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大明皇叔:截杀顺治,威震华夏 > 第55章 二十万两

第55章 二十万两

    “哦?孔大人且说来听听,何人强占孔氏祖产了?”

    朱敏铖放下杯盏,笑意不达眼底。

    “伪明!”

    孔兴燮气呼呼地吼出二字。

    “昔日大元时,我孔氏有田产140万亩,曲阜、济宁乃至京畿地区有宅邸、商铺近百间!伪明朱洪武窃取政权,强夺我孔氏财产,只许保留些许祭田!”

    说到此处,孔兴燮声音哽咽,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

    蒙元入主中原时,孔府发挥传统艺能疯狂跪舔,专程派出大儒觐见忽必烈,跪拜他为“儒教大宗师”。

    时任衍圣公孔元用更是亲率族人加入元军,清剿汉人‘反贼’。他不避矢石,勇猛作战,最终不幸死在军中。

    真真一条好狗。

    忽必烈投桃报李,蠲免了孔府的兵赋。

    元虏成宗皇帝则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可见双方关系之融洽。

    “据说所知,洪武皇帝给了孔府两千多顷祭田,永乐年间亦有追加。”

    朱敏铖淡淡说道。

    ‘爱民如子’的洪武皇帝对孔氏并不薄,不但继续封其为衍圣公,还给了他们二十万亩祭田。

    二十万亩!

    而且孔家的田地是不需要缴税的!

    “将军,朱洪武抢走了140万亩,却只还回来20万亩,拿走了我们120万亩啊!还有那些宅邸、店铺,那可都是孔家几十代人的积累!”

    “将军,大顺上应天命下承民意,永昌皇帝覆灭伪明重整河山。自然应当清算伪明旧债,将祖产还于我等!”

    孔兴燮朝着北方肃穆拱手。

    早就狼狈撤出北京,一路被建奴追赶,灰头土脸的永昌皇帝李自成狠狠打了个喷嚏。

    “陈五!”

    朱敏铖突然喝道。

    “末将在!”

    陈五肃然站立,一只手紧紧握在刀柄上。

    屋内的几十名亲兵瞬间站起。

    “将军,这是何意?”

    孔府众人面露惶恐。

    孔氏虽然府兵众多,却从未考虑过对‘大顺募兵官’不利,因而宴会厅并未布置人手。

    此刻孔兴燮悔得肠子都青了。

    “方元昌大人正在济宁城中追赃助饷,你来说说,依照孔府的官员配置,需要缴纳多少军饷?”

    朱敏铖目光扫过全场,语气平静冷冽。

    “禀大人,孔府现有属官47人、吏员358人,按照催饷司规定的数额,现任官员需缴纳军饷33万两!”

    “若自伪明建国时算起,孔府需缴纳军饷不低于400万两!”

    陈五当即应道。

    “将军,这,这怎使得?!”

    孔兴燮、孔胤荃慌忙站起。

    二人面色骇然。

    难道大顺要对孔氏动手?

    朱敏铖仿佛没有看见众人惊疑不定的神色,他若无其事地摆摆手,笑道:

    “二位大人,坐,坐!我此行是来曲阜募兵、纠察不法行为!追赃助饷非本官分内事宜,二位不必惊慌。”

    言下之意追赃助饷不归我管,索要祖产也别来烦我。

    二人心下稍安。

    “将军可知方大人对我孔氏是何态度?”

    孔胤荃担忧地问道。

    方元昌是个什么人,整个兖州府的官绅有谁不知道?

    这就是个油盐不进的活阎王!

    朱敏铖端起酒盏轻轻抿了一口。

    “大顺军保境安民,征讨伪明余孽、流氓匪徒,山东士绅、庶民这才得以安享太平!孔大人想来也不希望乱军冲进孔府,惊扰至圣先师他老人家吧?”

    朱敏铖笑眯眯地反问道。

    “但是士卒需要军饷,若是没有军饷,他们也可能成为乱兵。到那时,最先倒霉的恐怕就是诸位老爷了!”

    这话已经是赤裸裸的威胁了。

    朱敏铖继续说道:

    “方大人为了筹措军饷殚精竭虑夙兴夜寐!孔氏为天下士人之首,若能为天下先,主动捐献军饷,想来方大人会十分欣喜!亦会向郭将军、皇帝陛下上表,以彰孔氏之功!”

    “呵呵。”

    “呵呵。”

    孔胤荃、孔兴燮等人都听懂了,他们呵呵干笑,并不愿表态。

    半晌后。

    孔兴燮艰难地做出了决定,他一脸肉疼地说道:

    “孔氏愿捐赠三千两白银以作军饷,犒劳三军!”

    “孔大人,进城前有人拦住本官车驾,状告衍圣公‘非法用刑,奸淫乐妇几十人、勒杀无辜者四人’,本官本来是不信的…”

    朱敏铖还未说完,孔兴燮连忙打断:

    “将军一路舟车劳顿,士卒奔波忙碌,孔氏愿捐赠军饷五..十万两!捐入大人帐下!”

    “本官自然是不信的,衍圣公乃圣人之后,如何会行如此禽兽不如之事?这等猪狗不如之人,断不可能是孔氏族人!”

    ‘禽兽’、‘猪狗’四字朱敏铖格外拖长语调。

    孔府众人脸色涨红,敢怒不敢言。

    哪里有什么奸淫掳掠、残杀无辜?分明只是文人墨客的雅兴而已!该死的贱民哪里懂这些高雅之事?

    几人腹诽道。

    孔氏将整个曲阜视作囊中之物,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庶民百姓不过是孔氏奴仆,在他们眼中连人都算不上,类似的惨案不知还有多少!

    六百年紫禁城遍地孤魂,两千年的孔府又埋葬了多少人间疾苦?

    “大人,前日何罗庄数人状告孔氏强占民田、残杀无辜!崇祯二年,山东大旱,后又爆发蝗灾。孔氏趁机哄抬粮价,逼迫百姓卖儿鬻女!诓骗村民签订高利贷,以地契为押借取粮食!次年村民无法清偿,孔氏强取田地激发民变,孔氏府兵屠何罗庄、陈家坳等四村!”

    陈五起身拱手说道。

    趁着天灾强夺百姓田地、逼良为奴,是官绅们的常规操作。

    只不过孔氏的手笔要大得多。

    仅仅是这一年,孔府就多了数万亩良田!

    “一派胡言!这是对孔府的诬陷!”

    孔兴燮义愤填膺,大声吼道。

    他的目光越过众人,落在门口的管事身上,隐晦地表达着疑惑。

    “父亲不是说何罗庄的人死光了吗?怎么还会有漏网之鱼?”

    孔兴燮暗暗想道。

    管事死命摇头。

    目光中满是惶恐。

    “如此大事若是为真,想来总会有一二苦主在世,本官这就命人..”

    “大人!”

    孔兴燮突然打断他。

    “将军,十万两恐不足犒劳军士,孔氏愿再捐五万两!”

    “孔大人,孔府清誉事关天下文人脸面,本官还是得尽心查实,以免贵府颜面有损!”

    朱敏铖不咸不淡地说道。

    “将军,孔氏愿再捐五万两!合计二十万两!另协助大人募兵一千,粮草由孔府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