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 第91章众人皆醉我独醒

第91章众人皆醉我独醒

    身处这个时代,方才明白什么叫做美苏争霸,什么叫做冷战。

    整个世界唯一的主角,就是美国、苏联两个国家,以它们为核心形成了北约、华约两个阵营。

    两个阵营的竞争,从意识形态、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等都是全方位竞争,三百六十度毫无死角。

    至于第三世界国家,虽然国家数量多,但是都是穷得跟鬼似的,是落后、贫穷的代名词,华夏甚至都不是最好的,当個丐帮帮主依旧不是众乞丐都服气。

    这个时代的华夏,只是边缘化国家,根本就不是站在世界舞台中心。

    北极熊咆哮露出利爪,轻易撕碎阿富汗,给人的震撼是巨大的。

    伊、巴、泰三方毫不犹豫地采购武器装备,增强自己的实力,以图在动荡的世界能活的长一点。

    泰方之前明显对于用大米作为交易很感兴趣,可是现在宁愿支付美元也不想用大米交易。

    局面很显然,战火一起,世界局势动荡,粮食价格必然水涨船高。

    “难怪华夏最精锐的部队,全部是在北方,甚至就是这样,还很有可能短短时间被击溃,丢失大片国土!”刘韬心中很是感慨。

    苏联百万大军压境,在中苏、中蒙长达12000公里长的边境随时可以选择一个地方突袭,甚至可以像这次阿富汗战争这样,直接通过空运短短两三天时间上千公里占领重要城市。

    12000公里长的边境,华夏再多的军队都守不过来,更不说双方武器装备的巨大差距。

    十年蜜月,十年论战,十年对抗,这其中的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说是随时可能亡国灭种,那一点都不为过。

    面对着百万大军的钢铁洪流,虽然压力巨大,但是华夏没有选择投降、屈服,而是做着最坏的打算,那就是在中西部13个省、自治区进行三线建设,省吃俭用、咬牙地投入了超过2000亿人民币在华夏的腹心之地建设第2套完整的国防工业和重工体系。

    那不仅仅是军工厂、重工厂的建设,还包括科研机构、高校的迁移。

    中科大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搬离京城!

    而中科大只是其中之一,有更多的高校迁移到腹心之地。

    正是这种战天斗地的热情和全面的战略规划,使得祖国大西北和大西南的群山峻岭之间,一举建立起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

    就像这一次,北极熊咆哮露出利爪,仅仅三天时间就拿下阿富汗首都,仅仅一周时间,阿富汗全境主要城市就沦陷。全世界都为之震惊,华夏同样也感到震惊,因为这种军事实力太强大、太恐怖了!

    当然了,刘韬很乐观,他虽然也震惊这个时代北极熊的强大军事实力,但是他并不认为,S3赛季会开打,历史已经证明了,S3赛季打不起来,和平与发展才是时代的主题,这是历史所趋。

    除非哪一方,真的是疯了,不顾一切!

    不然的话,S3赛季再过四十年也打不起来。

    刘韬很放松,心态也很平和,更多的是拿到大订单的喜悦,这种喜悦是看到了盘山机械厂接下来将继续高速发展。

    赚人民币不是本事,赚美元才是大本事!

    回到五机部,看到很多人都一脸沉重,刘韬反而一脸笑容。

    来到王保国办公室,刘韬将合同协议放在他的桌子上。

    “总订单14.171亿美元,属于我们盘山机械厂的订单5亿美元!”刘韬带着喜色道。

    不管是总和订单,还是单笔订单,都是创造了华夏军贸的历史之最。

    而要知道,华夏将无偿援助转为有偿援助,是在今年开始的,这一年不到时间,就有这么多订单,简直是不敢相信。

    王保国叹了口气:“也不知道现在出口是不是合适,要是大战了......”

    显然,王保国也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作为从尸山血海里走出的老兵,王保国其实也是随时做好上战场打仗的准备。

    这一次北极熊咆哮露出利爪,也让王保国压力巨大,只觉得战争好似一下子要来临一样。

    “打不起来,我们这里穷得跟鬼似的,人家苏联老大哥要打也是盯着欧洲那膏腴之地。”刘韬很轻松地说道:“再说了,除了我们盘山机械厂的订单,其他订单都是换装下来的,卖掉还能赚不少钱,我们还能生产更先进的。”

    “盘山机械厂的生产力会越来越大,给部队换装的武器装备会越来越多。”刘韬笑道,“有了这笔订单,我们盘山机械厂规模可以提高三倍。”

    王保国好笑道:“年轻真好!”

    他们这些天,可没有一天睡好觉,或是内部开会,或是去参加更高级别的会议。

    刘韬却很乐观。

    “领导,这次订单,可都是有交付时间,人家很快就会交付定金,你们可得重视,别到时候人家说我们不遵守合同,没有契约精神。”刘韬提醒道。

    王保国笑道:“放心吧,我们组建了一个工作组,专门负责这事,耽误不了时间。”

    “而且工作组组长你还认识,是你的老熟人!”王保国笑道。

    “老熟人?谁啊!?”刘韬有些好奇。

    五机部他认识的人说多也多,说少也少,但是老熟人的话,好像也就王保国。

    “你父亲,刘振邦同志!”王保国笑道。

    好吧!

    还真是个老熟人!

    “这次对方支付定金,部里先结算给你们人民币,让你们可以好好生产。”王保国说道:“你打算什么时候离京?工作组也好跟你回去,考察盘山机械厂。”

    “不急!”刘韬说道:“我在京城再待几天,找个机会和美国佬接触接触。”

    “你要接触美国佬?干嘛?”王保国诧异道,“人家美国佬的武器都是世界先进水平,可看不上我们这些破铜烂铁的。”

    “就算你们盘山机械厂生产的枪械,人家也不稀罕,口径不对。”王保国好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