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历史的星空 > 第11章 文明号

第11章 文明号

    地球,“文明号”飞船独立装载场,工作人员正在小心翼翼地清点搬运人类文明历史的瑰宝,它们将被分门别类地置入一个个特制保管仓内。这些文物装载完毕后,将使用小型运输舰送至轨道空间站,再正式转运至“文明号”的大舱体内。

    现在无数个独立储存仓体内,文物将根据种类和保存条件,分层分格地妥善安置。文物工作者穿着防护服,正在一一查验,造册登记和归类存放文物。工作区内,人员往来、机器穿梭,一片忙碌又井然有序的样子。

    一架无人车托着青铜鼎送到仓位前,四只机械臂移过来轻轻地搬起,将其转移到高分子材料特制的恒温恒湿箱中。两个人形机器人迅即上前,开始往箱内填充缓冲材料。箱体封闭后,一名机器人快速在箱体铭牌上用激光雕刻出文物信息;另一名机器人则连接箱体的信息储存芯片,将青铜鼎考古记录和研究资料等各种文字、音视频信息存入芯片。完成打包装箱工作后,机械臂再次介入,将箱体搬入既定位置,然后机器人协助将箱体与储存仓的连接位置用固定件锁死,最后将其连接电源以实时监控和调节箱体内环境。

    对面的工作台上,一个文物修复师正在给油画卸框,他跟身边的同事抱怨道:“这些人咋想的,这个画框这么大,即占地方又容易损坏。机械手干不成,还得靠人手工来拆。好麻烦,真是又费马达又费电”。

    同事笑道:“正好英雄有用武之地,这可是你多年经验的专长技能。再说了,你也可以跟着这些东西移民了嘛”。

    另一名同事出言宽慰道:“我们还算好的,前天我听隔壁工作区的朋友抱怨惨了”。

    “隔壁工作区在整哪样?怎么也比不上我们这边工作繁杂嘛”。

    “隔壁是陶质文物区,他们在打包兵马俑和各种坛坛罐罐,那玩意儿太易碎。为了制作出严丝合缝的保护模具,听说好多台3D打印机都干冒烟了”。

    “怪不得呢,我听说还调来不少仿生机器人,以帮助完成缓冲材料内填充和外包装,普通机器人的机械手干不了太精细的活”。

    “就是,我还听说不少仿生机器人还为此刷新了固件,以适应新的工种”。

    在众人热闹的边聊边干中,旁边工作台的另一名同事抖了抖绣着白熊图案的旗帜,炫耀着说:“要我说啊,能被放进这类博物馆的文物,才是好文物”。

    文物修复师闻言和同事们一起笑起来,然后絮絮叨叨地继续揭油画。

    另外三名文物工作者在五十米开外的轻型件分拣区清点着小件文物:

    “贾湖骨笛一只”,一名工作人员说道。他是三人中的年长者,带领这个三人小组执行分拣查验工作。

    另外一个工作人员在手持设备上点个入库确认,第三名工作人员在桌上的登记册上用笔做好对应的记录,然后说道:“确认”。

    随后,年长的工作人员给木质文物盒子贴个标记,将盒子推向传送带。一名下半截设计成球型滚轮的机器人扫描了标记,抱起盒子,滑向了对应的存放仓位。

    “翡翠白菜一只”。

    “确认”。

    拿着手持录入设备的年轻工作人员插嘴道:“外星球上如果到处都是翡翠,这玩意儿还值钱吗”?

    拿笔的工作人员调侃着怼道:“大姐,雕工呢,寓意呢?文化,文化懂不懂”?

