现在华夏最先进的坦克,比苏联的T62主战坦克还差了一大截,更不要说跟T72主战坦克相比了。

    吹了会冷风,望着外面的地上已经有薄薄的一层白雪,刘韬便回了房间睡觉。

    翌日清晨,到了办公室后,刘韬让人将信寄出。

    这也就是刘韬,全长的枪械都是他研制出来的,不存在什么技术泄密的可能性,换做其他人写信,那可是要通过安保部门审查后信才能寄出去。

    至于打电话,那就更不可能了,全长只有两部对外联系的电话,一部在刘韬的办公室,一部则是在刘韬的家里。

    其他人根本不可能使用电话,就是副厂长使用电话都得是工事,还得到办公室来才行。

    而刘韬家里的电话,就是他二姐、二姐夫,也不是每天都打电话跟家里联系,顶多一个礼拜打一次电话。

    实在是现在打长途电话很麻烦,而且也浪费资源,他们都已经节约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