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大明皇叔:截杀顺治,威震华夏 > 第104章 山东大乱

第104章 山东大乱

    “完了!怎么会这样?!”

    方大猷一下子瘫倒在地上,他不敢置信地看向来人。

    半晌后,方大猷如同从地狱里爬出来的恶魔,他死死拽住满身是血的士兵,声嘶力竭地吼道:

    “假的,都是假的!你在骗我对不对?”

    本就力竭的士兵被方大猷晃得头脑发晕。

    他将脑袋深深埋在地上,诚惶诚恐地将银两被劫的事实一一道来。

    “完了!”

    方大猷仿佛一下子失去了全身力量,眼睛里的光也黯淡了下去。

    事情已经发生了七八日,想要遮掩消息已然来不及了!

    果不其然,不等方大猷消化完噩耗,清廷的诏书就送到了府上。

    “臣方大猷领旨谢恩!”

    听完圣旨,方大猷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朝廷没有直接斩了自己!

    但是很快他又陷入深深的绝望之中。

    “快,快去叫武义来..”

    不等说完,方大猷就拔腿跑了出去。

    “武义,武义贤弟!救命啊!”

    武义正在房内与属下饮酒享乐,几名美貌的年轻婢女在旁服侍,小日子不可谓不滋润。

    听到方大猷的喊声,武义匆忙出来迎接。

    “武义贤弟,立刻发兵寿光县!快!”

    “方大人,这是怎么了,为何如此匆忙?”

    “库银被劫了!”

    武义佯装吃惊。

    “这怎么可能?那可是300万两啊!”

    方大猷闻言心如刀绞,他捂着胸口将事情复述了一遍。

    “大人放心,末将这就领兵平叛!”

    武义抄起家伙就往外跑,方大猷感动得直抹眼泪。同时心里也在隐隐后悔,当初要是不防着武义,让他去押送银两该有多好!

    武义跑到门口又急匆匆退了回来。

    他挥挥手示意众人离开。

    “大人,逆贼啸聚山林,行踪难以捉摸,一时半会间恐无法抓住他们!饷银一事,大人还需早做打算!”

    武义压低声音说道。

    方大猷心头一震。

    摄政王只给了自己一个月时间,在这个交通不便的时代,光是运输就得耗去多日。

    何况等武义找到叛军还不知道猴年马月!

    只是略作思忖,方大猷心中立刻有了决断。

    “武义贤弟,你带领最精锐的骑兵前去平叛。杨彘兄弟留下来,本官另有安排!”

    武义并不多问,当即带领仅有的十几名骑卒快马离去。

    “杨彘,你立刻带兵包围赵府、李府、刘府、唐府还有杨府!这些官绅佯装归降大清,实则暗藏祸心,蓄意谋反!”

    “围住他们后,当即尽数诛杀,将其家产全部充公!”

    方大猷恶狠狠地说道。

    为今之计只有对官绅们动手了!

    山东的百姓早就被盘剥得皮包骨头,一滴油水也榨不出来了。或者说将百姓剥皮拆骨也还能得到些许残渣,但是这样太慢了!

    杨彘二话不说,当即领命而去。

    这支强行招募的清军虽然仍是战力低下的杂牌军,但总人数已经超过一万,绝对不是地主官绅武装能够抗衡的。

    很快济南城内就一片腥风血雨。

    所不同的是,这一次屠刀主要落在官绅身上!

    “大人,赵、刘、唐等家族乃是几百年的世家,他们把持了济南城内粮食、布匹、药材各方面生意,势力不可谓不大!您怎可如此激进地将他们全部抄家?!”

    谢陛气势汹汹地冲进来,当即劈头盖脸地质问道。

    “况且这些家族并未有附逆之举,对大清贡献颇多,大人此举岂非是杀鸡取卵,荼害大清在山东的统治根基?!”

    “谢学士!”

    谢陛正欲继续争辩,方大猷一声断喝,双目赤红地看向他。

    “库银被劫了!300万两全没了,全没了!”

    “一个月内若是筹不到300万两,你我都得死!谢学士你说是让他们死还是你我去死?!”

    谢陛打了个冷战。

    “这..这”

    谢陛嘴巴嗫嚅。

    “谢学士,你亲自带兵去益都县!青州府征饷一事就交给你了,你也不想一家老小枉做亡魂吧?”

    方大猷凑近谢陛面前,盯着他问道。

    “咕咚”

    谢陛不自觉地咽了口唾沫。

    “下..下官这就去!”

    谢陛踉踉跄跄落荒而逃,俨然身后有什么恶鬼在追他。

    方大猷将清军兵分三路,一路经略东昌、兖州西,一路经略济南、兖州东,最后一路经略青州、登州、莱州。

    被大明、大顺、清廷连番收割早就元气大伤的官绅们终于迎来了最严重的一次打击。

    凡是曾经有反清或是归附大顺、大明行为的官绅轻则罚没一半家产,重则抄家灭族!

    即便一向铁杆依附清廷的官绅也不得不交出大量财产。

    而为了筹集银钱、恢复元气,官绅们又疯狂收割百姓。

    一时间,山东大乱。

    被逼上梁山的百姓不计其数,举旗起义的官绅也大有人在,清廷在山东已然人心尽失!

    “管它以后是洪水滔天,本官都顾不得了!若是在巴哈纳大人到来前筹集不到银两,本官和你们都得死!”

    方大猷犹如一头暴躁的狮子,这些日子对着属官动辄打骂。

    俨然已在崩溃边缘。

    “大人,末将几乎把寿光、昌乐、安丘等县翻了个遍,就连叛军一根毛都没找到!更别提饷银了!”

    武义垂头丧气地禀报道。

    他身上满是灰尘,肉眼可见的疲惫不堪,身后的骑卒们更是摇摇欲坠。

    “贤弟辛苦了!”

    虽然此行无功而返,方大猷却并不怪罪他。

    相反,在面对武义时,方大猷感觉自己暴躁的内心才能获得些许平静。

    “大人,饷银凑得怎么样了?”

    武义关切地问道。

    “不瞒贤弟,如今只有120万两,月底之前大概能凑到170万两。离摄政王要的数字相查甚远!”

    顿了顿,方大猷说道:

    “若是最终不能凑足300万两,贤弟便自行离去投奔他人吧!贤弟年少有大才,终有拨云见日大鹏展翅的一日!”

    武义感动得无以为复,他连忙说道:

    “兄长何出此言!义生平最喜义气,与兄长结交全凭心意,岂能做这种趋炎附势的小人!”

    犹豫片刻,他压低声音说道:

    “兄长,山东还有一家族豪富至极!若是能从其手中攫取些许资财,给朝廷交差又算得了什么?!”

    “哦,山东还有这样的家族,愚兄为何毫无印象?”

    犹如落水之人抓住一根浮木,方大猷立刻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