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大明皇叔:截杀顺治,威震华夏 > 第110章 犯我大清者虽远必赔

第110章 犯我大清者虽远必赔

    陈五根本不理会方大猷,当即命人将方、谢二人给抓了起来,只待朱敏铖到来后公开处刑。

    与此同时,弘光朝廷派出的使团携带国书又一次北上。

    这一次是为了抗议方大猷野蛮残暴的行为。

    为了避免刺激清廷,弘光群臣仔细斟酌措辞,力图做到大义凛然又不失宽柔。只将此事归结为方大猷个人的过错,望清廷能够深明大义,将方大猷交给他们处置。

    如此‘以全两国之谊’。

    而且使团还给吴三桂带了三万两作为慰问。

    直到现在,弘光君臣仍然认为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是功臣!

    弘光使团北上之际,一队骑兵快马加鞭从北京冲出,向着济南扑来。

    将时间拨回到几日前。

    “你说什么?”

    多尔衮揪住眼前人的衣领,凶狠的眼神中满是不敢置信。

    “秉摄政王,山东巡抚方大猷抄了曲阜孔府,衍圣公父子兄弟俱亡,祭祀孔圣人的祠堂、神像都被焚毁!”

    包衣奴把头死死埋在地上,整个人都在颤抖。

    房间里陷入了诡异的安静中。

    就在他忍不住想要抬头看一眼的时候,多尔衮突然开口了:

    “混账!方大猷该死!”

    “来人,立刻将方大猷家人捉来!命鳌拜火速前往山东,将方大猷给朕带回来!”

    多尔衮只用了几秒钟就决定了方大猷的命运。

    方大猷虽然名义上是主政一省的封疆大吏,但在满清贵族眼中却不过是随时可以舍弃的棋子罢了。

    但是关于这件事的后续处理,多尔衮却是犯了难。

    “来人,将范文程、洪承畴、宁完我叫来!”

    不多时,满清三大汉人谋士齐聚多尔衮府邸。

    “今日叫尔等来是有一桩难事,需要几位帮朕出谋划策!”

    听完这话,三人顿时大喜。

    刚进门时,见多尔衮面色铁青,三人难免心中忐忑。此时明了多尔衮是遇上难事,招他们来商量,可见他们在摄政王心中是有些分量的。

    范文程一脸感动,毕恭毕敬地说道:

    “摄政王至圣至明可堪尧舜,我等能为大清效力、为陛下分忧实属荣幸!不知摄政王所为何事?”

    洪、宁二人亦是一副聆听教诲的模样。

    多尔衮心下顿时熨帖了几分,他缓了缓语气说道:

    “衍圣公孔胤植死了。”

    迎着三人有些迷茫的眼神,多尔衮清了清喉咙继续说道:

    “许是山东巡抚方大猷索财心切,竟然逼死了衍圣公父子,孔府、孔庙皆被毁了。”

    “什么?!”

    范文程嗓子都破音了。

    他连忙跪地叩首,诚惶诚恐地说道:

    “臣一时失态,恳请摄政王恕罪!”

    多尔衮掩下心中不悦,他扶起范文程,将事情详细解释了一遍。

    复又问道:

    “朕已命人奔赴山东捉拿方大猷,眼下最要紧的是应该如何处理此事!”

    作为一名英明睿智的开国之主,多尔衮深谙一个道理,那就是要想统治中原,首先要了解中原的文化。

    而他就是满洲贵族中少有的熟悉中原文化的人。

    自然也清楚此事对于清廷信誉的打击!

    范文程等三人自然也知道此时咒骂、谴责方大猷已是于事无补,最重要的是想办法修复清廷在士人当中的信誉。

    “摄政王,此事乃是方大猷一人所为,并非大清朝廷的意志!当火速澄清此中缘由!”

    洪承畴立刻说道。

    “立刻革除方大猷一切功名、职务,待将其押解归京,便诛其九族,传首天下!”

    宁完我补充道。

    “只是这样还不够,很多人也会认为方大猷这样做是受了朝廷指使!”

    范文程轻轻摇头。

    多尔衮目光锐利地看过来,他自然知道这个道理。即便杀了方大猷,天下人也会说他只是替罪羊。

    罪魁祸首乃是清廷!

    “可将此事推给伪顺,就说方大猷早就被伪顺收买,屠戮衍圣公府是为了离间大清和大明!我大清入关是为了给崇祯皇帝报仇,为了诛灭贼寇!李自成这是在报复我们!”

    “只要朝廷派出使者前往伪明,如是解释一番,此间误会自会消解!”

    范文程自信满满地说道。

    多尔衮有些狐疑。

    “范先生,这样真的可行吗?”

    范文程接着解释道:

    “伪明小朝廷不敢与大清为敌,其意只在偏安一隅,故而派出所谓北使团来求和,意图联合大清共灭伪顺李自成贼寇!”

    “若将此事推给伪顺,并表达出大清愿意与伪明共灭贼寇的意图,伪明君臣必然欢欣鼓舞,且愿意从中周旋!当前天下之文人在伪明,舆论在伪明,只要伪明愿意合作,此事便成了九分!”

    范文程此举不可谓不毒辣。

    而且照逻辑来讲,伪顺确实有理由这么做。

    拉拢方大猷截杀北使团、屠戮衍圣公府,将罪责推给大清,让大明、大清彻底决裂,从而让‘联虏平寇’成为泡影!

    “先生此计甚妙!”

    只是略一思考,多尔衮就明白了其中道理。

    伪明相不相信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会怎么做!

    “有伪明朝廷背书,天下人谁敢说是我大清杀了衍圣公?!”

    至于弘光朝廷不配合这种可能,多尔衮默认不存在。

    一群两脚羊罢了,敢违逆雄狮的命令?

    “治国还是需要汉人啊!”

    送走几人后,多尔衮轻声感慨道。

    同时眼中闪过浓浓的忌惮和狠厉。

    眼下还需要汉人为满洲征服天下卖命,待将来天下安定,必须将防汉、疲汉、弱汉列为满洲统治天下的基本策略。

    即便国家疲惫,也必须对汉人严防死守!

    多尔衮在心中暗暗想着。

    不得不说,建奴前几代统治者皆是人杰。

    多尔衮死后,顺治虽对其掘墓鞭尸疯狂清算,却也将防汉这一条策略刻入到了满清统治者的基因当中!

    直至满清灭亡,还在贯彻宁与外邦不予家奴的祖训。

    确切地说,这个统治了夏国两百余年的低等族群,自始至终就没把夏国视作故土家园,始终都明白自己的身份:

    一只虱子。

    寄生在巨龙身上的虱子。

    它们生怕巨龙觉醒,自己会被清算,因而不遗余力地在经济上压榨、思想上奴化百姓,更不会珍惜这片土地和人民!

    也才会有所谓的犯我大清者虽远必赔!

    多赔点钱,民力更弱,更加无力反抗。

    岂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