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大明皇叔:截杀顺治,威震华夏 > 第79章 朱三太子

第79章 朱三太子

    “非强军无以荡寇平虏,无粮饷何以谈强军?朕自御极以来,夙兴夜寐,不敢忘先人之耻…凡有志之士皆可捐献军饷、粮草,为做表彰应赐予各等勋爵…”

    “...擢凤阳都督马士英为武英殿大学士,统领捐资助饷诸事宜,提督京营太监卢九德协理…”

    鬻爵一事,朱由崧展现出了极高的效率。

    同时做到了明君的标准:

    知人善用!

    试问整个弘光朝廷,有谁比马士英、卢九德更适合此事呢?

    “陛下,卖官鬻爵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啊!”

    “知道了!太傅,朕这也是权益之举嘛!太傅放心,朕只出售些许勋爵,所得均用于北伐军资!”

    史可法象征性地劝了劝。

    然后被朱由崧三两句给打发了回来。

    “卢九德,鬻爵所得钱财分出一成来用于建设宫殿和宫中采买!不,两成;不,还是三成吧!”

    朱由崧有些纠结地思虑一番。

    最终还是决定留下四成钱财用于宫中用度。

    “鬻爵之财都是陛下辛苦赚来的,并非国库税赋!陛下想如何处置就如何处置,不必有所顾虑!”

    看出皇帝心中所想,大太监卢九德笑眯眯地劝慰道。

    “正是如此!”

    朱由崧赞赏地点点头。

    “为了家国大计,朕苦一苦也没关系,还是只留下四成吧!”

    这一刻,朱由崧觉得那些千古明君也不过如此。

    “陛下圣明!”

    飘飘然的年轻帝王想了想,说道:

    “派人到苏杭等地选一批秀女入宫,顺便采买一些绫罗锦缎。对了,记得多买一些美酒!”

    卢九德美滋滋地应下。

    “对了,有无..”

    朱由崧顿了顿,他谨慎地看了看四周,这才压低声音问道:

    “有无太子、定王、永王的消息?”

    卢九德闻言神情一肃,当即躬身答道:

    “并无三人消息。”

    “太子、定王、永王定是已经丧命于贼寇之手!”

    卢九德说得十分坚定,仿佛亲眼所见一般。

    朱由崧神色阴沉地点点头。

    “盯紧了东林党人,继续打探太子等人的消息!”

    卢九德躬身退下。

    皇帝定定看着身上金丝纹绣的五爪金龙,神色晦暗不定,不知在想些什么。

    与诸位藩王相比,崇祯的亲儿子们自然更加具有法理正统性。

    他们若是死了最好;若是没死,建奴、弘光,很多人都会睡不着觉!

    ---

    淄川县校场,北伐军士卒正在训练,新任命的官吏则在此登记户籍、分发田地。

    朱敏铖身着便衣,在几名亲兵护卫下微服私访。

    “叔父,你看!这真的不是我流落在外的亲兄弟吗?”

    “就连名字都是跟我同一辈,王士文、王士元,真的不是亲兄弟吗?”

    王士文拉着一个比他略小一些的少年人,兴冲冲地来到叔父王大海面前。

    “嘿,还真的有四五分相像!”

    王大海摇摇头。

    “你父亲一辈子老实巴交,这位小兄弟不可能是你兄弟,快放开人家!”

    被拉扯的少年有些无奈地说道:

    “军爷,我真的不是你兄弟!家父汶上县人士,家母从未出过山东!”

    “真的不是吗?”

    王士文仍不死心。

    这边的动静很快引起了朱敏铖的注意。

    “王士元、汶上县..”

    一道闪电划过脑海。

    这不就是大名鼎鼎的朱三太子朱慈炯吗?

    李自成进京后,朱慈烺、朱慈炯兄弟几人皆被俘获。后来李自成兵败,传言将太子朱慈烺交给了吴三桂,朱慈炯则就此不知所踪。

    直到康熙年间,山东汶上县一名长期在私塾中讲学的老者王士元,被人举报疑似前明定王。

    王士元有六个儿子,字辈皆为“和”,末一字均为“土”部,正好和燕王一系字辈完全吻合。

    经过一番查证后。

    奴酋康熙明知王士元就是崇祯的儿子,却硬说他假冒朱三太子,将其和子、孙全部凌迟处死。

    前世朱敏铖也曾多番考证。

    基本认定这位王士元就是定王朱慈炯!

    将人带回淄川县衙后,朱敏铖驱散左右,只留下陈五在旁。

    “臣山东招讨使朱敏铖,叩见定王殿下!”

    “定王殿下千岁!”

    朱敏铖突然大礼参拜。

    陈五站在一旁风中凌乱,犹豫片刻后同样跪在地上。

    “大人认错了,我..我不是什么定王!”

    王士元连连摆手,不由自主地后退几步。

    接着慌忙跪在地上,想要去扶朱敏铖却又不敢,一副惊慌过度的模样。

    “定王殿下,下官乃皇明子孙,断不可能谋害殿下!殿下不必担心!”

    朱敏铖没有起身,他看向朱慈炯沉声说道。

    “殿下乃先皇子孙,天潢贵胄,当承继大统!只要殿下一声令下,臣必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朱敏铖悄然打量着朱慈炯。

    今日这番试探,决定了朱慈炯今后的路会如何走。

    是一颗任人摆布的棋子,还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普通人,就看他的选择了。

    ‘王士元’慢慢收敛起脸上的慌张、卑微,他无奈苦笑一声,不顾朱敏铖仍跪在地上,缓缓站起身。

    “大人,不必再试探孤了!”

    “孤乃先皇、先皇后嫡子,御封定王!断不会受人侮辱,亦不会为人棋子,祸乱大明!无论招讨使大人有何打算,孤都不会同流合污,大人也不必浪费口舌!”

    不得不说,崇祯的儿子是有乃父之风的。

    朱敏铖缓缓起身。

    “你就不怕我杀了你?”

    “这天下有无数人盼着孤死去!”

    朱慈炯毫不畏惧。

    “不过孤劝大人不要亲自动手。”

    “哦,这话怎么说?”

    朱敏铖饶有兴致地问道。

    看二人言笑晏晏,仿佛是好友间的闲聊。

    一旁的陈五却是紧紧握着刀柄,额头上沁着豆大的汗珠。

    “大人不曾听闻成济乎?”

    朱慈炯笑着反问。

    成济在司马昭心腹贾充的指示下,当街弑君杀死了魏帝曹髦,最后被司马昭推出来当替罪羊,落得个夷三族的下场。

    “那我应该怎么做?”

    朱敏铖笑着问道。

    朱慈炯心知朱敏铖不会放他离开,想起死去的父皇、母后和不知生死的哥哥、弟弟、姐妹,不禁悲从中来。

    他昂首答道:

    “将孤交给多尔衮抑或朱由崧的心腹,他们自会秘密处死孤,同时为汝记一大功!”

    “如此岂不美哉,哈哈!”

    堂堂皇子,天潢贵胄,犹如过街老鼠一般躲躲藏藏。

    既然已经事发,何不堂堂正正,慨然赴死?

    “是我皇明子孙应有的气度!”

    朱敏铖欣慰地说道。

    “从今以后,你就是王士元!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