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 第36章出口不一定得出国

第36章出口不一定得出国

    刘韬对于裁军这事是有印象的。

    改革开放以后,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和军队建设的需要,军队先后进行了多次较大规模的裁军,对军队和国防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历次裁军,都不是简单的减人,在裁减员额的同时,伴随着体制编制调整,军队不断优化结构,由数量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转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合成营、合成旅的建成,那恐怖的火力,足以治愈‘火力不足恐惧症’,兔子愣是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如今在东线战场、西线战场几十万军队还在进行战后修整,可是刘韬知道,明年便会开始裁军七十万人!

    第二次裁军,则是在完成裁军七十万人之后立马展开,这一次裁军一百万人!

    随后就是第三次裁军,也就是著名的场面,一位老人轻轻举起一根手指头,轻飘飘地说了一句‘再裁军一百万’,震惊世界!

    也就是说,整个80年代,军队裁军了将近三百万人。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这句话也成了耳熟能详的话,也代表着从时刻准备着世界级大战,转向了建设发展的战略转变。

    “主任,产能方面,不需要太担心,现在其他中小型军工厂不是有问题么,我们盘山机械厂正在大规模建设,完全可以将其他中小型军工厂工人调配到盘山机械厂。”刘韬说道。

    盘山机械厂这几个月是很滋润,欣欣向荣着。

    可是其他中小型军工厂就不是了,可以说苦日子已经到来。

    这一次‘赤龙之吼’,暴露出来的问题太多太多了。体现在军工系统的,一个很显眼的问题,就是生产质量下滑得厉害,很多工人吃习惯大锅饭,生产效率低下、生产质量堪忧。

    总结大会,许多中小军工厂的相关领导,都遭到了处分。

    甚至于取消了生产指标。

    用不了几年,很多军工厂为了生存,有的就会改行生产雪糕、洗衣机,有的会直接破产,从而消失,厂区荒废。

    按照盘山机械厂的新规划,重新建成的盘山机械厂,到时候将形成一个正式生产工人足足三万的大型军工厂。

    再加上家属,整个盘山机械厂将会生活着十万人。

    王铁柱微微皱起眉头:“盘山机械厂申请扩编的事,上面还没有通过呢,八字还没一撇。”

    “主任,我们盘山机械厂又不需要上面拨钱,可以建设在前么,扩编的事慢慢来。”刘韬根本不在意,扩编无非是行政级别的提升,以及正式编制的数量增多。

    其他人在意,刘韬并不在意。

    “工人可以调配给你,要出口武器装备,得出国,谁给你批许可和外汇?你出不去,出去也没有钱,白搭!”王铁柱摇了摇头。

    这个时代,可不是谁都能出国的。

    现在连出国留学的口子都没有开,除了外事部门的工作人员,极少有人能够出国,出国的手续极为繁琐,难度也极大,需要有专门的部门进行审批,只有拿到审批许可,才能出国。

    可是出国了,人家可不认人民币,得有外汇,没有外汇,出国都得饿死,而想要换外汇,同样也非常困难。

    刘韬微笑,“主任,问题不能这么考虑。”

    “出口,并非一定要出国,也可以在我们国内谈成。”刘韬摇了摇头,王铁柱这个思维,就是典型的固定思维,思维僵化了,“我不需要出国,就可以找到客户。”

    武器装备出口,又不一定需要出国。

    刘韬自己就想到了两个方向。

    一个方向是京城的大使馆,要知道目前和中国建交的国家就有118个,刚好刘韬的目标,都是与中国进行建交的。

    另外一个方向,则是石家庄步兵学院,以后将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名称——共和国非洲战区司令部!

    石家庄步兵学院诞生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多位名帅名将曾先后担任学院领导,其前身就是大名鼎鼎的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

    在去年的时候,改名为石家庄高级步兵学院,而在今年又改名为石家庄高级陆军学院。

    后来几经更名,最后成了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也被网友戏称为东方的‘西点军校’、“将军摇篮”、‘天下第二哨’等等。

    “不出国就可以找到客户?”王铁柱愣了愣,一脸不可思议,“怎么可能!”

    刘韬笑而不语,他只是说道:“主任,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算了,现在盘山机械厂是你当家做主,我也不好多管闲事。”王铁柱摇了摇头道,“工人的话,你那边接收,要给我安排好,不能出幺蛾子。”

    王铁柱作为曾经盘山机械厂的厂长,自然知道现在盘山机械厂富得流油。

    现在刚好其他中小型军工厂遇到困境,可以来个杀富济贫。

    几个小型军工厂,根据之前会议,是要裁撤掉,而这些人员自然要安置好。

    这些都是需要王铁柱这个云省军工系统一把手来操心。

    现在刚好刘韬提出,自然是一并解决掉。

    “主任,我刘韬你还不了解么,各位同志们来了,我一定安顿好,一视同仁,绝对不搞区别对待。”刘韬拍着胸膛朗声道。

    他现在已经接触到不少机密,对云省军工系统深入了解。

    云省是我国地缘国防战略的大后方,既是‘一线’又是‘三线’的特殊地缘政治环境,赋予了云省三线建设独特的面貌和经验,云省三线建设建成了164个企事业单位,投资超过了150亿人民币。

    而其中军工厂足足有60家,职工近5万人。

    这60家军工厂,大小不一,良莠不齐,有效益很好的,也有年年得上级拨款才能维持运营的。

    而到了今年,三线建设已经到了收尾阶段。

    刘韬心中清楚,在这个时代,高考刚刚恢复,想要去大学招聘都不可能,未来十年,大学生都是包分配的。想要发展盘山机械厂,人员的解决,就得靠省国防管理办公室进行宏观调控,从其他军工厂协调人到盘山机械厂。

    只要一份文件,那么其他军工厂就得服从。

    大家千里迢迢来到云省参加三线建设,那是真正抱着军工报国的,哪怕心中有意见,也会服从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