    被怼者小心地拿起翡翠端详,她很年轻,思维也比较活跃,翻来覆去观赏并琢磨良久后说道:“外星球引力如果很低,我就把它穿个绳挂胸口上,走哪儿都可以显示我富可敌国的豪横。毕竟这是隔着多少光年,历经多少岁月的地球文物”。

    男同事写完文物记录,大笑着继续怼她:“瞧你财迷心窍的样子,你如果被外星人发现,一定会被抓去研究,看看是身上长瘤还是脑袋里长包”。

    三人轻松谈笑着,将文物清点后,重新装盒,送上传送带。

    “越王勾践剑一柄”。

    “确认”。

    “步辇图一卷”。

    “确认”。

    “太阳神鸟”。

    “确认”。

    ……

    “我听说秘密计划被泄露了,民间有些声音在反对将地球文物转移到星际移民舰队”,女同事提到一个相关话题。

    “这有什么好反对的,人类文明的遗物如果随着太阳系的灾难一同覆灭消失,那多可惜啊”。年长者停下给盒子贴标的动作,有些不解。

    “人命大过天,反对者认为‘文明号’应该腾出来,多转移五万移民才是对人类繁衍和生命负责的态度”。不是所有的文物工作者都能中选成为星际移民,说起这个话题来,年轻女性的语气不免有些沉重。她和年轻的男同事作为第一批的自愿者都有可能入选,甚至带着符合既定标准的家属一同移民。然而面前这个年长的组长,由于年龄超标,又非业内顶尖人才,被淘汰是必然的。

    “一船历史文物和五万个生命火种相比,就算我是考古专业出身,叫我选我也下不了决心”,三人中年龄与女孩年纪相仿的男同事回应道。

    “我倒不这么看,我认为‘文明号’将是整个移民舰队的精神寄托和信仰所在。缺乏这一船看起来不如生命珍贵的文明遗物,移民者们在漫长的星际旅行中,如何理解身上肩负着的使命和价值,难道仅仅是为了逃命、苟且地活下去吗?人类的传承和延续,应该要有些具象的东西作为依托”。

    “道理是这样说,可是反对者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不应当拘泥于过去,陷在以实体文物为依托的崇古思想中。移民完全可以带上数字记录就可以了,文物的实际外观,也可以在星际舰队平日的教育和学习中,通过三维虚拟成像来展现”。女孩回应组长的看法,面对组长豁达的态度,她的心中不免对其境界和格局生出敬佩之心。

    “姑娘,你也是咱们专业的一个年轻后辈。文物这东西,曾经实物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有没有听到它仿佛在和你说话,耳中荡漾起远古之声的幻听?这种感觉——和古人、和历史对话的感觉,与看数字影像记录,那能一样吗”?年长者并不同意女同事的说法。

    三人正在窃窃私语中交流,无人车托着一个将近五米见方的大木箱缓慢地移动了过来。工作区之间的过道几乎被占完,几个人让了让位置,让无人车贴着工作台通过。

    “这也太大了吧”,年轻的男同事仔细瞧了瞧箱子上的标记文字,上面写着“青铜神树”。

    女性工作人员不禁吐了吐舌头,说道:“难怪,这东西可能要拆解后再打包上船吧,要不然太浪费空间了”。接着她调侃道:“幸亏没人提出要把整座紫禁城也搬走”,几个人都笑了起来。

    笑声未落,另一个又大又沉重的木箱又被大型无人车缓缓地送进工作区,箱子上清晰地标记着:“永乐大钟——46.5吨”。

    三个人这下子笑不出来了,相互尴尬一笑,埋头继续清点。

    “马踏飞燕”。

    “确认”。

    这个是立式摆件,工作人员怕一不小心跌倒损坏,只得小心翼翼地把它四周填好缓冲材料后,移上传送带。

    “黄金权杖一只”。

    “确认”。

    贴标的年长者很好奇这是哪国的宝贝,轻轻打开长条状的匣子看了一眼。匣内密封的高分子材料盒里,摆放着一只扭曲褶皱的黄金覆皮权杖,表面錾刻有鱼、箭、鸟和面具的纹路。而黄金表皮下的木柄和金杖上面的部分,已在数千年的岁月中腐朽,归为尘土。

    “哦,我知道了”。

    工作人员把匣子盖上,小心贴好标记后,将其送上了传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