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大明皇叔:截杀顺治,威震华夏 > 第35章 高起潜

第35章 高起潜

    接连三次发射,弹着点都偏到了姥姥家。

    士兵们见状并没有丝毫慌乱或是尴尬。

    他们有人上前清理炮膛,有人搬运并重新装填弹药。

    在此期间操炮手与炮长快速商讨一番,然后上前蹲在炮架处拧动转盘,齿轮转动,炮口随之微微上抬。

    转动三圈后,操炮手竖起大拇指,迅速离开炮位。

    炮长手中小旗重重挥下。

    时刻关注炮长指令的引信兵当即将火绳戳到火药口中。

    “通!”

    数息后,不远处的城墙上炸出一团烟尘。

    铁制弹丸带着滚烫的温度精准地砸在城墙上,墙砖瞬间崩碎,露出里面黄色的夯土城墙。

    “通!通通!”

    四门拿破仑炮开始全速轰击睢州城墙。

    因为强大的后坐力,每隔几分钟炮兵们就需要重新校正大炮位置。即便这样,还是打出了平均每分钟两发炮弹的惊人效率!

    “大人,长庚先生真乃大才!竟能有如此巧妙的设计!”

    炮兵营长陆仁贾满脸喜色。

    朱敏铖手下的大头兵几乎没有识字的,更别提懂什么弹道计算了。矮个里面拔将军,他就选了陆仁贾这个老童生来当炮兵营长。

    为了提高炮兵们的射击准确率,朱敏铖将‘标准化’这一概念引进来,跟宋应星一起设计了这套大炮支架。

    它的关键点就在于基座和旋钮。

    基座上有水平尺和刻度仪,旋钮则可以调整炮口与基座之间的角度。说白了,基座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加上炮口与基座之间的角度,就是大炮真正的射击角度。

    在装药量、弹丸大小确定的情况下,射击角度也就意味着射程、弹着点。

    宋应星通过无数次实弹射击,将这些数据记录下来。

    做成册子,分发给炮兵军官。

    后者不需要懂弹道计算,只需要记住这些数据就行。

    这种‘刻舟求剑’的办法,虽然笨了一点,却胜在简单、好用!

    “陆营长,宋老的办法终归不是长久之计。你要多想想怎么培养一些优秀的基层军官!”

    朱敏铖淡淡说道。

    “是,是,属下遵令!”

    陆仁贾抹着额头上的汗水恭敬答道。

    随着不断的发射,炮兵阵地很快就笼罩在硝烟和刺鼻的味道中。

    而不远处的睢州城头,已是人间炼狱。

    “轰!”

    城墙剧烈震颤,守城士兵徐朗从迷迷糊糊中醒来,见同伴大多神色惶恐,忙大声喊道:

    “怎么了?地动了吗?”

    “不知道啊!”

    少倾,房门被人一脚踹开。

    “敌袭,赶紧穿上衣服抄家伙!”

    众人手忙脚乱地收拾一通,拿着武器就往城墙上爬。

    “轰!”

    刚爬上墙头,尚未来得及从垛口处往外看去,一枚炮弹恰好砸中他们面前的垛子。墙砖裹挟着弹丸,胡乱砸在兵士们身上。

    巨大的动能瞬间将众人冲击的七零八落。

    徐朗亲眼看着自己身旁的人被弹跳的炮弹、墙砖击中,有人失去了上半身,有人脑袋上破了个大洞,有人半条腿被砸成肉泥。

    湿热的血肉如同雨雾般砸在徐朗身上。

    “啊!”

    他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手脚胡乱地在身上摸索着,想要确定自己是否还完整。

    “轰!”

    “轰!”

    弹丸轰击城墙的声音不断传来,徐朗怔怔坐在地上,仿佛周围一切都跟他无关。

    半晌后,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

    手脚并用,爬到了破损的垛口处。

    从垛口望去,不远处的晨雾中,不时有火光闪烁,一枚枚黑色的弹丸以肉眼难以捕捉的速度砸向城墙。

    他足足看了几分钟。

    这才如梦初醒,踉跄着冲下城墙,跑到一处墙角躲了起来。

    就在徐朗刚刚离开城墙的时候,一枚弹丸击中城门楼的主梁,本就摇摇欲坠的城门楼在一阵令人牙酸的咯吱声中轰然垮塌。

    紧接着,这一段城墙在漫天的烟尘中,倒塌了!

    “发生什么了?”

    在第一声炮响传来的瞬间,大明河南总兵许定国就从床上惊醒了。他一把抓起床头的大刀,朝着外面喊道。

    “将军,似乎是有人在开炮。”

    守护在门外的亲兵有些迟疑地说道。

    “怎么可能?刘大才?桑开第?他们哪来的重炮?”

    许定国首先怀疑的就是这俩老对头,不过总觉得事情有些不太对劲。

    他一脚踹在旁边的女人身上,喝道:

    “起来为我披甲!”

    不等女人起身,更急促的炮击声再次传来。

    这下子许定国再无疑虑。

    他顾不上甲胄了,披上衣服就往外冲。

    占据睢州城后,这位‘南征北战’的将军突然想要享受一把,于是就在城内置办了宅子。

    眼下他后悔无比。

    等许定国赶到军营,睢州东门被轰破的消息也同时传了过来。

    “传我命令,全军集合从西门出城!”

    许定国穿上一套很是低调的甲胄,大声命令道。

    同时将自己的心腹唤到眼前。

    “张容,你带人接上两位公子,且不可有失!”

    “属下遵命!”

    张容当即带着一队人马来到许府。

    许定国早就把劫掠搜刮来的财宝打包好了,时刻准备着逃命或者说投奔新的主子。

    张容接上许家两位公子及其余众人,护送财宝,假扮商人,直奔西便门而去。

    “宁陵贼寇刘大力率众攻击睢州,若城破,贼寇必定血洗睢州!”

    “要想活命,赶紧出城逃命!”

    “好男儿,当杀贼报国!”

    许定国逃跑时还不忘安排人在睢州城内大肆宣传,想要睢州百姓为他拼命。

    很明显,他这一招奏效了。

    很快就有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手执镰刀、斧头在街道上集合,向着东城门而去。更多的百姓和城内大户们则拖家带口,准备逃离睢州。

    “大人,贼人只袭击东城门,西城门处恐有诈!”

    一名副将劝道。

    许定国略一思索,无所谓地说道:

    “那刘大才、桑开第之流手中能有多少兵力,如何能围攻睢州?”

    “何况就算西城门有伏兵,杀出去便是!”

    对于桑、刘这些手下败将,许定国嗤之以鼻。

    一场大战即将在睢州西门打响,而此时朱敏铖正意外地看着眼前之人。

    一个太监:

    高起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