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大明皇叔:截杀顺治,威震华夏 > 第40章 福王登基

第40章 福王登基

    “大人,周围山上的木材都被乡民砍伐掉了,造船需要的木头需要从三十里外的虞城运送,造船预计还需要两天!”

    龚世杰的声音里有几分烦躁。

    得知胡茂祯离开砀山的消息后,朱敏铖就放弃了进攻砀山县城的打算。转而继续北上,准备正式进入山东境内。

    然而队伍被一条大河给拦住了去路。

    黄河。

    此时的黄河由开封翟家口东出归德,直下徐州,合泗水入淮。

    恰好挡在砀山前往山东兖州府单县的路上。

    听到龚世杰的报告,朱敏铖平静的眼神中没有任何起伏波动,他定定看着不远处的河道。

    曾经的宽阔大河,如今成了一片近乎干涸的河道,最窄处不足几十米。河床上覆盖着青灰色苔藓的石头和泥沙裸露在外,河道两旁原本郁郁葱葱的灌木也变得枯黄凋零。

    宛如破败的大明王朝。

    “世杰,你可知光是旱灾,山东近些年就经历了几次?”

    朱敏铖问道。

    提到明末,很多人都会说‘小冰河时代’,连长江以南也出现了大雪连月不辍、人口牲畜冻毙无数的场景。

    然而实际上,明末的天灾远远不止极端严寒这么简单。

    北方大旱、蝗灾、瘟疫、地动,南方洪涝、瘟疫、风灾等等轮番上阵。

    就连‘天启大爆炸’这么玄幻的事情都能发生在大明都城,爆炸威力相当于上万吨TNT,死亡人数超过两万。

    崇祯在位的十几年各种灾害更是没消停过。

    毫不夸张的说,天要灭明。

    “回大人,崇祯十年七月,山东、河南蝗。十一年六月,两京、山东、河南大旱蝗。十三年五月,两京、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大旱蝗。十四年六月,两京、山东、河南、浙江大旱蝗。”

    龚世杰恭敬答道。

    “哦,看来你下过功夫啊!”

    朱敏铖笑道。

    “卑职天资愚钝,恐耽误大人宏图大业,只得笨鸟先飞。”

    朱敏铖麾下目前没有拿得出手的谋士,龚世杰作为最高军事将领也不过是亲兵出身。为了辅佐好朱敏铖,他一路上恶补了许多有关山东的知识。

    人都是会成长的。

    “善!”

    朱敏铖抚掌称赞。

    “连年严寒、大旱,乡民无奈砍伐山上的树木取暖。又因为大旱,河道水位下降,很多船只被弃置、损毁。导致眼下既无船只,又无造船的材料!”

    负责监督新船建造的匠人叹息道。

    不远处的河滩上,一群匠人赤着上身,忙碌地制造着木船。

    他们将木头固定,然后合力拉着锯子,将木头加工成合适的形状。然后用绳索和铁钉将它们紧密地固定在一起。

    “嗨,嗨哟哟..”

    响亮的口号回荡在周围,为干涸的土地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大人,河道干涸,码头已不可用,还需修建新的码头!纺织工人们表示不要酬劳,愿意为大人干活!”

    工匠继续说道。

    一旁上了年纪的纺织工人同样满脸诚恳地说道:

    “大人,这段时间您一直供着我们吃喝,我们的日子从未像现在这样好!请让我们为您做一点事情吧!”

    “那就麻烦周伯了!”

    除了老人、小孩外,所有随军人员全部参与到了建设工作中。

    “世杰,整个山东境内,类似黄河这样的情况不会少见,日后行军打仗时也需注意,提早做好规划!”

    朱敏铖提点道。

    干涸的河道旁,人们挥洒着汗水。

    此刻南京金碧辉煌的宫殿中,一场庄严神圣的仪式也在进行中。

    鼓声隆隆,震天动地,仿佛在诉说着皇权的威严。大殿内外,甲士肃立,群臣目光皆聚集在雕龙的宝座之上。

    头戴十二旒冕冠的朱由崧缓缓步入殿堂,身着明黄龙袍,一步步踏上台阶。

    大太监卢九德双手托举一明黄卷轴,神情毕恭毕敬。他亦步亦趋上前,却是将卷轴递到首辅大臣史可法手中。

    史可法有些狐疑地接过卷轴,缓缓打开。

    他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一直用眼角余光注视着这边的朱由崧,嘴角不由地浮上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

    “朱敏铖,真乃朕之股肱也!”

    他在心里暗暗想着。

    昨夜朱由崧兴致高昂,连御数女尚不知倦,正准备继续挥洒汗水,就听一小太监匆忙来报。

    朱由崧黑着脸脚步有些别扭地走出来。

    他恶狠狠地看向小太监。

    后者两股战战,颤抖着跪在地上,毕恭毕敬地举起一个小盒子。

    “殿下,山东招抚使朱敏铖大人急奏!”

    “哦?”

    朱由崧一下子来了兴致。

    心中怒气在听到‘朱敏铖’三个字时就已消解大半。

    他接过盒子,迫不及待地打开。

    顿时睁大了眼睛!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朱由崧不由自主地念诵出声。

    “…若太子、诸皇子不幸蒙难,诸臣当辅佐福王朱由崧即皇帝位,以安天下…”

    “…若太子、诸皇子不幸蒙难,诸臣当辅佐福王朱由崧即皇帝位,以安天下…”

    奉天殿中,史可法颤颤巍巍地念着。

    他真切体会到了朱由崧昨天晚上的心情。

    拿到这封‘遗诏’后朱由崧激动得一晚上没睡,他反反复复读着‘当辅佐福王朱由崧即皇帝位’这几个字,脸上挂着瘆人的笑容。

    谁还敢说他得位不正?!

    “皇叔朱敏铖,朕定不负你!”

    朱由崧握紧拳头,下定了决心。

    这封诏书,诸位大臣皆明白不是崇祯的意思,但是也绝不会有人去挑明!

    听到诏书上的内容,不少东林党人都变了脸色。

    今后再从合法性上质疑福王,已然不可行!

    大家的心思都在‘福王朱由崧即皇帝位’几个字上,根本没有人在意后面有关建奴的内容。

    诏书宣读完毕。

    群臣齐齐跪拜,山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回荡在宫殿之中,朱由崧在悠扬的礼乐中坐于龙椅上。

    大太监卢九德上前一步,举起另一个明黄卷轴,沉声念道:

    “朕惟治世以文,戡乱以武。而军帅戎将实朝廷之砥柱,国家之干城也。今贼寇肆虐,建奴横行,此诚危急存亡之秋。皇明后裔朱敏铖公忠体国,不避艰险不惜己身,亲赴山东荡寇平虏,为众臣表率。兹特授朱敏铖为山东招讨使,掌山东布政使司军事、赋税、官员任免诸权!锡之敕命于戏,威振夷狄。钦哉!”

    一瞬间全场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