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大明皇叔:截杀顺治,威震华夏 > 第11章 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第11章 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天光晦暗,水汽氤氲,气氛沉闷压抑,一片肃杀萧索之气弥漫在空气中。

    一行人护送着十辆骡车慢悠悠走在官道上。

    车轮滚动的声音和马蹄的哒哒声在周围回荡,平添了几分沉重和不安。

    出城不过十几里,士兵们便已是垂头耷脑,队列歪歪扭扭,毫无士气和纪律可言。

    绝大多数士兵心中都是忐忑不安的,史可法根本就没告诉他们此行目的地是敌占区山东。若是提前告知,恐怕一多半的人在路上就当了逃兵。

    “止!”

    马背上的朱敏铖不耐烦地伸出右手,猛力一挥。

    不待他继续命令,一众士兵竟是呼啦散去,各自寻找阴凉地休息起来。

    一百名‘精锐兵士’最终只有四人站在原地等候命令。

    “你们四人为什么不去休息?”

    朱敏铖握着马鞭,语气淡然平静,完全看不出内心情绪。

    “大人尚未下令,不敢擅自行动!”

    站在前面那人不卑不亢地答道。

    此人身姿挺拨,身材魁梧壮硕,眼神坚定锐利,一看便是刚毅果敢之辈。

    “尔是何人?”

    “标下龚世杰,乃史大人的亲兵侍卫!”

    青年人的声音沉稳有力。

    朱敏铖满意地点点头。

    龚世杰虽然只是一个小人物,却也在历史上留下过姓名。他是老师的亲兵,扬州城破时护持老师突围,身中数箭力战而死。

    是个忠贞可靠之人。

    “你们几个呢?”

    朱敏铖看向另外几人。

    “禀大人,我等都是史大人的亲兵!奉史大人命令,护卫大人安全!”

    四人齐齐半跪在地。

    朱敏铖跳下战马,将四人扶起。

    这四人皆是战马、甲胄俱全,兵器也算是精良。有他们在,朱敏铖就能控制住这支队伍。

    可见史可法选人时用了一番心思。

    他又看向不远处横七竖八的九十六名士兵。

    这些人的披甲率不足1/5,而且甲胄、兵器破损不堪,装备、士气低下,战斗力聊胜于无。

    “自今日起,你们四人便是我的亲卫!通知下去,所有人半刻钟内在此集结,违令者斩!”

    朱敏铖冷声命令道。

    四人轰然应诺,立刻跑去通知、驱赶士卒。

    一众士兵虽然拖拖拉拉,身姿晃晃悠悠,却也无人超时。

    朱敏铖拄着长刀,静静看着众人,看来今日不必见血了。一众士兵被他看得头皮发麻胆战心惊。那种冷漠、坚毅的眼神清清楚楚地告诉他们,如果违抗命令,眼前这位年纪轻轻的大人真的会杀人!

    朱敏铖以12人为一个班组,将96士兵分为8个班。

    每三个班为一个排(三排暂缺一个班),指定三名亲兵分别担任排长;三个排为一个连,龚世杰暂代连长。

    他要打造的是一支使用枪支、火炮的近现代军队,与使用冷兵器的封建军队截然不同。

    待所有人以排为单位站定,朱敏铖命人抬上一个箱子来。

    “此去山东,山高水长路途艰险。然皇明危难,社稷倾覆,正是我等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七尺男儿,当立不世之功,封万户侯,光宗耀祖封妻荫子!”

    朱敏铖说着打开箱子。

    里面赫然是一个个银锭。

    他先是给每人发了两个银锭,合计十两。

    “这十两是补齐你们以前欠发的饷银!从今天开始,兵士每月饷银2两,班长3两,排长5两,连长8两。我朱敏铖,皇明洪武皇帝后裔,在此指天起誓,绝不欠饷!如有违背誓言,苍天不佑,万民共诛,有如此木!”

    说着捡起一根木棍用力折断,丢在泥土中。

    此为‘皇叔’朱敏铖北伐第一誓。

    按例这些士兵每月饷银一两半银子外加半石大米,但是实际发到手却连一半都不到,而且时常拖欠几个月甚至半年。

    怀揣着十两现银,倾听着朱敏铖的承诺,众人顿时欢呼起来。

    新选出来的12位班长、3名排长更是开心不已,他们的收入提高了何止一倍,怎能不令人欣喜。

    相比之下,龚世杰则是狂喜。

    他喜得不是饷银,而是朱敏铖对他的看重。

    他心里清楚,此行山东要么兵败身亡,要么成就一番事业。只要能够活下来,他的前途将不可限量。

    而他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忠诚于朱敏铖!

    “大家都知道我们此去山东是为了收复失地、安抚百姓,山东士绅、庶民苦苦盼着官军到来!等到了山东,必然能够传檄而定,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届时我们的队伍会不断扩大,将来会有一千人、一万人、十万人!只要你们忠心勇敢,奋勇杀敌,必然能够不断升迁…”

    朱敏铖毫不吝惜口水,给画了一通大饼。

    众人顿时只觉前途一片光明,恨不得现在就插上翅膀飞到山东。

    饼不易克化,朱敏铖见好就收,接着命令道:

    “龚世杰,将所有兵士姓名、籍贯信息详细记录下来。我出发前,兵部尚书史可法史大人就代表朝廷承诺过了,凡是牺牲者一律给予其家人抚恤金一百两,并且上奏朝廷,对其家人给予减免税赋等优待!保证绝不会亏待忠勇之士!”

    这话一出,全场哗然。

    华夏人民具有非常浓重的宗族观念,为了家族利益,一向不惧牺牲自己。

    原本还想着打仗时就躲在后面苟全性命,多赚点饷银的老兵油子,闻言立刻高兴地说道:

    “一百两银子在俺老家能买几亩上等水田了,到时候再让弟弟娶个媳妇给俺老刘家开枝散叶,俺刘大下去了也有脸面去见爹娘了。”

    一名皮肤黝黑的瘦高汉子闻言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

    “俺就想买块地把俺爹娘的坟迁过去!俺娘活着的时候就盼望着能有块自己的地,呜呜…”

    “夫子说俺弟弟是个读书的料,若是能供他读书将来考个举人,俺老王家也算改换门庭了。俺王二就算是死了也值了!”

    …

    得到朱敏铖的这个承诺以后,很多人甚至期盼着能够死在战场上。

    以一人之性命,换一家人之未来,稳赚!

    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此话诚不欺我!