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华娱05,我们的科幻电影宇宙 > 第四十二章 制作完成

第四十二章 制作完成

    在有关于电影节奏的问题上,王皓当初写剧本的时候,下意识地参考了好莱坞那边最为经典的“三幕式”。

    这种剧本结构可以赋予电影“呼吸感”,让其张弛有度,使观众观影时更为放松,而不是像原片一样,一直给予观众一种强大的压迫感,让人憋闷地喘不过气来。

    为此他在电影中还故意掺杂了一些笑点,例如暗戳戳地调侃了一下某些公司的人工服务电话总是在排队中。

    然而在这方面,身为剪辑师的赵安却有着不一样的想法。

    在他看来,王皓这部电影若是仅仅作为一部在电视上放映的商业片,那就太可惜了。

    因为整部电影无论是在立意,还是在拍摄手段上,其实都有不少可取之处,完全可以尝试着冲击一下各类电影节的奖项。

    而且既然是电视电影,并且已经卖给了电影频道,那他也就可以不用再考虑观众接受度和票房的问题了。

    如此一来,他完全可以调整一下电影节奏,给予观众强烈的刺激感和窒息感,以此来突出反战、中年危机、官僚主义、资本冷血、夫妻情感矛盾等问题,赋予影片更深沉次的内核,向着更加艺术化的方向偏转。

    对于赵安的这个建议,王皓并不是没有心动过。

    毕竟对方所说的这条路子,正是《活埋》原片所选择的路线。

    而且王皓在拍片时,其实也确实埋了一些隐喻在里面,如果将主角被活埋这件事情,说成是对男性中年危机的一种象征,也未尝不可。

    可思虑再三之后,他还是放弃了。

    倒不是他不想获得更多的荣耀,只是这部《活埋》,不仅仅只是一部《活埋》。

    它同时也是整个科幻电影宇宙的开端。

    为了后面的内容考虑,王皓的这部电影就得树立起一个合适的风格标杆。

    他这可不是杞人忧天,君不见,前世DC电影宇宙之所以一直不顺,主要还是当初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把他们带进了暗黑风格的坑里,这一点他可不得不防。

    所以王皓最终还是决定,就保持纯粹的商业化风格,什么艺术啊,奖项啊,完全不考虑。

    而对于他的这种选择,赵安最终也只是无奈地笑了笑,并没有再继续劝说,毕竟金主爸爸的尾款还没结呢。

    消弭了有关于创作理念的分歧后,电影的剪辑也就快了很多。

    王皓对于赵安的剪辑水平,也很是满意。

    虽然他们两人在创作理念上有一些冲突,但那也很正常,毕竟这世界上你也很难找到一个观念与你完全一致的人。

    他和王皓的争论,更多的其实还是在展现自己存在的价值,证明王皓花的那些钱是值得的。

    这就好像人们花钱看病,若是医生扫一眼就把人打发了,那你心中也肯定不爽,觉得自己这钱白花了。

    赵安深知甲方的这个心理,因此但凡接到剪辑工作,总会适当提出一些意见,然后又装作一副被甲方说服的样子。

    也正是依靠着这种识时务和会做人,他的剪辑工作室才能在京圈混得如鱼得水。

    对此王皓其实也是心知肚明,不过他也不得不承认,对方所提供的许多建议,确实也是言之有物。

    从这一点来说,他的剪辑费就没白花。

    毕竟他虽然拥有金手指,脑海里也清楚地记着《活埋》原片的所有内容,但他所拍的,终究是和原版不同啊。

    无论是在剧情,还是在背景、节奏上,新版《活埋》都进行了大量的改动,所以在剪辑上,也顶多只能参考原版,却并不能依葫芦画瓢。

    而且他拍这部电影的目的,除了扬名、练手和赚钱以外,还有着借助这部电影探寻国产电影工业化之路的想法。

    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把导演和编剧的权利一肩挑的王皓,就不适合再把剪辑权也揽在怀里了。

    那是国内那些老派导演的做法,以这种方法创作出来的作品,就妥妥是一部充满了个人风格的作者电影了。

    当然,王皓倒也不是说作者电影不好。

    只是想要赚钱,想要完成电影工业化,就得持续输出“合格”的商业电影。

    一部电影的个人风格太过鲜明,就往往容易走向极端,要么是一部烂片,要么就是一部好片。

    这就好像姜纹的《让子弹飞》和《一步之遥》,前者让票房爆炸,后者却是让投资商爆了炸。

    当然,某些导演那就更差了一层,只要是个人电影,拍得就不咋地。

    没错,说的就是那位吟诗达人。

    在没有编剧权和剪辑权的时候,还能拍出一部艺术与商业齐佳的好电影,成名之后,拥有了编剧权和剪辑权,他拍电影的水平反倒是大降了。

    有这些前辈做例子,足以证明编、导、剪的三权分立,是有利于电影创作的。

    不说它能提升电影的上限,但至少保证了电影的下限。

    所以明确的分工,同样也是电影工业化的核心要点之一,王皓也并不想违反原则。

    因此除了把握整部电影的大方向以外,在具体剪辑上,王皓反倒是放权给了赵安,给予了他很大的自主性。

    而他也并没有让王皓失望,在规定期限之内,成功将最终的精剪版影片弄了出来。

    精剪版出来以后,经过王皓的认可,音效、作曲和字幕三方也就参与了进来,一起为最终剪辑版创造并加入音效和音乐。

    等到这一切都结束,整部电影才算是正式完成了后期制作。

    这个时候,整部影片王皓已经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一开始那种激动的心情,也早已平淡下来。

    拿到成片的他知道,这还并不是结束,整部影片除了需要送往主管部门经过审核,获得所谓的“龙标”以外,还得经过电影频道看片会的考验。

    好在他毕竟是“朝中有人”,这一切,也都有他小舅帮他安排。

    反正到了电影频道的内部看片会那天,王皓是一点也不紧张。

    特别是当他看到京影来的几位校领导之中,有一位正是他们导演系系主任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