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历史的星空 > 第8章 礼仪之大谓之夏

第8章 礼仪之大谓之夏

    正谈笑间,开山队千夫长石大郎来报:“不好了,山火起,困住人了”。

    大禹众人赶到夔门工地时,大火已经将一处山顶烧得漆黑。黑雒带着哭腔给大禹汇报,有一百多个族人被困在山顶,火势退去之后,人都已经烧成焦炭了。

    “火是怎么起来的”?大禹问道。

    “最早逃出来的人说是生火做饭时,小儿玩耍,引燃了干草枯树所致”,黑雒回答道。

    “开山伐木,怎有小孩儿在此玩耍”?大禹十分生气地质问黑雒。

    黑雒哭诉道:“族人都是拖家带口,全家老小一起来干的。治水,需要大量民力。青壮劳力全都调来治水了,家中老小无人照料,百姓们不得已而为之。老人小孩,也是可以搭把手的,平日里并未见得添乱”。大禹身旁的众人也都一齐低声哀叹。

    “不是五丁抽一吗,怎么会绝户来做劳役,不留人照顾老小怎行”?大禹心中不忍,顿觉愧对黎民百姓。

    黑雒面露难色:“移山开道,深挖河槽,每一处皆须万人劳力。即便如此,整座山,每日仅掘进一尺。万仞之山,也需数年。山势连绵,更要数代人方可掘通”。

    大禹沉默不言,走到一块被大火熏黑的岩石前,用力将耒耜插在旁边的松土上。耒耜由于承自上古伏羲,必须小心呵护,大禹并不真的将其为掘土劳作工具,而是拿在手里,作为天神赐宝和治水决心的象征。为此,他还命族人专门制作了黄金覆皮对耒耜进行保护,又錾刻上了参与治水的各部族图腾,以彰显各族团结一心,又得天神护佑的神圣寓意。

    大禹眼瞅着余温尚存,黑烟袅袅的火场,伫立良久后吩咐道:“身死百姓,多加抚恤。家有死难者,可免下季纳粮。家中死者多过两人的,家属一并回村治丧。另在祖宗祠堂外,刻石表功,家人免役一年。伤者歇役,好生医治”。

    他回头对伯夷说:“传告各处工地,百姓安全,甚为要紧。疏忽懈怠,以致死伤,工长问罪”。

    说完大禹领着身边的助手们边走边说:“山脚水急处,动土最为困难。走,一起去帮忙,掘进还是太慢了”。

    大禹身旁的水男在火场余温熏燎下,觉得有些尿急。大禹带着众人转身离去时,水男急忙解开裤带,对着大禹刚才面对的岩石滋了一大泡尿,被火烧得滚烫的石头上,呲呲地冒出了白烟。

    尿完了,水男提起裤子,拔出大禹落下的耒耜,喊一声:“等等我”,急忙向着众人跑去。却听得身后一阵噼啪炸响,岩石裂开一条大缝,裂缝迅速向上延伸。顷刻间,山头摇动,石块砸落,半匹山峰垮塌下来。

    山上山下,众人吓得惊呼连连,四散逃命。

    震动停歇,尘烟散去。水男一手拎着裤子,一手举着大禹的耒耜,目瞪口呆。

    灰头土脸的石大郎一把扯住水男质问道:“你干了什么”?

    水男一脸无辜:“我,我就憋不住,滋了一泡尿。山神,山神就发怒了?这是碰巧地震了吧”。

    一身尘土的大禹过来,没好气地接过水男手上的耒耜,走向岩石查看山崩后果。岩石只剩下一半,剖面裂开得整齐如刀切。另一半岩石和上面的山体,顺着山坡,已经崩塌滑落到山脚去了。

    大禹欣喜,回头跟水男说道:“好你个水男,你这名字甚是恰当。火烧过后滚烫的岩石,遇着你一大泡尿,惊裂如瓦陶破碎。如此开山,犹如神力啊”!

    众人也恍然大悟,大禹举起耒耜大声命令道:“烧山、烧山,待山石滚烫,乃汲江水激之,冷热一遇,则可裂石开山”。

    远近闻得,瞧见山头高举耒耜的大禹正在下令,声如洪钟。人人转忧为喜,如见天神。

    ======

    公元前一千九百五十三年二月二十六日

    著雍困敦-甲寅月-己卯日

    卯时未晓

    五星合于垒壁阵七八间

    ======

    大禹因为治水有功,民望所归,受舜禅让荣登帝位。

    大禹即位之后,金、木、水、火、土五星,齐聚东方,被奉为世所罕见之吉兆。

    虽然治水已成,天下安定,四海升平,大禹一直未抛弃他那只老旧的耒耜。他私下里仔细叮嘱儿子启灵,这是天神伏羲的神器,会保佑他的族群,给予他力量。

    待到数年后大禹去世,本应受禅让登基的伯益(大费),眼见姒姓家族势力的强大,审时度势,将帝位让于大禹之子——姒启灵。禅让制从此终结,子承父位的夏启,正式建立夏朝,华夏历史自此掀开新的篇章。

    登基之日,夏启在宗庙举行隆重的仪式,上至天神伏羲、女娲,下到祖父崇伯鲧、父亲大禹,所有姒姓始妣神的塑像,被庄重地塑立在庙里,按照继位的顺序依次排列。

    夏启在大祭司的引领下,率领众臣进入象征绝地天通的宗庙前殿。二十八星宿用相应的青铜神兽代表,放置在带木轮的底座上,以便在不同的祭祀节气,根据星次调整星宿的位置。墙壁上安装着以木制齿轮咬合构建的全天星象图,以人力转动青铜太阳轮,则可以根据节气呈现出对应的星象和星宿位置。

    前殿正中最显著的位置,耸立着象征女娲补天时所借助的青铜通天神树。夏启带领众臣祭拜过通天神树后,跟随大祭司进入富丽堂皇的宗庙正殿。

    作为上古王朝的开创者,黄帝被塑造成青铜全身像,伫立在宗庙的正中央。出于青铜原材料熔炼不易,宫殿建设工期紧迫,王朝初创者推崇先贤、俭以养德等多重因由,其他先王、圣贤则被木雕身躯加青铜头像代替,覆以黄金面具并穿戴上生前的服饰。所有仪式参与者,在先祖先王群像的注视下,不由地心生敬畏、表情庄严肃穆。

    伏羲洛书被丝绸包裹,放置在其雕像前方的祭台上。大禹塑像前方的祭台,摆放着一枚最大的黑色玉璋,那是治水成功后,舜赏赐给大禹作为表功的象征。裹着金箔的耒耜,被木底座托起,放在玉璋的前面。其余诸王的祭台上,也摆放着相应的代表神器。

    依次祭拜过先祖先王后,在庄重的宫乐声中,大祭司拿起大禹祭台上的耒耜,将它郑重地捧到跪拜着的夏启面前。

    承父威望,万民敬仰,大禹之子——姒启灵接过父亲的耒耜,即位为帝。这只被保护并供奉的耒耜,木柄被小心打磨过,重新填补了底漆,再涂刷金漆后,又将包裹木柄的黄金外皮再次翻新重铸,而且錾刻上了代表部落联盟的图腾徽记。启灵将它举在空中,夏的后裔们必将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这是祖先无上功业和王权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