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大明皇叔:截杀顺治,威震华夏 > 第84章 务求全歼

第84章 务求全歼

    “诸位,根据探子来报,伪明朱敏铖畏惧我大清天军,不曾在临近的济南、东昌、青州布置多少兵力!”

    “不仅如此,他还大量迁移百姓前往日照、莒州等地,躲得离我等远远的!”

    方大猷显得十分高兴。

    朱敏铖‘畏敌怯战’的举动让他对这场战争平添许多信心。

    “朱敏铖那厮当真是个蠢货!”

    王鳌永摇摇头,不屑地朝‘王府’东北角瞥了一眼,语带讥讽地说道:

    “伪明气数已尽,而今朱洪武的子孙后代尽是一些无能之辈!”

    站在一旁服侍的仆人握紧了拳头,又悄然松开。

    卢世淮有些尴尬地轻咳两声,说道:

    “那朱敏铖如此不成器,是否可以招降他?或者策反他的部下里应外合?”

    “何需如此麻烦?!”

    谢陛当即反驳。

    “各县仅有些许乡绅地主武装,待我大军一到必然望风披靡!安有不献城归降的道理?”

    谢陛觉得自己又行了。

    毕竟不是谁都叫郭升。

    方大猷还是倾向于先招降朱敏铖,然而不等他说话,孙之獬站起来说道:

    “谢学士说的有理!”

    “据说朱敏铖不过一少年,如此懵懂无知之人何需招揽?还是说方大人畏战,意欲拖延时间?”

    一顶畏敌怯战的大帽子砸下来,方大猷气得牙痒。

    “孙大人,本官才是山东巡抚!山东招抚事宜由本官说了算!”

    “方大人,本官是摄政王钦派的特使,有监督山东官吏的权力!”

    两人目光交汇,气氛顿时有些紧张。

    孙之獬如今在朝堂上是孤家寡人一个。

    汉臣孤立他,满洲贵族鄙视他。然而孙之獬也是个聪明人,他并没有因此失落,而是看到了另外一条路。

    一条康庄大道。

    给多尔衮当狗!

    “哼,朝堂上那些道貌岸然之辈,那个不是满大人的狗?可他们非得端着架子,装出一副清高的样子。摄政王还得做出一派尊重、信赖他们的模样,给天下人示范!”

    看清楚这一切的孙之獬,做了一个明智的决定:

    公开的、大张旗鼓的当狗!

    为此他一连给多尔衮上了几封奏折,屡屡自称‘奴才’‘如儿孙’,并表示‘愿为摄政王之鹰犬’、‘希望世世代代服侍摄政王’。

    多尔衮当场训斥他谄媚、有失大臣风骨。

    转手却又擢升他为礼部侍郎。

    主人生气,忠犬狂吠。

    王鳌永站起身笑呵呵地说道:

    “二位大人,我等皆是为国效力,何来口舌之争乎?此战必然是要阵斩朱敏铖,将他传首京城!这自然也是方大人的愿望!”

    方大猷板着脸点头。

    “如此最好!”

    孙之獬说道。

    “既如此由卢大人、谢学士率6000兵马进攻东昌府;王总督、周学士率7000兵马进攻青州府;本官亲率其余人收复济南府!”

    “务必在一个月内将三府揽入囊中,而后三路包抄兖州,将伪明余孽一网打尽!务必全歼!”

    方大猷看了眼孙之獬,意味不明地问道:

    “孙大人有何高见?”

    “哼,本官要亲率一千人马夺回淄川县!”

    淄川县是孙之獬的故乡,亲率大军荣归淄川,如此光宗耀祖的时刻岂能错过?

    “孙大人好胆识!”

    方大猷不咸不淡地夸赞道。

    心中却恨恨地想着,这厮最好是死在淄川。

    “德州清军正大规模调度粮草,士卒昨日加餐并额外发了一两银子的饷银,料来开拔在即!”

    朱敏铖案头很快就出现了这样一封密报。

    “大王,方大猷、卢世淮等人准备进攻明军了!”

    伪齐王府东北角的一座小院里,仆人压低声音对朱帅炊说道。

    朱帅炊神色恹恹地看着面前早已凉透的几样菜肴。

    “李忠,以后不要再来送餐了,寻个机会从这王府逃出去吧!我这儿还有些银两,你寻个地方买几亩田,安稳度日去罢。”

    朱帅炊从兜里掏出几个银锭塞到仆人手上。

    想了想又把腰上的玉佩解下来。

    “这块玉佩据说是德王的,想来是个好东西,除非万不得已不要拿出来!”

    李忠连连摆手。

    “大王,您这是何意?”

    他颤颤巍巍地问道。

    “不要叫我大王了,我不过是一奉国中尉,跟以前一样叫我老爷吧!”

    朱帅炊逃离香河的时候花一袋米买下李忠,举兵起义假称‘齐王’后身边仆人、婢女成群,也就渐渐把他给忘了。

    “想不到死到临头,只有你一个还记得我!”

    朱帅炊惨然一笑。

    李忠大骇,连忙问道:

    “大..老爷何出此言?!有谁要对老爷不利吗?”

    “对于清廷来说我已经毫无价值,现在被软禁在这小院中,估计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人来取我项上人头了!不知道会是卢世淮还是谢陛呢?野心家,一群狼心狗肺的野心家!哈哈哈…”

    朱帅炊状若癫狂地大笑。

    愚钝如他,这些天也明白过来了。

    “老爷,这,这可如何是好?”

    李忠急得团团转。

    “此事与你无关,你赶紧逃命去吧!”

    “老爷救我一命,我李忠虽是个粗人,却也懂得知恩图报,岂有独自逃命的道理?”

    李忠很是坚决地说道。

    “我不过给了你一袋米,你服侍我数月,已经还清了!”

    朱帅炊端起酒杯自饮自斟,无所谓地摆摆手。

    “因为老爷的那一袋米,小人的老母亲和儿子都活了下来,此恩小人没齿难忘!”

    李忠跪下邦邦磕了两个头。

    “小人且去安排好老母和小子,定回来与大人同生共死!”

    说完不管朱帅炊的反应,径自转身离去。

    朱帅炊看着放在桌上的银子和玉佩,摇头晃脑神情悲怆: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诚不欺我啊!”

    心事重重离开的李忠,刚出伪齐王府就被人盯上了。他完全没有察觉到有人跟在身后,更没想到偶遇的‘义士’竟有办法帮他把朱帅炊救出来。

    至于清军行军路线等机密,则被他一股脑地告诉了‘义士’。

    “此战,龚世杰、郭升、陈五各率一师!总体策略就是示敌以弱,诱敌深入,务求在此地全歼来犯之敌!”

    朱敏铖在舆图上标记出清军的进军路线,最后汇集到一点:

    泰安州!

    方大猷、朱敏铖两位统帅皆默契地提出了‘务求全歼’的作战目标。

    大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