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大明皇叔:截杀顺治,威震华夏 > 第32章 亡,百姓苦

第32章 亡,百姓苦

    “天工开物,以自然和人工共同开创万物..”

    宋应星低低呢喃道。

    “好,此名甚妙!”

    他有种这本书就应该叫天工开物的奇妙感觉。

    “谢大人赐名!”

    宋应星诚心道谢。

    “长庚先生,我这边有几个问题,你闲暇时可以稍微研究研究!”

    朱敏铖笑着说道。

    “哦?”

    祖孙同时看来。

    “在高处同时将十斤的铁球、一斤的铁球和一斤的石头松开手,让它们自由落下,哪个会先着地?为什么?”

    “树上的苹果为什么会朝下掉落,而不是飞上空中?”

    “看起来空空如也的环境中是否存在某种物质?比如风,又比如我们呼吸的气,为什么鼓风时燃烧会更加旺盛?”

    朱敏铖一口气说出三个问题。

    宋应星祖孙当场大脑宕机。

    “阿巴阿巴..”

    “啊这..这,对呀,为什么?”

    朱敏铖没有给祖孙二人思考的时间,而是捡起一块黢黑的煤炭,看向宋应星。

    “长庚先生,此物是否可以用于冶铁?”

    宋应星将思绪转回眼前,抚须答道:

    “煤炭自是可以用于冶铁!”

    “然煤炭深埋地下开采不易,且含有较多杂质,以致生铁极脆,难以锻造成形!故而,多以木炭冶铁。”

    老头看向一旁的大孙子。

    “大人,在汉代就已经有用煤炭冶铁的先例,到了宋朝煤炭已经广泛用于冶铁行业。相比木炭,煤炭冶铁成本要低很多!”

    宋秉初心领神会,朗声说道。

    持续上千年的伐薪烧炭,那些容易获取的木材早就消耗殆尽。烧制木炭要付出大量人力物力,成本自然很高。

    “然而要想获得高品质的铁,就必须使用木炭!”

    宋秉初继续补充道。

    “哦?秉初啊,世事无绝对。这样吧,本官给你一个任务,就由你来研究如何去除煤炭中的杂质,让它成为冶铁的优秀原料!”

    朱敏铖笑眯眯地说道。

    他想要的是焦炭。

    这玩意儿可有大用,它在蒸汽时代的地位,跟内燃机时代的石油、电气化时代的电力相比也不遑多让!

    “这怎么可能..”

    少年人下意识就要反驳。

    然而他立刻想起朱敏铖刚刚说的话,世事无绝对,焉知会做不到?

    “薪柴经过烧制可以制得木炭,燃烧时热量更高,烟尘比之薪柴也少很多。可见烧炭的过程,祛除了薪柴中的杂质!”

    “以此类推,或许可以祛除煤炭中的杂质!”

    宋应星捋着胡须若有所思地说道。

    “以前为什么没有想到这个办法呢?”

    老人低声喃喃道。

    这一刻,他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自南宋后,束缚在华夏士庶身上的思想枷锁愈发沉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不复存在。

    在统治阶级的推动下,被曲解后的圣人之言变得不可质疑、不可悖逆、不可与时俱进,否则就是大逆不道!

    这种思想束缚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就比如宋应星的疑惑:为什么以前没人想过祛除煤炭中的杂质?

    因为圣人没说可以呀!

    “秉初,你要记住,凡事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对于每一种研究方法、每一个结论,都要亲身验证!没经过实际验证,就不能得出结论!”

    宋应星斩钉截铁地说道。

    “善!”

    朱敏铖抚掌轻叹,高兴地说道: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宋应星闻言一怔,神色中颇有几分不敢置信,他感慨道:

    “大善!”

    “此二言颠扑不破,蕴含大道真理,必流传万世!”

    朱敏铖心说伟人名言可不得流传万世嘛!

    “秉初,你可以尝试一下长庚先生所说的办法。若能成功,就提拔你为二级技工!”

    不待宋秉初回应,宋应星就高兴地拍着大孙子肩膀,说道:

    “吾孙秉初有大匠之姿,必定不负使命!”

    两日后。

    工匠们拆解掉刚刚建成的蒸汽机,与各种冶铁、锻造工具一起打包装船,启程沿海路前往山东。

    朱敏铖则率北伐军继续北上。

    途中。

    “大人!”

    陈五半跪在地,拱手抱拳,盔甲上染着点点血迹。一旁的祝十一、龚世杰等人同样跃跃欲试。

    “去吧!”

    朱敏铖神色平静,淡淡说道。

    陈五当即起身,点起二十多个骑兵快马冲了出去。

    北伐军此刻正在一个破败的小村庄内休整。

    十几个半大孩子在一旁狼吞虎咽地吃着东西,一名老者坐在朱敏铖面前,时而老怀欣慰地看看孩子,时而战战兢兢地瞟朱敏铖两眼。

    村里半数房子还在冒着烟。

    村外新坟叠旧坟密密麻麻。

    “老丈,你先吃点东西吧!”

    朱敏铖穿着明光闪闪的盔甲,大马金刀地坐在石头上,说话时却十分温和。

    “谢将军!老朽不饿,就不浪费粮食了。”

    老人皱皱巴巴如同干橘子的脸上挤出几分笑容,很像罗中立的油画《父亲》。

    乱兵到来时,他把孩子们护在地窖中,这才躲过一劫。

    大半个时辰后。

    马蹄震动大地的声音传来,陈五带着骑兵们回来了。

    一股浓浓的血腥味扑面而来。

    “扑腾..”

    几声重物落地的声音。

    十几颗人头被骑兵们随手扔在地上。

    “大人,幸不辱命!贼寇一十二人已全部授首!”

    陈五拱手说道。

    他腰间的佩剑还在滴血,马背上驮着缴获的几套棉甲。

    所谓‘贼寇’的身份不言而喻。

    实际上自从进入刘良佐的地盘,他们就已经见惯了这种事情。

    兴,百姓苦;亡,百姓更苦!

    “还请大人收留这些孩子!”

    见大仇得报,老人突然跪在地上,向朱敏铖叩首说道。

    “老丈请起,我收下他们就是!”

    老人站起身,招呼孩子们过来,齐齐给朱敏铖磕头。

    “大人诛杀贼寇,为我张家村枉死的144口人报仇雪恨,此恩永世难报!你们一定要将大人视作父亲,尊敬他、侍奉他!若有违抗,天打雷劈,不得入张家祖坟!你们记住了吗?!”

    老人厉声喝道。

    “记住了,爷爷/族长爷爷..”

    孩子们齐声应诺。

    见此情景老人脸上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然后缓缓倒了下去。

    陈五连忙上前查看。

    原来老人早就身受重伤,能坚持到现在已是奇迹。直到死,他还在为儿孙铺路。

    “你叫什么名字?”

    朱敏铖看向跪在最前面的小男孩。

    “回..回大人,小子张文城。”

    小孩抽抽噎噎。

    “以后,我就是你的义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